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知情者并向他传达摩根的日志,怎么才能远离理财骗局?
骗子是一个职业,几千年来都存在,这是个值得反思的问题。
恐怕是人性几千年来的贪嗔痴,造成了骗子行业的长盛不衰。
我们平时看似“弱智”的骗子,其实远远没有那么简单。骗子们虽然说不出心理学理论,但在长期的诈骗当中,掌握了丰富的心理学经验,对人性的弱点有着清楚的了解。不夸张地说,他们都可以被称为熟知人性弱点的“心理学家”。
虽然人性难以改变,但是如果被骗的次数多了,恐怕也应该知道骗子的伎俩了。
千万不要以为你很聪明就不会被骗,去年清华大学的教授不也被骗了1700多万吗?
简单给大家回顾下这个事件,清华大学一教授,在深夜刚刚被电信诈骗的骗子骗走了1760万元。8月29日晚上23点25分,中关村派出所110接报,海淀区蓝旗营小区清华大学一老师,被冒充公检法电信诈骗人民币1760万元。这名教师遭遇的是典型的“冒充公检法”电信诈骗,即诈骗团伙冒充政府部门工作人员通过“话术”引导被骗者将钱款打入“安全账号”。
最近的还有个大案子,90后女孩外汇骗了300多亿!堪称史上最大外汇骗局。
IGOFX外汇交易平台中国区总代理张雪娇,出生于1991年。
近40万投资者卷入这场骗局,涉及资金约300亿人民币,堪称史上最大的外汇骗局。IGOFX打着“躺着赚美金”的口号,号称一年可获得7倍、两年66倍的基金收益,加上分红,如果投资者能拉进新人还能获得奖励,在进入中国半年左右的时间里,发展下线约40万人。
6月11日,张雪娇卷款跑路,至今下落不明。
令投资者更加不安的是,大面积亏损之后账户里仅剩的钱也无法提现,很多人一夕之间亏得血本无归,甚至有受害人在微信群里直播自杀。
关键是,还有很多被骗的都是白领,中产,他们为何都会被骗?说白了这种骗局业内人士一眼就可以看穿,为何?因为中国外汇交易平台除了银行间的,其他都是不合法的。
生活中的理财骗局
1,微信美女加好友
这种的不认识的陌生人加我好友,我基本都是不加的,因为基本上都是金融骗局
2,手机短信诈骗
有的是炒股收益分成,给涨停板股票的,有的是中奖了,给个链接的,这种的我基本都是直接删除。唯一有一次有骗子借中国移动的名义(真的是10086发来的),说我的积分可以兑换现金,里面有个链接,我点了进去,让我输入各种重要信息,还有银行卡号密码,当让我填银行密码的时候,我停住了,我觉得应该给移动打个电话问问是否有这种活动,结果还真没有!这就是个骗局!
但是为何骗子能用10086的名义发呢?这是监管的问题了 。
3,电话诈骗
这里面分好多种,有的就是各种理财,比如现货,邮币卡,这类的我都不会投,新三板之类的,以前有点兴趣,现在也没什么兴趣了,反正偶尔听下。还有的更逗,打电话冒充我领导,让我去办公室,或者打钱给领导,简直是无语白痴啊,这种骗局也骗了不少人估计。
4,去银行理财柜台也要小心点
很多是被驻在银行的其他产品销售给忽悠了,比如保险,明明是存款,变成了保险,这种很多。还有其他理财产品的,一定要好好看看。
总之,在目前的社会,骗子手法也是与时俱进,但是只要记住,永远找正规渠道投资,就不太会被骗,正规渠道就是股市,银行,保险,不动产。
你还记得看过最劲爆的电影是哪部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看过最劲爆的是印度意淫电影,反应中印战争的。
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一看,保证你震惊到无语的地步。
