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贺号航母,特朗普最近访日将登上日本准航母加贺号?
特朗普访问日本的准航母,虽然是日本方面安排的一个行程,并非美国方面提出,但是特朗普欣然应邀前往,这颇有一些为加贺号直升机航母正名的味道在里面,毕竟这艘直升机航母已经突破了和平宪法的限制。
加贺号是日本出云级直升机航母的二号舰,隶属于日本海上自卫队第4护卫队群的第4护卫队,担任旗舰,他可以搭载20多架直升机,而且加以改造是可以搭载F35B垂直起降型战斗机的,其排水量超过了2.7万吨,尺寸较大,机库面积也很大,他不是两栖攻击舰,没有装备坞舱,因此不能套上两栖攻击舰的外衣来骗人。
加贺号航母使用了轻型航母的舰型设计,属于高速舰体加外飘式上层结构,拥有全通式的飞行甲板,岛式上层建筑,两座垂直升降机,如果不是因为他不能搭载F35B,恐怕也就没有人质疑这是一艘航母了,但是日本也已经在去年年底通过法案,要对出云号和加贺号进行改造,使其可以低效率的使用F35B战斗机,虽然这样并不能为两艘军舰性质带来太大变化,但是这是日本战后制造真正的航母的开端。
过去人们都说,日本如果建造航母,突破和平宪法,发展攻击性武器,美国会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因为美国并不完全信任日本军力,美国和日本在二战中是主要对手,日本的海军力量曾经给美国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比如珍珠港事件。但是特朗普此访登上加贺号,是美国领导人第一次登上这种准航母,意味着美国对日本发展航母从限制转为支持,这是重大的态度转变。
也许,不久的将来,日本就可以建造出真正的航母,但是不论如何,我们做好自己最为重要,自己的强大才是最重要的,日本的突破迟早会到来,我们需要的是做好所有的准备。
日本的加贺号准航母战力如何?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
作者:华丹(来源《战争特典·日本自卫队·武器:隐藏之刃》一书,作者独家授权)
1、二战航母满血复活
1942年6月6日,编入中途岛海战阵列的日本帝国海军“加贺”号航母被从美“企业”号航母起飞的多架舰载机击中,带着万分遗憾沉入海底,这艘服役于1928年、曾经的侵华海军主力顷刻间灰飞烟灭。
(日本二战期间的“加贺”号航母)
谁也没有料到,73年后的2015年8月27日,“加贺”号起死回生。这一天防卫省为一艘新型直升机母舰命名为“加贺”号并举行了隆重的下水仪式,超过3500名普通民众来到横滨矶子造船厂一睹号称“亚洲最大军舰”的真容。2017年3月22日,“加贺”号正式服役,被编入佐世保基地的第2护卫队群,并成为该舰队的旗舰。该舰队服役标志着海自联合舰队的4个护卫队群分别拥有1艘直升机航母作为旗舰,也意味着海自20世纪头20年4个最重要的舰艇发展项目——“出云”级直升机母舰、“爱宕”级防空驱逐舰、“秋月”级通用型驱逐舰和“苍龙”级AIP潜艇全部取得突破性进展,海自新一代主战舰艇阵容悄然成形。
2、从直升机护卫舰到直升机航母
直升机护卫舰始终是海上自卫队的作战核心,如果回顾历史,就不难发现,自卫队对于直升机护卫舰的渴望可以追溯到50多年前执行“一次防”时代(昭和三十三年至三十五年)。当时防卫厅就指出建立直升机部队之于反潜作战和护航不可或缺,并计划建造排水量6000—1.1万吨的直升机护卫舰(CVH),这一计划本已正式列入“二次防”(昭和三十七年至四十一年),但由于政局纷乱,造舰计划最后变成了一纸空文。
(2015年8月,防卫省为“加贺”号举行下水和命名仪式)
