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全食,日食是几点钟?
2020年日全食是在12越15日00:17
为什么日食一个多小时月食几分钟?
理论上最长的日全食的全食阶段时间不过7分半(全过程可达2小时),而月全食的全食阶段时间可长达1小时以上(全过程可达3个小时以上)。日食,又叫做日蚀,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
月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指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闭,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块。
日全食是怎样形成的?
在2019年7月2日下午3时20分,南美的智利、阿根廷等地有幸见证了“日全食”壮美的一刻。这是地球上最壮观的天文奇观,预计明年12月14日在智利将再次出现。
“日全食”的形成“日全食”是一种“日食”,又称“日蚀”,就是太阳、月球、地球运行到一条直线上,月球居中。此时在地球上部分地区的月球将太阳完全挡住,会看到一个“镶着金边的黑色”太阳,持续时间为2分钟左右。
会出现这种“日全食”奇观,是由于太阳直径恰好是月球的400倍,而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恰好是日月距离的400倍。当月球由西向东运行到日地之间的中点时,月球将太阳恰好挡住,太阳一点点被遮挡,最后太阳彻底被月球挡住,只留下一个全黑色的圆形,周围是金色光环。
在地球上被月球本影投影的地方,鸟儿以为天黑了,纷纷归巢,夜行动物开始睁开惺忪的睡眼出来捕食。
“日全食”有: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5个时期。
初亏:由于月球绕地球是由西向东运转,(月亮不也是由东向西么?)因此日食都是从太阳缘西边开始。这是日食开始时期,称为初亏。
食既:这时太阳光照射到月球边缘,又称贝利珠现象。会出现钻石环。
食甚:此时太阳继续向西移动,月球的中心与太阳圆面中心慢慢靠近,月球已遮住了全部太阳,“日全食”出现,会看到色球层、日珥、日冕等现象。天空的星星⭐开始闪闪发光。
生光:太阳继续西移,月球西边与太阳西边缘相内切,太阳露出一线刺眼的光芒。
复圆:月球逐渐移离太阳的范围,月面西边与太阳东边缘相切,太阳重新恢复全貌。日全食结束。
日全食有很大的观赏和研究价值,人们能够很好的认识太阳,能看到平时看不到的日珥和日冕。在科学上可以拍下它的特殊影像来研究它的化学构成和物理形态,以及对地球电磁场等影响。
中国日全食记录?
20世纪在中国共发生过7次日全食,分别是:
1907年1月14日 昆仑山附近、河西走廊、内蒙北部、黑龙江西北部 2分29秒
1936年6月19日 黑龙江北部 2分29秒
1941年9月21日 新疆、甘肃、四川、陕西、湖北、江西、福建 3分26秒
1943年2月5日 黑龙江东部 1分40秒
1968年9月22日 新疆西部 0分29秒
1980年2月16日 云南、贵州 1分49秒
1997年3月9日 新疆北部、黑龙江西北部 2分44秒
日全食是日食的一种,即在地球上的部分地点太阳光被月亮全部遮住的天文现象。日全食分为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原五个阶段。由于月球比地球小,只有在月球本影中的人们才能看到日全食。民间称此现象为天狗食日。
谁知道关于日食的传说?
在古代,由于人们天文知识的缺乏,对自然界出现的一些解释不了的自然现象感到极其恐惧,如地震,火山爆发等,认为是天神发怒而惩罚人类的。关于日食月食,各国普遍认为是天上的一种动物吞食太阳或月亮所致。古印度和加勒比海沿岸的土著人认为是巨龙,越南人认为是青蛙,阿根廷人认为是美洲虎,西伯利亚人认为是吸血蝙蝠,中国人则认为是天狗,那时就会敲锣打鼓以吓跑天狗,当太阳或月亮重新挂上天空,还真以为是自己把天狗吓跑了呢。
此外,古希腊人还把日全食解释成“太阳抛弃了地球”,其作品中也有因发生日全食鏖战双方当即停战休和的记载,认为是天神生气的预兆。而北美印第安人则误以为天火被盗,争先恐后地向天上发射火箭,试图重新点燃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