抗日神剧鼻祖《严峻的现实》:印度拍摄超级中印战争电影
作者: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萨沙刚刚看了一部印度在1964年拍的,中印战争神剧《严峻的现实》。这部电影各方面,绝对不亚于横店抗日神剧。震呆之余,和大家一起分享分享。听萨沙说一说吧。
众所周知,1962年中印战争中,印军惨败,颜面尽失。1年多后,印度拍了这部叫做《严峻的现实》的电影,目的是进行宣传。据说印度的战争电影师从苏联,自己人全部是英雄好汉,敌人全部是挑梁小丑,如此这般。第一,电影简要剧情介绍剧情很简答,一个印军的边防排住在的边境雪山上。这个排是众多民族混成的,但没有丝毫民族问题种姓问题,大家其乐融融,比亲兄弟还亲兄弟。真实历史上,驻扎在这里的印军缺吃少穿,冻死病死的比后来战死的还多。电影中,这个边防排简直像度假一样。不但吃好喝好严格训练,还同当地居民搞得军民一家。其中一个英俊的士兵,还同当地一个美女谈恋爱。生活无比美好时,战争突然爆发了。他们遭遇几十倍的解放军围攻(为啥不说几百倍),寡不敌众,大部被打死。残部除留下几人殿后(送死)外,其余撤退(逃走)。留下的几人主动出击,伏击了百倍于自己的解放军(你没看错,是百倍),大获全胜。但在解放军一次次人海战术下,这几个人最终还是全军覆没。这部电影情节极为夸张,绝对是今天抗日神剧的鼻祖。第二,印军形象高大全,中国军人极为猥琐印军将军,长相庄严,慈眉善目。要是脱了军装换身衣服,他像不像西游记里面的佛祖?中国军官形象。。比《地道战》的汤司令还猥琐。和当地美女谈恋爱的印军战士,高大帅气。再看看中国战士。话说这么猥琐的演员,你们从哪里搜罗来的?萨沙注解:这些演员是印度从反共的南越找来的。这部电影里印度人说的是北印度语,演中国人的说的却是越语,太糊弄了。不但印军男性官兵形象比你高大,连女人都比你高半个头。。你服不服?第三,印军都是爱好和平的,中国军人都是好战的凶暴的爱妻子的印军军官,为了保卫国家(是入侵中国吧),离开温柔乡去高原哨所。歌舞升平,多么美好的生活啊,我们印军根本不好战吗!中国军人主动越境挑衅,“无理”让印军撤退。中国没事找事,持枪恐吓,表情还很猥琐。请问战争爆发前,印军4次越境袭击,造成近百人伤亡是咋回事?怎么解释?第四,印军都是善战的,中国军人都是草包,就靠人多打你一个印军排,中国军人要用几百人,满山偏野都是,这才能赢你。面对数十倍解放军,印军毫不畏惧。电影中几次重复,说1个印军可以对付20个解放军。。要不要手撕啊?中国军人实在太多了,简直像开了挂吗。无敌的印军也顶不住了,开始从容不迫的撤退,应该叫做转进。我们印军虽败了,但消灭了数倍的敌人,虽败犹荣啊。。萨沙写到这里都不好意思了,请问中间站的哪几个是不是投降的?这么勇敢为啥投降?第五,印军都是特种兵,中国军人都是渣渣中国军人的狙击手偷偷爬过来,偷袭撤退的印军。暗中瞄准良久,开枪。呯,结果:没打到!我印军士兵瞄都不瞄,抬手就开枪还击,一枪打中。印军都是特种兵,中国军人都是渣渣。印军普通步枪兵,比狙击手还牛。第六,你看不见我,你看不见我下面讲述印军几个士兵,伏击百倍解放军的神话殿后的几个印军,也不是好惹的,主动出击部署埋伏圈。不过,这伏击点不科学啊,距离谷底太近了,也就几米。哇,好多中国军人杀过来了,少说几百人。中国军人这是打仗还是游行?战斗时候人贴人?还是冷兵器时代?开打!以一当百。别看我们就相聚几米,但是,你看不见我,你看不见我。瞬间,中国人大败,伤亡殆尽,尸横片野。印军毫发无伤。为啥?你就是看不见我!