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证券大智慧官网,水浒传最后有几位得了善终?
水泊梁山全伙接受招安之后,奉旨伐大辽、灭田虎、平王庆,可谓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不想最后南征方腊却死伤惨重,以致最后回京受封赏者十不存二三,这样的结局让很多人嗟吁不已。
不过,得上天眷顾,还是有三十二人得以善终,多少让人心中得到一丝宽慰。
公孙胜第一次下山探母之后就没打算再回梁山,只是因为宋江等人抵不住高廉的妖法,所以去请公孙胜。
公孙胜一心修道,不愿再理红尘,加上师傅罗真人也不放他下山。但又惦念昔日兄弟,所以左右为难。罗真人知其尘缘未了,于是放公孙胜下山,同时与宋江约定,当战事平息,需放公孙胜回山修道。
平定大辽、田虎、王庆之后,大军闲置,公孙胜见已无战事,于是向宋江辞行,宋江纵有万般不舍,也不得不话付前言,于是公孙胜与众兄弟洒泪分别。
次日,众皆相别。公孙胜穿上麻鞋,背上包里,打个稽首,望北登程去了。宋江连日思忆,泪如雨下,郁郁不乐。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公孙胜刚刚离开,南征方腊的圣旨就到了。同时,梁山好汉大规模阵亡的惨烈序幕也就此拉开。
紫髯伯皇甫端南征之前奉旨调往御马监为皇帝养马,最终获封御马监大使。
玉臂匠金大坚和皇甫端一起被皇帝留用,没有参加南征,最终在内府御宝监为官。
圣手书生萧让蔡京虽然是奸佞之臣,但是他的文学造诣确实不是盖的,尤其是书法水平,称得上当世大家。于是在大军南征开拔之前就要走了萧让。最终萧让在太师府上做了门馆先生。
铁叫子乐和皇上和太师要完人,喜好玩乐的驸马王都尉也来了,他要走了乐和。最终乐和在驸马王都尉府中作伴,虽没什么具体官职,却是留任的众人中最逍遥自在的一个。
神医安道全很多人对安道全有一个误解,就是他没有参与南征。实际上安道全有随大军出发,只是因为皇上圣体违和,所以在途中被圣旨调回京城了。
最终安道全在太医院做了金紫医官。
花和尚鲁智深南征结束后,大军准备返程。是夜,在禅房休息的鲁智深听得外面响声大作,以为战鼓响,提着禅杖就要出去厮杀,后得僧人告知才知道乃钱塘江潮信之声,遂想起师傅智真长老所赠四句箴言:
逢夏而擒,遇腊而执。
听潮而圆,见信而寂。
在得知圆寂之意后,鲁智深仰天大笑,命和尚烧水,沐浴更衣后让军士请宋公明来,留下颂子一篇:
生平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
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
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鲁智深还是提辖时曾三拳打死镇关西,因此摊了官司被通缉,在看通缉告示时,书中交代他大字不识几个,可是在人生终点,却做出如此有禅意的一篇颂子。或许他真的就此大彻大悟,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再或者是摒弃肉身,得其果位了。
比及宋公明见报,急引众头领来看时,鲁智深已自坐在禅椅上不动了。
鲁智深虽然去世的较早,但这样的结局也算得上完美了。
行者武松和鲁智深一样,武松一直是坚定的招安反对派,不过出于义气,并没有弃众兄弟而走。南征方腊,武松被包道乙用左道之术斩去一臂,成了废人。
武松本就无心官场,在大战中眼见昔日好友张青、孙二娘、施恩等人俱亡,再加上鲁智深坐化,最终下定决心与宋江辞别,至此留在杭州六和寺正式出家,并照料重病风瘫的林冲。
朝廷为表其功绩,加其为清忠祖师,赐钱十万贯,以终天年,寿八十而终。
武松对宋江说道:“小弟今已残疾,不愿赴京朝觐。尽将身边金银赏赐,都纳此六和寺中,陪堂公用,已作清闲道人,十分好了。哥哥造册,休写小弟进京。”宋江见说:“任从你心!”