前面提过,到了“三次防”(昭和四十二年至四十六年)期间,以直升机为主力实施反潜战的夙愿终于实现了,搭载3架直升机的43DDH“榛名”级和45DDH“比睿”级开始研发和建造。4架舰载反潜直升机作为一个作战集群,考虑到保飞率,防卫厅认为须保持6架舰载直升机才有可能实现作战目标。随着直升机护卫舰的接连投入现役,一支拥有6架反潜直升机的护卫队群逐渐浮出水面。“四次”防决定创建多功能部队和反潜部队,为此重点发展能够搭载3架直升机的50DDH“白根”级护卫舰和51DDH“鞍马”级。在之后的“后四次防”时代,防卫厅的作战思想进一步发展,认为须以“八·八舰队”作为一个独立的作战单元,即设想一个护卫队群拥有8艘护卫舰和8架直升机。之所以将一个护卫队群的反潜直升机从原先“八·六舰队”中的6架增加到8架,是因为潜艇性能不断提升,而且潜艇逐渐具备在水下发射反舰导弹的能力,模拟推演的结果认为一个舰队必须配置8架反潜直升机才能满足作战需要。
“日向”级所属“日向”号和“伊势”号2艘直升机航母是在周边国家潜艇性能进一步发展的背景下出炉的,旨在有效应对新的威胁和遂行多样化任务。建造计划在《2005年以后的防卫计划大纲》(以下简称“04大纲”)中提出,以取代“榛名”级直升机母舰。“日向”号不但是反潜中枢,其战机指挥引导能力和部队通信控制能力也十分出众。此外,其兵员装备运输能力也远超之前型号的直升机母舰。另一艘“日向”级直升机母舰“伊势”号也于之后投入现役,取代“比睿”级。鉴于此前该舰在执行赴印度洋为美军输油、赴索马里打击海盗等任务过程中的不凡业绩,防卫省认为直升机母舰在使用时并不用拘泥于“八·八舰队”的编制体制,可以根据不同的任务灵活确定部队编成和所需舰艇、直升机数量。
“出云”级直升机航母首舰“出云”号的造舰计划也是在“04大纲”中提出的,并在2010年度防卫预算案中予以确认和批准,作为“白根”级的下一代舰艇。
(停泊在港内的舰艇)
同型号第2艘的造舰计划在《2011年以后的防卫计划大纲》(以下简称“10大纲”)中提出,并在2012年度防卫预算案中被确认和批准,作为“鞍马”级的下一代战舰。第二次安倍内阁成立后,日本判断其周边安全形势“日趋严峻”,认为周边各国的高性能潜艇不断投入现役、各国加大反舰导弹的研发采购、其领海领空多次“受到不法侵入”,安全保障环境的变化迫使日本对“10大纲”进行修正,谋求构筑新的海上防卫体制。
“加贺”号作为直升机作战运用的基地,大幅增加了舰载直升机数量,其直升机平时搭载数从“日向”号的4架(警戒巡逻机3架、搜救运输机1架)增长到目前的9架(警戒巡逻机7架,搜救运输机2架)。直升机不仅执行搜救和运输任务,更重要的是执行ISR(情报搜集、海上监控、侦察)任务和反潜作战任务。近年来周边各国的新型潜艇不断下水,对舰机之间在更广袤的海域实施联合行动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为满足连续作战需要,势必要配备更多数量的舰载机。不仅如此,“加贺”号拥有更多的内部空间,可以容纳多架陆上自卫队CH-47大型运输机,该舰还能一次搭载50辆执行灾害救援和岛屿攻防任务不可或缺的3.5吨卡车。此外,“加贺”号安装了“日向”级所没有的大型吊机和侧门,卡车和其他装备可从岸上直接开进舰内甲板,吊机也可将岸上物资吊运到舰上。
3、直升机母舰的服役经历
