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乾隆皇帝,乾隆说话是哪的口音?
当然是说的清代的北京话……乾隆自小就出生、生活在北京,说他说的是内蒙古方言或者东北方言的还能理解,怎么有答主竟然说乾隆说福建广东方言?(竟然还是二者融合……)看他定的唱赞要求就知道了。
在清朝有个衙门叫鸿胪寺,它的职责之一是“唱赞”,即发声命令,根据清朝的相关历史记录,清初鸿胪寺的发音要求是“直隶、河南、山东、山西四省”,到乾隆年间,要求调整为“近居京师”的直隶地区。说白了就是乾隆觉得就是靠近北京的本地话最方便交流,那他当然是选择和自己一致的方言嘛。
不过这里要说明的是,清朝的北京话和如今的北京话其实也有很多区别,比如说,清朝时期官方的满文字典对汉字的标音里,“卿”其实念做“king”。当代人和清朝人说话,可能会有种对方是大舌头的感觉,但总的来说现在的普通话或者北京方言可以和乾隆无障碍交流
说一说雍正康熙和乾隆三位皇帝有哪些区别?
康熙、雍正、乾隆是清朝第2位至第4为皇帝,可以说是清朝各方实力最强的阶段,康熙在位62年,雍正在位13年,乾隆在位60年,三位统治大清共计135年,占据整个清朝统治时间的一半(清朝自1636-1912年),可以看出几位皇帝在整个清朝中的重要地位,大清也是在这几位皇帝手中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在中国史上史称“康乾盛世”。
要说三位皇帝有什么不同,我认为他们的成绩不用多说,反映清朝的电视剧太多,已经说烂了,我就从他们那对于整个清朝的作用来区分一下,康熙是创业者、雍正是守业者、乾隆是败业者,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有以下理由:
影视剧中的康熙
1. 康熙是创业者。康熙时期清朝整个国家还处于整个清朝发展的初期,其社稷还没有牢牢稳固,压在年轻小皇帝身上的担子还很重,但是年轻的小皇帝康熙没有辜负父亲的重托,以他的雄才伟略进一步将大清王朝的根基实现了稳固,首先就是挫败多尔衮将皇权夺回,之后撤“三藩”、对俄战争,消灭台湾的明郑政权,就如毛主席所评价的:三征噶尔丹,团结众蒙古部,把新疆牢牢地守住。他进兵西藏,尊崇达赖喇嘛,护送六世达赖进藏,打败准噶尔人,为维护西南边疆的统一,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他进剿台湾,完成统一台湾的大业。他在东北收复雅克萨,和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保证我永戍黑龙江,取得了独立自主外交的胜利,为巩固东北边疆做出了重大贡献。当然,他在经济、文化等方面都采取了一些手段,促进了经济社会的稳定。
影视剧中的雍正帝
2. 雍正是守业者。在父亲康熙辉煌的创业之后,雍正为了确保来之不易的江山稳固,其作了很多加强中央集权的事情,进一步增强皇权。如对吏治进行了大幅度的整治,在中央设立密折制度监视臣民,并废除议政王大臣会议,设立军机处以专一事权。而且改善秘密立储制度,这样使得皇位继承办法制度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康熙帝晚年诸皇子互相倾轧的局面。同时对国家政府机构进行重组优化,大力整顿财政,实行耗羡归公,建立养廉银制度,他的一系列社会改革措施,使得康熙延续下来的发展态势得以延续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守业者当然是最勤奋的,雍正被称为最勤奋的皇帝。雍正朝现存汉文奏折35000余件、满文奏折6600余件,共有41600余件,他在位12年零8个月,实际约4247天,平均每天批阅奏折约10件,多在夜间,亲笔朱批,不假手于他人,有的奏折上的批语竟有1000多字。
影视剧中的乾隆
3.乾隆是败业者。虽然乾隆前期也能够励精图治,在平定边疆地区叛乱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统一了新疆,正式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了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经济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康乾盛世”就是对其前期功绩的肯定。但是其后期奢靡享乐,忘记了祖宗打下江山的不易,官员队伍贪污腐化,尤其是重用大贪官和珅,其富可敌国,实施最严的闭关锁国政策,让大清被世界其他国家拉开距离。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下江南,让原本丰盈的国库亏空,大兴文字狱,乾隆朝文字狱是康熙、雍正朝以来最多的,严重束缚文人的笔墨等等。其所做的事情多数对于清朝发展无益,最终导致大清王朝在其手中开始走向衰败,埋下了“康乾盛世”转向“道咸衰世”的祸患的种子。
以上就是我对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不同的一点看法,如有不妥请留言讨论。
乾隆和方世玉啥关系?
