dnf副职业任务,历史上有哪些巧合事件的发生让你惊掉下巴?
二战期间有这么一艘驱逐舰,它给谁护航谁出事儿,而它自己却屁事儿没有。你要说它被下了诅咒,有点儿太邪乎;你说它太幸运吧,却又逃不过解体的命运,最后还差点儿克死蒋委员长。
难不成,这一切都是巧合?
1945年,日本本土在挨了两颗原子弹之后,天皇吓得瑟瑟发抖,没过几天,日本宣布投降,二战结束。
战争结束之后,就是清算阶段。日本的装备算是保不住了,拆的拆、毁的毁、被抢的被抢。国民政府作为清算的谈判方,拥有一个抽签选日军战舰的资格。
1947年7月6日,第一批被送来三艘驱逐舰及其他战舰,而那艘给谁护航谁倒霉的驱逐舰也赫然在列。不过,老蒋并不在意这些。
这艘被幸运女神眷顾的驱逐舰名叫雪风号——对,就是那艘大名鼎鼎的雪风号。老蒋接收了雪风号之后,给它起了个喜气洋洋的名字,叫丹阳号,大概取意“赤血丹心向红太阳”。
雪风号在这天被开往上海,刷了漆、改了名,然后美滋滋地加入国民党海军。
老蒋还没从接收雪风号的喜悦中跳出来时,一件让他头疼的事情发生了,刘邓大军解开全面反攻的序幕,解放战争的局势也在那一刻逆转。一切都朝着有利“红太阳”的那边奔去,丹阳号的赤血丹心,果然诚不我欺啊!
两年后,老蒋被红太阳打的鼻青脸肿,丹阳号却屁事儿没有。老蒋素闻丹阳号过去的大名,本想把它给踹了,却舍不得。于是,逃亡台湾时,顺便拖着丹阳号一起过去,但是老蒋不敢上这艘驱逐舰啊!
到了台湾之后,丹阳号就一直静静地躺在港口。据说朝鲜战争期间,老蒋想派出丹阳号支援美军;一开始麦克阿瑟还称赞老蒋有眼力劲儿,后来听了参谋的劝说之后,内心如惊涛骇浪!
于是,丹阳号出战的最后一次在大海上战斗的机会,就这么没了。
这件事以后,丹阳号被人编了个段子:
-尊敬的联合舰队司令官阁下,雪风号奉命为您护航!-消息收到!命令取消,雪风号全员放假一天。1971年,也许丹阳号不堪负重,它已经在海上漂了30年了。尽管它没有挨过揍,可是队友一个个沉底,对它造成的心里压力也很大。
这一年,老蒋做了一个沉痛的决定——决心将丹阳号解体。
老蒋做出这个决定,是10月24日。第二天,召开联合国全体成员国大会。会上,全体成员国也做出一个重要的决定——决定将台湾逐出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听到这个消息,老蒋差点儿气出脑梗!
缓了几个月之后,老蒋还是不相信“雪风之咒”,坚决要拆解雪风号。老蒋的命令11月8日送达船厂,当天就开始执行拆解命令。
老蒋因为车祸瘫痪在轮椅,吃喝拉撒都需要别人伺候,尤其是大小便。老蒋每天都会让侍从将甘油球塞进肛门,要不然就会拉不出屎。
11月8日这天,执行塞甘油球任务的侍从,是副官钱如标。
钱如标这货这天不知道哪根筋抽了,在塞甘油球的时候马虎大意,把老蒋的肛门当成马蜂窝一样,死命往里塞。暴力之下,不仅老蒋的菊花保不住了,甘油球还塞偏了。于是,钱如标又塞了一颗…
结果,老蒋起身时,跟来了大姨妈一样,屁股下面一滩血。老蒋大概会在心里骂了一千遍mmp,雪风号的诅咒不得不服啊!
1972年,丹阳号拆解完毕,为了报复日本当年将雪风号送给国民党;老蒋把拆下来的雪风号原装锚与舵轮送给日本,以让他们怀念这艘“幸运女神”眷顾的雪风号。
这一年,日本爆发金融危机。
当然了,雪风号送到老蒋手里之后,虽然没有参加过什么实质性的战役,却发生了这么多大事。要说这些事情都出自巧合,那这也太特么巧了。
不过,雪风号送给老蒋之前,那才叫一个牛掰!
