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委书记江凌,贾充一派为何极力反对晋武帝伐吴?
魏晋时期流行谶语,东吴名将陆抗于274年去世之后,在东吴流传这样一句童谣:
阿童复阿童,衔刀浮渡江,不畏岸上兽,但畏水中龙。
276年10月,西晋名将羊祜根据童谣分析认为,攻灭东吴的一定是水军,至于攻灭东吴的“阿童”这个人物却不知是谁。西晋益州刺史王濬这时候被征调到中央担任大司农,而王濬的小名就是“阿童”,羊祜了解王濬有才能,可堪重任,也应了所谓的“谶语”。于是竭力向晋武帝司马炎推荐王濬,让他担任军事指挥官,在攻灭东吴中担任重任。羊祜推荐的王濬得到司马炎的认同,后成为灭亡东吴的主力将领,名满天下。
司马炎对伐吴这事早就有所准备,269年就开始筹划了。他善待后主刘禅家族、诸葛亮家族等蜀汉投降者,目的就是稳固四川,然后发兵。同时,也不断瓦解东吴的内部势力,待时机成熟一举灭亡东吴。(贾充剧照,西晋建国大功臣,外戚)
贾充集团反对进攻东吴始末。贾充是司马师、司马昭时期的重臣,也是辅佐司马炎的托孤大臣。蜀汉灭亡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贾充集团是坚决反对攻灭东吴的,这十分蹊跷,也非常复杂。
由于贾充等元老派集团的竭力反对,晋武帝司马炎也只好积极做准备了,即便时机再好,贾充始终反对。
一、276年10月,西晋大将羊祜认为东吴名将陆抗已经去世两年多了,认为时机成熟,于是上书司马炎进攻东吴,并且将具体的作战计划也提交了,这就是历史上非常出名的《请伐吴疏》。
西晋朝中大臣商议是否讨伐事宜,结果贾充等大部分臣子反对讨伐东吴。主要原因是西北边境的鲜卑侵占西晋边疆非常厉害,而且晋军打了败仗。贾充认为不能两线作战,随声附和的大臣非常多,只有少数的大臣支持讨伐东吴。面对这种形势,司马炎感觉如果支持讨伐东吴可能会受到掣肘,遭遇失败,因而只好作罢。
二、279年11月,司马炎和一部分大臣启动伐吴计划,贾充等人仍然坚决反对,至于原因记载不详。不过这次司马炎坚决支持讨伐东吴,并且以自己亲自带兵出征逼迫贾充担任灭吴的统帅。贾充不得已担任了灭吴的统帅,其实这一职务有点名不副实,西晋的六路人马还需要司马炎的指挥。
三、280年,贾充认为一次性消灭东吴不太可能,于是上书再次反对进攻东吴,准备撤军。贾充的使者到达河南境内时,东吴末帝孙皓已经投降。这就很尴尬了,反对的书信到了司马炎这儿,东吴投降的消息也很快到达。这一次,吓得贾充赶紧上书请罪,而司马炎却轻描淡写,不仅没有怪罪,反而将他的食邑增加到8000户。(羊祜剧照,伐吴战略的制定者,人生的遗憾就是没有参与灭吴作战)
看完以上历史记载,觉得晋朝灭吴之事很奇葩吧!反对攻打东吴的大臣个个封赏盖过了那些主张攻打东吴的大臣。
贾充集团因何反对讨伐东吴?其实贾充集团反对晋灭东吴的原因错综复杂,历史上也颇有争议。著名的论调有“两党论”,贾充集团有贾充、荀勖等,“羊祜”集团,主要成员有羊祜、杜预、王濬、张华等。也有“遏制皇权论”,贾充是托孤重臣,朝中党羽非常多,不想让晋武帝的权力过大,于是借故反对。
但从历史记载和分析来看,远远不止以上内容,分析如下:
一、贾充会不会打仗?
