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雕刻,雕刻技法?
所谓技法,就是木雕创作中作者对于形象和空间的处理手法。这种手法主要体现在削减意义上的雕与刻,确切地说,就是由外向内,一步步通过减去废料,循序渐进地将形体挖掘显现出来。优美的刀法之所以形成,是技术达到纯熟的表现。时常有人在临摹一张好画时,感到最难的莫过于笔触,因为笔触是作者心灵与技巧的产物,刀法也如此,是任何模仿都难以体现的东西。所以只有掌握技巧并不断地积累经验,才能达到理想的真正属于自己的刀法。那种木纹与雕痕、光滑与粗糙、凹面与凸面、圆刀排列、平刀切削……它们所表现的艺术语言,其魅力是其他材质的雕塑无法达到的。
主要雕刻技法:
平刀块面法、圆刀雕琢法;
浮雕、浅雕、阴雕、透雕、镂空雕刻、通雕、立体圆雕
平刀块面法:
主要是在凿坯时用平刀大块面的切削出作品的轮廓和结构部分,使其产生粗犷有力的斧劈刀削感,所以运刀必须稳、准、狠,刀刀相符、爽气不腻。平刀块面法的运用过程实际上也是用简单抽象的几何形体概括各种复杂形体的造型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将每一个形体、每一块骨路,肌肉减化成大大小小的正方形、长方形、梯形、菱形。平刀块面法可以结合一些圆刀贯穿于雕刻的全部过程以形成最后的艺术效果,也可以只运用在雕刻的初级阶段作大形处理,然后再用其它刀法做由方到圆的更丰富细腻的刻画。
圆刀雕琢法:
由于圆刀刀法不肯定,刻出的形体轮廓比较含糊,产生的凹凸感又比较清晰,所以很适合探索表现各种物体的质感和肌理效果,作为浮雕的底面处理,俗称“麻底子”,也是一种极好的起衬托作用的表现手法。圆刀雕琢法是以大大小小不规则的凹凸形成体积,并在表面造成自然、浑厚、拙朴的美感。倘若与平刀结合起来,一方面是光滑细腻,如人的皮肤;一方面是粗糙毛涩,如人的发鬓、衣饰等,那么两者会形成强烈的质感对比,使作品产生丰富有趣的表现力。
浮 雕:
是在木料上将所要表现的图案形象凸起,雕刻技法上属于“阳文”。它的操作原理与篆刻艺术中的“朱文印”相同。所不同的是篆刻是单线条的,而浮雕则要分层次,尽量表现出装饰题材的立体感。
浮雕是一种在平面上的浮凸表现,分浅浮雕和高浮雕两种形式,如表现对象的压缩体形凹凸不到圆雕的二分之一称为浅浮雕。它接近于绘画,线条较流畅,有清淡、静雅的艺术效果。以此类推,如表现对象的压缩体形凹凸超过圆雕二分之一,就称为高浮雕。它接近于雕塑,画面构图丰满,疏密得当,粗细相融,玲珑剔透。浮雕的装饰效果.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要胜于其他任何一种木雕表现形式。尤其是深浮雕,能表现复杂而生动的场面,具有诗情画意,引人入胜。
通 雕:
是在浮雕、镂刻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法。画面可以多层次地镂通,重重叠叠,因此通雕的内容具有很大的容纳性和高度的表现力。是在古建筑中是运用得比较广泛的一种木雕艺术形式。如门窗、厅堂隔扇的裙板、天花板以及梁柱等,普遍运用浮雕工艺。朴素的造型上雕以古拙幽雅的图案花纹、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给人以赏心悦目的享受。
浅 雕:
最适合表现在大面积的板料上。拙政园内“三十六鸳鸯馆”中,隔堂屏风的花窗裙板上有浅雕兰花、竹、石、博古等图案,有清静素雅之感,令人心旷神怡。
阴 雕:
又称“沉雕”。系指凹下去雕刻的一种手法.正好与浮雕相反。这种雕刻技法常常要在经过上色髹漆后的器物上施工,这样所刻出来的器物能产生一种漆色与木色反差较大、近似中国画的艺术效果,富有意味。这种技法主要雕于髹漆家具,同时又是漆器家具常用手法。
透 雕:
将花板底子镂空的一种工艺手法,它通常只雕刻器物的外表面。透雕深受建筑木雕的影响,因为这种雕刻将底子镂空了,能产生一种穿越木质感觉的视觉,具有浮雕的灵秀之气。纯粹意义上的透雕完全用镂弓镂出,在家具中往往用粗犷的纹饰处理。明式椅具中,靠背椅独板上常镂出各类形状的透光,在光束之中展现变化,又不失简洁的主观追求。
圆 雕:
是一种完全立体的雕刻,前、后、左、右四面都要雕刻出具体的形象来。它实际上是一种具有三维空间艺术感的雕塑艺术.它的形态随着观看视线的移劝而不断变更,每个角度皆具备完美的形式感。作品内容多取材于人物、动物、植物,题材以吉祥为主,供人们欣赏为目的。它只用于家具局部,如端头、腿足、柱头等部位。以广式家具最为常见,是清代木雕的主要特征之一。
锼空、镂空雕刻:
锼空雕刻是用钢丝锯条锼割花纹,镂空雕刻是用凿子等工具雕镂出空洞。锼空雕刻具有玲珑剔透、视线不受障碍等艺术特色。用锼空雕刻的图案花纹由于受锼空的制约,必须经过精心制作,使其富于图案化。用锼空雕刻装饰古建筑的窗格、栏杆、挂络、飞罩等,能表现出古拙、玲珑、清静、雅洁的艺术效果。我国绝大多数的古建筑中都饰以锼空、镂空雕刻艺术,具有典型的艺术风格。如北京乾隆花园里的“三友轩”,轩内雕镂精细,西山墙有一大方窗,用紫檀木透雕松、竹、梅为窗格,寓“岁寒三友”之意,是一件极为珍贵的木雕工艺品。
镂空雕刻在古建筑的木雕装饰中,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镂空雕刻配合浮雕,习惯上又称透雕和镂空雕刻(镂空是用凿子雕凿),它是木雕艺术特有的一种表现形式。一般要经绘图、镂空、凿粗坯、修光、细润等一系列操作工序而成。因为它有比较匀称的空洞,能使人醒目地看雕刻的图案.视线不受障碍,玲珑剔透而有强烈的雕刻艺术风格,极富于装饰。
透空双面雕:
透空双面雕就是用一种图案,进行正反两面雕刻,两面都能欣赏到同一图案,新奇玲珑可爱,类似苏州的双面绣。还有一种能在一块花板上,正反两面雕出不同的图案,出现不同的题材,这就需要艺匠有高超的智慧和巧妙的构思。透空双面雕大多施工于条案档板、门窗板、隔扇、衣架等两面都可以欣赏的家具。一般有两类:一类是正反图案相同,只不过一正一反而已;另一类是正反图案相异.这种透空双面雕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即便整件家具散架了,其雕刻板也可作为单独艺术品珍藏。
立体圆雕:
以圆雕和透雕技法为主,立体圆雕通常是在一些亭阁上雕一些花篮、倒挂狮子之类的题材。如江苏扬州平山堂里的“西园”内,在“天下第五泉”旁边的一座亭子,每一角的飞檐下雕有一只立体花篮。这种立体花篮的做工虽不精细,但造型之美是无可非议的。虽然立体圆雕最适宜表现的是专供欣赏的小件陈设工艺品;但是大型的古建筑,特别是帝王的宫殿,用立体圆雕装饰的部位还是不少。如北京故宫内的建筑木雕装饰,一些形象生动的木雕金龙、凤凰等,便是运用立体圆雕来表现的。
母与子亨利摩尔赏析?
他要表达的永远是一种对生命的温和亲情传统文化基因在摩尔身上的遗传体现在他对人本主义的坚持,落实到雕塑上就是始终将人像作为他作品的中心题材。摩尔说:“我并不认为我们将会脱离以往所有雕塑的基本立足点,那就是人。就我而言,我需要的是组成人像的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我的作品是具象的。”
除了少数雕刻着狗、蛇和绵羊等动物形象的作品之外,摩尔的绝大部分作品都雕刻的是人像。1924年,摩尔模仿前哥伦布时期的印第安雕塑风格创作了第一件《母与子》雕像,此后,母与子形象便以各种姿态反复出现在摩尔的雕塑作品中,成为他毕生的保留母题。
自新石器时代开始,母与子组合群像就成为人类艺术的表现对象,这是一个永恒而崇高的爱的主题。
在基督传统中,一幅没有标注具体姓名的母子图通常可以作为“圣母子”形象来解读。事实上,摩尔在1943—1944年应邀为英国北安普顿郡的圣马太教堂创作了一件名副其实的《圣母子》雕像,这件作品使摩尔的一系列母与子雕像所表达的母爱获得了神圣的升华。
古希腊雕刻艺术的代表作是宙斯像吗?
