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袭利比亚,如何看待俄国用地毯式轰炸人口稠密的叙利亚东古塔地区?
此次俄叙联军发起的清剿首都大马士革近郊东古塔地区反对派武装的军事行动在短短一周内,已经有500平民丧生,(其中包括100名儿童)1000多人受伤,40万人陷入人道主义危机,联合国安理会在2月24号就通过了2401号为期30天的停火协议,联合国秘书长表示:东古塔地区“形同地狱”,协议必须“立即执行”,,, 然而截止2月27号,这纸“协议”并没有给东古塔地区带去任何希望,居民穆罕默德表示:“从联合国宣布停火协议至今,炮火一直没有停止,东古塔地区又有至少20人被炸死”,,, 英国救助机构工作人员透露:部分居民已经将天没吃到东西了,救援组织无法进入,他们只能靠喝水维持生命,当地一名观察员说:在此次轰炸中,已经有13名政府军与6名反对派人员被炸死,,, 这是这几天来关于东古塔地区死亡人数中我第一次听到关于真正敌对者的死亡数,,, 不过联合国下发了停火协议只后,普京总统马上撒出传单,紧急通知40万民众撤离战区:每天撤离时间是5小时,,,5小时以后,炮火继续响起,希望40万难民能抓住这5个小时的生命倒计时和独木桥一样“安全通道”,,,!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地毯式轰炸”? 地毯式轰炸是指像在地板上铺地毯一样使用大量的无制导炸弹覆盖轰炸某一地域,杀伤和摧毁该地域的人员,装备,建筑,当地毯式轰炸的目标为人口或工业聚集区时,意在打击对方的士气和战争潜力的五差别打击,,, 东古塔是反对派武装组织拉赫曼旅和深水旅与叙政府长达5年来争夺的地区,但由于反对派在该地区挖掘了错综复杂的地下掩体以及经验丰富的游记战法,5年来政府军对该地区一直束手无策,毫无进展,这支武装组织不同于基地,IS与征服阵线以掠夺资源和攻城略地来人挡杀人,佛挡杀佛,这两支武装组织被国家社会普遍认为是温和反对派,但由于长期的混战,组织内部人员鱼龙混杂,也无法从行为上判定其性质,因此其背后的支持者也非常复杂,因此在轰炸开始的当天,也遭到了土耳其境内“叙利亚全国联盟”在俄罗斯大使馆门前强烈抗议), 虽然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法国总统马克龙,对普京总统表示:普京总统应该向叙利亚政府施加压力,以促成停火(但这二位难道不知道这次轰炸如果不是得到了普京的炮火支持,叙政府军6个师的精锐也并不一定能弄出如此大的动静) 虽然我们也知道,联合国的停火协议基本上是一纸空文,但协议里并没不包括基地组织和伊斯兰国武装在东古塔的残余,这也是阿萨德对此次不愿停火的理由,并表示:叙利亚在行使自己的主权,任何对我们违反停火协议的指责都是荒唐可笑的,,, 打击恐怖分子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但保护平民更是一个主权国家的天然义务,如果一名歹徒绑架了一名人质,警察是不是闭着眼睛全都突突了?如果可以用赶尽杀绝的方式来实现统一,那我们干嘛呼吁:希望各方保持冷静,用协商的态度化解分歧?(这话虽然听起来有点幼稚,但此次俄叙联军与反对派的确都没有保持冷静) 人民和国家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对立的,人民的利益和国家的主权应该是齐头并进的,只有保证人民的安全才能加强国家的主权,才能让民众真正热爱自己的国家!拥戴自己的领袖! 亲爱的朋友,如果您看到这些照片以后还能像不愿思考的人那样说:嗯,炸得好,活该!,,, 那我无话可说! 创建于2018.2.28编辑
北约集团却为何大下杀手?
卡扎菲服软了吗?卡扎菲致死都没有服软,很多关于卡扎菲曾经服软的报道不太可信,卡扎菲之死和北约国家脱不了干系,但却不是北约集团亲自下手的。
卡扎菲算是一个反美斗士,他上台后,便驱逐了美国驻利比亚的军事基地。二战后美国一直致力于构建它的全球战略计划,不断的对外扩展军事基地,如今美国在海外的军事基地非常多,而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基地则是为美国垄断石油服务的,卡扎菲上台后驱逐了美国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的军事基地,损耗了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利益,卡扎菲驱逐美国在利比亚军事基地,一开始并没有遭到美国的打击报复。
接下来,卡扎菲和萨达姆,查韦斯做了一件相同的事,那就是将石油收归国有,不给美国把控的机会。可以说卡扎菲的行为让美国非常恼怒。美国多次警告卡扎菲不要轻易的打石油的主意,可是卡扎菲不听,还多次和美国叫板。到了后面,卡扎菲直接放火烧美国驻利比亚大使馆,想和美国彻底决裂。美国被卡扎菲的行为彻底激怒,毕竟当时没有几个国家敢放火烧美国大使馆,利比亚算一个。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它怎么能忍受一个中东小国这么做呢?
