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f火抗装备,王者荣耀中铠出什么装备?
首先谢邀,之前小编发表过关于铠的玩法级出装,现在分享给你,希望对你有帮助!
王者荣耀中,铠是新增加的强力的英雄,那么游戏中铠该怎么玩,铭文该怎么选择,装备该怎么搭配,下面一起来看看铠攻略吧。
英雄介绍
铠的定位为战士/坦克,他的攻击范围为近距离,生存能力较强,攻击伤害很高,并且铠可以在打出物理攻击的同时对敌人造成法术伤害,是一位混伤型战士。他的技能需要消耗法力,所以装备中自然要提升他的最大法力,以供铠不断释放技能;且由于是战士英雄也需要一定的攻击装备,才能对敌人造成有效输出;最后铠还要为队友承受一定的伤害,并不能一味叠加攻击装备,适时选择防御装备能让铠有更强的站场能力,从而吸收伤害的同时打出更多输出。
出装:暗影战斧、抵抗之靴、反伤刺甲、冰痕之握、魔女斗篷、贤者的庇护
铭文:4级:红色暴戾,绿色野性,蓝色刹那 5级:红色异变,绿色鹰眼,蓝色隐匿
一,技能介绍
被动技能——修罗之魂:
铠拥有精湛的战斗技巧,如果铠的挥砍(普攻与二技能)只命中了一个单位,则这个单位会受到额外伤害。
解析:铠的这个被动技能明显是为了和敌人单挑而生,在铠和敌人近战的时候,铠不仅拥有自身的攻击,装备带来的攻击加成,还能有一定的额外伤害,这个额外伤害在后期铠发育起来后就能拥有很多的伤害。在对局中,铠在各个地方游走的时候,无论在哪里,只要遇到对方的一个英雄,铠就有底气与他硬撼并且有能力将敌人击杀。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这个被动技能也大大地提高了铠的打野效率,毕竟野怪都是单独的,还记得那个铠四级打主宰的视频吗?面对铠的时候,野怪们都是颤抖的。
一技能——回旋之刃:
铠向前投掷刀刃,在敌人中最多弹射4次,对目标造成物理伤害并减速;命中的第一个目标将会受到额外的减速效果;如果该技能命中至少一个单位,则会增加移动速度、回复一定的生命值和冷却时间。
解析:铠的一技能在对局中最大的作用就是远程消耗。在团战中,还没准备切入的时候可以用一技能给敌人造成消耗和控制,铠开大招盲目进入团战还是不建议的,所以在对局中一技能可能会是他使用次数最多的技能,也是铠一开始就要主加的技能。而且这个技能在击中目标后能给铠带来短暂的移速加成,这一点是十分有用的,在前期的时候,面对对面射手和坦克施加的压力,上单英雄往往比较难打,如果有了这个加成,击中目标后铠就能迅速撤离,虽然射手英雄伤害高,但要瞄准走位比较灵活的铠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二技能——极刃风暴:
铠向前方连续挥砍,造成一定的物理伤害,第二刀能够造成额外的击飞效果,同时使得下一次的普通攻击获得额外的物理伤害和冲锋效果。
解析:铠的二技能是追击和突进很好的技能,在团战中可退可进,能对敌人造成控制,所以无论是打团的时候还是单挑的时候,效果对敌人来说都很恶心。铠的二技能本来是有两段突进,但是能够强化一次普通攻击并且附带冲锋效果,所以连着使用的时候就好像是铠的二技能有三段突进。在进入团战的时候,铠可以利用这个技能控制对方正在参与混战的敌人,给队友创造输出机会。在三技能开启的状态下,二技能也会被强化,技能形态上释放出的剑气也会更加凌厉。