浪子燕青燕青虽然只是家仆出身,却是梁山上少有的真正智者,大军返程之际,他私下找到故主卢俊义,希望劝卢俊义与自己一同辞官隐居,因为他知道,若回京,则生死难料。
可惜,卢俊义再次拒绝了燕青。之所以说再,是因为当初吴用假扮算命先生诓卢俊义往泰安,燕青就曾断言吴用必是梁山假扮的,可惜卢俊义不听,结果中计被擒上梁山;之后卢俊义从梁山返回大名府,卢家已经易主,燕青被李固赶出,不惜讨饭为生留在北京,就是为了给卢俊义通风报信,可惜卢俊义又不听,结果被陷害入狱。这是第三次,结果丢了性命。
燕青见主人不肯离开,留书宋江,飘然而去,从此逍遥天地之间。不过并没有李师师相伴,那是电视剧改编的剧情,原著中的李师师只是一个水性杨花的名妓,最后一回宋徽宗梦游梁山泊被噩梦惊醒,李师师还睡在一旁。
燕青纳头拜了八拜,当夜收拾了一担金珠宝贝挑着,竟不知投何处去了。
混江龙李俊李俊之前并不算出彩儿,或者说是因为同为水军统领的张顺太过出彩儿而掩盖了李俊的光芒,不过在最后的选择上展现出了过人的大智慧,不愧水军总统领之位。
大军启程在即,李俊诈病瞒过宋江,之后遵守约定,去太湖找赤须龙费保等四个结义兄弟,最终远征海外,做了暹罗国国君。
且说李俊三人竟来寻见费保四个,不负前约,七人都在榆柳庄上商议定了,尽将家私打造船只,从太仓港乘驾出海,自投化外国去了,后来为暹罗国之主。
出洞蛟童威作为李俊的铁杆小弟,南征得以幸存,李俊诈病留下服侍,之后一直追随李俊,成了暹罗国官员。
翻江蜃童猛与哥哥一起追随李俊,成为暹罗国官员。
神行太保戴宗戴宗因梦见崔府君勾唤,所以在宋江回京后与宋江道别,辞了官职,去泰安州岳庙陪堂求闲。
戴宗并不是用计脱身,他说的应该是真的,在岳庙出家后,戴宗身体很好,并无疾病,几个月后的一日忽然与众道伴辞行,继而大笑而终。
去世后,戴宗屡屡显圣,守护一方百姓,也因此得百姓供奉。
后数月,一夕无恙,请众道伴相辞作别,大笑而终。
活阎罗阮小七阮小七在南征结束后受封盖天军都统制,王禀等人曾被阮小七辱骂,因而怀恨在心,便在童贯面前说出当初阮小七身披方腊伪龙袍,头戴伪龙冠肆意玩闹之事。童贯又告知蔡京,于是蔡京上禀天子,阮小七因此被夺回诰命,削职为民。
阮小七本就反对招安,也不愿做官,被罢免反而落得清闲,带了老母回梁山泊石碣村重操旧业,侍奉老母,后六十而终。
依旧打鱼为生,奉养老母,以终天年,后来寿至六十而亡。
小旋风柴进柴进得知戴宗辞官后便有些意动,后来听闻阮小七因带龙冠穿龙袍被罢官,想起自己卧底方腊做过驸马,若被奸佞以此为由参上一本,到时不仅官职不保,还平白受辱,于是推脱身患疾病,时常发作,辞了官职。
之后仍回沧州为民,当然了,柴进这个民肯定是悠然自得,一般人也不敢招惹他这柴门之后,最终无疾而终。
忽然一日,无疾而终。
扑天雕李应李应赴任半年后,得知老搭档柴进辞官归隐,这个跟屁虫依样画葫芦,说患了风瘫,也辞了官职,回独龙冈为民。
李应虽然没有柴进那样显赫的家世,却也家财万贯,重新做起了富家翁,以终天年。
复还故乡独龙冈村中过活。
鬼脸儿杜兴杜兴是李应家仆,主人走了,他自然跟着,于是和李应一起返回独龙冈。
美髯公朱仝朱仝的人生很好的诠释了什么叫做好人有好报,他不仅人品出众,而且武艺也不错,是所有继续在朝廷任职的头领中结局最好的一个。
在保定府治军有方,颇受赞誉。宋金之战爆发后,朱仝随刘光世大破金兵,一路升迁,直做到太平军节度使。
铁扇子宋清宋清如果不是宋江的弟弟根本就坐不了梁山的头领,他就适合伺候老人种大地,所以说有宋江这样的哥哥是他的幸运也是不幸。
自知无当官之才的宋清虽然也得了封赏,但还是非常识趣的辞去官职,回家务农,这也是好事,毕竟宋江是“四奸”的眼中钉,谁知道宋清继续当官会不会被牵扯连累。
镇三山黄信黄信感觉有点虎,还缺心眼,自号“镇三山”,结果连清风山的三个杂鱼都打不过。秦明走投无路跟了宋江,他好好一个官员不做,被秦明一纸书信就叫去当了山贼。
好在南征幸存,不过最后还是依旧回青州干老本行,感觉……怎么说呢,好听点是增加了一段传奇的人生经历,不好听纯属放着好日子不过瞎折腾。
病尉迟孙立孙立是几乎公认的梁山版“窦娥”,本事不错,却只位居地煞,当初也是受顾大嫂逼迫才不得不知法犯法,落草为寇。
最终和黄信差不多,回登州任职。
小尉迟孙新孙新命不错,本事不大运气好,南征没死,随哥哥孙立回登州任职。
母大虫顾大嫂不得不说,孙立一家强运加身,三口人都没死。南征结束后,顾大嫂随丈夫回登州。
独角龙邹润邹润不愿意做官,辞官回了登云山,只是不知道是占山为王还是做了良民。他和孙立几个也是一起的,相对来说登州一系保存的比较完整,倒是莫名其妙进了天罡的解珍和解宝双双阵亡。
一枝花蔡庆侥幸活下来的刽子手,随关胜回了大名府,后来关胜“醉驾”死了,蔡庆倒是活得好好的。
铁面孔目裴宣裴宣当初铁面无私而被害刺配沙门岛,若非邓飞相救十有八九就得死在那。到了梁山,处处都是情分、义气,裴宣大概也深感自己要的正义是不存在的。
见惯了种种黑暗的他最终回饮马川受职求闲去了。
锦豹子杨林又是一个本事仅仅是凑合却得以幸存的幸运儿,和裴宣商议好了,一起回到饮马川。
神算子蒋敬游子在外多年,见惯了人世间的生死起伏,也就把一切看得淡了。当初吃了官司,不得已才远走他乡的蒋敬思乡心切,于是辞了官职,回潭州老家为民。
混世魔王樊瑞樊瑞原本在芒砀山被公孙胜击败后就拜在其门下,此时大事已了,尘缘已断,自然再无牵挂,于是寻师傅修道去了。
神机军师朱武或许在军事、阵法上已经没了提升的空间,所以朱武迷上了黄老之学,于是找到樊瑞,和他一起去寻公孙胜修道。
小遮拦穆春穆春原本和朱富一起留下照顾得了瘟疫的几个头领,结果人一个也没照顾好,朱富自己还被传染死了。
穆春幸运得多,大难不死,重新回揭阳岭为民。老实说他不做官挺好,纯纯一恶霸,做了官也是被替天行道的对象。
轰天雷凌振凌振是少有的火器专家,炮手的本事独一无二,是朝廷所需的人才,所以仍受火药局御营任用。
