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气点数怎么获得,写文章可以在哪里投稿?
这个问题是我很关注的!
之前记了一大堆投稿公众号!
摩拳擦掌要去投稿,然而提起笔发现大脑一片空白……
后来仔细思考之后,认为要投稿先要学会分析自己擅长哪一方面?再重点从这方面去努力!
如果自己写作能力不是特别好,那就去学习,只要有心,一篇一篇练习,耐心点!你就会看到想要的结果!
投稿也可以选择今日头条,或者在悟空问答回答问题!
只要你的文章坚持原创,开通头条号,你的文章就会为你带来持续的收入,不会文章也可以发地址,只要地址有趣,点击是很乐观的!
悟空问答,只要你每天努力回答问题,就有可能被悟空问答认可,开通红包功能!越优质回答能带来的效益越高!
没有开通悟空问答红包功能的人,可以让已经开通的用户邀请回答问题,就能开通!
每天花费一两个小时回答问题,就能收到一些红包!一些答题达人一天收入能有上千元!
我这个号是已经开通的了,有需要的朋友可以私信我邀请你开通!
当然如果觉得投稿更适合自己的,那就勇敢投稿吧!期待有一天能在公众号读到大神的文章!
在这里附上网友分享的投稿网站以及公众号,感谢这位网友,受益多多!
想追又不敢追怎么办?
你有接触到她的机会就大胆去追求!至少也要让她知道你喜欢她!真心喜欢就大胆表达!没什么大不了的!
不过你自己扪心自问,你是喜欢她家境好,学历高,长得漂亮?还是真心被她的性格和内心所倾倒?
如果你只是被她的外在所吸引,那你有什么外在可以吸引她吗?
如果你更多的是被她的内在所吸引,那你的内在有多优秀?足够吸引到她吗?
不过这些自我衡量往往都是不准确的,因为有可能你会自卑,也有可能会自大,这两种极端都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
再说,你既然来提问,说明你还是有些心虚,那怎么办?别把这回事当回事呀!
不要一见到女神就连你们的孩子的名字都想好了,或者担心她爸爸会不会阻碍你们在一起。
喜欢就上啊,这里的上,指的是大胆的去靠近啊!大胆而平常心态的去靠近去撩!我们也不知你的内在外在如何,当然这些说重要其实也不重要,太多癞蛤蟆吃了天鹅肉的现实例子!
你首先要多多靠近,多多接触,至少让她觉得,你是她的好朋友呀!
多多变相的夸她,什么叫变相的夸她?
女神对别人夸她美已经麻木了,你还对她说,你好美呀!别怪她把你当路人。
怎么夸?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阿九教你如何夸美女如何用文字撩美女。
总之你不要把这回事太当一回事,平常心去接触去靠近去撩!人世间的情情爱爱太难说清楚了,谁知道呢!
喜欢就大胆的去追求吧!
电视剧隐秘的角落有哪些细思恐极的细节?
一个惊喜,今年夏天的爆款剧集不出意外就是它了——国产悬疑剧《隐秘的角落》。
口碑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不赶紧看完这部剧,最近都不敢上网,怕被剧透。
每个人的朋友圈都在刷秦昊的“爬山梗”,究竟是为什么啦。
“我还有机会吗”成为好可怕的一句话。
《小白船》已经成为广大观众心中的恐怖童谣。
本剧分为两个部分,前半截的安利没看过剧的也可以看,后半截的剧情讨论,还没看的就退出吧。
无死角优质
品相上《隐秘的角落》几乎是无死角的优质,质感、演员,全是一流的。
画面既有超高摄影水准,又拍的是真实的城市景观。
剧情设置在2005年,一个不远不近的年代,但一看就是生活该有的样子。
恐怖意味不需要一惊一乍,平静却吓得人睡不着觉。
一众电影演员来演戏,只拍12集,你说良心不良心?
很多年前我看着秦昊就不像好人(没有说秦昊不好的意思),他演变态简直太到位了,这不是抢廖凡饭碗吗!(不是)
在《风中有朵雨做的云》里表现出色的张颂文,这次继续优秀水准。
无论是开头打麻将;
还是后面丧女的悲痛;
各种纠结和痛苦,微表情都相当到位。
插播,张颂文这么优秀的演员到,现在都没钱买套房,只能租房住,而且工作机会依然很少,有时候一年就拍一部戏。啊,颂文老师给我红起来!我要当张颂文的粉头!!