很多人可能有疑问,贾充作为一个文人会不会打仗啊?答案是肯定的,贾充会指挥作战,而且非常精明。
252年,贾充随司马氏平定乐嘉的毌丘俭和文钦的叛乱,这二人是追随曹魏政权的军事将领。击败二将回师途中司马师病死,贾充担任督军,统领讨伐部队。
257年,诸葛诞反叛,贾充献计司马昭,击败诸葛诞的军队。
260年,魏帝曹髦不甘心成为傀儡,起兵进攻司马昭府邸,贾充怂恿成济等人杀死曹髦,并且自己全身而退。
贾充不但率领过军队,而且参与其中,计谋很高。对待魏帝曹髦也是敢下狠手,说他不会打仗是说不过去的。
这也从侧面可以了解到,贾充也懂得何时才是进攻东吴的最佳时机,只不过就是反对。(晋武帝、贾充、司马攸像,他们都是直接的姻亲关系)
二、咸宁年间(275-280年)的历史转折。
其实贾充在西晋初年的政治地位很高,朝廷追随他的人非常之多,最让司马炎担心的是贾充原配李婉的女儿贾褒嫁给了齐王司马攸做王妃,两家合并,朝中势力庞大。司马攸是司马炎的一母同胞的亲弟弟,过继给司马师做儿子,司马昭晚年之时曾经打算立司马攸为太子,继承自己的王位,由于重臣反对而作罢。
贾充和司马攸联姻使得司马炎如坐针毡。271年,司马炎为了迫使贾充将女儿贾南风嫁给自己的白痴儿子司马衷,他命贾充去平定鲜卑对西晋秦州和雍州的骚扰,其实真实的意图是想和贾充联姻。贾充经过别人的指点,将女儿贾南风嫁给了司马衷,晋武帝自然也不会派他去边疆作战了。
晋武帝通过联姻,牢牢控制贾充,在政治上取得平衡。贾充由于自己的女儿分别嫁给齐王司马攸和太子司马衷,等于脚踏两只船,政治上也立于不败之地。
275年年底,西晋国都洛阳发生瘟疫,不幸的是晋武帝司马炎染病了。276年的1-4月间,司马炎病重,此时司马炎身边服侍的是亲弟弟齐王司马攸、亲家贾充、荀勖等。有鉴于司马炎病重,贾充等人密谋推举齐王司马攸继承帝位,朝臣私下密谋了很久。奇迹的是司马炎居然好了,司马炎知道了此事后,后果很严重。齐王司马攸、贾充等人受到司马炎的打压,贾充和司马炎渐行渐远。
司马炎清楚弟弟司马攸、贾充的政治势力非常大,于是他很快将自己皇后杨氏一家火箭式提拔,培植外戚势力,对抗司马攸、贾充的政治势力。同时司马炎还提拔非司马攸、贾充集团的人员上位,在朝野上下形成新的政治势力,在朝野上司马炎可以掌控实权。
279年11月,司马炎掌握了足够的政治资源之后,提出再次攻打东吴,这次贾充仍然坚决反对。司马炎却不再看贾充的脸色,一定攻打东吴。为了逼迫贾充集团对攻灭东吴的支持,司马炎要御驾亲征,反对派贾充表示反对,于是司马炎就任命贾充担任名义上的攻吴总指挥,协调政局。
三、晋武帝的帝王之术。
一场差点要了自己命的疾病让司马炎认识到必须培养自己的支持者势力。以齐王司马攸代表的宗室集团和以贾充为代表的功臣集团是阻碍晋武帝司马炎施政的绊脚石,必须先搬开。
司马炎也是担心宗室集团和功臣集团的反对,于是硬性将贾充安排为讨伐吴国的总指挥这一职务,一切都是为了和谐。
司马炎派遣了六路大军攻打东吴,贾充为持节、假黄钺、大都督,总统六军。六路人马为:
1、琅琊王司马伷军,从江苏睢宁直奔滁河流域的吴国涂中。
2、安东将军王浑军,从长江下游的江西进军,直取要地牛渚。
3、豫州刺史王戎军,从中原地区向吴国重镇武昌进军。
4、平南将军胡奋军,由河南出兵直取吴国要地夏口。
5、镇南大将军杜预军,从荆州襄阳出击,直取荆州吴国占领下的郡县与江陵。
6、益州刺史王濬与巴东监军唐彬军。从蜀国故地出发,数万水军借助巴蜀上游优势一路东下,直逼吴国都城,建业。
这套战略是羊祜制定的策略,稍有改动。王浑军、杜预军、王濬军是主力进攻方向,王濬军是奇兵,其他五军将东吴的军队在建康周边抽调走之后,直捣空虚的东吴都城建康。
司马炎对这六路军队的指挥官选择还是有学问的,琅琊王司马伷是宗室、王浑是外戚、杜预、王濬等是司马炎重用的主战派将领,属于贾充的反对派,贾充自然也有自己的人马。司马炎的主意是宗室、功臣推选人员做进攻东吴的辅助进攻,主战派的人员做主攻,这些主战派人员都是司马炎一手指挥的。另外,各路大军中各派系的人马都有密集安置,灭吴肯定是能成功的,成功之后都能论功行赏。(灭吴之战图,攻灭东吴都城建康的是王濬军,距离最远,顺江而下)
晋朝的六路大军开始进攻,吴末帝孙皓果然上当,调集人马各处抵挡进攻,导致都城空虚,王濬军趁机攻下建康,东吴灭吴亡,用时不到5个月,起始于279年11月,结束于280年3月。
灭掉了东吴之后,王浑和王濬打起了官司,王浑是上级,曾经命令王濬不要进攻建康,攻打建康属于不听指挥,还诬告他占领建康之后劫掠财物。王濬回答王浑停止进攻的命令时特别有意思,称江面风大,战船停不下,一路只好到了建康,到了就打下来吧!