三技能——不灭魔躯:
3技能实测分析:[ 王者荣耀铠3技能怎么用 铠3技能格挡效果测试分析 ]
在一秒延迟后铠召唤魔铠,造成范围内大量的法术伤害,并强化自身攻击力、移动速度和伤害格挡,同时对周围的敌人造成法术伤害持续数秒。
解析:铠的大招是铠在对局中输出的一个核心技能,无论是单挑还是团战,没有大招状态下的铠无法打出自身的最大伤害;相反,如果有了大招,铠在战场上几乎是战无不胜的。铠召唤大招对铠自身的形态也有很大的变化,倒是给人一种“变身”的感觉,再想想我们之前能变身的英雄张飞,同样是在团战中伺机变身,然后给敌人造成最大的伤害,主要也是为了强化自己的生命最大值。相比张飞,铠的变化就显得更为霸道,一个是主要强化生命值,一个是主要强化攻击,不同的英雄特色在对局中也会带来不同的收获。
二,出装攻略
装备推荐
上单六神装:暗影战斧、抵抗之靴、反伤刺甲、冰痕之握、魔女斗篷、贤者的庇护
【暗影战斧】:
此件装备是战士、刺客类英雄必出装备之一,它的各项属性均衡,且在前期护甲穿透属性加成要高于破甲弓。暗影战斧带来物理攻击、冷却缩减与最大生命,分别使铠前期伤害更高、释放技能更加频繁以及对线抗压能力增加。最主要的是在前期实战当中,其合成装备日冕可以帮助铠降低敌人移动速度,配合打野英雄能留住敌人并击败他;装备被动-切割能增加护甲穿透,使前期对线无论面对谁都有一战之力。前期此装备属性较为均衡且合成平滑,但是后期建议更换为破甲弓,能更好的对敌人打出有效输出。
【抵抗之靴】:
移动装备对于战士类英雄不外乎两个选择,一是抵抗之靴,另一个则是影忍之足,但是由于铠自身生存能力较强,且具有回复能力,所以建议召唤师优先选择抵抗之靴。不仅增加法术防御还能增加韧性,减少铠被控制的时间,防止出现后期铠冲进团战中心却不能回来的尴尬局面。
【反伤刺甲】:
作为所有局内道具中增加物理防御最多的装备,反伤刺甲不仅增加物理防御和物理攻击,还能将受到的物理伤害以百分比法术伤害回敬给敌人。这件装备能让铠应付中期频发的小型团战,使得铠突进配合队友更加从容,且该装备还能用于击杀残血英雄,当敌人残血逃跑时,可以故意让敌人攻击到自己,从而受到装备被动带来的法术伤害,最终击败敌人。不过要注意敌人得是打出物理攻击的英雄,且自身血量一定要高于敌人,万不可自取灭亡。
【冰痕之握】:
此装备也可以说是战士类英雄的必出装备之一,带来非常多的属性并且都特别适合铠这位英雄。冷却缩减、最大法力、物理防御以及最大生命,简直都是为铠量身定做的一样,使铠释放技能更加随意,赖线能力更强。装备被动-强击:使用技能后5秒内的下一次普攻造成范围减速与物理伤害,铠的二技能本来就拥有强大的控制能力,释放二技能之后的下次普通攻击更是能获得额外物理伤害和冲锋效果,配合此装备被动更大几率留住敌人并击败他。
【魔女斗篷】:
中后期团战中铠已经不只是面对物理输出英雄了,更是要直面敌方法师英雄,该件装备拥有巨额法术防御,且装备被动-迷雾能获得一个吸收法术伤害的护盾,有效避免敌方法师英雄的消耗。因为前面推荐装备中只有抵抗之靴提供法术防御,那么根据敌方英雄的发育状况,选择合理的装备位置也是极其重要的,可以适当提前魔女斗篷的位置,比如和冰痕之握更换。
【贤者的庇护】:
大幅提高铠的容错率,一定的双抗也能增加铠的承伤能力。局势若是倾向于己方,并且在大后期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将其更换为破军,最大限度提高铠的作战能力,使得铠的单挑能力更强,团战后的收割也能易如反掌。