第七,还有更牛叉的,中国军人无恶不作和印军谈恋爱的本地女神。好美啊。为掩护别人,主动站出来被捕,真伟大。这个情节好熟悉啊,女干部?萨沙负责任的说,解放军从没抓过妇女,导演你就编吧。中国军官出现,看看神情就不怀好意。难道要?果然,大家都知道在干吗吧!印度朋友们,萨沙给你们普及一个基本常识。战争爆发是10月底,全天平均温度0度,早晚温差非常大。电影中的事情发生在露天晚上。知道这是什么温度吗?一般是零下10多度,也可能20度。这种情况下,还有人能干这个?奥特曼啊!印度妇女怎能受侮辱,拼死和多人搏斗!抵抗失败,好凶残啊,比日本鬼子还狠!这个编剧有一套,可以来横店发展。这个镜头大家都懂的,其实电影里面还有更厉害的镜头。印度人有本事,把这种电影都拍成限制级了。可怜的女人,瞬间满血复活了。这个情节怎么也似曾相识。瞬间搞到机枪,向敌人射出复仇的子弹。敌人像稻草人一样,被挨个打倒。左边后面那个士兵,战斗都被打死了,你还大咧咧的站着?女神竟然遇到了刚才施暴的家伙,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机枪瞬间变为步枪,我要你的命!一枪就打死了,这女神的枪法真厉害,之前还从没摸过步枪,天神射手啊!瞬间自己中弹了。之前这多子弹都没打中,怎么刚报仇完就中弹了?哦,印度人也是讲究贞洁的,失贞是不行的,还是死了利于剧情发展。女神突然发现情人就在几米外。这怎么回事,变成穿越电影了?两人马上都要死了,宁死也要握下手,好感人。你能再假一点吗?第八,打败仗没什么,电影里面我们还是英雄不是我们打不过中国人,实在是中国人开挂了。军官胸口放着妻子的照片。逃回来的也是英雄,别看我样子狼狈。民众怒了,印度是不可能战胜的。谁敢惹我们。妇女把首饰都捐出来了,我们要反击。大军集结,随时准备反攻。
随后,印度歌曲响起,全剧终。
不过反攻在哪里?没看到啊。一等就是50多年啊!这个电影就是这样了,比抗日神剧不差吧。有哪些好看的悬疑推理科幻剧?
犯罪悬疑剧现在比较热门,有几位大导演一直在这方面是顶尖的,希区柯克和大卫芬奇。下面推荐几部:
《七宗罪》
上映日期:1995-09-22(美国)
导 演:大卫·芬奇
制片国家:美国
烧脑学科:犯罪心理学、宗教学、社会学、文学
烧脑类型:悬疑、惊悚、侦破
推荐理由:大卫芬奇(导演)、摩根弗里曼、布拉德皮特,在我看来这简直就是黑色电影的顶级配置。当然,这部电影不仅是烧脑,还像哥特摇滚一般的酷!
《狂凶记》
上映日期:1972-05-25
导 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制片国家:英国
烧脑学科:犯罪心理学、社会学、精神病学
烧脑类型:悬疑、惊悚、推理
推荐理由:标准的“希区柯克”式电影,完美的犯罪故事。没有谁能像希区柯克那样把犯罪故事以及犯罪心理讲的如此吸引人了!
《沉默的羔羊》
上映日期:1991-02-14(美国)
导 演:乔纳森·戴米
制片国家:美国
烧脑学科:犯罪心理学、社会学、精神病学、哲学
烧脑类型:悬疑、惊悚、推理、侦破
推荐理由:最正点的关于食人魔“汉尼拔”的故事。试想一下:哲学博士、心理学博士、精神分裂者、异装癖、高智商罪犯都在这里面了,不烧脑就怪了!
《赌馆》
上映日期:1987年10月11日
导 演:大卫·马麦特
制片国家:美国
烧脑学科:赌博、文学、江湖骗术、哲学
烧脑类型:悬疑、推理、骗中骗
推荐理由:这是部关于江湖骗子与一个作家之间的故事。里面的骗局一环套一环,仿佛永远走不出的迷宫。其导演大卫·马麦特便是以电影构思巧妙、编剧严谨而著称。
黄光裕与陈晓是什么关系?