除了上述三十二人之外,豹子头林冲南征结束后患上风瘫,留在六合寺由武松照料,半年后病故;双鞭呼延灼在宋金大战中曾大败金兀术,最终在淮西之战阵亡;大刀关胜则因一次醉酒骑马而导致坠马,最终重伤不治。
{!-- PGC_COMMODITY:{"charge_url":"https://haohuo.jinritemai.qwe/views/product/item2?id=3445408950885941295&origin_type=&origin_id=85777155145_3446321513316365396&alkey=1306_85777155145_0_3446321513316365396_011&c_biz_qwebo=2","client_goods_data":"{\"promotion_id\":\"3446321513316365396\",\"product_id\":\"3445408950885941295\",\"title\":\"【读书天地】水浒传 120回全集原文原著完整版 四大名著之一\",\"cover\":\"https:\\/\\/p1.toutiaoimg.qwe\\/img\\/temai\\/52d267e5a729f5ee56821933d3319f64d418a24bwww790-790~400x0.webp\",\"price\":3800,\"market_price\":4980,\"cos_fee\":1900,\"detail_url\":\"sslocal:\\/\\/webview?swipe_mode=1&url=https%3A%2F%2Fhaohuo.jinritemai.qwe%2Fviews%2Fproduct%2Fitem2%3Fid%3D3445408950885941295%26origin_type%3D2003002000%26origin_id%3D85777155145_3446321513316365396%26alkey%3D13_85777155145_0_3446321513316365396_011%26c_biz_qwebo%3D2%26buyin_track%3DCA0QyYjexb8CGgQIABAAIgAor4CI_Pqlo-gvMAE&title=%E5%95%86%E5%93%81%E8%AF%A6%E6%83%85\",\"sales\":5,\"item_type\":4,\"cos_ratio\":50,\"favor\":false,\"in_shop\":false,\"platform_label\":\"小店\",\"h5_url\":\"https:\\/\\/haohuo.jinritemai.qwe\\/views\\/product\\/item2?id=3445408950885941295&origin_type=2003002000&origin_id=85777155145_3446321513316365396&alkey=13_85777155145_0_3446321513316365396_011&c_biz_qwebo=2&buyin_track=CA0QyYjexb8CGgQIABAAIgAor4CI_Pqlo-gvMAE\",\"selling_point\":\"\",\"coupon_amount\":0,\"elastic_title\":\"水浒传\"}","qwemodity_id":"3446321513316365396","detail_url":"sslocal://webview?swipe_mode=1&url=https%3A%2F%2Fhaohuo.jinritemai.qwe%2Fviews%2Fproduct%2Fitem2%3Fid%3D3445408950885941295%26origin_type%3D2003002000%26origin_id%3D85777155145_3446321513316365396%26alkey%3D13_85777155145_0_3446321513316365396_011%26c_biz_qwebo%3D2%26buyin_track%3DCA0QyYjexb8CGgQIABAAIgAor4CI_Pqlo-gvMAE&title=%E5%95%86%E5%93%81%E8%AF%A6%E6%83%85","goods_json":"{\"original_price\":49.8,\"price\":38,\"real_url\":\"https:\\/\\/haohuo.jinritemai.qwe\\/views\\/product\\/item2?id=3445408950885941295&origin_type=2003002000&origin_id=85777155145_3446321513316365396&alkey=13_85777155145_0_3446321513316365396_011&c_biz_qwebo=2&buyin_track=CA0QyYjexb8CGgQIABAAIgAor4CI_Pqlo-gvMAE\",\"shop_goods_id\":\"3445408950885941295\"}","img_url":"http://sf1-cdn-tos.toutiaostatic.qwe/obj/temai/52d267e5a729f5ee56821933d3319f64d418a24bwww790-790","item_type":4,"origin_price":"","price":38,"promotion_id":"3446321513316365396","promotion_source":4,"source":"精选联盟","title":"【读书天地】水浒传 120回全集原文原著完整版 四大名著之一"} --}
怎么从现状走出来?
