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地香料,蒙古灭以武力立国的金和西夏用了二十多年?
谢邀。
我们来仔细谈一下:
1210—1216:成吉思汗打爆大金,大金丢了辽东,丢了中都,迁都南方。之后成吉思汗主力西征,木华黎负责经略河北,与金争夺土地城池。
1209年:成吉思汗在灭了高昌后,突击西夏。惨败成了附属,合盟攻金。
1216-1223:成吉思汗率军灭了花拉子模,在中亚战场上大展雄图。西到钦察部落、南到印度。
这期间,西夏背盟.
1226年:回师即爆西夏,西夏亡。
(蒙金战争)
1230-1234年:窝阔台汗发动对金总攻,金亡。
其实发现,只要蒙古攻击,基本都可以灭掉。
第二个问题:宋为啥扛了45年?1234年后,宋蒙联合灭金。宋军推进到洛阳、开封、归德一线。史称“端平入洛”。之后迅速被打爆。
1234—1238:双方攻防四年。以南宋收复襄阳六郡结束。
(宋蒙战争)
之后双方对峙20余年。
1258—1260:蒙古军大举南下,蒙哥折戟钓鱼城下。蒙古兵退去。元军大胜。
1266—1272:宋蒙襄樊作战六年,宋军失败,之后战场形势逆转。
可以说南宋在战争中很强劲。
魔兽世界烹饪350以上怎么练?
烹饪350以后再升的话你就得去诺森德,那里的炖肉可以让你轻松到400,401-450你就得去达拉然学习,然后去拍卖行买北地香料或时间充足自己去采集,只要材料足一会就会达到450
南宋是怎样的一个朝代?
几个基本观点:
1、赵构在淮河以南重建南宋非常不容易,在当时的形势下,南宋的重建不仅是赵宋皇室一家得与失的事,而是关乎整个汉民族能否顶住山崩海啸而来的异族政权,顶不住,那就是亡天下的事,就像明清易代那样。
2、在宋孝宗之后,南宋皇室一直非常羸弱。这严重影响了整个政权的气质。
3、正因为皇室羸弱,社会控制力低下,才有繁盛发达的商贸和文化。
4、南宋不乏良将猛士,但中枢始终是一团糟。
5、南宋在对宿敌金国及蒙古的认知上,屡犯不可挽回的严重战略错误。
6、在南宋灭亡这个问题上,充分说明,文明不一定能战胜野蛮。
一、南宋的重建
靖康之变,金兵攻入开封后,将徽宗以下的赵宋皇室、太宗近支血脉一网打尽,全部押往了北方,仅有的一条漏网之鱼,就是当时以出使为借口在相州(河南汤阴)的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如果没有靖康之变,按照宋制,赵构将是一位富贵闲王,皇位是怎么都轮不到他的。但历史的走向在这里改变了,作为皇室独苗的赵构,当仁不让地担起了绍续大统的重任。
但这不仅是赵宋皇室一家得与失的事,异族铁骑山呼海啸而来,是要奴役整个华夏。这就是顾炎武讲的亡天下与亡国的区别。有人会说,女真后来不是被汉族同化了吗?那是后来的事,评论历史不能离开那个时代的情况。在当时,女真就是来奴役整个华夏的。
赵构在河南商丘(应天府)即位后,面临的是一个近乎完全崩塌的糜烂局面。宋朝正规军仅剩一万多,完全抵不住金军的进攻,只能向南撤退。
金兵则一路追击,追着赵构在扬州过江。赵构逃到建康,顶不住;再继续南逃,逃到杭州,金兵则继续追击。赵构一边号召各地民众自行组织武装勤王,一边继续南撤。金兵则来个“搜山检海”,追得赵构被迫逃到舟山海上。
被逼到死角的汉人在此再度爆发出了惊人的力量,靠着许多自发武装不然袭扰金军,然后被正规军收编后,慢慢就形成了南宋军队的基本盘,缩小了跟金军的实力差距。到1138年,金军终于认识到已经不可能灭掉南宋。形势终于稳定下来,然后赵构定都在了杭州,改名临安,它只是“行在”,也就是临时首都,法定首都还在开封。然后双方开始且战且谈,到1141年宋金绍兴和议达成后,双方以淮河、大散关划线的边界,也基本稳定了下来。这时,南宋的国土大概是200万平方公里,比北宋少了80万平方公里。
二、皇室羸弱
宋光宗是个精神病人
南宋第二代皇帝宋孝宗,是南宋最后一个有作为的君主。宋孝宗之后,光宗是个精神病人,宁宗是毫无主见的木偶,之后的理宗、度宗、一个比一个不堪。无能之外,皇室子嗣还非常不蕃盛。这似乎是个诅咒般的存在,从高宗无子还大位于太祖一脉之后,几代皇帝子嗣都非常缺乏,适合继承皇位者几乎无从挑选。所以才有了把理宗从早已散落民间的皇室远支中找出来继承皇位。
与皇室羸弱相对应的,一是宰相擅权。除了秦桧是高宗默许的擅权之外,韩侂胄、史弥远、贾似道都是擅权乱国之辈,把南宋中枢搞得乌烟瘴气,这样的中枢,要么胡乱对外开战,要么一味退缩投降,弄权一流,治国末等。这是南宋王朝最可悲之处。
三、商贸文化巅峰
皇室羸弱,皇纲不振,加上太祖立国的祖训“不因言以杀士大夫”,南宋虽然党争不断,也有绍兴文字狱、庆元党禁之类的打压言论思想事件,但总体来说,政治氛围还是宽松的,思想也相应地自由,出现了朱熹的理学、张栻的湖湘学派、陈亮叶适的永嘉学派,都是中国文化史、思想史上灿若星辰的存在。