乾隆和方世玉没有关系。
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乾隆皇帝创造了什么历史?
要说起乾隆皇帝,他是我国大清王朝的第五位皇帝,那也是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之一,那他都创造了些什么样的历史记录呢?
寿命最长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皇帝的寿命都是很短的,都过了70岁的只有11个,但是乾隆皇帝却活到了89岁,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他退位让贤,当上了太上皇,养尊处优,幸福美满 。
专政时间最久他登基时25岁,却乾隆在位60年,但实际上专权却有63年,而且他退位之后还有三年多的太上皇,实际上仍然掌握最高权力,是中国历史上十分罕见的,而且这个专权记录怕是放到世界也是数一数二的吧。他也开造了一个盛世的时代。
编制最大规模书籍《四库全书》是乾隆时期编修的大型书籍。,全书几乎概括了清代中朝以前传世的经典文献,对中国的文字记载有了巨大的贡献,也是中国所保存下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四库全书》是中国著名的古典藏书汇编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文化工程,对中国古典文化进行了一次最系统,最全面的总结。
灭掉准噶尔准噶尔是历史上有名的硬骨头,数年来几次叛变,很难制服他,乾隆经过考虑后决定灭掉准噶尔,但是也有人说这个也是一场灭族惨案,一举灭掉了准噶尔的问题,使一个重大的民族灭亡。
吃喝玩乐奢侈浪费乾隆皇帝在位时期经常下江南游玩,有过六次南巡,花掉国库千万白银,也会建立一些名楼,还有各种生日,节日庆祝排场都非常大,都非常奢侈,连一个家宴也是满汉全席呀!
而且乾隆的生活非常的奢侈,他会收藏许多古董文物,古董数量数不胜数。也有许多珍贵的手卷字画和玉器。光他的一件龙袍就价值连城。还有各种的服饰,配件,珠宝等。军费支出也非常的大。
手下贪污最严重乾隆的手下贪官和坤,他是历史上最大的贪官之一,他收敛的财富约有八亿两至亿十一亿两白银,还会收藏一些古玩珍宝,甚至有人说他的财富超过了清政府15年的财政收入总和,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啊。还手底下还包括了其他的大大小小贪官 ,财富更是数不胜数,想必清政府到了末年国库空虚,也跟清朝乾隆时代的奢侈,贪污有很大的关系吧。
汉武帝和乾隆谁更厉害?
汉武帝时代北击匈奴,南平岭南,西扩西域,东拓辽东,开辟丝绸之路,这么说吧!汉武帝形势和乾隆年间不一样。
汉初刘邦时期朝廷直接控制的只有十三个郡,其它郡县都沦于诸侯藩王手里,或由于割据如南越瓯越闽越等,或被匈奴侵占,远逊于秦朝四十五个郡。经过五十年休养生息发展经济,国家实力大为增强,经过汉武帝开疆拓土,先后收复了沦丧的秦朝失地(如秦朝河套阴山地区岭南地区福建等),拓疆朝鲜半岛西域西南夷四川云南河西走廊等等,疆域比之汉初翻了几倍以上。乾隆,除了新疆没有纳入大清版图,汉武帝的绝大多数功绩,乾隆生下来就已经完成了,他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打败了准葛尔,可当时准葛尔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老弱病残。”怎么说呢?这也算是乾隆的功绩吧,毕竟人家确实把新疆拿下了。
至于有的人,说乾隆时期的人口比汉武帝时代的人口多,因此得出的结论是乾隆时期比汉武帝时期百姓生活好。这就有点扯淡了。汉武帝时代的人口比不上乾隆,其实这个是很正常的,汉武帝很多地方还没有开发,看历史不要脱离历史背景,清朝人口能涨起来一个最主要主因中国很多地方都开发了,而且清朝初期的人口也比汉武帝时期的人口要多。除了这些原因清朝还引进明末时高产量农作物,也是清朝人口激增的现实基础。随着大航海时代来临,世界的联系愈发密切,美洲的高产量农作物玉米通过南洋商人进入中国土地。同时期还有土豆、红薯等许多作物来到中国,并广泛种植在中国各地。不只是清朝人口,整个欧洲地区,美洲地区人口都涨起来了。
所以,你把乾隆和汉武帝颠倒一下,汉武帝如果是继承乾隆这个摊子,还不乐死。如果乾隆穿越回西汉能不能打败当时的匈奴帝国还是未知数,乾隆的那些所谓功绩,只不过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如果,你认为乾隆时期的版图要比汉武帝时期的版图大,因此得出的结论是汉武帝不如乾隆,那当我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