两个人各自上书司马炎,在皇帝面前争的面红耳赤,互相攻击,根本就不把司马炎放在眼里的架势。多亏了司马炎脾气好,也没有追究两个人,朝臣打架,司马炎欢喜的不得了。为何?朝廷铁板一块,司马炎就没多少权威了。
论功行赏,司马炎又玩起了帝王之术,也就是平衡战略了。
凡是参与进攻的人员全部都有封赏,按照官职爵位的高低,贾充食邑增加到8000户,外戚、宗室是战功封赏的重头戏。
主要看主张派杜预、王濬、张华的封赏。杜预获得实际利益,封襄阳县侯;王濬封当阳县侯,不过差点没被人弹劾处死,多亏司马炎还看得清;至于张华,贾充担任总指挥时,曾经扬言腰斩张华,事后,张华被调出京都任职。
其实这事也不怪,西晋初年,门阀士族、外戚、宗室、功臣是西晋执政的主要组成人员,这些人有时有多种光环,贾充是外戚、门阀士族、功臣集于一身。至于杜预、王濬、张华等人在朝廷的根基比较浅,晋武帝司马炎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很无奈啊!
后记。贾充原配李婉,中书令李丰之女;继室郭槐,城阳太守郭配之女。因贾充的丈人李丰获罪被迁往乐浪,贾充除了自己父亲贾逵的恩泽,主要还靠郭槐家族的帮衬。
贾充家族也因为这两个妻子而分裂为两大派系,原配李婉的女儿先嫁给齐王司马攸为王妃,于是要求将李婉奉为正室;郭槐的女儿贾南风嫁给了太子司马衷也趁机反戈一击。晋武帝司马炎做和事姥,要求贾充搞两夫人制,贾充不同意,只认郭槐,皇帝也只能作罢。
齐王司马攸被谗言所害,于283年去世,至于背后主使者是谁不得而知,与贾南风相近的大臣和司马炎关系重大。司马攸和贾褒(夜称贾荃)的次子司马冏继承齐王爵位。300年5月13日,齐王司马冏联合赵王司马伦废杀了皇后贾南风,贾南风是齐王司马冏的亲姨娘。看来也是水火不相容啊!
李白怎么死的?
李白的死因没有具体史载,有几种传说,他一生酷酒如命,也因酒后灵感写了很多的诗,其中赏月和饮酒是他写诗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他不仅被称诗仙还被称为醉仙。从他的许多诗当中,甚至能够闻到酒味。他和酒还有诗发生了很多故事。其中最有名的便是他喝醉之后打捞月亮,掉进水里死掉。
李白62岁就辞世了,有传说,他在秦淮河旁文德桥上喝醉酒之后,诗性大发,吟诵了许多诗,他十分开心,但是这个时候处于半醉状态,神智已经有些不清楚了,此时他看到水中的月亮,非常的高兴,自己一生写过无数关于月亮的诗词,所以只要一看见月亮,心中特别的兴奋,认为自己可以摸到月亮,不由得在醉中将手探进水里,打算去捞月亮,可是他因为在桥上并没有摸到,李白试了很多次之后打算直接跳下去摸月亮。就这样,他毫不犹豫地跳了下去,或许就是因为这样她失去了他的宝贵的生命。
从那天起人们每年的那一天都会到文德桥那里去赏月吟诗纪念李白,虽然就是一个浪漫而且美好的故事,但是在真正的历史上,它是不存在的,李白并没有做这样的事情,也没有因此葬送自己的生命。
关于李白的死因,另外一种说法是:李白是去投靠他叔叔的时候死掉了,有记载李白在死前叮嘱他的叔叔一定要将他的诗集放在一起做一本诗集,不久就过世了。
李白,因为喝酒老捞月亮而死只是一个美妙的传说,但是他的死因和饮酒的确有很大的关系,因为饮酒,他的身体受到了多次醉死的摧残。加之年老多病的阶段,故因饮酒而故有点可信,他一生离不开酒,见酒必喝,直至喝醉方休,李白这辈子的确和月亮也有不解之缘,但是喜欢饮酒和月作诗,一生喜好游玩中寻求浪漫。关于这样的水中捞月而死,也许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神都洛阳在中国的发展地位?