24岁一事无成,很迷茫,按理说很正常。因为刚开始进入社会,很多人都会经历过这个阶段。但长此以往就真的会使人颓废。要解决这个问题,我给以下三点建议。
一、如果你是大学毕业的,找个好的工作岗位,实现自我价值。
你大学毕业,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实践经验,对吧?你可选择一个对口你专业的厂企工作。如果经验不足,可虚心请教身边的同事,毕竟他们是老员工。若得到他们的帮助你就容易走上正轨了。
但千万不要认为自己有学历就与人家对着干,高人一等,否则到头来吃亏的是自己。如果觉得自己在校所学的知识不足,可利用工作之余再深造,如自学或参加相关培训等。这样,你的专业水平会脱颖而出,工作更快有起色。
二、如果你没有专业知识,先去参加技能培训,再考虑工作。
朋友小A,由于学业较差没能如愿升学。但他没有气馁,刚走出校门的他就去参加汽车修理培训。凭着他刻苦磨练,好学好问,很快就掌握了这门技术。然后,他去帮人打工,每月都有可观收入了。
两年后,小A在家人的协助下,自己开了一家修理厂。创业成功的他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从这例子可知,只要你愿意,选一门喜欢的技术进行学习,日后无论打工还是创业都是可行的。你可以考虑考虑哦。
三、如果你是小白,想急功近利,可以从事快递类行业。
现在的工作选择机会很多。如果你一无所有,想马上赚钱,那么美团外卖、快递是首选了。做美团外卖的,一台电动车兼注册个号即刻可上马了。
只要不怕辛苦劳累,一个月挣个五、六千甚至更多的是随便的事。快递行业与美团一样,都是赚钱较快的行业。不过,我认为这类行业解决燃眉之急还可以。从长远考虑,前面两项相对更踏实一点。
以上几点建议希望能帮助你。只要找准目标,努力拼搏,你很快就会冲破迷茫,走向光明,达到成功彼岸的。
——————
我是@whq心之泉 ,欢迎关注、留言。
是阐述中国的隐士文化吗?
【易经乾卦中的“见群龙无首吉”解】
“群龙无首”,现在的解释是:一群龙没有领头的。比喻没有领头的,无法统一行动。所以,现在提到“群龙无首”,更多的是贬义词,但是,这个词出自《易经》乾卦用九的爻辞里,原句是:“用九,见群龙无首,吉。”,从这个“吉”字就知道,原来的意思和现在的理解是不一样的。那么,为什么“见群龙无首,吉”呢?
《易经》中只有乾卦出现有用九,所谓的九,指代的是阳爻,这里用九的“用”字就是使用、运用的意思。用九就是使用阳爻的意思。再换个字,就是“该”,该阳就阳,该怎样就怎样,这是用九的真正的意思。
用九的爻辞曰:“见群龙无首,吉”。这里的“见”通“现”,就是表现、出现、化现的意思。这里的“群龙”,并不是一群龙,群在这里是多的意思,更接近于“各个、每个”的意思。“首”是头面,样子。这句话用一句通俗的话解释就是: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见群龙无首”就是这个意思。
曹操把酒论英雄,对龙有一段描写:“龙者,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吞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藏于波涛之内。”这就是对“见群龙无首”的最好的解释。
《易经》讲究三易:变易,不易,简易。“见群龙无首”讲的就是变易。上善若水,随方就圆,要象水那样,变化多端,这就是见群龙无首的意思。
乾卦的六个爻都是阳爻,阳爻就代表龙,乾卦中的六个爻,就代表了龙不同时段的状况: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不是说是阳爻,又在乾卦里,是龙,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初九潜龙爻勿用,上九亢龙有悔,即便是龙,该藏的时候也要藏起来,该盘的时候也要盘起来。《易经》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从这里可以看出,用九即是天德。天德就是天道,就是自然规律。
《道德经》里讲到:“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又曰:“功成身退,天之道也。”类似这样的话,《道德经》里有很多。说白了,仍然是:真人不露面,露面不真人。这就是“天德不可为首”的道理。
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人,要了解自己,知道自己什么能,什么不能。不能的时候要“潜龙勿用”,能的时候才“飞龙在天”,但是,事情还不能做得太过,太过了就“亢龙有悔”,所以,说来说去,就是中庸,走中道。或者说,就是要把“该”学的学好,该干的时候好好干,不该干的时候就窝起来。能这样做就是“见群龙无首”,就是高深莫测,就“吉”了。
扫屋和扫天下有没有根本性联系?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扫屋和扫天下有没有根本性的联系?
