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除魔,西游记孙悟空为唐僧做过的事?
1、孙悟空大闹天宫
孙悟空去东海龙宫抢了金箍棒,又去地府强销生死簿。龙王、阎君去天庭告状,玉帝把孙悟空召入天庭,授他作弼马温。悟空嫌官小,打回花果山,自称“齐天大圣”。玉帝派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没有成功,便让孙悟空管理蟠桃园。
孙悟空偷吃蟠桃,毁了王母的蟠桃宴,又偷吃了太上老君的金丹后逃离天宫。玉帝再派李天王率天兵捉拿;观音菩萨举荐二郎真君助战;太上老君在旁使暗器帮助,最后悟空被擒。
悟空被刀砍斧剁、火烧雷击,甚至置丹炉锻炼四十九日,依然无事,还在天宫大打出手。玉帝降旨请来如来佛祖,才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
2、真假美猴王
唐僧因悟空又打死拦路强盗,再次把他撵走。悟空恐小猴们嘲笑,便去观音那了。却说六耳猕猴精趁机变作悟空模样,打伤了唐僧,抢走行李关文,又把小妖变作唐僧、八戒、沙僧模样,欲上西天骗取真经。
沙僧去求观音菩萨,于是悟空跟沙僧回去验真。谁知真假悟空实在难辨:他们同到观音处,无结果;到玉帝那,照妖镜也不起作用;返回地面,师父难见分晓;到森罗殿,地藏怕惹是非;直到雷音寺如来佛处,佛祖才使假悟空现出原形。悟空气愤不过,将其打死。悟空也回到唐僧身边。
3、三借芭蕉扇
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火焰山是必经之路,火焰山火大且不是一般的火,唯独芭蕉扇可以扇灭。芭蕉扇是铁扇公主的宝物。
孙悟空第一次向铁扇公主借扇,铁扇公主一扇子扇飞孙悟空,孙悟空变成小虫进入铁扇公主的肚子折腾,铁扇公主给了一把假扇。孙悟空变成牛魔王骗走真扇,牛魔王变成猪八戒骗回真扇;孙悟空大战牛魔王,铁扇公主借出芭蕉扇,孙悟空扇灭火焰山,唐僧师徒向西赶路。
4、大闹黑风山
悟空见一黑汉正与一道士和一白衣秀士商量开佛衣会事,遂打死白衣秀士蛇怪,与黑汉熊精相斗。悟空在洞外打死一小妖,得到请贴,变为老住持赴会。因被识破,只好请来观音。观音变为道士,劝熊怪服下悟空变的仙丹。悟空在肚内使熊怪痛不可忍。只好交回袈裟皈依佛门。
5、三打白骨精
唐僧师徒四人为取真经,行至白虎岭前。在白虎岭内,住着一个尸魔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后变幻为村姑、妇人,老父,全被孙悟空识破,白骨精害怕,变作一阵风逃走,孙悟空把村姑、妇人的假身统统都打死。
但唐僧却不辨人妖,反而责怪孙悟空恣意行凶,连伤母女两命,违反戒律。第三次白骨精又变成白发老公公又被孙悟空识破。唐僧写下贬书,将孙悟空赶回了花果山。
有人说沙僧吃了九个唐僧前世?
沙僧不是出工不出力,而是担负着十分特殊的任务,他的身份不比唐僧、孙悟空低,甚至还有保护、监督取经的神秘使命。
《电视剧》中的沙僧只是一个挑担的,很少出手与妖怪作战,但凡巡山探路、化斋觅食、降妖除魔,都是两个师兄做得更多。其实,原著中,取经的担子是由猪八戒、沙和尚两人轮流挑着,孙悟空是绝不肯挑担的,而且,还不准猪八戒攀白龙马驮姓李。
如此,沙和尚岂不是更涉嫌出工不出力了?
