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看懂灾害发生时如何科学避险,乡镇灾害前避险群众转移工作总结?
第一部分介绍群众工作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介绍整个转移过程的好的做法
第三部分表明平时要加强群众的安全意识,还要进行演练,便于今后的应急处理
大范围中到大雨暴雨连下三天怎么办?
在面临大范围连续三天的暴雨或大雨的情况下,有几项应对措施可以考虑:
1. 关注天气预警和公共通知: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和当地政府发布的相关通知,了解最新的气象情况和应对建议。
2. 做好防洪准备:清理沟渠、排水沟和雨水管道的积水、堵塞物,确保排水畅通。将重要物品移到安全的地方,避免受到水灾的影响。
3. 居民自救防范:如果你所在区域存在洪水风险,尽量避免靠近河流、溪流和低洼地带。准备好必需的物资,如干粮、饮用水、药品、应急灯等,并保持手机和电池的充电状态。
4. 遵循当地安全规定:根据政府发布的指南,遵循当地的安全规定和指示。如果必要,根据指示进行疏散或前往安全地点。
5. 寻求帮助和互助:如果你面临危险或困境,及时寻求帮助。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系,互相提供支持和帮助。
在任何紧急情况下,重要的是保持冷静并寻求专业机构的指导和协助。请密切关注当地的天气和应急管理部门的建议,并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灾害情况。
面对自然灾害该怎么做?
“自然灾害”通常有地震、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人们还无法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但是完全可以根据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尽量地减少损失。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防范自然灾害:
1、雷电灾害防范
(1)雷电天气时,要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在室外工作的人应躲入建筑物内。
(2)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宜使用水龙头。
(3)雷雨时,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应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
(4)减少使用固定电话和手提电话。
(5)据有关专家介绍,出现雷击事故后,最好对被击伤者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2、地震灾害防范
(1)、地震时避于桌下,背向窗户,并用书包保护头部。
(2)、地震时如在室外,应远离建筑物。
(3)平时进行防震演练。
(4)如果地震后被埋在建筑物中,应该做到的是:
①尽量把双手从压埋物中抽出来,挪开脸前胸前的杂物,消除口鼻附近的尘土,露出头部保持呼吸通畅。
②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悬挂物或其他危险物。
③搬开身边可搬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注意,搬不动时千万不要勉强,防止周围杂物进一步倒塌。
④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时再被埋压。
⑤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包括电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
⑥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或灰尘太大时,设法用湿衣物捂住口、鼻。
⑦利用一切可用的东西,如敲击物体等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不要盲目乱喊,保持体力。
⑧要尽量向空气通畅(有光亮)和有食物的地方移动,以备长时间坚持,保持体力,等待救援。
3、热带风暴灾害防范
(1)注意收听有关天气预报,做好预防准备工作。
(2)房屋需要加固的部位及时加固,关好门窗。
(3)准备好食品、饮用水、照明灯具、雨具及必需的药品,预防不测。
(4)疏通泄水、排水设施,保持通畅。
(5)热带风暴到来时,要尽可能呆在室内,减少外出。
(6)遇有雷电时,要谨慎使用电器,严防触电。
(7)密切注意周围环境,在出现洪水泛滥、山体滑坡等危及住房安全的情况时,要及时转移。
(8)风暴过后,要注意卫生防疫,减少疾病传播。
4、龙卷风灾害防范
(1)龙卷风袭来时,应打开门窗,使室内外的气压得到平衡,以避免风力掀掉屋顶,吹倒墙壁。
(2)在室内,人应该保护好头部,面向墙壁蹲下。
(3)在野外遇到龙卷风,应迅速向龙卷风前进的相反方向或者侧向移动躲避。
(4)龙卷风已经到达眼前时,应寻找低洼地形趴下,闭上口、眼,用双手、双臂保护头部,防止被飞来物砸伤。
(5)乘坐汽车遇到龙卷风,应下车躲避,不要留在车内。
5、洪水灾害防范
(1)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在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
(2)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顶、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不要单身游水转移。
(3)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电。
(4)洪水过后,要服用预防流行病的药物,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避免发生传染病。
预防地震的小窍门是什么?
美国联邦救难总署(FEMA)建议:躲桌下比桌旁好,靠谱的地震后自救方法还是“伏地、遮挡、手抓牢”(见图示)。
伏地↓↓↓
遮挡↓↓↓
手抓牢↓↓↓
灾难一旦发生,
生死存亡就在瞬息之间。
地震来时如何躲避?如何自救?
最权威地震逃生手册↓快收好
◆ 地震发生时不要冲向门口、电梯或者靠近窗户,最好是躲在桌子下面。
◆ 在户外时突发地震,一定要远离电线杆、树和建筑物,以免被砸伤。
◆ 开车途中遇到地震,要远离高架桥,靠边停下躲避。
作为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日本推出过一个《震灾后避难技巧宣传片》,教你制作地震中的神器!
一节电池、一件衣衫、一片塑料、甚至一张纸片,如能善用,便意味着一次重生!
关于地震,你还需知道:
地震是怎么产生的,中国哪些震源是频发地?
地球的结构就象鸡蛋,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蛋黄”-地核;中间是“蛋清”-地幔;外层是“蛋壳”-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和公转,同时地壳内部也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
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20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紧急避险定义?
1 是指在面临危险或灾难时,采取迅速行动以保护自己或他人的安全和生命的行为或措施。2 紧急避险的原因是为了尽快脱离危险环境,减少伤害和损失。在紧急情况下,人们需要迅速做出决策和行动,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3 紧急避险可以包括逃生、避难、寻求帮助、采取自救措施等。在面对火灾、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或者恐怖袭击、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时,紧急避险的定义变得尤为重要。人们需要具备紧急避险意识和技能,了解逃生路线、掌握急救知识,并且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和沉着,以便有效地应对危险情况。紧急避险的定义和实践对于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