个人感觉,这些年来,洛阳发展都没有抓住灵魂,修路架桥无可厚非,但是对于洛阳来说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洛阳历史文化厚重,又是新中国第一批重工业城市,应该着手抓重工业的硬实力和文化旅游的软实力,应该发掘洛阳自身的优势,大力规划发展旅游文化,把尘封于历史长河里的重要文化搞活,真正打造成旅游历史文化名城,这句话不应该只存在于口号里,反观现在,除了一座座立交桥之外,像汉魏古城,永宁寺塔,太学和观星台遗址,等等的历史资源都还在被埋没,只有把历史连成片,从偃师二里头和商城遗址,到隋唐,周朝王成遗址,才能真正的体现出来文化名城这句话,现如今汉魏古城还是一片麦田,太过于凄凉,又紧邻白马寺,应该大力发展遗址和周边……
哪款三国游戏最有代入感?
痞子小陌 游戏里的痞子
三国游戏
从小时小霸王游戏机上的 三国志3
,到电脑上三国群英传2代
三国志11威力加强版:
战略性游戏, 考验玩家战略能力, 协调能力,思维能力.
三国群英7:
游戏毕竟是游戏,娱乐为主了,要开心就好
富甲天下5:
有些不好操作如果刚刚上手,可以先玩4.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些
三国志10:
类似于RPG游戏,集RPG和战略游戏为一体.
真三国无双5:
这宽游戏也是娱乐性较强,砍杀,操作,等等.
三国志曹操传:
经典的游戏,,而现在出了很多曹操传的MOD.
比如幻想刘备传.
魔兽里面的三国游戏:
真三,这个对战的RPG,虽然现在出了很多类似的,不过他的忠实玩家依然不少.
富甲天下,
这个游戏很优秀,不过不容易上手,现在玩家也少了.
霸王大陆,魔兽里罕见的三国战略游戏,喜欢三国有空一定记得支持下.要说那款有代入感,个人感觉都差不多,
三国志6怎么玩?
大家好,我是专注流域领域的创作者鹰眼,很高兴受邀请回答这个问题!
在《三国志6》中有很多种玩法,那鹰眼就详细的给你讲解一下小编玩过的——人才城市攻略。
首先是初出茅庐,开始是外行人,那就得先拥有自己的手下,选择知名力高的且性格和君主一样性格的当军师。军师的知力最好的85心上。
然后有了人才就要以城市为根据地建立根据地,最好选择三级以上的城市。鹰眼玩的时候选用洛阳与长安的。两个城市相比,洛阳产粮高于长安,以洛阳为要基,宛为产量基地,能形成三角防备,这样五万冠军可以敌十万来敌。
在战斗方面,鹰眼喜欢闪电战与割居战。
城市规划方面有1~4的等级制。其中鹰眼最喜爱的城市就是“洛阳”“长安”“宛”这三座城市。最容易建国的城市吧……被称为国家的中心!要是不要这三座城,本人建以你去住“荆州八郡”那八郡?襄阳,新野,江凌,江夏,长沙,贵阳,零岭,武陵。这样你也能独霸江山了!如国你是个四川人,本人也请你用用看成都,不过笔者不太爱用……建业嘛你用后别怪我哦?应为那个灾荒多的那以想像。
人才方面,鹰眼特别推荐姜维,可以惜啊,文武双全的人都是要到后期才会出来。
希望对喜欢玩《三同志6》的朋友能得到一些帮助吧,最后喜欢看吃鸡视频的朋友也可以关注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