1941年12月12日,雪风号护送重巡洋舰妙高号,妙高被重创。
1942年6月,参加中途岛海战,执行护航任务,4艘主力航母全被击沉。
10月26日,护航翔鹤号航母,瑞鹤中弹。
11月12日,护航比睿号战列舰,中弹沉没。
1943年3月1日,护航运输舰,结果11艘战舰全部沉没。
7月12日,班加拉岛海战,因吃水浅避过1枚鱼雷,后面战舰被这颗鱼雷击沉。
1944年6月19日,马里亚纳大海战,除了雪风号,其他战舰或伤或沉无一幸免。
10月24日,雪风号护航武藏号航母,武藏号被击沉。
11月21日,护航金刚号战列舰,金刚号被潜艇击沉。
11月29日,护航信浓号超级航空母舰,信浓号被潜艇击沉。
1945年4月7日,日本海军集结残存力量,发动孤注一掷的自杀攻击“菊水作战”。雪风号奉命护航大和号战列舰,听这个名字就知道,日本人对它的重视。可是,日本人不该让雪风号为它护航的。
结果不出意料,大和号被击沉。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战斗结束之后,日军在检修雪风号时,在粮仓里竟然发现了一颗没有爆炸的炸弹!特娘的,这枚炸弹是哑巴。
……
当然了,雪风号之后的经历更加玄奇——菊水作战之后,雪风号被迫停在港口,然后盟军发动大规模空袭,多大规模呢?盟军共出动15000千架次飞机,发动几十次大规模空袭,雪风号仅挨了一下——还特娘的没炸。
唉!被雪风号护航的战舰,只能怪你们不给雪风号放假呀!
据说,航模吧在以前有两种模型坚决不做,一个是泰坦尼克号,一个是雪风号。不过,如果对航模不感兴趣,对邻居非常不满,可以买一艘雪风号航模放在家里。
市委每个部都有各自的政策研究室吗?
谢谢邀请。
不知你说的“市”是哪一级的市?国家直辖市与县级市相差甚远,其机构设置自然不同,县级市,只有市委政策研究室,其他的部、委、办没有政策研究室;直辖市,除了市委有政策研究室外,部委是有 政策研究室的。政研室是党委机构里的,调研室是政府机构内的。
当然,全国是否统一,我也不得而知,请向国务院办公厅咨询吧!
国民党军中一个团?
梁老师说事,为您回答这个问题。
这事说起来可就有点复杂了,为什么呢?咋说呢?国民党自打建立黄埔军校开始,他就一直在整军,基本上就没怎么停过。
咱不说别的,就从北伐战争结束到七七事变全面抗战爆发爆发,就这不到十年的时间,国民党对军队的整理就有好几次了。
说到这里,问题来了,国民党为嘛会这么频繁的整理军队呢?这里头的道道很复杂,但其中有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到是可以说道说道的。
国民党虽然是一个党派,但他这下头派系林立,蒋介石的中央军嫡系,还有桂系,阎锡山的晋绥军,张学良的东北军等等。
面对这么多的派系军队,蒋介石想要把控军队,不费一刀一枪的那最好不过了,所以他就用整理军队的事情来达成削弱对手的目的。
怎么削弱呢?举个例子您就明白了。
当年东北军可是有着二十万人马,兵强马壮就不说了,武器装备都是一流的。
结果一个西安事变下去,蒋介石对东北军进行整编。原来的东北军那可都是甲种军,一个军四个师,每师有三个团,合共十二个团。
就这么一整编,甲种师变成了乙种师,一个军被砍成了两个师这就不说了,每个师下辖两个旅,每个旅下辖两个团的编制,合共八个团。
莫名其妙就少了四个团的编制,而单位编制还给加了一层,塞进去旅的建制,军队命令下达就变的缓慢了。
这么一弄,军队变少了,对手的实力削弱了。而且每个月领取的军饷也就变少了,乙种军的待遇,能和甲种军的待遇一样吗?