在此前执行灾害救援、联合军演等一系列任务过程中,DDH作为海上部队指挥中枢、直升机母舰和海上基地发挥了核心作用。2004年12月印尼海啸发生后,应印尼政府的援助请求,日本于次年1月紧急派遣了海上自卫队直升机母舰“鞍马”号、运输舰“国崎”号以及补给舰“常磐”号投入救援。第三护卫队群司令官一方面作为派遣部队最高长官坐镇“鞍马”号指挥救灾行动,另一方面负责与陆上、航空部队以及统合幕僚监部进行协调联络。日本舰载直升机首次出现在执行国际紧急救援行动的舞台上,陆上自卫队的两架大型直升机CH-47JA和一架多功能直升机UH-60JA由“国崎”号运抵灾区周边海域,而“鞍马”号则直接搭载一架警戒直升机SH-60J。海自舰艇成为陆自部队的海上活动据点,而“鞍马”号则是此次部队行动的指挥中枢和直升机作业中枢。不过遗憾的是,当时海自舰艇的综合性能还不尽如人意,虽然“国崎”号负责运载陆自直升机,但该舰由于舰内空间所限,并不具备大型直升机的搭载能力,不得不将直升机的旋翼取下固定在甲板上,到达灾区后以陆地为基地进行活动。
(“日向”级2号舰“伊势”号)
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后,新锐直升机母舰“日向”号于第一时间投入救灾,该舰不仅运用搭载的4架警戒直升机在灾区上空展开搜救行动,而且作为指挥中枢发挥了比以往DDH更重要的作用——既指挥同一海域执行任务的海自其他舰艇,又是日美联合救灾协调联络中心。灾难发生后,驻日美军和太平洋舰队迅速出动1.6万人执行代号为“友军支援作战”的救援行动,还派出了“里根”号核动力航母和“埃塞克斯”号两栖攻击舰。“日向”号利用其强大的指挥信息系统遂行了日美联合救灾行动,实际上,将之视为日美联合作战的实兵演练也不为过。“日向”号的直通型甲板构成了陆海空自卫队以及美军运送人员物资的海上中转基地,此外该舰还充分利用自身的医疗资源和携带的淡水为灾民提供医疗服务和洗浴服务。
(建造中的“加贺”号)
2013年6月,陆海空自卫队远赴美国加州圣克利门蒂岛和彭德尔顿海军陆战队基地实施名为“黎明闪电—2013”的日美联合军演,主要演练水陆两栖作战,“日向”号和“宙斯盾”驱逐舰“爱宕”号、运输舰“霜降”号共同参演。“日向”号成为两架武装直升机AH-64D和两架大型运输直升机CH-47JA的海上基地,这一情形与2004年派遣DDH去印尼救灾时已是不可同日而语,当时的DDH尚不具备投送多架直升机的能力。在该次日美联合演习中,AH-64D和CH-47JA以“日向”号为母舰,分别演练了对敌阵地火力压制和人员物资远程投送等科目,而陆自队员乘坐“霜降”号两栖运输舰搭载的登陆艇,携带车辆和迫击炮实施岛屿进攻战,与此同时,“爱宕”号的127毫米62口径舰炮为登陆队员提供了有效的火力支援。此外,美军的倾转旋翼机“鱼鹰”首次飞抵“日向”号实施起飞、着陆训练和升降甲板停放训练,同时,海自和陆自官兵还利用“日向”号的中央指挥控制平台演练了与美军的情报交换和日美联合指挥协调能力。通过此次日美联合军演,自卫队检验了“日向”号的综合作战能力和对“鱼鹰”的指挥运用能力。
未来旗舰功能如何发挥
日本作为一个岛国,资源匮乏,战略资源和商品市场都在国外,国民经济对海外资源的依赖性极强,海上交通线的安全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根本问题。日本认为其周边安全环境正日益恶化,为确保海上交通线的顺畅,反潜和岛屿攻防成为海自当前和未来面临的最紧迫任务,而未来形成战斗力的直升机母舰舰队能为这一任务的顺利遂行提供有力保障。当前海自面临的最大威胁无疑是敌方高性能潜艇攻击海上交通线。直升机母舰作战体系一旦打造完成,海自能够从事反潜战的海域将从欧亚大陆东岸扩张到第二岛链。直升机母舰将确保从南海到巴士海峡东侧的海上交通线的安全,在第一岛链周边对抗中国的“区域拒止”战略,并为在一、二岛链之间航行的船舶提供护航任务,以及为来援的美海军航母打击群提供护卫支援。
(每艘直升机航母都有数十名女性队员编制)
一旦日本与别国发生战争,奉行“洋上歼敌”战略思想、以“保卫1000海里交通线”为使命的海自无疑将冲在第一线。在此之前,每支护卫队群中通常编有一艘“榛名”级或“白根”级直升机驱逐舰,载3架各型反潜直升机,而新型直升机母舰编队打造完成后,将取代“榛名”级和“白根”级。