宙斯像宙斯像是在联合国总部大厦中央大厅中,陈列着一尊巨大的青铜雕像。它张开双臂,左手前伸,右手微举,全神贯注,似乎要迸发出千钧之力。这就是古代希腊雕刻杰作。
这尊雕像已经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了,但是长期沉没在海底,1928年才打捞上岸。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希腊政府特意将它的复制品赠送给联合国,作为人类文化的优秀遗产,供世界各国人民观赏。
公元前480年,希腊海军在阿尔特米希恩海角附近同波斯舰队发生遭遇战,希腊人依靠风势大破波斯海军,赢得了这次海战的胜利。希腊人为了感谢希腊主神宙斯的帮助,便制作了这尊雕像。以后,它被当作战利品从希腊运往罗马,中途遇险沉入海底。
这尊雕像高2.09米,以青铜精铸,无论是神态的表现,还是对人体结构的刻划,风格非常严谨。作品完美地解答了用雕塑去表达英雄人物的精神状态的课题,真实地体现了希腊古典时期的精神和希腊民族的英雄气概,是现存的希腊英雄雕像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这尊雕像由于被发现时右手的武器失落,尚不清楚是霹雳还是三叉戟,所以无法断定究竟是宙斯像还是波塞冬像
雕刻大师前十名?
1.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
这位雕塑家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听过他的名字,是于达芬奇和拉菲尔·桑西并称的文艺复兴后三杰,也是先后创作出《大卫》《创世纪》等代表作品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雕塑家、建筑师和绘画家。
2.奥古斯特·罗丹
奥古斯特·罗丹这位出生于1840年法国雕塑艺术家,是受到多那太罗、米开朗基罗等人作品的影响,以《思想者》《青铜时代》《加莱义民》和《巴尔扎克》为主要代表作品对欧洲近代雕塑有着较大影响的欧洲雕刻三大支柱之一。
3.安东尼奥·卡诺瓦
这位出生于1757年意大利威尼斯的新古典主义雕塑家,是以《拿破仑之母》为主要代表作品的著名雕塑家,并曾在1802年为拿破仑制造其塑像,卡瓦诺将其塑造成了胜利者和赐予和平的希腊神。
4.乔凡尼·洛伦佐·贝尼尼
这位出生于1598年的意大利雕塑家、建筑家和花价、是在雕塑和建筑设计中有着显著成就的十七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大师,并以《阿波罗和达芙娜》《大卫》《普鲁托和帕尔塞福涅》为主要代表作品。
5.阿历山德罗斯
这位曾在公元前150年创作出《断臂的维纳斯》大理石雕塑作品的古希腊雕刻家,其雕刻出的这幅断臂的维纳斯雕塑作品虽然没有双臂,但这个端庄秀丽的希腊雕塑作品却充满着巨大的艺术魅力。
6.亨利·斯宾赛·摩尔
这位曾生活在1898年至1986年间的英国著名雕塑家,是以大理石雕塑作品和大型铸铜雕塑而闻名于世的二十世纪最著名的雕塑大师之一,目前以斜倚的人性、家庭群像和王与后为这位国宝级雕塑大师的代表作品。
7.菲狄亚斯
菲狄亚斯这位曾创造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宙斯巨像和巴特农神庙中的雅典娜巨像的最伟大的古典雕刻家,虽然两幅雕刻作品的原作都已被损毁,但这位擅长神像雕塑的雕刻家,还曾领导设计和建都帕提农神庙的装饰性雕塑。
8.康斯坦丁·布朗库西
这位出生于1876年罗马尼亚的著名雕塑家,是先后创作出《吻》、《睡着的缪斯》、《麦尔斯特拉》等富有简洁抽象美的雕刻作品,也是曾获得罗马尼亚学院奖的20世纪最具原创性的重要雕塑家。
9.弗朗索瓦·吕德
这位出生于1784年,于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洛瓦、雕刻家乌顿与罗丹等人齐名的法国浪漫主义雕塑家,是曾为巴黎凯旋门打造了《马赛曲》这幅著名群像浮雕作品的法国雕塑家,还曾分别在1809年和1812年两次获得罗马奖。
10.让·安东尼·乌东
这位出生于1741年法国的古典主义雕塑家,是曾创作出《肌肉解剖》和《圣布鲁诺》亮剑著名雕像作品,没有受到较多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影响的古典主义雕塑家,并曾经为多为上流社会人士、卢梭、拿破仑、老年伏尔泰等许多伟人创作过胸像雕塑。
赤铁饼者是什么时期的作品?
《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刻家米隆于约公元前450年雕刻的青铜雕塑,原作已经丢失,复制品现收藏于罗马国立博物馆、特尔梅博物馆、梵蒂冈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