就这么不动刀枪的把各个派系的军队给缩减了。
当然了,这里头还有其他原因,一个国家编制太过混乱也不是个事,必须进行统一。
当然这么说空落落的,小编具体给您说道说道,有兴趣的话,您可以接着往下瞅。首先介绍一下北伐之前,中国军队的编制,说这事主要是为后边的解释做一个铺垫。
这个时期,咱就挑几个主要的派系简单的说一下。
您比方说国民党军。国民党军的建立起始于黄埔军校,而黄埔军校之所以能进行下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得到了苏联人的支持。
国共合作吗?苏联又是给予资金支持,又是给予枪炮弹药的支持,还有人员指导,这才有了后来的北伐军。
所以国民党军一开始执行的是苏联的建制,他属于三三建制,一个师三个团,一个团三个营,全师有五千五百人。
说道这里,小编想插一嘴。
军队这个基础单位,并不是说越大越好,他还讲究一个灵活,师的编制太大,那么在运行起来必然会慢。
如果将师作为最基本的作战单位的话,这就要吃亏的。
好了,咱接着说事。
那么这个时期,北伐军在团,营,连这个级别上是有副职的。
说道这里,还得说一下其他部队的编制,让您感觉一下编制有多混乱。
在北伐军中,并不都是采用苏联这种三三制的,您比方说第七军,他采用的是法军编制,军下边是旅,有九个旅,一个旅两个团,一个团四个营,一个营三个连。
原因是第七军是新桂系的嫡系部队,和黄埔出来的不一样。
而之后被北伐军打服气,收编的其他军队,后来都采用了三三制。
那么其他军队呢?
您比方说奉系,用的军—旅—团这样的编制,晋系呢,一个师下边就一个旅加一个团,至于其他的大多都是师下边两个旅四个团的编制。
所以看起来就比较乱。
北伐后的整编宁汉合流之后,国民党在取得第二次北伐成功之后,就开始了对除了东北,西南,西北地区之外的军队,进行整顿。
按照蒋介石的话说:
“北伐完成,军事急应结束,裁兵节饷,从事建设,已成全国一致之要求。”
咋说呢?当时根据统计,中国光军队的人数就有二百多万。
按照当时的局势,中国要为维持这么一支庞大的军队,光军费这一块就够头疼,毕竟军队是不从事生产的,没有战事的时候,一个军每个月的开销就有六十万左右(中央军的标准)。
面对四个集团军的开支,节省军饷也成了一个议题。
所以在1928年的八月份,国民党召开的第二届五中全会上,就通过了一个《整理军事案》,这里头主要说明的是,在最短时间内将全国的军队进行收缩,俩字——裁军!
全国的军队要裁减到五十个师。(这个数据和后来实施的不一样,至于原因,说和做总是存在偏差)
这《整理军事案》是通过了,但要实施起来还是需要时间的。
翻过年到了1929年的一月份,全国编遣会议在南京召开,这次会议的议题是干嘛呢?简单的说就俩字——削藩,削弱地方军队的实力,将军权收归回来。
您就说吧,这事能有个好?地方上那些个派系大佬当然不开心了,阎锡山和冯玉祥就表示了反对,这事就算是黄了。
所以整编计划也就那样,成了摆设,实施不下去。
咋说呢?其实在1929年的时候,全年事实上有六十三个师进行过整编的,但这事触动的利益很大,最终这六十三个师就算是整编完成了,随后又进行了快速的扩张,跟啥也没干一个样。
所以这个时期国民党军队的编制依然混乱,这一次整顿,白费劲。
也就因为这次整编,最终引发了中原大战,毕竟要削弱地方军阀的实力,他们不干,最终蒋介石通过这一次战争把地方这些个军阀算是打服气了。
随后蒋介石就重启了军队整理计划,最终整理出一套《民国十九年陆军暂行编制表》,这就是我们翻阅资料,经常出现的十九年编制,就是这个东西。
这个十九年编制,彻底的执行下去了,算是国民党南京时期第一个正式编制。
有的部队,使用这种编制,一直用到了抗战爆发后的一年。
小编给您说说这个十九年编制是个啥样子的。
他这一次是把军这一级的编制给废了,直接从师这一级进行整编的。
他分甲乙丙三个种类的师。
这甲种师,下辖三个步兵旅,每一个旅下边又有两个团。
其中还包括师直属部队:
一个炮兵营,这里面又有三个炮兵连,每一个连有四门炮。一个工兵营,下辖三个工兵连。