(《战争特典·日本自卫队·武器:隐藏之刃》这本书中全方位解密了日本三大自卫队武器、战术、战略)
2018年至2019年左右,海自将正式打造完成以2艘“出云”级和2艘“日向”级直升机母舰为旗舰的4个新型“八·八舰队”,每支舰队含1艘直升机母舰、2艘“宙斯盾”防空驱逐舰和5艘通用型驱逐舰。具体而言,新的舰队作战体制将是由“日向”级或“出云”级担任舰队指挥舰并负责反潜,2艘“金刚”级或“爱宕”级防空驱逐舰和5艘“秋月”级通用型驱逐舰分别担负舰队的远程和中近程防空和反舰任务,用于反潜和反舰作战。此外,舰队还配备一艘8000吨级的远洋综合补给船,担负舰队的远洋补给保障。届时,从2009年开始打造的新型“八·八舰队”将最终完成作战平台建设和技战术演练,部署在横须贺、佐世保、舞鹤以及吴港四个港口。
(二战加贺号最后的下场)
未来,以“加贺”号为代表的直升机母舰将扮演作战指挥中枢、反潜战中枢、通信指挥中枢、兵力投送中枢和海上补给中枢“四位一体”的角色,大幅提升新型“八·八舰队”的综合作战效能。(请支持毅品文团队的各种原创文章及实体书,独立专业有种有料)
赤城和加贺装备的203毫米火炮?
谢谢邀请!
旧日本海军航空母舰“赤城”和“加贺”初建成时,每艘配置了多达10门200毫米口径50倍径三年式舰炮,以当时《华盛顿条约》规定的巡洋舰主炮口径不能超过203毫米的框框,这两艘航母理论上具备自己和敌方巡洋舰PK的火力。这种自带强大武力的“全能型”航母的理念,和后来苏联海军的载机巡洋舰十分相似,都是在考虑到缺乏护卫舰船的情况下,指望航母自己能遂行多种战斗任务的思路。
理论上讲,将和航母本身功能关联不大的大口径火炮塞上军舰,肯定会影响、削弱其航空性能。但是就“赤城”“加贺”的设计来看,实际上200毫米大炮在舰上的布置较为巧妙,对航空性能的影响并不是很大。
(初建成时的“加贺”号航空母舰,可以看到其独特的三层飞行甲板的布局,在中层飞行甲板两侧,布置着两座双联200炮)
其主要原因是,“赤城”和“加贺”都采取的是三层甲板式设计,顶层露天甲板长190米,是主要的起飞和降落甲板;中层飞行甲板最短,长度只有50米,是供战斗机紧急起飞的甲板;下层甲板的长度约70米,供大型飞机起飞用。
三层甲板中,实际上主飞行甲板是顶层甲板。而“赤城”“加贺”的200毫米大炮并没有配置在顶层甲板,其中2座双联装200毫米大炮(三年式B型)安装在重要性不高的中层甲板两侧,对顶层飞行甲板上的航空作业并没有什么明显影响。另外6门单管200毫米大炮(三年式A1型)则分别安装在舰体后部左右舷的炮房内,和飞行甲板更是无关。实际上,这些火炮设计上舰时,已经考虑过降低对航空作业的影响。
(“加贺”号航母舰体后部舷侧炮房安装的单管200炮)
如果要指出将大口径火炮塞上航母的弊端,首先是对航母的总体布局设计产生了影响,变得一心二用。其次就是火炮及其弹药供应系统,一定程度地占用了航母的内部空间,影响了航母搭载飞机的数量。至于说到占用航母吨数,实际上并没有这么明显,毕竟10门200毫米炮的份量,对几万吨的航母来说,还只是沧海一粟。
另外的弊端则是在炮战功能。因为航母舰体的特殊性,“赤城”“加贺”上的10门200炮分布的位置较为奇葩,而且配套的火控设备、观瞄设备位置也很别扭,其真实的炮战能力令人怀疑。
可能是考虑到上述方面的问题,也是考虑到了“赤城”“加贺”初始设计防空火力不足的问题,“赤城”“加贺”就役不久就进行了改头换面的大改造。
(改造后的“赤城”舰。上层飞行甲板被保留和加长,原来的中、下层甲板都撤销)
改造中,实用意义不大的中、下层飞行甲板干脆取消,连带而及的原来在中层飞行甲板上的两座200炮被拆除,转而将上层飞行甲板从原来的190米加长至249米多(“加贺”为248米多),成为全舰唯一的飞行甲板。不过,原本在舰体后部舷侧炮房内的200炮则依然保留(“赤城”保留6门,“加贺”增加至10门)。