大战流沙河沙僧的真实身份是谁?观音奉旨上长安寻找取经人,途径流沙河时,专门去收降天庭贬下来的卷帘大将,给他起法号沙悟净。这回书交代,沙僧原本是玉帝的卷帘大将,因为在蟠桃会上失手打碎了一只玻璃盏而被打入凡界,在流沙河作妖。
以《西游记》佛道两界的设定,玉皇大帝所统领的天庭是道家天界,卷帘大将就是道家的大仙。卷帘大将失手打碎玻璃盏,玉帝大怒将他押到杀场,要开刀问斩。多亏赤脚大仙相救,死罪得免却被重打八百锤,贬到流沙河继续接受利剑穿身的惩罚。
因为唐僧取经,观音菩萨点化,沙僧做了唐僧的徒弟,这才皈依佛门。其实,这不是真正的沙僧,在卷帘大将之前,还有一个真正的“沙和尚”。
卷帘大将在流沙河大战天蓬元帅时,自吟古风一首,交代自己的来历。这首古风彻底揭穿了沙僧的前世以及前世。以下,我摘录几句,简要说说沙和尚之前的沙和尚:
“常年衣钵谨随身,每日心神不可放”。这句话说明,在做卷帘大将之前,就有沙僧了,他是“衣钵紧随身”。沙僧的衣钵还不是别人传他的,他本来就有。心神,可对看第一回“心性修持大道生”,沙和尚来历不凡呢。
卷帘大将“因此才得遇真人,引开大道金光亮”。这句话就更直接了,说的就是“大觉金仙”。《西游记》中的“大觉金仙”是孙悟空的师父菩提老祖,这个神仙名号是宋徽宗“革佛诏”中的“佛改大觉金仙”,佛被降为道家的神仙,故而沙僧说是“遇真人”,就是遇见了道家的神仙,说的还是“革佛诏”这件事。
“先将婴儿姹女收,后把木母金公放”。这一联第一句说的是唐僧出世,是沙和尚将他母子收留的,故而,唐僧是佛祖的二弟子。第二句的木母是猪八戒,金公是孙悟空,两个师兄竟然都是沙僧放出来的,你说,沙僧会是谁呢?
干完这几件事,“玉皇大帝便加升,亲口封为卷帘将。南天门里我为尊,灵霄殿前吾称上。”沙和尚南天为尊,南天对应的是南儋部洲,正是佛法东渐要到达之所。“灵霄殿上吾称上”,这不就是玉皇大帝吗?不过,沙僧不是玉皇大帝,而是要和玉皇大帝并驾的“齐天大圣”。
莫非,沙僧也是孙悟空?
大觉金仙菩提祖师沙僧为何叫沙僧沙僧不是孙悟空,而是比孙悟空地位更高的如来佛祖的化身。
却说观音菩萨在流沙河降服了卷帘大将,给他取法号沙悟净,故而,又称沙僧、沙和尚。从文本中解读,因为卷帘大将下界作妖之地是流沙河,观世音便以地名为姓,因而是“沙悟净”。这就奇怪了,入了佛门就应当以“释”为姓,叫“释悟净”才对,包括孙悟空、猪悟能,以及唐玄宗,都应当姓“释”。
吴承恩之所以这样写,有很多重寓意,这些寓意中我大致讲两点。其一,照应“大觉金仙”。上文讲到,“大觉金仙”出自“革佛诏”,宋徽宗革佛时,诏令佛教并入道教,佛教徒要学道学,改穿道服,像道士那样,以俗家姓氏相称。所以,唐僧师徒除了白龙马,就都是俗家姓氏了。
其二,就是以人物的姓氏隐藏历史和历史人物,唐玄奘、孙悟空、猪悟能都有所指,其中,沙和尚所指就是“释家”。佛门也叫“沙门”,沙僧原本就是佛门中人。
唐僧流沙河收沙僧第十四回书开篇有一首诗,其中这样写道: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从来皆要物。若知无物又无心,便是真如法身佛。……内外灵光到处同,一佛国在一沙中。一粒沙含大千界,一个身心万法同。
一粒沙就是整个佛国,一粒沙便包含大千世界,卷帘大将掌管流沙河,不知有多少粒沙。《大般涅盘经》中,佛告诉迦叶菩萨,善男子可修八恒河沙菩提心境界,恒河沙数比喻比喻数量多到像恒河里的沙子那样无法计算。《金刚经·无为福胜分第十一》中解读:“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世界,以用布施。”
沙僧掌管流沙河,吃掉了九个取经人,实则修炼到了八恒河沙之数,加上“众生于熙连河沙等诸佛所发菩提心”,那就是恰好是“九恒河沙”了。熙连河,就是恒河的一条支流。遇观世音而随唐僧取经,则是其十世修为,再得一恒河沙。
《西游记》写的是佛法东渐,佛祖前九世都没有实现这个心愿,第十世终得正果。如此,沙僧这个形象可做两解:佛祖“菩提心”,佛祖本人的化身。
既然沙僧是这样的寓意,那么,他就担负了神秘的使命,谁又敢让他劳心又劳力呢?