还有一个包括两个连队在内的辎重营,其余骑兵,通信兵和师特务连个一个。
乙种师下边少一个步兵旅,是两个旅,每个旅下辖三个团(比甲种师的旅多一个团,和甲种师步兵团的总数是一样的),其余配属和甲种师是一样的。
到了丙种师,下边是两个步兵旅,每一个步兵旅有两个团,至于师直属队,除了工兵营少了一个连之外其余都一样。
咋说呢?这编制下来之后,整编完成除了师下辖的步兵团可以到位之外,师直属的特科部队,其实都没有达到编制中的要求。
后来和日本人在抗战中较量,这就导致了火力的严重不足,被日本人占了不少的便宜。
在这个过程中,蒋介石又悄悄的给自己进行了扩军,他的嫡系部队一水都是甲种师就不说了,还偷偷的搞出了独立旅和补充旅。
举个例子您看看蒋介石是怎么搞的。
您比方说一开始第十一师,他是按照苏联的编制,三三制搞出来的,下边有三个旅,一共九个团。
这要是按照十六年编制来的话,应该是三个旅六个团,必须砍掉三个团的编制。
而第十一师的这三个旅分别是三十一,三十二和三十三旅。
蒋介石把三十三旅的番号撤销,然后编成了一个独立旅,这不就保留了下来,还合乎规矩。
而这些个独立旅和补充旅,在1931年之后逐渐的被扩编成了师级单位。
好了这是一个总体的编制变化,接着我们来看看,团以下是个什么情况。团以下的编制都差不多,每一个步兵团下边有三个步兵营,每一个步兵营里头会有三个步兵连,加一个营直属的机枪排用来增加火力。
那么军官的职务在连里就有了变化,在一个连里有五个军官,他们分别是三个排长,加一名连长,至于另外一个是相当于副连长的教官。
出现了教官的职务,原因是这一套体系仿了德国人的军队编制,教官的职务是负责平时训练部队的,所以人家也不叫副连长,直接叫教官了。
那么排里头有没有副排呢?还真没有,他相当于副排的位置上,是一名资深军士。
这也是为什么小编说,这个时候国民党一个连队里头只有五个军官的原因。
这是这个时期的军队编制,接下来我们来看看1932年以后的整编。1932年的三月份军事委员会成立了,这个时候蒋介石推行他的攘外必先安内的策略。
所以同时出现了两种编制。
第一种叫整理师,第二种在发动对红军围剿的时候,为适应作战需求编制的所谓剿匪师(其实可以划归为整理师的丙种师)。
这一时期的整理师是为了提高部队的灵活性,同一时间增加部队的火力。
您比方说一个整理师,他也分甲乙丙三个类型。
甲种师下边是两个旅四个团,和十九年编制的丙种师有些类似了,但加强入了一个独立团的编制,比十九年编制甲种师少了一个团。
乙种师是两个旅四个团,不设置独立团这种编制。
至于丙种师下边只有三个团,不设置旅这一个级别的编制。
在团一级有了火力加强,有了团属步兵炮连,营属小炮排,连队里头有了直属机枪排,一口气让一个连多出了六个机枪班。
这也是为什么,在红军反围剿时期,特别的喜欢打国民党中央军的原因,这家伙太肥了,打一个就够一支部队换一波武器,用一段时间的了。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蒋介石对红军进行围剿的时候,他同样发现了按照十九年编制出来的师,他灵活性不足(团级编制有点多),所以相应的适用于战术需求弄出一个所谓的剿匪师,师的下边直接是三个团(其实就是丙种师的设置)
您比方说陈诚第十八军下边的四个师就是这样安排的。
原因说出来也有意思,一开始十八军下辖的十一师是两旅六团制的甲种师(第一次整编的),而五十二和五十九这个两个师是两旅五团制(第二次整编)。
结果这三个师被红军给歼灭了,国民党就把十一师,十四师以及四十三师一分二,又弄出三个师。
三个师变六个师,人没有变化番号多了三个,那么下辖的只能是团了,旅被取消了,变成了丙种师。
团下边是三个营,是直属团一级的重机枪,特务,炮击炮等等都各有一个连的编制,甚至都塞进去一个编制——侦察队。
而班这一级却加强到了十四个人。
这个编制是比较特殊的,他是一种适应战术需求而出现的一种编制。
咋说呢?这个时期,国民党推行的整编,没能继续下去。