打野六神装:巨人之握、抵抗之靴、暗影战斧、冰痕之握、魔女斗篷、反伤刺甲
出装思路:这里也为铠推荐一套打野装备,这套装备主要令铠前中期非常强势,所以要在打野之余多帮助队友争取线上优势,要注意铠虽然单挑能力很强,但是没有位移技能,所以最好不要一个人入侵敌军野区,一定要在队友的配合之下,否则很容易被敌军蹲草丛埋伏。
三,铭文选择
四级铭文推荐
10个红色暴戾:最大生命值+135/物理攻击+15
10个绿色野性:最大生命值+135/物理穿透+38
10个蓝色刹那:最大生命值+135/移速+7%
铭文总属性:物理攻击+15、最大生命+405、移速+7%、物理穿透+38
铭文解析
这是一套注重生存的铭文推荐,较为适合团队缺乏前排的阵容。选择四级铭文搭配则首要考虑铠作为战士近战的生存能力,能够保证铠在初期有着更强的生存能力。野性、刹那、暴戾三种铭文均为铠提供了大量的生命值支撑,使得铠在自身存活上有了较大提升,借助自身技能可以更好的提高生存能力。物理穿透增强铠的爆发能力,搭配一定的装备可以对敌方目标打出更高的伤害,而物理攻击则可以配合护甲穿透提升前期铠的清线能力以及基础对拼能力。在补充足够的装备后可以使得铠在拥有不俗的输出能力的同时兼具优秀的前排能力。移速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使得铠不论是在追击残血亦或是极限逃生能力大大提高。
红色警戒2中各个国家最强的武器是什么?
众所周知,在红色警戒中一次伤害最高的武器是核弹,但是抛去核弹不说,哪些单位的一次伤害最高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下。
要说单次伤害最高的单位估计就是核电站了,有人说核电站是发电单位,确实核电站是发电提供电能的单位,但是它在被摧毁的时候所爆发的能量也是非常可怕的,那种无差别攻击真的是非常可怕,在高手眼里,核电站根本就不单单是为了发电的,核电站的合理利用往往能改变一场游戏的胜负走向!
和核电可以比肩的那就要说自爆卡车了,自爆卡车是利比亚阵营中的特色武器,装载有小型核弹的卡车冲击敌方阵营中进行自爆,基本上一辆卡车的伤害足以把敌方建筑炸的体无完肤。这种武器不仅对建筑单位有奇效,对于大批进攻的步兵和坦克来说也是非常可怕的存在,自爆后的核污染能杀死所有的步兵单位。但是所有单位几乎也都是他的克星,毕竟伤害这么高再配上高护甲那别的单位就没得玩了。
然后就是同样拥有核攻击效果的步兵单位辐射工兵了,辐射工兵在游戏中简直就是BUG的存在,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辐射工兵是苏军阵营伊拉克的一种反步兵单位,辐射工兵在部署后会在周围形成一圈绿色的辐射层,能对所有单位造成伤害,对于步兵来说就是秒杀,但是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他的攻击属于无差别攻击,对己方单位也是丝毫不留情面,所以新手在使用的时候要格外小心,别自己辛辛苦苦建立的部队被自己人给灭了。
以上内容只供娱乐,哪里有说的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指正!
瞬冰流甄姬火了?