题主好,非常高兴回答你这个提问,“”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有根本性的联系,这个成语典故出自东汉名臣,陈蕃少时独居一室而院内龌龊,薛勤批评他:“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客?”陈蕃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安事一屋乎?”薛勤当即反驳:“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凡事要从身边小事做起,不能好高骛远。
扫天下和扫屋是有根本的联系。“一屋不扫”可以理解为,我们平时做事不论大事小事,都要脚踏实地,从细节做起,一点一点向前进步。“何以扫天下”可以理解为我们做事要从基础做起,把基础做好才可以成就大事。
当下我们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人,侃侃而谈,着有远大抱负,想扶摇青云,干一番大事业出来。从商要赚很多的钱,从政官位显赫,其实不然。这些人小事不干,光想着干大事。人生要有所为,就要有所不为,潜心地修炼自己,像雄鹰一样待羽毛丰满了才能一飞冲天。
想想看,自己连居住的环境都不能打扫干净,给你个官干,你又能治理好城市?让城市清洁卫生吗?!小事都干不好还能干大事吗?这就是扫屋和扫天下道理的根本性联系。切记凡是要从小事做起 ,不能空谈妄想,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才能有好的结果!
好了,今天的悟空问答就回答到这里了,不妥之处给予指正。
为什么有人说左宗棠近妖?
左宗棠年轻的时候屡试不中,四十多岁才出仕为官,可谓大器晚成,不过这不代表他能力不行。
古人云“大智近妖”,左宗棠的智慧,以及他取得的成就,都可以证明这一点,而他力排众议收复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新疆,以及痛击法军之事,尤其值得说道。
01,屡试不中,大器晚成。
左宗棠1812年出生于湖南长沙,父亲左观澜是著名的诗人,虽然官做得不大,但在文坛名气非常大,被时人称道。
左宗棠年轻时聪慧好学,十六岁的时候应长沙府试,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成为一名童生,后来他再接再厉,并在二十岁的时候考中举人,可谓青年才俊。
不过,在随后六年时间里,左宗棠三次参加会试都落榜,这让他十分郁闷,于是不再参加会试,转而潜心求学,还在两江总督陶澍家中担任家庭教师,前后长达八年之久。
在陶家任职期间,左宗棠一方面广泛阅读陶家藏书,从而增长了知识积累;另一方面他也很关心天下大事,而且见解独到,比如清朝在鸦片战争中失败后,他就意识到建造新式战船和火炮的重要性。
1848年,胡林翼向时任云贵总督林则徐推荐左宗棠,但左宗棠因事未能赴任,两年后林则徐路过长沙,两人相约于湘江舟上,进行了深入交谈,林则徐称赞左宗棠“绝世奇才”。
尽管林则徐对左宗棠评价这么高,但左宗棠也有自己的心病,那就是屡试不中,要知道那时候科举才是出仕的正途,靠给人当幕僚而入仕,仕途将会受到极大限制,左宗棠一度感到十分颓废,尤其当时他已经三十八岁了。
带着这份惆怅,左宗棠在老家居住了很久,期间除了读书写字,救济乡里之外,就是与各界名流交流学问了,这让他极大增长了学识。
1852年,太平军围攻长沙,为了保卫家园,左宗棠这才勉强应湖南巡抚张亮基之聘,成为其幕僚,随后他运筹帷幄,在抵抗太平军的过程中屡献奇策,开始崭露头角。
后来,湘军将领骆秉章接替湖南巡抚,左宗棠又当了六年时间幕僚,在他的悉心辅佐和筹划下,骆秉章成功保全了长沙。
1856年,在湘军首领曾国藩的推荐下,左宗棠被朝廷授予兵部郎中之职,两年后又在骆秉章的推荐下,朝廷给他加四品卿衔,但这些都只是虚职。
虽然左宗棠不过是骆秉章的一个幕僚,但他名气非常大,很多达官显贵都说“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可见左宗棠的贡献有多大。
由于在对抗天平天国的过程中表现出色,左宗棠受到了咸丰帝的极大关注,但着也让他遭受了许多人的嫉妒,比如湖南永州镇总兵樊燮就曾构陷他,要不是胡林翼、郭嵩焘等人相助,他早就性命不保了。
左宗棠命运的转机,出现在1860年,这一年太平军攻克江南大营,左宗棠以四品候补堂官衔,跟随曾国藩襄办军务,他组织了一支五千人的军队,号为“楚军”,在江西与安徽一带与太平军作战,因表现优异,于第二年被曾国藩推荐为浙江巡抚。
如果不是因为太平天国运动,左宗棠很难以一个举人的身份成为封疆大吏,但命运就是这么让人难以揣摩,他被迫弃文从武,反而找到了一个步入官场的蹊径,不过浙江巡抚还不是终点,他未来还将有更大的发展。
1862年,左宗棠分别与法军和英军组成了常捷军、常安军,收复了绍兴和金华,因此升任闽浙总督,1864年他又收复了杭州,又被朝廷加太子少保衔,赐黄马褂。
后来,左宗棠收复浙江全境,并率军入江西、福建阻击太军平,因功被封为二等恪靖伯。
至此,天平天国运动被完全镇压,左宗棠也功成名就,成为主政一方的大员,但他认为这不是他最想要的,因为他还有更多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1866年,左宗棠上书朝廷,要在福建成立福州船政局,并设立船政学堂,建造新式战船并培养海军人才,得到了同治帝的准许。