卡扎菲和美国决裂的那段时间,利比亚出现反对卡扎菲的示威游行活动,先是从班加西爆发随后扩散至利比亚全境,最后利比亚内战爆发。利比亚内战爆发后,联合国开始对卡扎菲下手,同时美国带着北约各国支持利比亚反对派,并派出战机对利比亚进行轰炸。前前后后只用了九个月左右的时间,卡扎菲在利比亚的势力彻底倒台,不过卡扎菲最后是被一个反对派成员在大街上击毙的。虽然利比亚战争持续时间不长,但期间卡扎菲根本没有服软,一直在带着军队和反对派势力以及北约集团对抗,甚至卡扎菲被捕了,也是不服气的,直到被击毙倒下。
就算反对派成员不击毙卡扎菲,卡扎菲的下场也不会太好。可以说卡扎菲和萨达姆的结局差不多,只要卡扎菲被捕了,那么面临他的就是绞刑了。卡扎菲在利比亚大势已去,到了无力回天的地步,美国不可能会放过卡扎菲,同样的利比亚反对派势力不会放过卡扎菲,与此同时利比亚大多数民众都不会放过卡扎菲。毕竟卡扎菲的行为彻底激怒了利比亚民众,利比亚战争爆发就是民怨引起的,可以说利比亚人民的力量是最大的,日落西山的卡扎菲根本扛不住利比亚民众的拷问。
所以呢,卡扎菲没有服软过,再说了,即使卡扎菲服软了,等待他的也是死亡,一个大势已去的人,无论如何表现,都是无力回天的,毕竟他做了太多对不起美国,也做了不少对不起利比亚民众的事。
美英法对叙利亚空袭?
请允许我偷懒回答这个问题
2
3
4
5
至于俄罗斯为什么坐视不管,我在13号中午已经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另外这次西方打击的力度和目标也是提前公布的。
昨晚我连夜整理的,美国早就透露出要打击的目标和力度,而叙利亚的空军和老虎部队早就转移到俄罗斯的塔尔图斯基地附近。
并且叙利亚已经已经向防备武装份子的地面部队发生高度戒备,说这几天不会得到空中力量的支援,让各部队防备武装份子的突袭。
种种迹象表明,这次袭击是俄罗斯和叙利亚提前知道的。
美国也提前公布将也采取的行动目标和行动力度,所以俄罗斯对美英法这次空袭,有坐视不管的“理由”。
上面是我给出的解析。
如何评价美军空袭伊拉克民兵武装后的中东最新局势?
美军近日空袭了伊拉克什叶派民兵武装多处设施,当地局势突紧。美国国防部2019年12月29日宣称,美军当天对什叶派民兵武装“人民动员组织”下属派别位于伊拉克和叙利亚境内的多处设施实施空袭,以报复该组织多次攻击伊拉克境内驻有国际联盟部队的军事基地。
伊拉克相关武装组织当天发表声明说,美国的空袭造成该组织25人死亡、51人受伤。两天后,也就是12月31日,部分示威者在美国驻伊拉克使馆前集会,并冲击使馆,抗议美军空袭。美军随后增援使馆保卫工作,并向中东地区增兵。
“人民动员组织”由包括“真主旅”在内的多个什叶派民兵武装组成,2018年3月被编入伊拉克安全部队,直接听命于伊拉克国防部。美方宣称此前火箭弹袭击为“真主旅”所为,并认为后者与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麾下组织关系密切。伊拉克内政部官员证实,当天冲击美国大使馆的众多示威者身穿“人民动员组织”制服。
加深美国伊拉克不信感:
冲击使馆事件给美国和伊拉克关系再添阴云。在美军空袭伊拉克民兵武装后,伊政府对美方的军事行动非常不满。看守政府总理阿卜杜勒-迈赫迪谴责美军空袭行动是对伊拉克主权的侵犯。
但示威者冲击美国大使馆一事让伊拉克政府感到被动。事发后,伊拉克安全部队抵达现场试图控制局面。伊拉克内政部长、国防部长也抵达美国大使馆。总统巴尔哈姆·萨利赫、阿卜杜勒-迈赫迪、国民议会议长穆罕默德·哈布希均呼吁示威者离开美国大使馆。
事后,特朗普与阿卜杜勒-迈赫迪通电话,强调需保护美国在伊人员与设施安全。美国国防部长埃斯珀宣布,美国将立即向中东地区增兵约750人,以应对该地区针对美方人员与设施不断上升的威胁,包括发生在巴格达的事件。