伴随中、下层飞行甲板的撤销,“赤城”“加贺”的机库也作了拓展,从原来可以搭载60架飞机,增加至91架(设计常备搭载66架,备用25架)。
日本海自加贺号两栖舰进船坞开始航母改装?
日本的“航母梦”由来已久,“出云号”和“加贺号”2舰在设计之初就已经考虑后续搭载F-35B舰载机的需求,此次“加贺号”改装只不过是对之前布局的落实罢了,如果美国想要阻止日本的这一行为,就不会有“出云号”和“加贺号”的出现!说到底,这只是美、日之间相互利用、权衡的结果而已。进入干船坞等待改装的“加贺号”两栖舰,马上就会变成一艘轻型航母
自二战以来,日本就一直被美国当作其在亚洲制衡其他大国的“桥头堡”,在朝鲜战争、“冷战”时期等,日本都为美国提供了支持,而在“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等重大军事行动中,日本不仅为美国提供了大量资金,还派遣海上自卫队舰艇为美军舰护航、加油等,这就是美国为何要“纵容”日本发展军事能力的原因之一。日本航空自卫队的F-35A战斗机,未来还将装备F-35B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出云号”航母搭载F-35短距起降战斗机效果图!
对于美国来说,日本是其在亚太地区利益的“帮手”,借助日本(也包括韩国),美国可以在亚洲地区合理合法的派遣大量武装力量,其驻扎在日本横须贺的第七舰队就是制衡亚洲大国的重要利器,而且还有日本这么一个有钱的“小凯”提供驻日美军的费用,真正的“投入小、回报高”的事情!有了驻日、韩美军,美国可以方便的在插手东方某大国的发展和周边事物,维持其全球战略利益存在!美国第七舰队驻扎日本横须贺,”花日本的钱、办美国自己的事”,做的溜!
而对于日本来说,美国既是其“保护伞”,也是其重要的军事装备来源。受制于“战败国”的特殊身份,日本并不能大规模发展进攻性武器(其实也在美国默许下发展了不少),先进军事技术也是在美国的监视下发展。作为一个典型的岛国,日本一直非常重视其海上自卫队的发展,并曾经在想当长一段时期内是亚洲地区仅次于美国第七舰队的海上力量,而且,日本追求航母的努力从来就没有放弃过!从“日向级”两栖舰到“出云级”直升机驱逐舰,一直在尝试,直到近期决定引进F-35B短距起降战斗机,终于要实现重新拥有航母的“夙愿”了!“出云级”航母2号舰“加贺号”,名字来源自二战时期旧日本海军“加贺号”航母!旧日本海“加贺号”航母
对于日本的野心,美国自然“心知肚明”,之所以默许日本建造“出云级”航母、同意向日本输出F-35B战斗机,除了继续扶持日本这个“小弟”为自己的亚洲战略和利益“做事”外,还有一方面就是要限制日本发展自己的先进军事技术!日本曾花费十余年时间研究“心神”战斗机,之后在美国的“授意下”自愿放弃,美国随之让日本建立了F-35A组装线,但日本并不满足,并且继续放话要研制下一代战机,于是油又了F-35B战斗机的事情,环环相套!美国虽然向日本提供F-35战斗机,但是包括火控系统代码、机载武器、隐身涂层等核心技术全部由美国掌握,控制权仍掌握在美国手中!日本“心神”战斗机,虽已试飞,但最终“自愿”下马!F-35B在美国两栖攻击舰上进行测试
美国不是纵容日本发展航母等进攻性武器,而是想更加有力的利用日本在亚太地区的价值、为美国利益服务!之所以这么做,美国自然认为心里有底,还能限制日本发展自己的军工技术。但凡事都有万一,如果有一天日本反咬一口美国、报当年2次“核爆”之仇会是什么境况呢?!日本不久就会拥有“双航母编队”,这样的海上力量还说用于自卫?!日本“野心勃勃”,不知到时会不会反砍美国一刀?!
