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刘备传手机版,诸葛亮初出茅庐第一计?
我最近在写作《史上男女那点事儿》,正准备写作的是《诸葛亮之妻黄月英》。为此,在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
看到题主这个问题,简单谈一下我的看法。
这里说的诸葛亮初出茅庐第一计,应该是诸葛亮建议刘备袭取荆州吧。
刘备的确没有采纳,但不是信不过诸葛亮,而是另有考虑。
01
曹操南征,诸葛亮建议刘备袭取襄阳
据《三国志·后主刘备传》记载: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亲率大军南下,而此时刘表病死,刘表次子刘琮代立,遣使者投降曹操,刘备屯兵于樊城,不知道曹操军的突然到来,到了宛城才知道状况,随即率军离开,路经襄阳时,诸葛亮建议刘备攻打刘琮,可占据荆州,但刘备因和刘表同宗,不忍相夺。刘备于城外喊刘琮,刘琮因为害怕不敢出来,刘琮的部下以及很多荆州士人投靠刘备。这是正史的记载,虽然在《诸葛亮传》中没有记载此事,但应该确信此事无疑。
袭取荆州,是诸葛亮在《隆中对》中,为刘备制订的战略计划。
《隆中对》令刘备茅塞顿开,先取荆州,后取西川是刘备日思夜想的美梦,为何机会来了,刘备却不行动哪?
这个就有意思啦。
先看诸葛亮为何要先取荆州。
荆州牧刘表也是一时的英雄人物,名列“八骏”。单身独骑打下了荆州这片天下,也是非凡无比。其远交袁绍,近结张绣,内纳刘备。据地数千里,带甲十余万,称雄荆江,先杀孙坚,后屡次对抗曹操。
曹操在宛城为了张绣的婶婶,几乎丢掉性命,赔上了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第一猛士典韦,这事就与刘表脱不了干系。因为在这事前后,张绣与刘表都是联盟,没有刘表的支持,张绣是没有能力敢与曹操对抗的。
但刘表此人生性疑忌,好于座谈,立意自守,而无四方之志。在其晚期宠溺后妻蔡氏,妻族蔡瑁等得以专权。
据《后汉书·袁绍刘表列传》记载:刘表的后妻蔡氏并非刘琮之母,但由于刘琮娶了蔡氏的侄女为妻,所以刘表爱屋及乌,就因为宠溺蔡氏,也就偏爱刘琮而厌恶刘琦,就想立次子刘琮为继承人。
蔡氏恰恰是诸葛亮之妻黄夫人的姨母,也就是其岳父黄承彦与刘表是连襟。
因而,诸葛亮对荆州老刘家那档子事比较清楚。可能知道刘表将不久于人世,又溺爱其次子刘琮,而刘琮又成不了事。袭取荆州,易如反掌。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征。果然,曹操大兵未到,刘表就病逝啦,刘琮代立。诸葛亮建议刘备袭取襄阳,刘备以“同为汉室宗亲”而未采纳。
02
刘备之仁德
刘备离开樊城,到达襄阳,在城外喊刘琮,刘琮害怕不敢出来。此时,刘琮已经遣使准备投降曹操。刘琮的部下及很多荆州人士、百姓都投靠了刘备。
诸葛亮建议刘备袭取襄阳,被刘备拒绝了,只好一路南逃,等到达当阳时,人数竟然达到了十多万,辎重数千辆,日行仅十余里。
此时,有人建议刘备丢掉辎重,迅速占领江陵。但刘备予以拒绝,并说:“要成就大事,必须以人为本,这么多人背井离乡跟着我,我怎么忍心抛弃他们哪!”
结果,当阳长坂坡一战,刘备不仅把这些全部辎重、人员都丢弃啦,连妻子都不要啦,只带领诸葛亮、张飞、赵云数十骑逃走啦。还好没把诸葛亮也弄丢啦。
这就是刘备,所谓的仁德之君。
早晚是这个结果,为何不主动作为,非要消极被动哪?
诸葛亮就是诸葛亮,能掐会算不好说,但这个结果应该会想到吧。那又为何不积极建议刘备尽早放弃那?
03
庞统之智
建安十六年(211年),益州牧刘璋听从张松的建议,派法正邀请刘备入川。法正给刘备献上密计,请刘备趁机谋取益州。
此时,刘备心如猫挠,痒得很啊,可脸面上下不来啊。犹豫再三,不能决断。
军师中郎将庞统说:“主公啊,过了这村就没有那个店啦。”
刘备说:“是啊,我也想啊。”然后说了一大通道理,意思就是“曹操就是个真小人,我就是个假君子”,好不容易才弄了这一点家业,如今为了取得益州,我的假仁德不就露了馅了吗?能行吗?