王景春就是好人坏人都能演,演全剧最闪光的好人我就一直祈祷他不要死。
从德华到大娘子,刘琳的演技始终在生动的角色里闪耀,哪怕是配角。《隐秘的角落》里她很多场戏都细腻又克制。
被分手时苦涩地吃橘子;
强迫孩子喝牛奶那种压抑的母爱也好到位。
她为了配合拍摄,愿意用八小时站票到湛江。
年轻的李梦丧女后几场哭戏也是哭出了层次。
小演员更是了不得,全都灵到不行。
乖巧的荣梓杉扮演好学生朱朝阳,平静中有高智商,也有阴郁、充满恨意的另一面。
饰演严良的史彭元有着无法驯服的气质和野性眼神。
王圣迪的普普,就是少女阿修罗,漂亮、可怜、聪明,会利用自己的外表来骗大人。
这可能也是继文淇之后的另一个天降紫微星,妹妹快长大!
三个小演员都很有专业意识。
王圣迪被夸感受力惊人
荣梓杉是成长迅速,演戏成熟很多。
时隔三年再次和荣梓杉合作的张颂文就夸孩子进入状态快,已经是有职业水准了。
这部剧里,就连出现更小的孩子都是充满故事感的,导演实在太会拍了。
认真的团队
《隐秘的角落》不是某一个人撑起来的,而是优秀集体创作结晶,这是我们久违了的认真创作团队。
在《隐》剧之前,爱奇艺和万年影业就有《无证之罪》的成功先例。这次《隐秘》延续《无证之罪》班底+紫金陈原著小说打底+韩三平监制。
主创们每一次“拉人入群”也都是寻找到符合剧集气场的人。
导演辛爽其实是位新导演,他是第一次尝试拍电视剧。在这之前,唯一被大家看过的可能是在《幻乐之城》里给任素汐合作的短片。
但是辛爽有着和《隐秘的角落》符合的生活气质。他很喜欢《渴望》《家有九凤》《空镜子》《贫嘴张大民》《马大帅》这之类的国产老剧,演了很多生活剧的刘琳是导演的女神。
在成为导演之前,辛爽的生活经历也十分丰富。他是在梦想和生活之中摇摆的人,当过摇滚乐队乐手、也去过广告公司上班。
《隐秘的角落》在现实主义表达的同时又保有一种孩童的浪漫。
而好演员扎堆的《隐秘的角落》里,常常看到好演员之间的现场创作。
张颂文是优秀的演员也是经验丰富的表演指导,在《演技派》里大家应该看出来了。他一到就不停地在体验和探索角色状态。
排戏时候,连自己丧女第几天、平时女儿喜欢坐的位置,群演的串场台词都等等都要捋顺,细节丰富了才能演好角色。
导演辛爽爆料说张颂文还改了一场戏。剧本中本身说朱永平是在水产店和老板、伙计们打麻将。而张颂文说朱永平终归是个成功的生意人,打一圈麻将要很长时间,说明效益一定不高,所以最终就建议改成了打纸牌。
张颂文常和老搭档秦昊进行细节上的“争吵”,让大家都背后一冷的秦昊秃头造型,也是演员和导演讨论出来的。
李梦的一场丧子戏里,刘琳、张颂文都在一旁帮助她。
让大家觉得惊喜的小演员也是进行了长时间的选角,是千里挑一的选择。其中一个选角重要标准是:在适合剧集气质和符合表演审美范围内。
剧本改编也很厉害,主创们请了美国《纸牌屋》编剧Joe Cacaci当剧本监制,其他三个中国编剧也是实力派,胡坤参与了《东京审判》《八佰》编剧,潘依然过参与《疯狂的外星人》剧本创作,而孙浩洋也是优秀的年轻编剧代表。
编剧团队各显各显所长,完全提升了这个故事的品质。
(下面就是剧透啦,没看完的请撤离)
(下面就是剧透啦,没看完的请撤离)
(下面就是剧透啦,没看完的请撤离)
结局到底是什么?
