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999,DG项链有什么标志?
每一件铂金首饰的背面都必须刻有铂金的专有标志:Pt或铂(铂金),并在标志后还需注明表示铂金纯度即含铂量的千分数,如铂(铂金) 或Pt950,Pt990,Pt999,后两者也就是大家俗称的足铂和千足铂。 它就像铂金的身份证,只有标明铂金专有标志——Pt或铂的首饰,才是真正的铂金首饰。 白色K金的标志则为Au750/G750/18K/金750,表示其75%的合金材质为黄金,再加入其他金属后呈现出表面的白色。
扫地机器人实用吗?
实测了五款扫地机器人正好回答你
很多朋友都说希望我实测扫地机器人。其实不仅是你们想看,我自己也想买扫地机器人很久了。
谁不想下班后躺在沙发上,解放双手看球赛,让扫地机器人自己打扫就可以了,这感觉简直美滋滋。
于是拿了年终奖的我,牙都没咬一下,上网立刻下单了三台扫地机器人!决定实测一波。
年终奖都在这里了... 一共五台,另外两台是同事听说我要实测扫地机器人之后借给我的。
五台扫地机器人分别是:
■ 石头 扫地机器人 S50丨 2499元
■ 科沃斯 扫地机器人 DB35丨 1399元
■ 飞利浦 扫地机器人 FC8772丨 1399元
■ 戴森 扫地机器人 Eye360丨 6490元
■ iRobot 扫地机器人 960 丨3478元
iRobot是扫地机器人的创始品牌,相对来说技术作为先进,不过它的单价相对来说都会偏高一些。
戴森是近几年兴起的黑科技品牌,用V8吸尘器和吹风机打下了高端家电的小半壁江山。我看到它最近出了扫地机器人,想看看这个“黑科技”品牌的实力到底怎样。
科沃斯和飞利浦都是低价位里大家选择比较多的品牌。石头则是最近相当网红的一款产品,好评众多。
接下来我会从几个点来详细地比较几款扫地机器人:
1、机身构造;
2、噪音大小;
3、行动能力;
4、清洁能力;
5、使用感受;
文章较长,可以拉到文末直接看测评结果。
-------------------------------------
❶
关于机身构造,我比较关注的几个差异在:边刷的个数、是否有滚刷以及滚刷的材质和尘盒的大小。
可以比较直观地看出,飞利浦的尘盒是最小的,在后续的使用中也因为尘盒过小而无法完成整个清扫过程。戴森、石头和科沃斯的尘盒容积相差不多,iRobot的容积是最大的。
边刷的设计上,戴森是完全无边刷仅有滚刷的设计,完全靠自己的吸力取胜。(这可能就是它噪音会相对较大的原因吧)
飞利浦和科沃斯是双边刷无滚轮的设计,照理论来说它的清扫覆盖率是会高过其他款式的,但是就后续它们俩在清洁能力环节测试的表现来看……这个优点好像并没有得到体现。
石头和iRobot都是单边刷加上有滚轮的设计,这两款的清洁效率并没有因为减少了一个边刷而降低,相反增加滚轮大大提高了他们的清洁效率。
但是石头的是传统的毛刷滚轮,缠上头发之后非常难清理。相比较之下IRobot的橡胶滚刷在后续清理机器的时候会更方便一点。
❷
我具体测量了它们的在工作状态下的音量分贝大小。
■ 飞利浦 77.1 分贝
■ 戴森 78.4 分贝
■ iRobot 68.5 分贝
■ 科沃斯 68.7 分贝
■ 石头 69.1 分贝
感受比较明显的是戴森,感觉它并没有把戴森吸尘器静音的优点传承过来。是这五个扫地机器人里面最吵的。