黄光裕与陈晓之间的联系从最初的竞争对手,到其后在同一个战线共事,再到如今反目成仇,三年的时间里这两位重磅人物的关系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二人的一些往事细节还历历在目。 蜜月期 黄力挺陈晓,一度为其天天送饭 2007年,在永乐电器与摩根斯丹利对赌面临失败境遇,陈晓和永乐当时陷入困境,随后,黄光裕出现,永乐电器被国美电器收购,陈晓只身到国美担任行政总裁一职。孤身一人的陈晓被外界都认为当时担任的只是虚职一个,但黄光裕给了陈晓最“贴心”的对待,黄光裕对内对外都力挺陈晓。 为了消除外界及公司内部对陈晓的疑虑,黄光裕在收购陈晓创办的永乐电器之后,曾欣喜表示,再也找不到比陈晓更合适的总裁人选。 “对内,为了显示对陈晓的尊重,黄光裕甚至在国美总部为陈晓安排了一间和他办公室一模一样的房间,在同一个楼层,同样的大小,还有同样的装修风格。”知情人士称。 陈晓刚到国美北京总部上班,不适应北方饭菜,黄光裕的家人甚至一度每天开小灶给陈晓送饭。 变化 贝恩资本进入,“蜜月期”结束 这些温情的画面也昭示着二者当时关系的“蜜月期”。但随着二者合作的深入,黄光裕与陈晓的关系也逐渐发生着变化。知情者透露的一个细节是,黄光裕曾私下对人念叨过“陈晓有野心”。 “当时国美电器里面的体系都是黄光裕时代的老格局,尽管黄光裕对陈晓有所疑虑,也寄予厚望,但世事难料,黄光裕出事后,形势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述知情人士称。 这些昭示着黄陈二人“蜜月期”的温情画面随着贝恩资本的进入而被打破,日前,“去黄”和“倒陈”在国美董事局内部形成了两股对立的力量。黄光裕与陈晓的决裂,生动地上演了一部公司创始人、大股东、职业经理人、外部投资者几方对企业控制权明争暗斗的大戏。 二人的关系从昔日的惺惺相惜到如今完全决裂,利益在其中夹杂着微妙的变化。一位PE界人士称,贝恩资本的进入很有可能只是过渡,如果黄光裕方面未能获得控制权,一个惯用的做法有望被采纳,即贝恩资本或将协助国美管理层实现MBO。 导火线 不当言论让双方彻底决裂 黄光裕方面和陈晓从来未如此恶语相加,在该事件爆发后,陈晓的表态也将二人之间最后的情面撕破,陈晓甚至公开对媒体称:“黄光裕在中国的政治生涯其实已经结束,但是他却一直没有看清楚,还在挣扎,这样的结果绝对是鱼会死,网不会破!” “双方矛盾存在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从黄出事不久就完全激化了。黄光裕看到国美电器最近两年的业绩数据时很不满意,他并不满意被同行苏宁电器迎头赶上。”接近黄光裕方面的人士透露。 事实上,陈晓此前多次在外界对黄光裕放出类似“狠话”,让黄光裕非常生气,黄光裕方面人士也直言陈晓“忘恩负义,连对黄光裕起码的尊重都没有了”。 该知情人士称,在双方彻底决裂前,陈晓还亲自给黄光裕写了一封信,向其解释之前的种种做法,陈称外界的有些话是自己说的,但有些话是媒体自己理解的,希望消除误会,并能够得到黄光裕的谅解,但并未能获得黄光裕的谅解。 知情人士称:“黄光裕方面开始一直都希望能够把双方的分歧消除掉,把方案谈好了再公开。”但随着谈判无果,黄光裕向国美发出要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信函,随之国美电器一纸诉状将黄光裕告上法庭,这两位昔日搭档的矛盾完全公之于众。随着事态逐步发展,才有了昨天股东投票大会的结果。 企业家热议 我的企业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国美? 在“陈黄之战”的大剧延宕之时,很多企业家都暗中有此一问。尤其是那些曾经热心引入资本、积极引入职业经理人,此前雄心勃勃地由家族企业向公众公司挺进的企业,更甚之。 这一事件,也导致了民意与企业界的巨大分野。其中折射的,恰是人们之前的天真、混沌,乃至迷茫。