庞统说:“逆取顺守,报之以义,给他弄个好地方安顿下来不就行了吗”
于是,刘备就入川啦,最后把刘璋发配到荆州去啦。关羽失掉荆州,刘璋就投奔了东吴,最后郁闷而死。如果庞统不死,他不会让刘备这么干的,不过刘备未必听他的。
刘备永远是那个刘备,但诸葛亮不是庞统。
诸葛亮永远是看透啦,不说透。而刘备哪,心里很想但还要个面子,总想找个芝麻粒垫着腚。
诸葛亮考虑事情非常仔细、谨慎,可就是不给刘备这个芝麻粒。
天性使然,这是没办法的事。
这就是诸葛亮初出茅庐第一计,而刘备不采纳的根本原因。
最后再看一个桥段吧:
有一次,刘备与庞统闲谈,问他:"你曾经担任周瑜的功曹。听说那次我到吴国,周瑜曾上秘信给孙权,让孙权扣留我,不知是否真有此事?在谁的手下,当然就该忠于谁,你不必隐瞒。"庞统回答:"确有此事。"刘备慨然叹息:"当时我正在危急之中,有求于孙权,所以不能不去见他。去了,竟差一点落到周瑜手中!"刘备还说:"天下智谋之士,所见略同。孔明那时也劝我不要去,而且一再坚持,想来也是怕孙权扣留我。我当时却认为孙权所要提防的是北面的曹操,应该希望有我做他的援手,所以才坚持去见他,一点也没有疑虑。现在想来,这确实是一步险棋,并非万全之计。"我在回答别的问题时,也引用过这个桥段,也留下了个话题想与友友们交流。
大家看,诸葛亮一再坚持不让刘备去东吴,但就是不说“去了东吴可能会被孙权扣留”的话。
我冒昧的猜测一下:诸葛亮也认为刘备的确需要亲自去一趟,但风险太大。如果把话挑明啦,刘备不去啦咋办?
所以,诸葛亮只说结果不说原因。
正如他出山第一计,建议刘备取襄阳。刘备因怕背负骂名,不予采纳。诸葛亮就不再坚持让主公去做不仁义的事啦,也不想背这个黑锅。与诸葛亮跟刘琮是不是表兄弟无关。
庞统就不一样啦,他只需要结果,名声那东西可以之后再弥补。
而刘备哪?先找到借口再下手,一旦到手,谁也别再想染指啦。
谬论,谬论,欢迎吐槽。
三国志刘备传长安之战陷马坑?
在《三国志·刘备传》中,记载了刘备主政时期发生的一场长安之战,关于是否有陷马坑的记载并不明确。根据《三国志·刘备传》的记载,刘备在夺取蜀地后建立了益州政权,并亲自领军进军长安。在进军途中,刘备遇到了曹操的大军,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关于战斗细节的记载主要集中在睢阳之战,而对长安之战的描述相对较少。《后汉书·黄皓传》中记载了长安之战的一些情节,但没有提及是否有陷马坑的情况。虽然在《三国演义》中有关于刘备在长安之战中使用陷马坑的描写,但《三国演义》并非历史正史,更多地是一部以历史事件为基础的长篇小说,其中可能出现了一些虚构的元素。因此,关于长安之战是否有陷马坑的具体情况,历史资料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
三国志刘备传怎么收服姜维?
根据史书三国志刘备传记载诸葛亮用计和平收服了魏国大将姜维。且说张郃追蜀兵不上,回到寨中,忽有陈仓城郝昭差人申报,言王双被斩。
曹真闻知, 伤感不已,因此忧成疾病,遂回洛阳,命郭淮、孙礼、张郃守长安诸道。
却说吴王孙权设朝,有细作人报说:“蜀诸葛丞相出兵两次,魏都督曹真兵损将亡。”
寻找好玩的三国策略类手机单机游戏?
华夏宏图,手机电脑都可以玩,单机游戏,不光是三国的,还有战国,秦朝,晋朝,南北朝,明等这些,另外还有单个战役,值得挑战。如果不满意游戏中自带的征服,可以去官网上,有很多网友制作的征服地图,还能自建武将,官网上还有修改器,想要统一地图还是需要一些策略,主要是钱的来源。总得来说这款游戏值得推荐,文笔不好,只能写这么多
三国志刘备传庞统怎么救?
可以比庞统先跑到落凤坡,等庞统来了触发剧情,以最快的速度杀光伏兵就OK了如果开始选先救庞统,则他一死本关就胜利结束。庞统建议装备凤凰羽衣(防御+100),道具护心境(远程攻击无效)。推荐理由:可以防止住张任、霹雳车、连弩兵的远程攻击。同时让其他人围住庞统,可以抵御周边的山贼的攻击,把庞统保护在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