观世音收沙僧沙和尚与“江流儿”唐僧的身世一直是一个谜,明刻世德堂本《西游记》是没有附录唐僧身世这回书的,明杨本斋《唐三藏西游释厄传》、《唐三藏出身全传》才补写了唐僧的身世。清刻本《西游证道书》,根据杨本斋本写了唐僧身世一回,插为第九回,也就是现在通行本普遍以“附录”插入或者坠于百回之后的“陈光蕊赴任逢灾,江流僧复仇报本”。
然而,这回书漏洞百出,不能自圆其说,这个“江流儿”不是《西游记》中的江流儿。江流儿的身世,其实已经被沙僧点破:“先将婴儿姹女收”。这句话“细思极恐”,是沙和尚将已经诞下婴儿的“姹女”一并收留了。
姹女,指的是美貌少女,也就是说,唐僧的母亲尚未出阁就生下了他。唐僧母亲诞下婴儿后,并没有放在盆子里顺江而流,而是被沙和尚连同母子一并收归了佛门。如此一来,唐僧是没有在江上漂流的,那么,他为何又叫“江流儿”呢?
观音上长安途中来到流沙河,沙和尚告诉观世音:菩萨,我在此间吃人无数,向来有几次取经人来,都被我吃了。凡吃的人头,抛落流沙,竟沉水底。这个水,鹅毛也不能浮。惟有九个取经人的骷髅,浮在水面,再不能沉。
九个取经人恒河沙布施有缘之人,鹅毛不浮,取经人不沉。这九个取经人,其实就是唐僧的“前世”,也可以说是沙僧的化身,九次东渐佛法不得正果,佛祖便继续在恒河沙中修持心性。故而,“漂浮”在恒河沙中,这就是“江流儿”。
第十次佛法东渐将大功告成,唐僧师徒便来到了“凌云渡”,接引道人以空船度唐僧。此时,“金蝉脱壳”。
却说接引道人撑开无底船,“只见上溜头泱下一个死尸”。唐僧见了死尸大吃一惊,孙悟空说,“师父莫怕,那个原来是你”,猪悟能则说“是你,是你”,唯独沙僧拍着手说道:“是你,是你”。
拍手,即为合掌,沙僧与两个师兄的表现完全不一样。而江上漂流的“死尸”即为金蝉脱壳,也就是“江流儿”。沙和尚合掌相庆,第十次佛法东渐将要修成正果。
江流儿江流儿,其实与沙僧的关系十分密切。故而,沙和尚在取经队伍中,其实是导师以及监护人,是专门“伏侍”被他收留的江流儿的,降妖除魔不是他的本职。书中的沙僧确实也是忠实地履行着这样的职责,他不需要多做任何事,遇到猪八戒要分家,唐僧要赶走孙悟空这样的情况时,沙僧就积极地及时地调解,聚合队伍。
但是,取经队伍中如果出现叛逆,沙僧则坚决不饶,必定亲自出手。六耳猕猴乃佛祖所生之“二心”,打伤了唐僧,抢走了姓李,要取别的真经。沙僧便一改老实本分的形象,杀上花果山,打死了要前往西天取经的假沙僧。然后,去找观音菩萨告状:“这猴一路行凶,不可数计”,对于反叛佛门,要取代唐僧取经的孙悟空,沙僧不依不饶,说他是“犯十恶造反的泼猴”。
真假美猴王沙僧并非出工不出力,而是认真履行本职,确保取经圆满成功,以实现自己的心愿。
沙和尚就是取经途中最坚定的一员,这是因为,他就是佛老的化身。是“先将婴儿姹女收,后把木母金公放”的西天取经策划者,能“出工”就已经是亲力亲为了。
黄袍怪与百花羞十三年的婚姻幸福吗?
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途中,碰到了很多妖怪,有的是天上来的,有的是西天来的,也有人间的野妖野怪。在这些妖怪中,凡是有背景后台的,都不会被打死,他们顶多被稍稍惩罚一下,最后还是会继续做仙。没有背景的妖怪大多被打死,只有少数实力强的会被收编。
妖怪们基本上只有两个目的,雄性妖怪是要吃唐僧肉,以求长生不老;雌性妖精则不同,她们或是要吃唐僧肉,或是要与唐僧婚配,或是兼而有之。
其中,黄袍怪很特别,他自始至终,都没想过吃唐僧肉。即便后来完全控制住了唐僧,也只是把唐僧变成老虎,晾在一边,自己只是吃宫女而已。这是因为,黄袍怪是天上二十八星宿之一的奎木狼,他下界只为和当初的披香殿侍女,也即是宝象国三公主百花羞成亲。
影视剧中,黄袍怪对百花羞言听计从,说一不二,他对百花羞感情深而且专一。两人结婚十三年,还生了两个孩子。一些弹幕甚至说,奎木狼是个好男人。
然而,真是这样吗?在原著中,奎木狼是如何对百花羞的呢?