可以说,左宗棠还是很有先见之明的,他看到了清朝军事上的软肋,因此提前布局,只不过还没等他施展拳脚,朝廷就派他去西北平乱,这无奈之下只得举荐沈葆桢为总理船政大臣,代替完成未尽事宜。
1866年到1874年,左宗棠在陕甘地区镇压捻军起义和回民起义,虽然进行了艰苦卓越的战争,但都取得了最终胜利。
期间,左宗棠转任陕甘总督,并升任一品衔的东阁大学士,正式进入权力中枢,他还在兰州设立了甘肃机器制造局,制造新式武器装备,也是非常具有战略眼光的。
不过,不管左宗棠在哪儿,他都是非常关心船政事务的,比如当时有人提出停止制造轮船,因为花费太大,还可能因为技术不成熟而没有结果,左宗棠就予以严厉驳斥,说“借不如雇,雇不如买,买不如自造”,可见他对于掌握核心有着很深刻的认识。
但就这一点开看,说左宗棠近妖,那是一点也不为过的,他有放眼看世界的眼光,也有付诸行动的勇气,当时像他这样的人还是很少的。
02,力排众议,收复新疆。
当初,左宗棠平定捻军的时候,同为钦差大臣的李鸿章处处掣肘他,导致他只能对捻军围而不剿,捻军最终窜入河南、直隶一带,京城因此告急,这让慈禧太后大怒,差点就撤了他与李鸿章的职。
后来,左宗棠顶住压力,一举消灭了捻军,但与李鸿章的恩怨也就此结下,而就在他平定回民叛乱之后,他与李鸿章的纷争再起。
事情是这样的,正当朝廷在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回民叛乱之时,新疆各地豪强纷纷反叛,建立了各种割据政权,浩罕汗国首领阿古柏在英国则支持下攻入新疆,占领了大片领土。
无独有偶,沙俄见新疆局势混乱,于是出兵占领伊犁,而在此之前沙俄已经迫使清廷割让了大片领土了,但依然感到不满足,继续对新疆发起侵略活动。
可以说,新疆是前有狼后有虎,眼看清朝在新疆的地盘越来越小,统治力越来越弱了,左宗棠为此感到十分担忧。
1871年,日本侵占琉球,不久后又对台湾发起了进攻,由于清朝军事压力太大,于是派遣李鸿章与日本签订条约,不但将日本入侵说成是“保民义举”,还主动赔偿日本五十万两白银军费。
李鸿章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认为清朝海军建设实在太落后,根本打不赢日本,所以只能花钱消灾。
但是,日本也是被西方列强欺负的对象,却反过来欺负清朝这个老大哥,这让很多大臣面子上挂不住,于是上书年轻的光绪帝,光绪帝极其重视,开始讨论海防问题,海防塞防争论因此爆发。
当时,很多大臣认为,以清朝的国力,必须在海防和塞防二者之间做出抉择,其中海防的声音特别大,以李鸿章作为代表。
李鸿章认为,新疆是满蛮荒之地,当初乾隆帝收复新疆,也不过时徒增军费罢了,因此放弃新疆不会伤国家元气;但是,海防就不一样了,如果不加强沿海防御,从而抵御西方列强进攻,就可能会亡国。
新疆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伤;海疆不防,则腹心之大患愈棘。
因此,李鸿章主张,应该暂停塞防,以节省军费用于塞防,得到了醇亲王奕譞等人的支持。
但是,对于李鸿章的主张,左宗棠并不认可,他说新疆牛羊遍地,瓜果累累,金银矿产资源更是丰富,这哪里是赤野千里,简直是沃野千里啊;并且,新疆如果不保,那么蒙古就不保了,蒙古若丢失了,那京城可就危险了,要知道英俄可都在觊觎新疆,不收复新疆,清朝将永无宁日!
是故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若新疆不固,则蒙部不安,匪特陕、甘、山西各边时虞侵轶,防不胜防,即直北关山,亦将无晏眠之日
左宗棠的观点,得到了丁宝桢、吴元炳等人的额赞同,他们都认为沙俄是心头大患,必须加强塞防。
其实,海防塞防是同等重要的,之所以要为此争论,说到底还是没银子,没银子就没武器没兵丁,因此只能在塞防海防中二选一。
左宗棠虽然支持塞防,但他不是否定海防,他只是不认可放弃塞防,他给朝廷上的《复陈海防塞防及关外剿抚粮运情形折》中指出: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他还提出,塞防的经费不能挪给海防,必须马上出兵收复新疆。
最终,左宗棠海塞并重的观点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朝廷就下令左宗棠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出兵收复新疆。
但是,狡猾的慈禧太后不愿意从国库拿太多钱,只给了左宗棠五百万两白银(国库出二百万,各省筹措三百万),这当然是远远不够的,他认为至少需要二千五百万两才够。
不仅如此,兵力和粮饷也是大问题,但左宗棠并没有因此退缩,他知道只要解决钱的问题,其它问题就好说了,于是他把好朋友胡雪岩找来了。
当初,左宗棠在平定太平军的时候,胡雪岩就帮着解决粮饷问题了,胡雪岩也因此成为红顶商人,富甲一方。
在胡雪岩的帮助下,左宗棠从上海等人的西方银行前后借款数次,一共借走了1875万两白银,还从华商那里借来了八百余万两白银,从而解决了钱的问题。
比较有意思的是,当时西方各国尤其是英国银行竟然借给胡雪岩大量白银,左宗棠拿着这些白银收复新疆,其实损害的恰恰是英国乃至其他欧洲列强的利益,用敌人的钱来打敌人,这是最让人解气的一件事。
有人可能要问了,列强明知道左宗棠借钱打自己,为何还要借?
