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动漫,烈火浇愁有多少集?
烈火浇愁有145集
动画烈火浇愁中的主角灵渊和宣玑在小说的最后一章才在一起。灵渊和宣玑一共经历了两世才走在了一起。
烈火浇愁小说于2018年12月31日开始连载,至2019年8月8日全文连载结束。2020年5月23日全文修完。
烈火金刚为什么现在很少看到?
烈火金刚是中国最早的原创机器人动画之一,曾经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风靡一时,但现在已经很少在电视上播放了。其主要原因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观众的审美观和需求不断变化,烈火金刚的制作技术和故事情节已经跟不上时代步伐。
此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电视台和电视栏目也愈加商业化,更倾向于播放商业化的流行综艺节目,偏爱投资收益较高的新作品,从而让老作品如烈火金刚难以获得播出机会。烈火金刚作为一部优秀的中国原创动画,虽然现在已经较少播放,但它的品质和成就依然值得我们铭记和回味。
GBA火焰之纹章哪一部最好玩?
毫无疑问,烈火之剑是最优秀的
封印如告死之翼所说,虽然它很优秀了,但与烈火相比,还是差很多,毕竟发售日期更早,各方面都没有那么完整,烈火在其基础上发扬了光大,画面,CG,音乐,情节,人物的刻画,支援,平衡性,都达到了GBA新高
而圣魔,则是突然出现的一作,既完成了GBA末期的使命,也为以后的系列发展提供了经验(比如说分支转职系统)
虽然它五脏惧全,各方面也不逊色,但是仍然不能摆脱试探与赶炮火工夫的嫌疑,而且难度也偏低.
总之与烈火之剑比,还是不行的...
倒是火花天龙剑就圣魔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游戏"圣邪的意志",有很大的可玩儿性(当然不是说圣魔不好玩),从情节到支援,再到人物到武器,都作了新的改革,尤其是难度,非常之有挑战性哦~
为何会遭提前上映哪吒之魔童降世碾压?
昨天8月7日是七夕节,中国电影市场票房迎来了今年暑期档最高的增幅。
但最成功的还是《哪吒之魔童降世》,单日票房高达2.47亿,累计票房已经达到29.18亿,最终猫眼预测票房高达47.43亿。《烈火英雄》昨天票房达1.24亿,累计也有8.62亿,预测最终票房达到13.07亿。
《烈火英雄》的票房成绩当然不叫扑街了,但和《哪吒》大爆相比确实被直接碾压。
《烈火英雄》上映前无论点映的口碑,还有上映时半个娱乐圈的打cal全面l宣传,都让大家以为这部电影会是2019年的《我不是药神》。结果上映后《烈火英雄》票房直接遭到动画电影《哪吒》碾压。《烈火英雄》不如《哪吒》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哪吒》的类型比《烈火英雄》更受到观众的欢迎。有些观众可能没有理解这个意思,《哪吒》的背后的主人公哪吒,可是中国最名知的三大神话人物之一。齐天大圣孙悟空,三头八臂哪吒,还有就是杨二郎。《哪吒》在中国本来就是位家喻户晓的神话人物,1979年的《哪吒闹海》更是很多70后观众,80后观众,再到90后观众的童年记忆。
可以这么说,按照现在商业市场的那一套。
《哪吒》本身是个大ip,带有全中国人民的巨大流量的潜力。
当然潜力并不一定能转化票房,《哪吒》能够成功就是电影的优秀转化ip类型的优势,造成了像《大圣归来》一样的全民观影热潮。
《烈火英雄》也是改编自“大连7.16”的真实事件。但这是个伤痛的灾难事故,先是因为灾难不像“哪吒”一样在全国人民中那么的耳熟能详。很多人可能只是听过这场事故,却都不太具体了解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它就不像“哪吒”这样具体形象的神话人物,那么的吸引观众了。还有就是“大连7.16”是个灾难事故,本身基调是悲伤而且壮烈的。
如果从电影类型上比较,《烈火英雄》对应国内电影应该是冯小刚导演的《唐山大地震》。虽然这两部电影一个是天灾一个人为,但整体类型上比较类似。而人类整体上是好逸恶劳,喜乐厌悲的。
所以,现在全世界票房榜前100强的电影,基本都是简单粗暴的商业特效大片,或者那种结局美好的合家欢的商业大片。《哪吒》就是一部燃向的商业大片,《烈火英雄》则是部悲伤的现实电影。
大多数观众在火热的暑假,他是想到电影院跟着燃着娱乐一把,还是到电影院里因为现实痛痛快快地哭一场,答案相信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电影类型并不是导致结果的唯一因素。否则,这解释不了2018年《我不是药神》票房上的大获成功。其次,《哪吒》和《烈火英雄》口碑质量有着明显的高低。《哪吒》上映到现在突破太多记录,但是还是有不少观众批评有些搞笑段子有些低俗,但这并不是重要的因素。但有的观众最批判的一点是《哪吒之魔童降世》,批判其文化内核不如79年的《哪吒闹海》。