南宋临安城商贸空前繁盛,这座百万人口的大城里,勾栏瓦肆彻夜不息。时人的各类野史笔记,无比详尽记录了南宋临安城里的各种行当、商贸,以及他们欢歌宴饮的日常生活。南宋官窑、上林湖越窑、龙泉窑出产的瓷器,通过明州、泉州、广州销往世界各地。
南宋商人数量非常庞大,一大批从事中外贸易的商人在朝鲜,在朝鲜实录上可以查到姓名的宋代福建商人就达到数千人之多,江广一带不仅涌现出大批从事外贸经营的本国巨贾豪富和中小经营者,而且聚集者了阿拉伯人为主的蛮户,两者合计竟然有数万之众。浩瀚的太平洋,不再是中国向外发展的天然阻隔。南宋的泉州以南海为中心建立了巨大而繁荣的泛亚太地区贸易圈,规模极大,贸易数量令人昨舌。
“南海一号”上的瓷器
四、南宋的军队
南宋军队一直被诟病为弱鸡。如以韩侂胄开禧北伐时期的宋军来看,那确实是。但这是在中枢毫无战略、将帅个个草包的情况下打的北伐战争。到后期与金军、蒙古军作战时,南宋军队的战斗力是可以给高分的。否则,凭什么在襄阳坚守十年,在合江钓鱼城坚守十年,这时,蒙古军已经浩荡西进,灭掉世界上122个国家了,南宋是抵抗到最后的。
问题首先出在战略上。一如北宋的辽金战略,南宋与金为世仇,但当蒙古人崛起足以威胁中原时,南宋对此毫无认知,反而抱着万年不变的复仇观念去联蒙古灭金。失去了金国作为缓冲带的南宋,自然是直接暴露在了蒙古铁蹄的威胁下。以致于金哀宗自尽前不断哀叹:“这唇亡齿寒的道理,宋君臣怎么就不明白呢?”
其次是中枢,如前所述,皇帝羸弱宰相擅权的局面,持续到了南宋的最后时刻,当贾似道最终被贬黜时,蒙古军已经离临安很近了。最后只能上演李庭芝死守扬州、陆秀夫背着小皇帝投海的悲壮谢幕。
崖山之后无中国,是日本人半真半假的说辞,一方面是日本人确实认为崖山之战事实上终结了一个正统的古典中国,另一方面则是为日本扮演亚洲文化圈新领袖张目。
前一种论点,部分有道理,一个自由的、繁盛的、典雅的古典中国,随着崖山十几万南宋军民的投水自尽,确实终结了,此后数百年间,我们一直没有找回那个古典中国。而陆游等北宋遗民,也终究等不来子孙祭告“王师北定中原日”了。
合江钓鱼城,宋军击杀蒙哥汗的所在
历史上还有哪些取自动物的珍宝?
中国使用龙涎香的历史或许可以追溯至汉代。这种散发着香味的“石块”后来被进贡给了皇帝,但是没人知道这是什么,炼制丹药的方术解释说:这是海中的龙打呵欠时流出的口水,天长日久就成了这种结晶体,这就是“龙涎香”之名的由来。
古人相信龙涎香与龙有关,但是现在我们知道了龙涎香不过是抹香鲸肠道内的分泌物,因为抹香鲸吞食了大量的软体动物,但软体动物也是有牙的,抹香鲸的肠道为了能分解、包裹这些硬物会自动分泌一些肠液,时间久了就会形成一团块状物,抹香鲸会通过呕吐、排泄的方式排出体外。但这个块状物还不算是龙涎香,也毫无香味,经过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海水淘洗、氧化之后才会变成真正的龙涎香。
龙涎香的获得也因此可遇而不可求,一克龙涎香的价格可达1000元,比黄金还贵。
象牙象牙在中国古代并非是特别常见之物,也是属于王室、贵族用品。象牙制品中以妇好墓出土的象牙杯最为精美。
“带流虎鋬象牙杯”
1976年出自殷墟宫殿宗庙区妇好墓中出土。
“夔鋬象牙杯”,用象牙根制成,米黄色,经复原。杯身似觚,侈口薄唇,中腰微束,腹腔下部安有圆形底。通体雕刻纹饰,并用绿松石镶嵌出精美的纹饰。
龟甲与兽骨众所周知,甲骨文取自龟甲或兽骨,这里举一例比较特别的。“殷墟嵌绿松石甲骨:刻辞骨柶”。它是国内现存的唯一一件文字镶嵌绿松石的甲骨。文字记录了商王的一次田猎活动。
贾湖骨笛,7000多年前的乐器,取自丹顶鹤的胫骨。
唐代的螺钿所谓螺钿技艺,是指用螺壳与海贝两种材料,磨制成人物 、 花鸟或文字的薄片,根据圃面需要而镶嵌在器物表面的装饰工艺的总称。
螺钿紫檀五弦琵琶,日本正仓院藏
犀角杯取自犀牛的角。如今犀牛为珍稀动物,禁止捕杀。2005年,一件明代的犀角雕双螭海棠形杯以1140多万元成交。近年来,其热度依然不减。
wlk烹饪币怎么获得?
魔兽世界wlk烹饪奖章可以在小香料袋里开出来,小香料袋可以开出北地香料,达拉然奖牌或者一些烹饪图纸,比如风暴牛排,然后就是达拉然烹饪奖牌不能卖金,但是可以兑换北地香料,因此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把烹饪的日常奖励换成金币。
小香料袋可以开出北地香料,达拉然奖牌或者一些烹饪图纸,比如风暴牛排,然后就是达拉然烹饪奖牌不能卖金,但是可以兑换北地香料,因此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把烹饪的日常奖励换成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