其实,这正是左宗棠的高明之处,他当初对胡雪岩说,用更高的利息找列强借钱,列请肯定会借,因为列强们都是为了利益才来中国的。
果不其然,列强银行只看到了眼前利益,于是纷纷借钱给胡雪岩,更何况胡雪岩还拿自己的家产作抵押,列强们就更没理由不借了。
其实,这些列强银行压根不相信左宗棠能收复新疆,所以才愿意借钱给他的,当时甚至连朝廷也不太相信,但他和胡雪岩对此深信不疑。
在筹措到钱之后,左宗棠又花了两年时间收购粮食、打造军械,他请了很多有名的专家和工匠,打造或改良了很多洋枪洋炮,而且非常有针对性,比如阿古柏军队以英国枪支居多,他就让人制造了大量螺丝炮和劈山炮,以及广东无壳抬枪。
在这个过程中,左宗棠又坑了沙俄一把,他找到沙俄商人索斯诺夫斯基,从沙俄以高价购买了大量粮食,后来左宗棠收复新疆,沙俄后悔得要死,但也只能哑巴吃黄连。
不过,左宗棠在备战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小的阻力,那就是兵源问题,当时朝廷给他的兵并不多,而且吃空饷严重。
为此,左宗棠剔除空额,汰弱留强,招募新兵,最终带着七万多士卒出征了,但这些人中能够打仗的精锐,也只有两万多不到三万人,而阿古柏则有四五万军队,骑兵占三分之一以上。
1876年,左宗棠以六十四岁高龄出征了,他命人准备了一口棺材,发誓要么收复新疆,要么埋骨荒漠。
当然了,左宗棠出征前,已经制定好了战略,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分四路大军出击,并提前在哈密等地建造了粮站,命人囤积粮食、兴修水利,这些都是非常具有战略眼光的举措。
由于左宗棠准备充分、战略得当,再加上其个人魅力让士气大振,结果仅仅花了一年多时间,清军就收复了除了伊犁之外的所有失地,阿古柏及手下头领数千人被处死,不过阿古柏长子伯克胡里及白彦虎遁入沙俄,成为漏网之鱼。
一百六十六万平方公里国土被收回,这是清朝第一次向列强主动发起进攻,并获得胜利的战争,这是何等壮举啊!
但这还没完,战后左宗棠一直上书朝廷在新疆设省并收回伊犁,引渡伯克胡里及白彦虎等人,那他能够如愿吗?
03,应对沙俄,壮士长歌。
当时沙俄确实比较强大,在左宗棠收复新疆之后,曾派遣军舰到天津港口给清廷施压,这就导致清廷倾向于用和平手段收回伊犁。
但是,沙俄当时刚刚经历了克里米亚战争,已经没有看起来那么强大了,左宗棠很敏锐地观察到这一点,觉得武力收复新疆也不是不可能。
尤其是,沙俄当初不相信左宗棠可以收复新疆,曾派人对清廷说,等到左宗棠收复新疆之后,再归还伊犁,在此之前由沙俄代为管理,但清朝收复新疆之后,归还伊利也就合情合理了,只不过沙俄一直装糊涂。
只因回乱未靖,代为收复,权宜派兵驻守,俟关内外肃清,乌鲁木齐、玛纳斯各城克服之后,当即交还。
左宗棠多次上书朝廷,劝说朝廷尽快收复新疆,但朝廷却跟沙俄签订了一个《里瓦几亚条约》,只收复伊犁一座孤城,伊犁周边大片肥沃的土地都割给了沙俄,并且清朝还赔偿沙俄五百万卢布作为管理费,还承诺俄国商人在蒙古、新疆贸易免税。
这简直是奇耻大辱!左宗棠义愤填膺地上书朝廷,痛斥条约的签订,把那个表示愿意继续征战,收复伊犁。
左宗棠的话打动了朝廷,朝廷治罪签订条约的大臣治崇,并派遣曾纪泽前往沙俄继续攀谈。
但是,左宗棠他跟就不相信完全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就能够收回伊犁,他决定以武力作为胁迫,帮曾纪泽一把。
1880年,左宗棠不顾慈禧太后的反对,分三路大军向伊犁挺近,这一年他已经六十八岁高龄了。
左宗棠在出征前曾上书朝廷,“壮士长歌,不复以出塞为苦也,老怀益壮”,他明知道自己这么做是抗命之举,但为了国家利益,他在所不惜!