其次能明显感觉到声音比较大的是飞利浦。相比之下iRobot和科沃斯的声音都比较小。
❸
我测试了这几款扫地机器人在是否能越过高度较低的障碍物。主要是看其是否能在复杂狭窄区域里行动的能力以及是否具有防坠落的功能。
因为家里没有门槛,所以我用硬纸片折了一个和木质地板门槛差不多高的“模拟门槛”。
骗过所有扫地机器人的马克自制5毛钱特效门槛
结果是,除了科沃斯会在上面彻底卡住之外,其余的四款都可以翻过去。
我还用了两把椅子交错放置来模拟复杂环境。想看一下这几款机器人在椅腿间是否能够自如的行动。(层层把关)
测试下来,科沃斯的行动路线虽然不是很顺畅会时不时有碰撞,但是基本可以在其中来回。其他几款在第一次完成清扫,探测明路线之后都可以顺利的绕过去,进行他们的蛇皮走位。
飞利浦是靠碰撞来转换方向,在几条椅子腿之间完全迷失了自己,最后还得靠我放弃看球赛救他。(兄dei,不行啊)
对于有楼梯或者大台阶的家,我使出了“脚咚”。
其余四款即使用我的脚把它们逼到楼梯边也不会冲下楼梯。飞利浦……就……
飞利浦的冲动吓得我手都抖了。(1399差点儿不翼而飞)不用逼它,它自己就会下去,不知道是不是扫地的工作压力太大了。
除了飞利浦,余下四款都是可以看到很明显的行动路径的。科沃斯只有在打扫的时候可以看到。飞利浦……撞哪走哪吧。
石头、iRobot和戴森在手机上看到的行动路径和对整个房间的探测图
❹
这是我入手扫地机器人最关注的一点,其他方面做得再好,地扫不干净也不行。我在家里布置了几个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场景。
模拟了最普通的瓷砖地面、平直的墙根、弧形的墙角、椅腿和柜子的附近、长毛地毯、会移动的障碍物(拖鞋)附近、狭窄通道。
放置了几种比较常见的垃圾:咖啡粉(粉尘类)、瓜子(颗粒物)、纸屑、头发和一小摊水(液体)。给每台机器一次清扫的机会,然后来看他们在不同场景下对不同种类的垃圾清洁的效果。
能比较直观的看出戴森和iRobot的清洁能力明显较强。不过还是会有一些死角无法被打扫到。
■ 飞利浦
■ 戴森
■ iRobot
■ 科沃斯
■ 石头
这两款比较厉害的就是能把地毯打扫的相对干净。
■ iRobot
■ 戴森
石头这款可以基本把大面积的垃圾都清扫干净,不过细节基本是顾及不到的。地毯之类的根本扫不干净。只适合日常对家里进行简单的打扫。
科沃斯和飞利浦我就不用给大家看细节了,看对比就能很明显的感觉出来。如果放机器人一个人在家打扫,回家的时候看到这个景象怕是会崩溃。
❺
iRobot 960在各个方面的实测结果都十分的平均,没有出现让人不能接受的短板。在我最关注清洁能力项目上,表现虽然不算特别亮眼,但是绝对满足了日常使用的需求。
除了贵之外就没什么毛病了,当然觉得它贵是我的毛病,不是他的。
石头在清洁力上的确比不上irobot,对整个房间的清洁覆盖率也没有irobot高。不过基本可以满足日常的清洁需求,颜值上也还不错。价格上才是iRobot的三分之一不到。性价比上还是很不错的。
科沃斯明明不能上地毯,偏偏要一次次尝试,门槛也过不去。
翻越障碍物基本靠搬动。对地上的粉末状垃圾只能起到帮你抹匀的作用,(如果一个花盆翻了用它岂不是越扫越黑?)怪不得把它借给我的同事说,扫地机器人很鸡肋。
这位同事,你要不买个其他的试试?