《隐秘的角落》开篇就把谋杀放了出来,非常抓人,观众基本是看一眼就入坑了。
严格来说这不是一部推理故事,不以破案视角来展开,但依然对观众有超强的吸引力。坏人带来的恐怖感,孩子们的大胆与未知命运,每一集都有惊人剧情出现。
但是先说一些缺点,本剧的逻辑并非严丝合缝,比如老陈发现朱晶晶坠楼那场戏,本《鉴证实录》观众表示,他用衣服盖住尸体,这不是破坏现场吗?
还让在场的所有人都赶紧跑,可不就把关键人物放走了。
但瑕不掩瑜,总的来说,观影过程里很少有脑子想这些漏洞,就是觉得太紧张了,不看完不放心。
本剧改编自紫金陈小说《坏小孩》,在剧集走红后,不仅原小说登上了豆瓣热门,连紫金陈另一部小说改编的《无证之罪》都又红了一起来。足可见其影响力。
《隐秘的角落》剧版豆瓣评分有9.0,原小说《坏小孩》只有7.6,这个评分我认为挺公道,原小说我个人可能给分会更低。
小说的情节,抽出大纲来看很精彩,细看文笔糟糕,比如会有“眼泪如兰州拉面”一样的比喻;还有诸多令人不适的情节,行文之间严重的性别歧视这些就不展开说了。
从剧情大胆程度来说,当然是《坏小孩》尺度更大,更有“恶”的耸动效果。但《隐秘的角落》即便背负着众所周知的“尺度包袱”,改编却能超越原作。
《坏小孩》原作的创意是孩子更“恶”,核心围绕着“孩子也可能诡计多端”展开。
而《隐秘的角落》里,几个孩子的命运都很让人动容,福利院里无父无母的孩子们、父母离异得不到爱的孩子,哪怕他们反复撒谎和使计谋,观众都能理解他们对成年人世界的那种不信任从何而来。
这种把“恶”往回收敛的改动,并非是善恶、正能量负能量之间的二选一,而是创作者对“人性”的理解究竟是什么。
孩子诚然会有恶,但孩子生下来一无所知,他们的恶就是成年人以及社会环境造成的。
原小说《坏小孩》里的恶,很多是把大人的猥琐强加到孩子身上;影视化后的《隐秘的角落》,善恶之间的一念之差,是需要读者去反复思量的。
朱朝阳目睹的几桩命案,都有意外因素,现场都很复杂,阻挠他做出正确决定的因素都很多,他在其中的参与性质也很难说清,很多幽暗的心思只有他自己知道,这就比“纯恶”高明不少。
尤其要说的是,结局的开放性和多义性,客观上达到了当下创作可以操作的尺度,情怀上又比运作更胜一筹,真是不容易。
最后一集看似是有大团圆的结局:严良没死、老陈没死、老陈告诉严良普普和弟弟也配型成功了。
但是仔细想想根本不对,自从普普在张东升面前哮喘病发后,她就没有出现过。
老陈和老伴欢快地跳舞,看起来也太假了,他说过退休也不可能加入这种活动。
老陈之前受伤很严重,走路都要人扶着上厕所要人陪,是怎么把严良从海里拉出来的呢?