百花羞放走唐僧后,到宝象国,让八戒沙僧去降妖救公主。沙僧被擒,奎木狼生疑,他直接就对百花羞动粗了。
第三十回,奎木狼刚生疑,书中就说他“那怪陡起凶性,要杀公主”;他找到百花羞后,也不问清,直接就骂“狗心贱妇”,吓得百花羞直接就跪在地上了。
更过分的是,当百花羞不承认时,奎木狼动手了,还很残忍。
那怪闻言,不容分说,轮开一只簸箕大小的蓝靛手,抓住那金枝玉叶的发万根,把公主揪上前,螟在地下,执着钢刀,却来审沙僧。——《西游记》
仔细看,这时候奎木狼没有变成俊俏的人,仍然是本相,所以一只手都有簸箕那么大。他薅着公主的头发,拉到沙僧跟前,要对质。幸亏沙僧没说是百花羞放了唐僧,否则百花羞只怕小命不保。
虽然的确是百花羞放了唐僧,但奎木狼刚怀疑就如此暴力,还起了杀心,显然算不得好男人。
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百花羞的身份。虽然百花羞是披香殿侍女转世,但她自己不知道,奎木狼知道最后被降服才说,不由分说就把她抢来,做了夫妻生了孩子,这对百花羞的伤害有多大?
一个美丽的公主,被一个妖怪抢到山洞中,活了十三年,生了两个孩子,一言不合还会被丈夫家暴、痛骂。这样的婚姻人生,你说幸福吗?恐怕百花羞自己也不会说幸福。
事实上,这并不能怨黄袍怪,因为四大名著中,前三本成书于明朝,但写的却是三国、大唐和北宋时期的事,那时候女人地位就是很低,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不管三国、水浒还是西游,书中对女人都没什么好态度。
以百花羞为例,她虽然被逼做了奎木狼的老婆,还差点被奎木狼所杀,但从不怨恨。奎木狼道歉后,她也就回心转意了,连作者都说她“水性”。
那公主是妇人家水性,见他错敬,遂回心转意道:“郎君啊,你若念夫妇的恩爱,可把那沙僧的绳子略放松些儿。”——《西游记》
另外,据奎木狼所言,当初在披香殿,是百花羞要和他私通。这也能表明,百花羞是个“水性”的妇人。
至于其他女人,书中也常用“粉骷髅”等来形容。连百花羞的两个孩子,最后也死了——孙悟空让猪八戒和沙和尚摔死的。
如果用今天的标准来看名著,这都是不容饶恕的。所以,看名著,一定要看作者的时代背景,而不是一味地站在今天的角度去批判。
唐僧师徒都有可能去哪里?
成长新视点,分享问题看法。
西游记大结局之后,唐僧师徒五人顺利完成西天取经的重大任务,均获得了如来佛祖的封赏和褒奖,唐僧和孙悟空更晋升为佛,与观音菩萨相当,可见他们的功劳在如来佛祖的心目之中是如何的重大。
唐僧师徒五人,功成身退之后归宿成谜,作者吴承恩并未在书中说明,也无相关暗示。依据五人的来源等信息,综合分析他们可能的归宿,大有玄机。
一、旃檀功德佛唐僧,最后去了哪里。唐僧,本是如来佛祖座下二弟子金蝉子,出身名门,天生贵胄。原著上说,金蝉子因轻慢佛法被如来贬至凡间,投胎到大唐,成为了状元陈光蕊的儿子。
有心的读者,如果精研西游记之后,会发现。原来,唐僧的一切,都是如来早已做好的西天取经战略部署之一的执行者,不过手段隐藏非常之深,大家看不出来罢了。
从开始,唐僧就受到了如来佛祖的重用和信任,被委以西天取经的重要任务。为了让金蝉子能够完成任务,从小就磨炼他的心智、耐力、秉性、悟性。并给他精心挑选了孙悟空等四个帮手,虽然说他们四个的开始并非如来所能掌控,但他们的身份来历均非等闲之辈,各有所长。
为了让唐僧真正地能够顺利完成西天取经的任务,除了孙悟空等四个帮手,最重要的还加了一个最为有力的助手观音菩萨,作为西天取经团队的顾问。
由此可见,如来佛祖用心至深,用心良苦。其实,说到底,如来是一定要把佛法传播到东土大唐,这是他必须完成的战略目标。