欢迎关注“威呐解析”,阅读更多原创军事内容(图片源自网络)
将出云号和加贺号升级为航空母舰呢?
先来说一个问题,题主的说法不够准确:日本政府现在还并未正式宣布“将出云级直升机驱逐舰改造成航母”,日本政府现在同意将出云级的首舰“出云”号改造成航母写入新版的《防卫计划大纲》,并没有提及出云级的二号舰“加贺”号的改造计划。新版《防卫计划大纲》将在12月18日由日本内阁进行表决,如果获得通过,则出云号改造成航母的工作将立即开始。
如果内阁表决无法通过,则出云号改造航母的计划将会破灭。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日本朝野各党派对于“出云”号改造航母的意见并不一致,但安倍所在的执政党要比其它党派大得多,并且与执政伙伴公明党将于13日就此事达成协议——“出云”号改造航母一事,在18日的内阁表决中获得通过的可能性很大。12月18日,就能见到最终结果。出云级实际上就是直升机航母,通常称为“准航母”,该级舰共建造2艘:首舰“出云”号,2号舰“加贺”号。
出云级直升机驱逐舰,这就是日本挂羊头卖狗肉的产物,该舰满载排水量2.6万吨,可搭载14架直升机,就是按照航母的布局而建,比意大利等国的轻型航母还要大,这也叫驱逐舰?小日本尽玩些文字游戏……根据12月13日中新网的消息,日本共同社报道称,日本自民党于12月12日召开了联席会议,将“出云”号改造成航母写入新版《防卫计划大纲》等文件一事,获得了批准——“在专守防卫范围内”的文件草案。并且自民党(安倍晋三所在的执政党)将在13日,与公明党就文件草案达成正式协议。
报道称,在文件中明确写道,“改造出云级直升机驱逐舰,并引进F-35B型短距垂直起降的舰载战斗机。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计划就是:先推动改造“出云”号,如果能够获得成功,接下来就是改造“加贺”号。日本宣称:“在专守防卫范围内”运用改造后的航母,不仅可搭载战斗机,还能在灾害时收容灾民、救治伤员和病人等。这航母从小日本嘴里说出来,怎么变成了医疗救护船?就多了个“能搭载战斗机”……这就是日本,狼子野心,却又从它主子那学会了给自己披个“善良”的外衣。
日本政府计划于18日由内阁表决新版《防卫计划大纲》、2019—2023年《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除了改造出云号航母、购买F35B,还有就是组建“太空部队”、强化网络战等,并且还试图从美国购买巡航导弹——日本的军事战略正向进攻型转变,这才是值得我们警惕的!日本政府一直想要成为“正常国家”,尤其是在安倍上台后,试图摆脱《和平宪法》的限制,虽然仍打着“专守防卫”的旗号,但日本的军事实力早已超出了防卫的需求。
安倍政府美化侵略历史,不断加强进攻能力,一方面是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的结果,另一方面就是美国怂恿、支持的结果——美国需要一个军事实力强大、且受美国控制的日本,目的是为了美国自己的战略。换句话说就是:日本值得我们警惕,但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它后面的主子!小日本不足为惧,但不得不防——狼虽成不了狮虎,但咬一口也很疼,尤其是它后面还站着头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