飞利浦是唯一一款把智能写在包装上的扫地机,也是唯一一个不能连接手机的,也不知道它智能在哪。
我倒杯水回来就看到它在契而不舍的撞墙,没有规划路线,靠碰撞转弯。尘盒太小,实测过程中我清理了三次,他还是没能完成整个实测。(可不能怪他,它可能一个冲动就给你从楼梯上冲出去咯)
戴森为什么是存在感最强?因为真的挺吵的。用起来的时候我在楼上都可以听到它在努力工作。
虽然它的清洁效果非常好,实测过程中基本都是它在帮我收拾残局。但你如果对声音比较敏感的话,还是别买这款了。但是不得不说它的颜值是这几台当中最高的,不过高度略微有点高。
❻
高价位里,戴森和 iRobot 我会更推荐 iRobot。较低价格的科沃斯和飞利浦我个人是都不建议购买的。
预算比较少但是又想入手一台扫地机器人的话,石头可能会是比较好的选择。
不过比较尴尬的是,我家的客厅在连续实测了五个扫地机器人之后,是被我用扫把打扫干净的……
就我自己而言,可能不会选择入手一台扫地机器人。因为目前看来它并不能达到我对它可以完全代替人工的期望。个人感觉扫地机器人只适合家里居住面积很大且东西不是特别多的家庭使用,或者像我同事一样买来只是为了收集宠物的毛发……
扫地机器人,有经济条件可以买,但是不用对它能在多大程度上提高你的生活品质抱有特别大的期待,可能还不如一个好用的吸尘器实在。
就到这了。
2020年有哪些值得期待的数码?
一、索尼
据索尼公司消息,2020年会正式发布最新的PlayStation5。PS5将首发两种配置,其中PS5 Standard标准版搭载1TB SSD,而PS5Premium白金版将搭载4TBSSD。后者配备了光线追踪专用GPU,图形性能也高于标准版,其售价为109800日元(税后),约合人民币7000元。
二、华为
华为P40Pro。它将会是2020年上半年华为的最强产品,华为P40Pro将搭载麒麟990处理器。目前关于华为P40Pro的信息曝光的并不多。
三、苹果
据外媒消息,随着3D ToF传感器、5G和OLED技术的逐渐成熟,苹果有望在2020年带来更大的惊喜。报道称苹果在开发新款iPad Pro、Mac和智能标签,同时酝酿AR头显、入门级HomePod扬声器、新款Apple TV机顶盒等设备。
毕竟在去年5G手机之战中苹果并未出场,所以用户们对于苹果5G手机可以说是期待已久,定位旗舰的iPhone 12有望在2020年秋季发布,预计到时又将掀起一场抢购风潮了。
四、三星
本月三星在发布会上正式推出了三星Galaxy S20、三星Galaxy S20+以及Galaxy S20 Ultra等产品。与去年的三星S10系列相比,三星Galaxy S20系列在外观设计、拍照素质以及硬件性能等方面均有升级。
三星Galaxy S20系列均采用当下颇为流行的矩阵式多摄像头组合。三星Galaxy S20搭载后置三摄,三星Galaxy S20+搭载后置四摄,并且两者均支持3倍的光学变焦以及最高30倍的数码变焦。而三星Galaxy S20 Ultra作为今年新加入的旗舰机型,其硬件可以说将“堆料”做到了极致,期待值满满。
初学者如何选择吉他?