分析人士认为,接二连三的危机事态,加深了美国与伊拉克之间的不信任感。美国《纽约时报》认为,美军空袭激起伊拉克人的反美情绪,进而酿成近年来美国在伊拉克最大的一次政治危机,这不利于美国与伊朗在伊拉克竞争影响力。《华尔街日报》则认为,伊拉克示威者冲击美国大使馆,这会强化伊拉克政府不能或不愿保护美国在伊利益的印象。
加剧地区紧张局势:
另一方面,美国与伊朗的紧张关系也在冲击大使馆一事后进一步升温。特朗普声称伊朗要为美方任何人员伤亡或设施损毁负全责,并强调“这不是一个警告,这是一个威胁”。伊朗外交部则警告美国不要轻举妄动,并要求白宫重新思考美国在该地区的“破坏性政策”。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专家秦天表示,近期美国与伊朗关系不断恶化。而自2019年10月起,伊拉克多地爆发抗议示威活动,社会动荡加剧。美国伊朗斗法与伊拉克国内抗议联动,导致美国和伊朗的对峙更难以管控,也令海湾局势更加复杂。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专家魏亮认为,伊拉克目前政局脆弱,这种情况下美国和伊朗不会冒险在伊拉克境内“大打出手”。但伊拉克是美国伊朗斗争的“主战场”,两国都会努力维持和扩展影响力。即便此次事件逐渐平息,未来双方博弈仍将继续。
美国民主党参议员蒂姆·凯恩在推特上发文指责美国政府在中东的错误行径令美国变得更不安全。他呼吁国会尽快阻止美国这种“奔向战争”的愚蠢行为。
欢迎关注,欢迎探讨评论,图片来源网络。
如果美国攻打伊拉克是以大规模武器为借口?
首先说明跟攻打伊拉克不同的是,攻打利比亚是由北约主导,法国英国出头,美国跟随的又一场战争。
卡扎菲的残暴统治引发利比亚内战是利比亚战争的主要原因。
——卡扎菲家族一家独大控制经济。卡扎菲家族涉及石油、天然气、通讯、基本建设、酒店、媒体发行及消费品发行等诸多商业投资领域,每年都从中获取了巨额利益,其家族成员在世界各地的银行竟拥有300亿美元以上的资产。极度的权力必然导致极度的腐败,利比亚2010年的腐败率为2.2(10为最清廉)。
——卡扎菲任人唯亲贫富分化加剧。卡扎菲夺得政权后,把他的亲属和亲信所属的卡达法部落(Qaddadfa)和结盟部族领袖,大肆安排在军队和政府中的重要职位上排除异己,极力培植拥护自己的特权阶层。卡扎菲极其偏袒首都和周围地区的部落,厚此薄彼政策倾斜,所实施的经济政策导致利比亚东部地区更加贫穷,同时采取强权政治对东部居民进行歧视和打压。
——卡扎菲狂妄自大以阿拉伯世界领袖自居。石油利益占利比亚GDP的58%,但是卡扎菲并没有用丰厚的石油收入惠及600万民众,而是到处炫耀醉心于当大阿拉伯老大,出访穷奢极欲,别出心裁供养庞大的女子保镖队伍在世界传为笑谈。花费巨资购买武器,输出革命干涉别国内政,大力赞助国外的反政府军。导致国内经济不振,有21%的利比亚人处于失业状态。
——卡扎菲残暴对待国内人民。卡扎菲不惜代价地武装镇压那些表达不同意见的团体:他曾多次下令在包括班加西、的黎波里在内的数个城市公开绞死进行示威游行的学生和反对派成员;还曾在3小时内屠杀了阿布萨利姆(Abu Salim)监狱中的1200名囚犯。利比亚政府还经常公开地处决那些反对他的政治活动家,然后在国家电视台上反复播放处决过程的画面。
多行不义必自毙。卡扎菲的腐败残暴统治终于招致了全国范围的抵制反抗,民众从最初最初的示威抗议到后来的要求卡扎菲下台和进行民主变革。2011年2月26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首项决议,冻结卡扎菲资产,并把事件交由国际刑事法院处理。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再度通过决议,授权成员国在利比亚设置禁飞区。卡扎菲面对国际社会的广泛反对置若罔闻,继续派军队镇压反抗群众组织。3月19日,法国战机率先空袭,攻打利比亚战争开始,英国随后派战机参战,美国发射导弹,到10月卡扎菲被捕身亡,利比亚战事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