大家好,这里是承唐说游戏,爱游戏爱生活,每天更新游戏视频,点关注不迷路呦!对于题主所说的这种玩法,小编还是很有发言权的,因为从上上个赛季开始,小编就发现了甄姬的变态,伤害之高控制之强,之前也发过文章单独说过甄姬,但是随着赛季的更迭,更多人了解了甄姬现在就没有那么容易玩了,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甄姬技能解析甄姬这个英雄的伤害不得不说非常的变态,特别是后期,几乎就是抓谁谁死,坦克也是保不了射手的,以前赛季流行过什么“养猪流”“震雷削”等等,本赛季又提到了甄姬的“瞬冰流”,为什么说“瞬冰流”呢?首先我们来看看甄姬的技能,一技能向指定位置释放可以减速并击飞敌方英雄1秒,可以造成500点法术伤害,可以说伤害是非常高了;二技能“弹弹乐”,技能释放后,可以在敌方英雄、兵线、野怪之间弹射,小编之前试验过,弹射最多可以达到6次,重点是弹射过程中的伤害不会衰减,并且每次都造成300点法术伤害,实际上弹射中还是可以出发被动有减速的,所以甄姬最不怕人多,人越多,二技能伤害越高,弹弹乐玩的越爽,可以把伤害最大化;大招朝指定方向释放形成水波,技能范围可以持续5秒,技能命中的首个敌人减速90%,持续1秒,并受到400点法术伤害及65%法术加成,然后每年对敌人造成200点伤害及50%的减速,技能命中脆皮几乎是没救的。所以玩甄姬的核心就是二技能“弹弹乐”,出门先选二技能,技能释放顺序为321,开团时注意站位直接朝敌方人群丢技能就好了,敌人根本就走不动。
二、甄姬出装&铭文对于甄姬的玩法,小编也是总结了一些,一直在用,感觉伤害还是蛮可以的,胜率也不错,甄姬的铭文小编推荐的是88法穿铭文,就是梦魇*40,心眼*10,这个可以提供88点法术穿透,而蓝色的小编也是准备了两种选择,一种是增加赖线能力,用轮回*10,可以增加10%吸血和24点法术攻击,这样前期甄姬几乎不用怎么回家,但是也有缺点,就是甄姬技能耗蓝严重,血量是够了,但是频道使用技能容易缺蓝;第二种就是为了增加甄姬的支援能力,用狩猎*10,这样的话可以提供10%的移速和攻击速度,使得甄姬支援上路更快,可以替上路减压,具体用哪一款大家可以自行选择。而出装方面小编推荐的是冷静之靴、回响之杖、痛苦面具、博学者之怒、虚无法杖、贤者之书。就是为了减少CD,增加法术伤害,这样的出装伤害高,技能只要命中敌方很难逃的掉,脆皮直接干掉,坦克残血等着自己射手和刺客收割就行,我们玩甄姬只要看准时机往敌方身上321丢一套技能就可以退到后边了,有些朋友会说,应该出辉月或者复活甲保命,到小编要说的是,甄姬太脆了,增加这一样装备真的保不了命,别人相切你你根本跑不掉,还不如直接全部叠法术伤害,就算开完团自己挂了,也给队友提供了很大的优势。
三、甄姬缺点甄姬虽然伤害很高,控制很强,但是甄姬也是有弱点的,首先要说的就是移动速度太慢了,刺客要针对甄姬,甄姬都不敢压线太深,否则有去无回,所以这就要看个人意识了,多看小地图看敌方和队友的位置,第二个就是他的克星庄周,现在甄姬不好打的主要原因就是只要有人选甄姬敌方必选庄周,因为有庄周甄姬的大招几乎就算是废了。
好了以上就是小编对甄姬三个赛季玩法经验的总结,大家可以借鉴一下,如果觉得有不足的地方,大家可以留言探讨,小编会去试验一下,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谢谢大家支持!!!
能不能改装125毫米口径主炮?
技术层面没问题,但打印度根本不需要用125毫米,代价也太大