再一次整编这事到了1934年,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第五次围剿中,红军的反围剿失败了。
那么蒋介石又推出了他的整军计划,这一次整军就促成了德械师的出现。
这就是大家伙熟悉的1935年出来的整理师和1936年出来的调整师。
计划用三到四年的时间把这个编制完成了。
师这一级的编制都是两个旅四个团,那么整理师的特点是以原来部队的军官为基础,打造部队,而调整师呢?他的军官是从各师里头挑选出来,打乱编制的。
调整师虽然是两个旅四个团,比之前的编制少了,但火力得到了加强,光轻重机枪一个调整师就有三百二十八挺。
至于团这一级的军官编制,就有了一些变化,在团一级里头塞进去一个职务——附,叫团附(没打错,不是团副),他是没有副团长的,变成了两个团附,一个是中校团附,另一个是少校团附。
连这一级别依然没有副连长,用教官代替。
排这一级没有副排长,而是资深士官。
至于副团长,副排长的出现,还是抗日战争爆发一年以后的事情。
因为在作战的过程中,发现之前的编制不符合实际情况。和日军作战的过程中,基层的士兵伤亡很大,基层的军官伤亡也不小。
在这种情况之下,就面临一个问题,一支部队主官战死,那么这支军队的接任者是谁的问题了。
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备选的军官,就拿排一级说事,只有排长没有副排长,仅仅用资深士官代替,到时候排长阵亡之后,资深士官顶替排长职务,这就有点名不正言不顺了。
所以就出现了副职。
那么到了抗日战争胜利之后,蒋介石又开始对军队进行整顿,这就出现了堪比一个军实力的整编师,还有什么暂编师等等。
这又是一套,还特别的繁琐,有时候看他们的番号都有点眩晕的感觉。
总之这种整顿,一直等到国民党败退小弯弯之后,进入了最后一次整顿,国民党的整军这才算是完成。
那么今天就到这了,喜欢小编写的,您点个赞,再加个关注,方便以后常来坐坐。
一旦文在寅的民主党继续执政?
想知道朴槿惠是否在监狱永远被服刑,首先要知道韩国总统几年一届,根据韩国宪法规定,韩国总统任期为五年一届,也就是说总统的任期只有一届,文在寅的这届总统任期到2022年就要卸任,那么,文在寅与朴槿惠之间有无恩怨我们暂时不谈,但是,其他人一旦当选下任总统后,对朴槿惠特赦的希望还是非常大的,所以说,朴槿惠不会永远留在监牢。当然,这还要根据下任总统的人选来定,那么,目前为止,韩国都有谁会更有希望当选下任总统呢?
从目前韩下任总统的呼声中可以判断出,三位最有实力的人选被选上的几率为最大第一位,自由韩国党黄教安,曾经何时任朴槿惠时期的法务部长,副总理,总理,直到朴槿惠因崔顺实闺蜜干政案爆发后,这才接替她为代理总统。
其时,黄教安在代理总统任期到了之后,就自动辞去自己所有职务回了本党内,在文在寅选举现任总统时期,黄教安选择了自动放弃。这也是朴槿惠在被收压后一度对其失望的地方。不过,这也只是朴槿惠当时想当然罢了!要知道,朴槿惠被弹劾程序启动后,当时的黄教安支持率同样是惨不忍睹,在那样的情况下,如何与蒸蒸日上的文在寅一决高下呢?当时黄教安的选择急流勇退其实并没有错,那只是保存实力罢了!
而现在呢?黄教安经过一轮沉淀后,重整旗鼓,卷土重来,直面强大对手,勇往直前选择参加下届总统大选!当然,从目前黄教安的各项行动中就不难看出,他对下届总统大选必定是全力以赴。从他在曹国一案中带领韩国民众上街游行到青瓦台前剃度再到目前的,韩,国会大厅内静坐,这一系列的表现,都证明他在为自己下届大选做着充分的准备,而他目前民调支持率一连四个月承上涨趋势,从此来看,黄教安赢得下届总统的机会还是占据比例蛮大的。
一旦下届总统被他胜出,那么,目前被关押在监牢中的朴槿惠被特赦的机会几率占95%以上,毕竟黄教安是被朴槿惠提拔上总理之位,而且他们又在同一自由韩国党内,可以说朴槿惠是黄教安的一个重要跳板还有提携之恩,所以说,只要自由党黄教安获胜,朴槿惠就有被特赦机会。那么,如果是其他人获胜后,是不是朴槿惠就没有被特赦机会了!