认为哪吒这个神话人物能够深入人心,它是“割肉还母、剔骨还父”的反抗封建父权的精神。《哪吒之魔童降世》对于李靖形象的改编,还有哪吒的反抗改成命运,其实是丧失了原本的精神,深度不够。这些观点怎么看,大家见仁见智。
但《哪吒》故事核心非常契合当下这个时代的家庭关系,再加电影制作水平过硬。节奏明快,特效众多,打斗精彩,感情到位。可以说是制作,剧情,角色,燃点,笑点,泪点——
这部动画电影各方面都做到非常的平衡,它或许还缺少一些更有深度的思想挖掘。但在国产商业动画电影当中,《哪吒之魔童降世》是真真正正做到“合家欢”这一词,受到观众喜欢追捧情有可原。
《烈火英雄》在结构节奏上就极其不平衡。
《烈火英雄》这部电影在结构和节奏上面却是不怎么平衡,如果要形容的话。有点过于为了“正能量 ”而“正能量 ”,为了让观众哭而“哭”。这部《烈火英雄》最大的问题,它是节奏和结构上面的不太平衡。
《烈火英雄》电影的前半部分节奏还是不错的,开始是“火锅店爆炸”事件,引出了黄晓明失误被降职的事件,紧接着交代了男一号黄晓明因为害死同事的ptsd,男二号杜江虽然做上队长,但他老爹还是看不上他。
紧接着,港口油罐爆炸了,爆炸的威力十分巨大,可以说毁天灭地了。然后紧急的调了大量消防员进入现场,各大消防支队分工配合灭火,而人民那边因为传言很多人民出逃,而黄晓明的妻子和儿子走散了。
《烈火英雄》前半部分结构和节奏和大量灾难片相同,制作和特效方面也都是可圈可点的,人物角色也没有太大的问题。
但这部电影后半部分节奏就渐崩了,郑志为救人被绕死时慢镜头拖了两三分钟,随后杜江手机拍地址让消防员告别家人。黄晓明转阀门捡照片又是慢镜头的牺牲,再到欧豪所饰演的角色淹死后杨紫跑来的哭泣。这部电影后面很多剧情其实在现实中都有原型,但导演拍得有种为了煽情而煽情,为了让你哭而哭泣。
一个人的情绪起伏是需要缓和的,这电影后半段哭得人都累了,累得都疲乏了,影响的就是结构和节奏崩掉了。
这种一味的渲染悲伤气氛,导致观众不太喜欢和愿意接受,也是理所当然的了。总而言之,中国观众喜欢《哪吒之魔童降世》,它的票房频繁破了记录,是因为《哪吒》真的做到商业动画的“合家欢”气质 ,适合全年龄的观众。《烈火英雄》节奏结构却失衡,有些为哭而哭了。
它后半段悲伤煽情得太过,过到有些不喜欢的观众认为都虚假了。
更多关于《哪吒》和《烈火英雄》的问题,欢迎大家关注和讨论!
为何有人却对烈火英雄如此苛责?
《烈火英雄》票房破十亿,已经是近年主旋律电影里的典范,算是非常成功了。至于为什么苛责,其实不然,算不上苛责,因为任何电影都有反面声音,世界上还没有所有人都很满意的一部电影,应该客怎么样待这些声音,他们存在是合理的。
一、有进步其实消防题材的电影真不好拍,因为已经有好几部在前面放着《救火英雄》《烈火雄心》《活火熔城》《逃出生天》等等,都是港片,市场反应都一般,剧情设计上很难有突破。无论是什么样的消防题材,都是很惊险的火灾场面,爆炸,会吞人的火舌,然后感人的场面故事,牺牲。这些元素很难突破。
但是这次的《烈火英雄》取材于现实中的一场城市级别的大爆炸,这个尺度应该是目前的消防电影里最宏大的。有几个数据:
故事原型是被称为「世界消防史一个奇迹」的中国大连7.16新港油库爆炸火灾。事故发生在2010年,当时,一条输油管线爆炸,引燃10万立方米的油罐,瞬间火光冲天。
如果当时消防员没有及时灭火导致油罐储藏区全部爆炸,真实的威力相当于100颗原子弹,足以摧毁整座城市。
电影里有观阀门的场景,四个阀门,每个要转8000转才能关上。而真实的场景是,每个阀门要转80000转,而当时的几名消防官兵全部完成了任务。
类似的震撼数据还有很多,都能说明这场火灾非同寻常的尺度,正是因为尺度够大,拍出来了不一样的消防电影。
二、有惊喜其实几位演员的选角和表现都算得上惊喜,拍这种类型的电影,演员是非常关键的,临危之时对人性的考验,一面是人趋吉避凶的本能,一边是救人的使命,情绪复杂。
黄晓明和杜江就不用说了,特别是杜江,演公职人员可是说是顺手拈来,每一次都能演得有血有肉。黄晓明和杨紫这次在电影里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特别是杨紫作为里面唯一一位女消防员的角色亮点不少。
这几位优秀的演员将各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表达得非常丰满,让整个故事看起来非常的鲜活。
三、有遗憾其实这次电影的拍摄手法是以小见大,真实的场面可能远比电影里描绘的场景大得多。如果有机会,能够把整个场景的宏大再显,拍出后天那种大的灾难片的感觉,可能会更震撼人心。
四、吐槽的人在吐槽什么其实刨去那些不了解真实情况的无理吐槽,大部分的吐槽的点都集中在一点上:
说电影拍摄的过于英雄主义,过分煽情,救火的过程中还那么多的感情纠葛和个人表现之类。
其实这些人都是吐了一边,不顾另一边。电影本身就是艺术,艺术抽象于生活,肯定会有艺术化的处理手段。如果按照这些人的说法,那电影就不用拍了,直接用三维动画还原当时的情形就完了,人物之间不需要交谈,根本没时间。而且很多吐槽的都是复制粘贴,说得一摸一样的,听听就好了,不需要太在意。
总的来说《烈火英雄》还是非常正能量感人的一部电影,是一部好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