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 中石油,巴菲特称已考虑中国投资机会?
以我对巴菲特的了解。这需要一个过程。
巴菲特是个很保守的人,特别是对不了解的市场。他并不像他的老朋友芒格那样开放。巴菲特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发表过对中国市场的制度的不解。这么多年来巴菲特唯一投资的中国股票就是比亚迪。难道是A股市场没有好股票吗?显然不是。
这是因为巴菲特对中国市场的保守态度造成的。几十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A股也涨幅惊人,但巴菲特对这些却视而不见。可见巴菲特显然对中国市场了解不多,要不是老朋友芒格的不断推荐,巴菲特对中国市场的关注会更少。
巴菲特是个擅长于社交言词的人,他说话大多很委婉含蓄。他说已考虑中国投资机会有可能是句客套话,甚至对中国的投资还没有提到具体的日程。即便巴菲特真的已考虑投资中国,也会是要有个比较长的时间过程。因为巴菲特很懂投资,但对中国的了解却真的很少。建议巴菲特在中国多待一段时间,先对中国有个直观的印象才好。
中石油股价创新低?
中国石油A股股价创新低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被投资者抛弃了。
为什么会被抛弃?原因如下。
第一,国际石油价格下跌。
中石油是2007年11月份上市的,当时刚好国际的原油价格是处在历史的相对高位。而现在国际原油的价格处在历史相对低位。
我们都知道石油行业的股票受石油价格的影响很大,两者呈现出的是正相关的关系。道理很简单,中石油卖一桶油,140美元一桶油和60美元一桶油,哪个赚得多?答案不言而喻。赚的多,股价看涨;赚地少,股价看跌。天经地义。
所以中石油的股价在8月15号创出6.03元历史新低,不足为奇。
第二,股价估值太贵了。
如果按复权价格来算的话,在中石油刚刚上市的时候,是去到了45.94元,当时市盈率达到了100多倍。而今天价格只有6块多,但是动态的市盈率仍有27倍。
对于一个市值超过1万亿元的“庞然大物”股票来讲,这个市盈率其实不算低。要知道,目前上海交易所股票的平均市盈率也只有14倍左右,深圳只有24倍左右。
所以估值的回归也是中石油创新低的原因。
第三,公司吸引力不够。
对于投资者而言,石油行业作为传统行业,没有新能源行业的吸引力大。石油越挖越少,世界的能源格局需要新能源来补充,所以新能源板块的吸引力就很大,传统石油行业容易被抛弃。
再加上中石油本身的盘子太大,市值太高,业绩大起大落极其的不稳定,分红也不高。所以无论是对于机构投资者,还是对于普通的散户来讲,中石油的吸引力实在是太一般了。
没有吸引力的后果,那就是要被市场抛弃,股价不断创新低。
所以综合以上3点,国际原油价格的走低,公司的股价估值太贵,再加上公司吸引力不足,导致了中石油股价在上市10多年后创新低了。
以上意见,供您参考!
巴菲特是左撇子吗?
马云、马化腾、巴菲特、特朗普、科比、詹姆斯等等一大票牛人都是“右撇子”——这只能说明什么,“右撇子”的人更多啊!只是一个用手习惯的差异而已,左撇子不必被神化,不必受歧视,只需要被“温柔以待”。很简单嘛,“左右”本就和“高下”无关。
有谁知道巴菲特最近有什么动作?
巴菲特被批错过十年大牛市
除增持银行股和科技股外,在美股不断创新高背景下,近年来巴菲特出手的次数可以说是屈指可数,这导致伯克希尔公司账上的现金储备高达1220亿美元。
而巴菲特这种“无作为”的态度近日受到了一位伯克希尔老股东的批评。据报道,伯克希尔长期股东兼Wedgewood Partners首席投资官戴维·罗尔夫(David Rolfe)在三季度的致客户信中称,作为伯克希尔长达数十年时间的股东,Wedgewood Partners出售了所持有的伯克希尔股份,因为他对伯克希尔庞大的现金储备、乏善可陈的投资感到沮丧。
根据美国证监会的数据,截至2019年二季度,Wedgewood持有337406股伯克希尔B类股票,占该基金的股票投资总额6.09%。
罗尔夫认为,巴菲特和他的团队在当前的牛市中错过了不少投资机会。例如,伯克希尔在牛市之初错失了两个重要机会:万事达卡(MasterCard)和Visa。在牛市期间,万事达卡股价飙升了1800%以上,Visa则上涨了1300%以上。伯克希尔同时拥有两家公司的股份,但只占公司股票投资组合的一小部分。
同时,罗尔夫也对伯克希尔庞大的现金储备感到不满。在他看来,过多的现金储备对公司而言是“相当大的增长障碍”。截至2019年第二季度末,伯克希尔的现金储备超过1200亿美元,创下了该公司的纪录新高。
此外,罗尔夫还对伯克希尔的部分投资感到失望,包括IBM和卡夫亨氏。巴菲特在2011年第四季度披露持有107亿美元的IBM股份,但到2018年初已经全数抛售。当时,IBM股价下跌超过20%。卡夫亨氏自2018年以来市值亦缩水了约三分之二。
有趣的是,罗尔夫在责备巴菲特错过牛市的同时,自己的投资在牛市中的表现也不佳。据Wedgewood Partners文件显示,截至2019年第二季度的过去10年里,罗尔夫的基金扣除费用后的年化回报率为13.6%。在此期间,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年化回报率为14.7%。
至于巴菲特为何不出手投资的原因,按照巴菲特此前的说法:涨了10年的美股估值太高了。此前巴菲特在年度致股东信中称,他想进行一次大规模收购,但过高的估值让他望而却步。“在未来几年,我们希望将大量过剩的流动性转移到伯克希尔将永久拥有的业务。然而这方面的前景并不乐观:对于拥有良好长期前景的企业来说,他们的估值高得离谱”,巴菲特写道。
经过昨日的熔断可以见证,你大爷还是你大爷,从未被超越!
巴菲特的客户?
没有。
巴菲特一个秘密就是,巴菲特没有客户。他自从创业以来就没有客户,目前他的投资人都是公司的股东,而不是客户。如果一个人喜欢他,不需要拿着资金找他本人,只需购买股票即可;如果一个人觉得失望,也无须指责:“为什么这么早卖出中石油?”只要卖掉其股票即可。在他收购伯克希尔之前,所有的投资人都是合伙人。而他事先约定:“除了年终总结时,不会透露任何投资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