从目前为止,韩国有关特赦总统法案并没有被修改,也就是说,无论是谁坐上总统大位,都有特殊朴槿惠的权利,并非只能黄教安一人可以做,当然,前提是他人是否愿意了第二,现任韩国总理李洛渊,同样是下届总统最热人选,也是目前为止在韩总理大位上最久的一位
文在寅的这任总统到2022年就要面临卸任,而为了不被他人清算,不得不为自己的安享晚年,最美夕阳红时光考虑,那么,想要韩国共同党继续执政,就必须推选出自己一派强有力的人选来争夺下任总统大位。从文在寅的阵营中也就李洛渊比较合适,不过,李洛渊虽然是韩国在位最久的总理,但支持率明显低于黄教安。这样以来,想要在下届大选中获胜就难了!
不过,李洛渊与朴槿惠之间并无瓜葛,如果李洛渊真有幸被选上下届总统,那么,特赦朴槿惠的几率可占50%以上。为何这样说呢?
首先,李洛渊是在2017年10月被当选总统的文在寅提拔的,但虽然受文在寅提携,但他本身与朴槿惠并无恩怨,李洛渊从记者生涯的21年资深媒体人步入政坛,虽然在政已有17年之久,但他与朴槿惠几乎没有正面冲突,更没有过往积怨,所以说,一旦李洛渊获胜,对朴槿惠特赦机会虽然说不大,但还是有的。
第三位候选人秋美爱
秋美爱是文在寅的铁杆支持者,而且,从秋美爱过往经历来看,一旦她当选下任总统,特赦朴槿惠的几率会更小,甚至于小于10%以下!
秋美爱是被前总统金大中看中并提拔,要知道,其女本身就是一名律师出身,后又经过自己努力考入了地方法院做上了法官,从他被金大中提拔后,到成为卢武铉拉选票的使者,被称之为(小猪妈妈与秋贞德)来看,此女无论经历与能力都是德才兼备人选,但是在文在寅两次大选中都出过力,而且在崔顺实干政案爆发后,她不但力挺文在寅,还是推倒朴槿惠的中坚力量之一,算是朴槿惠的对手冤家,一旦她当选,朴槿惠几乎没有什么希望。
但是,她想当选总统的几会同样是很渺茫。要知道,韩国一直以来都是男权政治,而唯一一位女性总统朴槿惠能当选,那还是与其父亲曾经为总统身份分不开,毕竟朴正熙曾经制造过(韩国双江奇迹)又是在位最久的总统,对于韩国经济发展做出过贡献的人,而朴槿惠又在当时得到李明博的大力推荐和提拔,这才以51.64%险胜当时文在寅的47.93%当选了第18届总统。而现在,虽然秋美爱同样得到了文在寅的提拔 坐上了法务部长一职,但想以此为准,来奠定自己的总统大位,想以此为跳板,恐怕很难。
毕竟朴槿惠是占了天时,地理,人和全部的情况下才夺得头筹,而她从出身到现在的法务部长一职来看,虽然官途也算一帆风顺,但距离总统之位还有所距离。
特别是朴槿惠的倒台后,让韩国民众对女性总统的执政能力上出现了偏激看法,所以说,她当选机会要小于李洛渊与黄教安。
从文在寅与朴槿惠的恩怨来看,虽然文在寅无法继续参与下届大选,但是,毕竟他现在还是韩国总统,对于利用好本身资源来参加大选还是占据有利地形,从他提拔秋美爱上任法务部长一职,再到修改司法和(选举法与对高级公务员成立调查处)来看,这是明显有针对性的有效出击,一旦有利于自己的选举法案通过,那么,这将对自由韩国党黄教安来说是一次沉重打击,而调查世越号再次启动,同样是对待黄教安党派的清理行动。
所以说,目前虽然黄教安支持率高于其他候选人,但是,少了职务上的便利,无法做到稳赢局面,最后的花落谁家还真是未知数。
总结:文在寅在这一年中的支持率忽高忽低后,吸取了提拔曹国的教训,虽然目前黄教安支持率还是最高,但是,距离下届大选还有两年之久,目前还真无法去判断谁能胜出,而对于朴槿惠来说,黄教安的胜败将直接影响到她劫后余生的重返家园问题,当然,世事无绝对,也许李洛渊当选后,同样会特赦也说不定。但无论谁当选,朴槿惠都还有机会被特赦出狱的,只是机会分大小而已!上班时与同事发生超级大的糗事时?