最有暗示性的地方就是观众会一脸懵的地方:开学典礼,严良跑进去干嘛?别人都像没看见他似的,只有朱朝阳看着他。这更像是朱朝阳的幻想,也有点像朱朝阳才能见到的他的魂魄。
原作《坏小孩》的结局里,也是除了朱朝阳,其他两个孩子都死了。
叙事真正的分歧点在朱晶晶掉下去那一幕。
普普的信里说“少年宫的那件事情我从来没有跟严良哥哥提起过,也不会告诉任何人”。
可是看前面的剧情,普普跟严良讲的就是第三集演的版本“朱晶晶自己骂人爬上窗户失足摔下。”
那就说明还有个秘密,第三集里播的版本有可能是朱朝阳主观记忆美化过的。
第三集里普普喊的是:“她摔下去了。”
而最后一集结束于朱朝阳对这件事的复盘,这里他记忆里普普的声音是:“她【要】摔下去了。”
可见当时有个将摔未摔的状态,而不是一下子掉下去了。
而回到第三集仔细看细节,窗户外的树枝上挂着小纱裙。
以及,在吵架过程里,一开始朱朝阳一直是息事宁人态度,但他和朱晶晶有个矛盾爆发点,朱晶晶说爸爸“只喜欢我根本不喜欢你”,激怒了朱朝阳。
可以脑补的是,朱朝阳在争吵最后受了刺激,当朱晶晶挂在树上的时候,他可以选择拉人或者不拉,最终的结果是朱朱晶晶掉了下去。
要么是见死不救,更恶劣的甚至可能是争执中的推搡动作让朱晶晶摔下去。
最后一集的很多叙事看起来非常模糊,船上争执的戏份拍得非常混乱,基本可以认为全是朱朝阳的内心的投射,真实情况和主观回忆混杂在一起。
严良出现时警告朱朝阳要做个好人,不能用不正当手段来报仇,而朱朝阳看着他悬在船上却不伸手去救,有如看着自己的良知慢慢滑落。
看完大结局的朋友可以把第三集和最后一集反复比对,相互补充和佐证。严良掉落之前看着朱朝阳,朱朝阳在高处俯视的样子,也可以认为,这段幻想或梦境里,投射了朱晶晶坠楼时的朱朝阳的视角。
争执中,朱朝阳说:“我做过最后悔的事,就是给你们开了门。”也可以理解成,开了那扇门,他接触了“坏小孩”,也渐渐开启了自己的恶。
最后一个镜头是柔光中的朱朝阳再一次陈述了他的口供。你可以理解为,这件事就是目击意外坠楼,朱朝阳终究说了出来,大家也理解了他。
也可以理解为,他到底是没有说出真正的秘密。
不真实的光晕,代表童话。
既然是改编,原来的剧情对于剧中的暗示也会有点参考价值。
原作中,朱晶晶坠楼的情节恶劣得多。起因是三个孩子一起惩罚朱晶晶,朱晶晶说朱朝阳是“私生子”,朱朝阳威胁她要把她推下去,朱晶晶遭到侮辱性惩罚,终于服软,却在最后高呼要告诉爸爸妈妈,刺激了朱朝阳失手将其推下楼。
还有一些细节。
我看到一条弹幕说得很有道理,最后张东升和朱朝阳穿一样的衣服,暗示着他们已经变成了同一种人。
“张东升”和“朱朝阳”这个名字本来也是暗合的,旭日东升即是朝阳。他们都喜欢数学,都很高智商,都有得不到的东西,都渴望回归“普通的幸福”。
《隐秘的角落》这个剧名,看起来指的是三个孩子目击了一桩凶杀案,这是个“隐秘的角落”。
但最后一集的名字叫《角落》,结合“隐秘的角落”,更可理解为“朱朝阳心中隐秘的角落”,这个超级学霸的心中留着一个隐秘的角落,向世人隐瞒了自己做过的事情。
“你相信童话还是真相”,这个问题贯穿了全剧。
先跑题一下,“笛卡尔的爱情故事”是一个经典谣言,真实故事是53岁的笛卡尔给20多岁年轻好学的瑞典女王上课,本来睡到中午才起的他到了寒冷的北欧,每逢上课就要在早起,又冷又累,感冒导致肺炎去世了……
这也是我觉得本剧的美中不足之处啦,这么关键的点题梗,咋能用小报鸡汤呢?