在《中国企业家》杂志走访调查的数十位企业家、职业经理人中,也有一个明显分野,即年轻的、新生代、海派的企业家容易支持陈晓,比如硅宝科技董事长王跃林、原路劲地产副总李伟、携程CEO范敏等,他们觉得黄光裕的控制欲太强;跨国公司职业经理人,也均支持陈晓为首的现任管理团队。但第一代企业家,则更倾向于支持黄光裕。 或正向,或反向,中国企业必须经历这样一轮洗礼。在这个集“情、理、法”矛盾冲突的复杂事件中,每个阶层的人都可以读出他想要的东西。阴谋家可以看到权术,法学家可以研究规则,民营企业的创业者,可以将国美事件当成一面镜子,反躬企业自身成长中的隐忧。(商报综合) 深度思考 国美之争标志着 现代公司理念的生根发芽 前段时间,《公司的力量》很火,给大家上了生动的一课。其实这课的素材完全没必要不远万里到外国去找,中国眼下就有一宗最好的素材,那就是还在上演的国美之争。 那国美之争如何给我们上课? 公司是全体股东的,而股东是通过持有的股份来实现对公司的拥有。在国美事件中,很多人为黄光裕打抱不平,就因为他们认为国美是黄光裕的。黄光裕确实是国美最大的股东,但不是唯一的股东,所以黄光裕只是部分地拥有国美。这是讨论国美之争的基本起点。 有人也许会问,创始人和高管对企业有特殊的贡献,难道能把他跟其他股东混为一谈吗?其实,在创始人接受其他投资者的投资时,其特殊贡献已经转化成股份了。也有些公司,各种股票的投票权是不一样的,但那得在投资时有言(协议)在先。如果不是有言在先,那就得混为一谈,股股平等。国美的所有股份里面,并没有投票权的区别,所以还是股股平等。 在国美之争里面,黄陈双方,各种手段说辞使尽,最后大家出路一样,都是要到股东大会里去寻求支持,这是所有权力源于股东大会的最好例证。如果没有股东投票验证,谁宣称自己代表了广大股东的利益都是枉然。 这挺好的,好过雇凶手喷迷药,拿锤子砸对方的脑袋,或者勾结官府设局抄家。所以在国美之争里,无论黄光裕和陈晓双方立场分歧言辞激烈到何种程度,只要他们还在公司法的框架内行事,还尊重股东大会这个最高权力来源,就是了不起的进步,标志着市场经济和现代公司理念在中国不但生了根,还要发芽。 所以,凡是股东大会投票做出的决定,就是正义的。如果看到别人的做法不符合自己的想法就破口大骂,那就是干预人家内政,小心国美股东抗议。
你看过时长在2个小时以上的电影有哪些?
一部好的电影,不会因为时长影响观众体验。
本人愿肝脑涂地一生推的三部史诗级超时长电影:
1.《灿烂人生》时长366分钟想给6分的电影!
这是所谓的“人生中不能错过的六个小时”。讲述了一个意大利普通家庭兄弟俩从1966年到2000的悲欢浮沉。小到兄弟俩的成长,大到一个社会和国家的变迁,并非略略带过,而是非常饱满,值得每一个人去看的一部好电影。
生命有别,不由你做主。
你是马里奥?你是尼古拉?还是谎称尼古拉的马里奥?
2. 《美国往事》时长251分钟
被誉为“是男人就不得不看的电影”,如果有哪个黑帮电影可以和《教父》比肩,我在心里,他只能是《美国往事》,一部非常有力量的片子。
而作为一个女性,亦能够深刻体会到《美国往事》里有全部的人生,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爱恨情仇、生死离别……
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杨德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都致敬这部电影。
3.《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时长237分
这部电影,将那个特殊时期的台湾发生的真实事件用一种冷酷的现实镜头的娓娓道来,历史触感比较强、内容丰富,不觉冗长。
14岁青涩的张震,将那个年代台湾少年的压抑挣扎完整的呈现在观众眼前。
看完我们会不会问一问自己,我们有没有有勇气,在最悲凉的时刻,与这个操蛋的社会诀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