不要低估了科技水平和人的改装潜力,虽然15式轻坦重量仅为33吨,但如果有必要,肯下功夫的话,也是可以装上125毫米坦克炮,去小车架大炮。在上世纪80年代末,我们曾计划让重量为36吨的59坦克,架上120毫米反坦克炮,终因后座力太大等原因而失败。可是进入新世纪,采用增长后座行程、轻量化炮管、强化车体结构后,我们却将威力更大的的ZPT-98A型125毫米滑膛炮塞进59坦克炮塔里,最终推出59G坦克。这种改装畅销国际市场,现在像巴基斯坦和孟加拉都购买改装套件,对其装备的59坦克进行改装升级,打算对付印度的T-90S坦克。
孟加拉的杜乔伊主战坦克,用125炮、贴爆反装甲、用96A的火控和发动机,具备动对动打击能力15式坦克满披挂战斗全重约36吨,跟59坦克接近值得一提的是,在59坦克上125毫米炮的改装中,还没有使用降低后座力的大杀器——炮口制退器。毕竟用炮口制退器会削弱主炮精度,较少有主战坦克采用,但这种手段减后座力效果是最为显著,像意大利在给其公羊坦克使用的45倍口径120毫米坦克炮上炮口制退器后,就可以直接装上半人马2轮式战车,所以如果想要上,15式坦克是完全可以装上125毫米主炮。
意大利的半人马2轮式战车,炮口安装“胡椒瓶”炮口制退器但问题是要想打三哥的T-90S,根本没必要这样搞啊。因为我们自用94式105毫米线膛炮都有四期弹了,外贸型105毫米三期弹BTA2早在2017年就公开叫卖,宣传手册上写着穿甲能力为2000米距离,击穿66.42°倾斜220毫米均质钢装甲,等效于约520毫米匀质钢,穿甲性能与美军M900贫铀穿甲弹相同,实际上用这种外贸三期弹以打T-72B系列、M1A1系列、豹2A4等早期第三代主战坦克已是绰绰有余。而印度的T-90S主战坦克炮塔正面防御也是550毫米匀质钢左右,稍微拉近点打也完全可以打的穿,15式坦克机动力优势又这么大。
外贸三期弹宣传手册的数据现在105毫米四期弹可信消息是,更换了发射药,弹芯长度增加到680-700毫米,炮弹初速增加到1500米/秒以上(线膛炮初速要比滑膛炮吃亏不少)。该弹种设计要求是为了能够直接干穿对岸将要得到的M1A2T主战坦克的。甚至有“鸡血红裤衩”版本,弹芯前部是使用自锐钨合金制造(蓝星天花板工艺技术,制造过程中多次精准热处理,让弹芯各分层晶胞产生差异,使得在穿甲过程中外层材料破碎露出尖锐的内层材料,具备钨合金的高硬度高密度同时具有贫铀弹的自锐效果,威力远超两者),整体穿甲效果提高70%。
再说一遍,印度的T-90S跟俄罗斯自用的T-90A不一样,两者装甲结构不同,印度版比毛子自用版便宜140万美元所以实际情况是,我们自家用的新穿甲弹,靶子目标是直接奔着M1A2坦克去的,印度的T-90S已经太LOW了,提不起劲。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坦克主炮最大口径始终停留在120/125毫米这一级别,然而通过穿甲弹弹种改进,使用新穿甲体材料、改进发射药配方、提高弹径比等手段,穿甲弹穿甲威力从400毫米级提高到现在800毫米级,在研的新一代穿甲弹更是将穿甲威力提升到1000毫米级。穿甲弹技术的改进收效要远比提高口径来得大,只不过现在世界范围内还能引领穿甲弹革新的只剩下中美俄德这四个国家,这才是军事强国最大优势。
不好意思,我们的目标是要打这个“地表最强战车”与此同时,15式轻型坦克如果强上125毫米主炮的话,代价也相当大,最大问题是空间会严重不足。装弹机还要不要?59坦克是没有装弹机的,人工手动填装,15式坦克是有自动装弹机的,3人制车组,用125毫米主炮的装弹机塞不下。其实是弹药容量,15式坦克备弹量是38发,其实是比较低的水平,用125毫米主炮后准备备多少发?学当年的ISU-152一样准备个20发?跟59不一样,15式坦克是信息化坦克,信息化电子设备占用了相当部分内部空间。增加车体和炮塔空间以求能塞进自动装弹机和提高备弹量?你说的是96B主战坦克吗?96B主战坦克战斗全重48吨,学15式坦克一样用钛合金和铝合金材料减重恐怕也能省下不少吧,你把15坦克加大换炮后,增加重量后能跟96坦克差多少?干嘛不直接来个96C?