不过,“你相信童话还是相信真相”这个设置仍然非常不错,我觉得是比原作纯粹的“坏小孩”要高明。
善恶之间的区别有多大呢?好人会在什么情况下做坏事,坏人是不是还有好的地方?命题不仅仅是针对孩子,也是给所有成年人的。
大结局出的字幕是“献给童年”,弹幕全都吓够呛。
我倒是可以理解啦。
哪怕还是小孩的时候,我们也经常有善恶一念之间的选择,撒谎还是说实话,面对还是逃避,有时一件小事可能影响到了后面的一生,也可能童年的一点点“小恶”从来被面对和消化过。大人的人生里,也总有些善恶选择的“隐秘的角落”。
另外一个“献给童年”的含义是,父母决定着童年,童年又决定了人生。
原作《坏小孩》里全员恶人,连查案警察对女儿都是凶神恶煞的虎爹,因此培养出了陷害同学的女儿。
而《隐秘的角落》里做得更丰富也更接近真实。
大人对孩子的坏,似乎都有无奈之处。妈妈婚姻不顺利而要强,爸爸在两个家庭中平衡不好。
但对孩子做错的地方,始终都是错的。当大人做不到对孩子足够诚实,无法让孩子信任自己,孩子只能转入自己的逻辑。剧中每个欺骗大人的小孩都是因为害怕失去,害怕自己的生活变得更糟。
有人不太喜欢朱朝阳爸爸父爱表现的那几集,我觉得还挺能理解的。模范父母是少数,很多普通的父母就是这样,他们当然是爱孩子的,但在很多原则性问题上都会犯下明显错误。(比如朱朝阳妈妈把离异的不忿和怨恨灌输给儿子,朱朝阳爸爸连对儿子基本的公平都做不到,要求儿子撒谎。)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警察爸爸一直对女儿很好,让她不一定拿第一,开心也很重要,因此女儿在家里很有安全感。
但另一方面,孩子哪怕再聪明,都是孩子,有幼稚、天真、渴望被爱的这部分。朱朝阳爸爸的父爱,并不是编剧的美化,而应该视作儿子的美化,他如此需要这些,如此享受这些,哪怕爸爸也带给过他伤害,他还是想要父子同乐的那一刻。恰恰是不令人信任又不可失去的父爱才促使着他变坏。
《隐秘的角落》看似是背负着“尺度”的压力,但始终以一种不敷衍不屈服的态度在展开故事。
“尺度”是当下每个创作者都要面对的问题,从片方到观众,我们几乎已经习惯了,这里是要缺失的,那里是不可能的。
但《隐秘的角落》没有什么情节让我觉得是放弃了,这里搞不好了,就这样吧。在可做的空间内,它的每一寸拍摄和叙述都在努力,都有一种“创作者”姿态,这里是不能浪费的,是绝对不能敷衍的。
——但这并不等于说,限制创作是对的。这本不应该由创作者来承受。
片子从主线到细节都透着惊人的精致。每一集开头和结尾都有独特的信息量,不断变幻着表达。
可以为某一集配一个动画片的开场再配小女孩的解说。
除了精致好看的分镜,在剧中经常能看到喜欢音乐的导演埋下的“惊喜”与“信息”,十二集,每一集都片尾曲都不一样,而这些片尾曲歌词里还暗藏着角色的命运。
我一般是不看片头的,但看了几集《隐秘的角落》后我每一次都会看重复的片头动画,想找出情节的暗示。
三个惊惶的孩子看到了坠崖,一个大人在追逐他们;
这个漫画可以理解成为朱朝阳,他终究顺从地走进了某一条道路。
而在这种努力下,《隐秘的角落》甚至做出了比原小说更好的结局,收敛那种强加在孩子上的极恶,把善恶拉回一个合理的复杂的区间内,为观众提供自己找答案的空间。
就是这种每一寸都努力的精气神,简直可称励志,是创作者不肯放弃的尊严。
有什么舍己救人的电影可以推荐吗?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我推荐的是《战狼2》
影片的开始是男主冷锋因被“开除军籍”、女友被杀的原因来到非洲,而此时非洲发生了动乱,男主冷锋因为有着军人作战的经验,才得以一路杀出重围坐上了撤侨舰。就在此时,华裔钱必达告诉了冷锋,他见过冷锋脖子上戴着的那枚子弹,而冷锋也听到了舰长说的话(必须有一人单独作战去解决剩下的同胞)就这样,冷锋主动请缨,舍己救人!
我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还特意去回顾了这部电影,不管什么时候再看起这部电影都仍会被男主冷锋的舍己救人的精神所感动(眼里哗啦啦的流)。即使会有主角关环,但我们依然不能忽视冷锋的这种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精神,因为这不是普通人可以做到的。
至于我为什么推荐大家看这部电影呢?