我三年前,还在上大四,还不是毕业生的时候,在一家快递公司实习做财务,就与同事发生过超级大的糗事。当时的场面有多尴尬,且听我娓娓道来。
因为我是男生,我的工作又是财务,因此,我在满是女生的财务室里,犹如万花丛中一点绿,备受欢迎。
而在那些女生群中,我也知道她们平时的一些生活习惯。比如她们在一些空余时间,比如下午,会偷偷叫些小零食来吃,不管是水果还是薯片这些,每次她们叫过来,都会分我一点。
而我自己,是舍不得花钱的,因为我刚出社会,一个月仅有两千多块的收入,而且还没发到我手里。我有时也会很诧异,这些女生,也都是基础财务,顶多也不过三千多块钱。而且,根据我对这家快递公司的了解,她们是没有其他福利的,包括年终奖。因此,对于她们每次花钱点外卖,一次二十多的这种不必要的开销,我非常不解,却又不好意思问。
此外,她们也很会享受。在我们的财务室里,总共有三张小床,那些女生,十五个吧,她们会轮流上去躺躺。有时要换衣服,也是在帘子后面换的,当然了,她们换得时候,会提醒我叫我不要转过头来。
但是这些,我来了两个礼拜也就习惯了。并且在她们眼里,我算是个小弟弟,和她们也算相处得来,因此,也没有感觉到什么尴尬的地方。
直到在第三个礼拜,我依稀记得是周五吧。因为周末会放假,所以我比平时都激动。就在下午三点,我拿财务报表去主管那里审核后,回来见财务室的门虚掩着,便直接推门而入。
没想到,财务室里,一个大胸的胖妞正好与其他人打闹,正朝着这里跑来,我没刹住车,一下子直接撞到了她的怀里。那一刻,我闻到了女人特有的香味,也感受到了阵阵温暖,并且,那是我第一次触碰同龄女人的胸部,我感觉很柔软。
随着一声惊叫声,那胖妞打了我一巴掌。我当时就懵圈了。只记得那个胖妞摔门而出,而办公室里的那些姐姐,都瞪着大眼睛看我。
我当时脸红了,也许是被打红的,也许是因为碰到了那个胖妞的胸部羞红的。
但是我坐下来,心也静下来之后,我才发现不对劲。明明我不是故意的,我要明说。
于是,在那胖妞回来之后,我便当着众人的面解释了一番,并且让那胖妞跟我道歉。那胖妞很爽快地跟我道歉了。
但是周日晚上,那胖妞却跟我发了条信息,说是喜欢上我了。
我当时又懵圈了。我只是一个普通人,也不是什么富二代,并且长得并不帅,想来那个胖妞年纪大了,饥不择食了。
于是我委婉地拒绝了之后,想着应该没什么事。可当周一回来上班时,见满屋女生异样的眼光,以及胖妞进来后,在我桌子上放了一杯热豆浆,财务室里的其他女生顿时都起哄了起来。
接连几天,我更是疑神疑鬼,听到那些女生在议论我和那胖妞一胖一瘦很般配的事情。
于是,在那一个礼拜上完后,我就辞职了。理由是我要回学校准备论文答辩了。但是事实是,我受不了财务室里那堆女生的口舌。要知道,三人成虎,三个女人一台戏,何况是十几个女人?我想,这个故事,应该让那十几个女人讨论出了十几种版本了。
所以,当时的尴尬,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只能说,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并且尴尬到被别人添油加醋,当真是百口莫辩了。唯有辞职,能证明我的清白,能让我不再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