如何选购心意的吉他 购买吉他一般分两种方式,一种是到实体店,一种是网店。
如果身边有玩过吉他的朋友或者是同学呢,可以去实体店看一下。或者是查阅资料再去。而在实体店选购的优点:你可以感受到它的音质,做工,材料,外观,大小,缺点就是价格不透明且局限性比较大,如果你是个新手很容易被坑(如果一个人则不建议去实体店购买)而网购的优点就是价格透明,品牌众多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其缺点就是只能通过图片或者视频来判断吉他,获得的信息量有限。价格我把吉他的价格分成三个档次(初级500-1300,中级1500-2400,高级2500以上)练习琴:大多数都是椴木面板和椴木的背侧板,不超过300元,且 手感和音质都很差做工粗糙。通常被称作烧火棍(极力不推荐购买) 初级大多数是云杉面板,玫瑰木指板,椴木背侧板,有的商家会打着面单或者全单的称呼来抗害消费者500以上,初学者如果经费预算不足,那么你最少买的吉他价格在500以上,如果贪图小便宜买到劣质的烧火棍,你可能连大横按都按不了,别说练琴了。 中级云杉面板,玫瑰木指板,云杉背侧板,低端单板居多 面单 价格在1500-2400左右,音质和手感都很不错弦距比较低,按的过程不会太吃力,且音色浑厚,经过弹奏之后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高级,这是吉他的最高档次,它从音色、音量上来说是两种无法相比的,它的面板是由白松组成的背侧板有玫瑰木或红木组成。时间上公认最好的背侧是巴西玫瑰木,已经被巴西保护起来了。(6000以上)
新手学吉他误区一:先买把一二百块的练练手 等学好了再换好的很多人都有这种想法 但是必须告诉大家 300以下的民谣吉他就不要选了 除非你想买来装好看 挂在墙上当个装饰品 更有200以下的琴那种琴完全就是厂家按照生产家具的标准生产出来的 可以说是一个会发音的玩具 不能称之为乐器 音准没法保证不说 手感也是差的要命 买了它 不是你弹琴 而是琴弹你不要为了二百块钱 葬送了学琴美好的路 误区二:进口吉他 分为两种一种是美产、加拿大产、日产、或者欧洲一些发达国家这种琴价格昂贵 通常上万 不是所有琴友都能承受的起另一种是印尼产 当你看到一个琴后面的备注写着“印尼产”不懂行情的小白是不是觉得牛逼哄哄的样子但你要知道印尼的发展水平 和他超级廉价的劳动力 要说是进口 那还真不能反驳神马 不过同样是进口 做琴的差距咋就那么大捏 还 有一种忽悠新手的琴号称是外国的牌子(其实就是杂牌)实际上都是MADE IN CHINA很多卖家利用这一误区 大力推荐所谓的进口或者”外国”的品牌那你干嘛不老老实实买一支享受保修的国产高性价比琴呢要告诉大家 选琴需理智 绝大多数的中低端琴都是国产的或者中国代工生产的 我们国家的制琴技术还是可以的请脚踏实地 不要看轻国产
对于初学者来说选吉最重要标准
1 手感必须好
2 音必须准
至于音色只能说可遇不可求
首先说一下手感问题
直接影响手感的事弦距弦距必须低这样初学者按起来才会省力,方便使用。
第一品处为1-15mm
第12品处为3-45mm
也就差不多是硬币的厚度。
一般来说,厂商会把品牌logo印在琴头上,琴头后面这是琴扭,而琴扭有分开方式和闭合式还有半闭合式。
开放是琴扭
半闭合式
闭合式
开放式:结构暴露在外面,容易氧化,稳定性比较差
板闭合器:体积比较大,琴扭背部是凸出来的。
闭合式:结构相对稳定不易氧化
接下来看琴颈对于琴颈 主要看弦枕、品丝、指板、琴颈是否平直
下面逐条解释一下
这个白色的条 就是弦枕了 准确的说 叫上弦枕(下弦枕一会儿说)也有可能是黑色的弦枕的材质常见的有塑料和牛骨它的作用是 固定并支撑琴弦 让弦和指板有一定的距离距离的高低决定了琴的手感 距离过高 弦距就大 按弦的时候很吃力 尤其对于初学者来说 大大增加了学琴的难度一品琴弦到品柱的距离1mm是比较合适的~品丝问题再次简述一下就是要:
注意检查品丝的边缘 用手从琴头摸到琴颈交接出 看看有没有不平整的品丝 它可能会在今后练习的时候刮伤你的手指补充说一点 再检查一下品丝是不是平整 如果不平整 很容易造成打品(弹琴的时候琴弦震动和品柱产生兹兹的声音 就是常说的打品问题)
顺着箭头的方向 看看品丝有没有左右不一样高的情况
指板
从琴头的第一个格子叫第一品,吉他有20多品,3 5 7 9 12 品会用点的形式标记出来 也是自然泛音点
指板通常选用玫瑰木 一些高端的 会选用乌木 这种木材更加坚硬
检查琴颈是否平直琴颈平直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弯曲变形 会造成琴弦打品 弹琴时出现杂音
方法:把琴放平 从琴的屁股看向琴头 观察琴颈时候出现弯曲 确认笔直后 逐品弹奏 再次确认每一品都无打品现象
接着说琴箱 决定琴音色的部分
面板
面板是吉他共鸣的发源地,琴的音色主要取决于面板和琴弦 可见面板的好坏直接影响的琴的声音 我们就不复杂的说面板内部的音梁架构了
简单说一下材质
常见的木材有云杉 红松 等 不能草率的说某种木材好或不好 只能说不同的材料声音 特性不同 云杉清亮 红松温暖 当然木材等级不同 声音也有很大差别 比如:风干半年VS风干十年 那一定是天壤之别的
听起来好像有点复杂 记住一句话好了:品牌琴是符合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的。背侧板
背侧板最常用材料是桃花心木和玫瑰木
下图第一支为玫瑰木、 第二支为沙比利(桃花心木的同科)
颜色上还是比较容易区分的 玫瑰木颜色深一些 桃花心木是黄色的
桃花心木中频较足 声音温暖;玫瑰木音频饱满 声音较浑厚
顺便说一下琴的涂装工艺:亮光和亚光
上图第一支为亮光:精致华丽 可以清晰的反射出倒影
第二支为亚光:质朴典雅 有点磨砂的手感
音孔是吉他共鸣箱传播声音的通道 ,看到音孔里面有个小孔了吗 可以通过六角扳手调节琴颈的弯曲度
如果由于气候原因 导致琴略微打品 可以适当调节
向细琴弦方向调节 琴弦降低;向粗琴弦方向调节 琴弦升高 。注意每次调节角度在15度内为宜 不要一次转动太多
说到音孔 必须说一下怎么辨别单板和合板很重要哦 准备去实体店的同学一定要知道这个常识
合板:是由人造木头(用木头的脆片和粉末通过高压压成的)制作的。
单板:是由自然的木头制作的 又分为面单 面侧单 全单
面板是实木制作的是面单、 面侧板是实木制作的是面侧单 面板侧板背板都有实木制作是全单
不用说 通常合板的价格是低于单板(并不不绝对) 为了防止黑心老板把合板当做单板卖 我们学习一下辨别方法
1.听音色
合板琴的木材是压缩成型的 再加上胶水粘连 共振不如自然木材 ,因此声音比较沉闷 而且延音较短
单板琴声音极具动态 演奏时 延音较长 音色动听
但是这种方法 对于不会弹琴的初学者来说 是很难做到的 我们用下面的方法
2.看音孔
不要忘记自然木材都是有年轮的
上图第一章是合板 第二张是单板 可以清晰的看到单板琴是有年轮的哦
误区三:单板一定比合板好
我们只是说 通常情况下 单板是优于合板 而且价格也比较高 但是近些年来 有很多商家利用初学者的这一误区 推广一些所谓的低价的超高性价比单板吉他 这些琴的售价 可能和合板相同 甚至低于一些好的合板 作为小白的你一定要知道 吉他并不只是由“单板”or“合板”这两个字来决定好坏的 琴的设计、琴师的工艺、木材的等级、琴的质量等等方面都影响这一支琴的好坏
合板琴也不是一无是处 起码质量稳定 不会出现变形开裂这些问题 初学者不懂得保养琴 如果预算真的不够 用合板也是明智的选择
琴码
琴码上有下弦枕(白色的条)和固弦锥(黑色的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