沙俄听说左宗棠将要进攻伊犁,于是一面从国内调兵遣将,另一面又派遣军舰在辽宁、天津和山东沿海一带活动,对清朝进行威胁。
清朝迫于压力,于是下令将左宗棠召回,左宗棠无奈之下只得撤回,但他临走前让刘锦棠代替自己继续进军,一定要威慑住沙俄。
不过,沙俄因为担心清廷全面开战,就在谈判桌上认怂了,与清朝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和《陆路通商章程》,虽然赔款上有所增加,也没有收回伊犁全境,但好歹伊犁大部都被收回,沙俄在清朝的特权也有所削减,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结果。
如果不是因为左宗棠被召回,他肯定是要武力决绝伊犁问题的,后来他听说条约的具体内容,仍然感到愤愤不平,曾对刘锦棠说,“伊犁仅得一块荒土,各逆相芘以安,不料和议如此结局,言之腐心”,可见他对这个结果并不满,但也无可奈何。
左宗棠入京后,被慈禧太后和李鸿章等人所嫉恨,他虽然担任军机大臣,并在总理衙门行走,但并不受人待见,尤其在练兵、治河、禁烟等问题上,与朝堂上那些庸碌之辈的意见不合,因此他过得并不舒服。
1881年,左宗棠自请外放,朝廷也乐得其所,便任命他为两江总督、南洋通商大臣,他由此开启了新的征程。
04,督师抗法,抱憾而终。
1882年,沙俄正式交还伊犁,之后左宗棠数次上书在新疆建省,最终在1884年的时候得以实现,新疆事务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
不过,转眼到1883年,法国就开始侵占越南了,中法战争爆发,左宗棠让王德榜等人组建恪靖定边军,准备开赴越南作战,但朝廷并不让他亲赴前线。
在随后的战争中,清军一败再败,福建水师全军覆没,越南丢失大半,台湾也岌岌可危。
眼看战火就要烧到内陆了,朝廷派遣李鸿章作为主帅奔赴广东,但他见法国海军十分厉害,便不敢发起进攻;他又担心自己出来的时间长了,北洋水师会失去掌控,于是撒丫子跑了。
左宗棠见李鸿章如此,气得破口大骂,于是上书朝廷,请求奔赴前线,朝廷最终同意了他的请求,他以七十一岁高龄再次出征。
左宗棠来到福建后,一方面积极布防,另一方面组建恪靖援台军,奔赴台湾,在安排完这一切后,他准备在越南与法军决一死战。
左宗棠的布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法军攻打台湾未果,于是将兵力集中在越南,大战即将爆发。
1885年三月,法军主动进攻谅山,冯子材等人率领黑旗军、恪靖定边军痛击法军,取得了镇南关大捷,极大鼓舞了士气。
这个时候,清军就应该主动乘胜追击的,但法国在战败后主动向清廷求和,清廷中求合派适时站了出来,朝廷最终下令左宗棠撤军。
为了达到目的,求合派还诬陷恪靖定边军的将领王德榜等人,致使他们丧失兵权,左宗棠也失去了对恪靖定边军的掌控。
当时,李鸿章是主张求和的领袖人物,认为可以把镇南关大捷当做求和契机,但左宗棠却认为,打了胜仗却要跟法国议和,那以后列强都敢在清朝头上拉屎了,中华将永无宁日!
但是,慈禧太后和李鸿章铁了心求和,左宗棠的建议则被埋没,与法国的议和很快就达成了,越南自此脱离清朝的掌控。
听说议和达成了,左宗棠死得病倒了,1855年九月病情恶化,随后去世,享年七十三岁。
左宗棠临死前曾对人说,此次越南战事,是决定中国是强是弱的一个关键点,他未能南下收复云南,从而扬我国威,为此感到非常遗憾,可谓死不瞑目!
惟此次越事和战,实中国强弱一大关键。臣督师南下,迄未大伸挞伐,张我国威,遗憾平生,不能瞑目!
左宗棠一死,李鸿章就展开了对他的清算,尤其是胡雪岩,被整得家破人亡。
总结一下:左宗棠虽然大器晚成,但能力出众、眼光长远,他收复新疆、痛击法军,由此成为清朝唯一一个两次击败列强的统帅,他还有着一颗炽热的爱国心,这样一个出类拔萃的人,说他近妖是毫不为过
值得一提的是,左宗棠才能卓越,曾自诩为诸葛亮,他的一个友人很不服气,后来他在闽浙总督任上平乱,与友人谈笑间捷报就传来了,友人佩服不已,甘拜下风,可见他并非自吹自擂。
左宗棠的难能可贵之处还在于,当清朝满朝大臣都浑浑噩噩的时候,他为了应对列强而运筹帷幄,提前布局,并积极参与洋务运动,创办了许多军工厂,也大力发展民族工业,通过壮大自己的方式来迎接未来的挑战。
时至今日,新疆还有祭祀左宗棠的左公祠,从兰州到肃州,从河西到哈密,从吐鲁番到乌鲁木齐,左宗棠当年进军的一路上,现在还有他当年种下的左公柳,这是他造福后人之举,可见他当时对新疆是何种感情,当时又有几人能做到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