看过《战狼2》的人都知道这部电影的意义,由冷锋上升到国家,更多的是体现家国情怀,让不少观影人直呼“此生不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特别是到了最后,冷锋拿着一部手机,无数人看着同胞被杀害的时候,舰长得到可以作战的命令的时候,那一句“开火”让人瞬间飙泪,再也无法压抑内心的爱国之情。
最后,真心希望没有看过《战狼2》的朋友都可以去看一下,另外,也欢迎看过的朋友在下方评论区告诉大家,你们当时看完这部电影又是什么心情呢?
为何斯大林坚守莫斯科死战不退?
德国虽然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攻占了苏联大部分领土,但是德军想全部占领苏联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个人分析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德军战线拉的太长,纵深上千公里,后方补给跟不上,武器弹药短缺。第二,苏联是高寒地区,气候比较恶劣,在零下二十几度的情况下,战斗力会明显下降(大量的德军不是战死的,而是被冻死的,各种车辆在这种极端天气下,也是状况百出,有的枪甚至卡壳了。)第三,这大半年来与德军作战的不是苏联的精锐部队,而是一些散兵游勇。战斗力大打折扣。苏联的精锐部队在哪?我们都知道他们在苏联的远东地区密切监视着日军,防止日军从东边入侵。
这三方面的原因注定德军一定会惨败。可以说德军现在是强弩之末。希特勒失去了占领莫斯科最佳的时间节点。战争初期,希特勒很乐观的认为,不下三个月即可全部占领苏联,可是战役从初夏打到了隆冬,异常的艰难。这一点苏联的领导人斯大林似乎看的很明白。从斯大林红场阅兵就能看出端详。
1941年11月7日,斯大林冒着被德军空袭的危险,坚持在红场举行了纪念十月革命胜利24周年的阅兵活动。(当然这次阅兵是秘密进行的,事先没有对外界公开。)斯大林在演讲中深刻的分析了国内外的形式,并且把现在的苏联和23年前的苏联做了对比。给了战士们莫大的鼓舞,增强了他们战斗到底的决心。
让我们来听听斯大林那些铿锵有力的话:“德寇背信弃义进行攻击,将战争强加于我们身上,对我们国家造成严重的威胁”,“你们进行的战争是解放战争,正义战争。让我们先辈们的英勇形象在战争中鼓舞你们,让伟大的列宁胜利的旗帜引导你们”,继而他又说到:“现在我们的工业,食品,原材料的产出大大增加,我们的食物充足,武器装备精良”。
通过斯大林的演讲,我们不难看出,斯大林本人对于坚守莫斯科还是有信心的,因为他也知道,如果这个时候他离开了莫斯科,将对苏联人民的心里上造成极大的恐慌。对民族的战斗意志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战士的士气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在面对着180多万的德军,1700多辆坦克,1390架飞机,14000多门大炮,苏联退无可退,只能是孤注一掷。其实在1941年6月24号苏联就成立了疏散委员会,从6月26日开始,将西部的重工业区整体向东部搬迁。苏联也是做好了两手准备,万一莫斯科失手,那么德国人得到的也不过是一座空城。
德军已经兵临城下,在德军的先锋机械化部队最近距莫斯科只有25公里。就是在这样十分危机的情况下,斯大林正确的判断了当时的国内外形势,他认为德国的国内情况比苏联更糟糕,饥饿和贫困正在充斥着德国。再加上欧洲大部分国家至少在精神上是支持苏联人民的正义战争的。还有就是驻扎在远东地区的苏联红军正通过列车驶向莫斯科。
希特勒在听到斯大林的演讲时,非常的恼怒,甚至说气急败坏。他即刻命令德国的空军对莫斯科红场进行轰炸,但是苏联在此之前已经做好了防空的准备,德国的空军始终不能抵进红场。
其实德国攻占莫斯科还不是最主要的目标,他的第一目标是消灭苏军的有生力量,其次是占领重要能源和农业区,第三个才是攻打莫斯科。
莫斯科紧临高加索地区,这一地区盛产石油和矿物质,一但莫斯科沦陷,对苏联来说无疑是致命的一击。所以这就是斯大林誓死也要坚守莫斯科的原因。
事实正如斯大林所料,莫斯科保卫战苏联一举挫败了德国的疯狂的进攻。以至于后来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列宁格勒战役一举扭转了苏联被动的局面,成为了德苏战争的转折点。为后来的占领柏林,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