15式轻坦向自动装弹机填装炮弹另一方面线膛炮在多用途方面要远比滑膛炮出色,因弹体自旋弹道稳定,线膛炮发射榴弹命中精度远比滑膛炮优秀,而且还可以曲线弹道射击,提高射程。因而线膛炮在支援步兵作战,特别是打击非装甲目标方面,要远比滑膛炮优秀。而轻型坦克更多是进行侦察、迂回、穿插作战,要求是批亢捣虚,设法尽可能地避开敌方重装甲单位,打击薄弱环节。在这种避实击虚作战下,线膛炮出色的打击软目标效果恐怕不容忽视。
最后在乌克兰战场已经证明,弱势方给敌方坦克造成的最大威胁是各种反坦克导弹。如果真要干起来,T-90S、M1A2T之类的先被歼-16,飞豹收割第一遍;然后武直-10、卡-52等进行捡漏;接着翼龙(攻击-2)、攻击-11等过来喝几口汤;好不容易有辆剩下的,还要跟步兵掏出的一堆巡飞弹、自杀无人机、以及后面拖着跟线飞过来的红箭-10抢人头。真正用的更多的,恐怕是步兵无线电要求你对着那个疑似暗堡的水泥建筑、对面第X层第X个窗户里的狙击手、或者躲在树丛里的反坦克导弹射手来上一发高爆弹。这也是在叙利亚、乌克兰最常见的情况,在这类任务环境下,滑膛炮还真不如线膛炮打高爆弹效果更好。
在电影中经常出现的爆破筒是一种什么样的武器装备?
爆破筒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印殖民地陆军上尉麦克林托克1910或1912年发明的,他称其为“Bangalore torpedo”,即“班加罗尔鱼雷”。
当时班加罗尔驻扎着一支英印殖民地的战斗工兵“马德拉斯先锋队”,麦克林托克上尉以“皇家工程师”的身份对工兵们进行培训。
1902年才结束的南非布尔战争被麦克林托克当做研究课题,以研究工兵如何在未来的战场上发挥作用。
他很敏锐地注意到了“铁丝网”和“混凝土碉堡”这两样新事物,英国人正是靠前者打赢了布尔战争,而1904年的日俄战争中,俄军的各种壕沟、炮台、碉堡亦成为双方血腥的争夺点。
毫无疑问,如果战争像这两个模板这样继续发展,战场将变成碉堡、壕沟、铁丝网密布的血肉地狱。
而战斗工兵们将成为最重要的清障者,他们不再会像过去那样打地道、挖地洞、抱着炸药包炸城墙了。
那么将如何增加战斗工兵的作战能力呢?
“马德拉斯先锋队”这支从东印度公司武装发展起来的殖民地军队已经足够勇敢,所以如果要更进一步的话,得提升他们的装备。
战兵的装备是枪炮,而工兵的装备只有工具和炸药,所以……可以从炸药上面开始优化。
有人说,麦克林托克上尉有天在河边看到土著拿土炸弹炸鱼,他们使用了一种装在竹子里的渔炮。
这个东西激发了麦克林托克的灵感,他跑回班加罗尔的马德拉斯先锋队总部,找到几个老兵一合计,迅速设计出了一种新武器。
26个小时以后,麦克林托克团队花了9个多卢比,制造了3个大筒子,这是他们新设计的“班加罗尔鱼雷”。
“班加罗尔鱼雷”并不复杂,它的创意就是将本来散装的炸药装进长筒里,然后工兵们可以轻松地扛着这根棍棒,将之塞进路障和铁丝网下方,一口气炸出个能让步兵通过的大口子。
但这玩意儿绝妙的地方在于,它们可以组合在一起,变成更长的炸药棒,炸出更长的区域。比炸药包和集束手雷可方便太多了,能轻松送入铁丝网间隙引爆。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英军陷入了堑壕战的困局,无数的人命被消耗在突击的路上。
战争真的变成了工兵们预想的那样,而且犹有过之。
到处是密密麻麻的铁丝网,协约国和同盟国都不约而同地将之作为阵地阻拦网,几乎一刻不停地在堑壕阵地前沿布设这些玩意儿,让它们变得形同魔鬼的荆棘。
各种永备和半永备工事林立,碉堡和暗堡成为冲锋士兵的拦路虎,在里面的水冷机枪熄火、电话线被掐断之前,人们会付出成百上千条生命。
每次大规模的冲锋,都会有大批的士兵被阻拦在乱麻般的铁丝网阵前,那种铁丝网已经不是靠搭人梯或盖衣服就能跨越,它们能横亘几千米长,宽达十几米,四处都是扭曲的散乱铁线。
步兵们一旦被减速,那么他们将失去冲过去的机会,只会在一片铁丝挂肉的惨叫中迎来敌方的火力暴击,留下遍地尸体……
就连坦克都会在无穷无尽的铁丝网面前吃瘪,陷入其中变成活靶子。
因此,“班加罗尔鱼雷”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它们被重新设计定型,拥有了1.5米长的金属的身躯和利于携带的细长筒体以及标准的拉火引信。
其实它的设计并不比一颗手榴弹复杂多少,但“班加罗尔鱼雷”却以第一根爆破筒的身份在世界大战中赢得了名声,甚至将这个名字给变成了专用名词。
从一战的战场开始,“班加罗尔鱼雷”=“爆破筒”。
人们给爆破筒的管身安装了螺纹,这样它们便可以实现“无限延长”。
既可以用装满炸药的爆破筒拧成长棍,在铁丝网群中瞬间清出长路。也可以倒出某些筒体中的炸药,用空管子把炸药棒顶到自己不愿接触的地方再引爆。
更妙的是,它们拿来炸碉堡非常好用,工兵们只需拉燃爆破筒后往堡垒的缝隙里狠狠一塞,须臾间对方就会坐土飞机。
怎么?嫌威力小?那就把两根爆破筒捆在一起,炸谁谁完蛋。
英国工兵凭借小小的爆破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表现得非常突出,也间接地将这种武器给传播了出去。
最眼馋的是美国,所以他们很快就学会了“班加罗尔鱼雷”的技术,开始在国内山寨。
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国人已经装备起了自产的M1A1型爆破筒。
诺曼底登陆时,美国大兵们便带着一根根M1A1爆破筒,楞是炸穿了德国人的大西洋壁垒。
这一幕在电影《拯救大兵瑞恩》中有情景再现,游骑兵2营的官兵们躲在沙滩的土坡下,将爆破筒拧接长棍,一节节塞进铁丝网下,然后炸出个大大的突破口。
美军的这款爆破筒后来在朝鲜战争时被志愿军缴获,拿回来研究后开发了我们自己的爆破筒。
日本人也非常看重爆破筒,他们早在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时就已经有“肉弹三勇士”的事迹,3个搬着巨型自制爆破筒的鬼子,用粉身碎骨为代价炸开了国军的防线,被军国主义日本引为人间骄傲。
其实日本有自己制式的“九二式爆破管”,1937年以后还开发出了新型的“九九式破坏筒”(九九式破壊筒)和“八九式五厘投掷机”(九八式五糎投擲機),能用这个投掷机把爆破筒打出几百米之遥。
所以解放战争时期,东北野战军搞到了不少日本爆破筒,甚至建立了自己的爆破筒工厂。
不过,爆破筒虽然缔造了不少传奇,但毕竟过于简单,只是个炸药棒子而已,所以很容易被人取代其战场位置。
尤其是当战争愈发趋向机械化的时候,人们开始用专用的工程清障坦克来代替工兵爆破。
如英国二战时开发的“垃圾桶抛射器”,丘吉尔AVRE工程坦克,它直接通过290mm的前装臼炮发射18公斤的“破坏弹”,无论是扫雷、排障还是拆迁都非常凶残。
如今我们从电视上也能看到,工兵们早已开始用各种火箭和爆炸索来解决问题,一次就能清出几百上千米的通道,比爆破筒强多了。
但是,其实爆破筒并没有远去,它仍然是一种相当普及的装备,是工兵的好帮手。
只是今天的爆破筒已经很少再使用过去那些2mm厚的钢管,而是换成了铝合金材质、塑料材质。尤其是后者,各种胶管爆破筒不要太多,能盘能绕,往哪儿都能塞。
就连惯于拿飞机大炮不差钱开路的美军都没能抛弃爆破筒,而且他们还保留着二战那款M1A1的升级型号,铝管的M1A2。
阿富汗战场上,美军特种部队还拿它炸过洞窟里的塔利班呢,据说比手雷好用100倍,是实打实的甜品级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