只不过,一个既定战略,必须要有人去完成,而且必须是有完成任务能力的亲信。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完成西天取经的战略行动,培养了团队,检查了团队,壮大了团队,宣扬了佛法,在天庭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空前壮大。
唐僧带着孙悟空等人,完成西天取经任务之后,荣升旃檀功德佛,与观音菩萨的品级相当。可见,如来佛对他的重用和喜爱。只完成了取经任务,就封了个佛,观音菩萨的经历贡献比唐僧不知道高了多少,也才是佛的身份,这就是出身带来的成长差距。
唐僧,功成之后,自然是回到了灵山,在如来佛祖座下继续学习、修炼。通过西天取经的重大功绩,在西天树立了模范带头作用,也立下了标杆,更奠定了成长晋位的强大基础。
喜欢看历史的朋友都知道,一个皇帝想重点培养哪个皇子做为接班人,必然会安排他去完成一件别人看来无法完成的艰巨任务,并在暗中给予无限的支持,确定他能完成。这种培养接班人的方法,历朝历代都有。
不出所料,唐僧在此之后,必定超越了大师兄,将成为如来的接班人。如来的目的,也就是把唐僧培养,为代替“过去佛”燃灯指定的“未来佛”弥勒佛,让自己的衣钵万古长存。
最通俗的理解,哪一个当皇帝的人,会愿意自己的接班人是别人指定,而不是自己所选呢。
二、斗战胜佛孙悟空,另有重任。孙悟空,在西游记里纯属一个另类和意外,却又是一个意料之中的事情。为啥这么说,因为从孙悟空的出身,仔细的品一品,就可以明白。虽然,他是从一个石头里生出来的猴子,可是生他的石头并非一般来历。
据说,生孙悟空的石头,为当年女娲娘娘的补天石,掉落人间,历经风雨,吸收天地精华,最终孕育出了孙悟空。可是,谁知道,这不是女娲娘娘在若干年前,下的一颗子呢?
既然,如来佛为了去大唐宣传佛法,通过西天取经的过程,在天庭强大自己的佛教力量。女娲娘娘这么聪慧之人,难道对未来天庭和世界的变化,没有前瞻和战略考量,应该不可能。
再者说,女娲娘娘本是出身于道教,为洪荒六圣之一。她的身份与鸿钧老祖平等,如来佛祖和元始天尊、镇元子平辈。封神演义之后,道教(阐教)四分五裂,作位道教重要人物燃灯道人去了西天,成了首任佛祖,带去了大批道教子弟。
阐教和截教开战,截教被团灭,阐教队伍表面上四分五裂,一部分封神跟了玉皇大帝,一部分去了西天另立门卫,一部分成了散仙,还有一部分坚守本位。可是,燃灯道人领人去了西天,何尝不会是道教的一个壮大队伍和影响力的战略考量呢?
不过,燃灯道人的西天领导位置还没有坐稳,就生生地被如来佛祖抢了去,当了佛教的现在佛。这让道教的战略落了空,道教如何会善罢甘休呢。
从文化竞争的角度来说,佛教属于外来的,道教属于本土的。外来的只能是外来的,不可能永远比本土文化强大,完全代替或压制本土。故此,女娲娘娘等道教领导人,对于佛教、道教的竞争,应该早有谋略和布局,孙悟空就是早已下的一颗棋子,只是如来佛不知道而已。
小说中讲的很明白,孙悟空的师父是菩提老祖,他正是道教之人。不过,是个化名,真实身份在所有高人中查不到。有心的人,依据他的本领猜一猜,推理一下,可以推测出他有可能是元始天尊,甚至不排除鸿钧老祖的化身。
如果,真实的情况是这样,那么他们培养孙悟空的目的是什么呢?当然,是担当道教和佛教竞争的历史重任。孙悟空参加了西天取经,成为唐僧的徒弟,被如来佛封为西天的斗战胜佛,相当于在佛教埋下了一个棋子,他又结交了许许多多的各路朋友。
有了孙悟空的道教,佛教的未来还能赢吗?
三、净坛使者猪八戒,别有考虑。猪八戒,本是玉皇大帝手下的天蓬元帅,掌管十万天河水军,他的天庭中身份较高,算得上位高权重。在醉酒调戏嫦娥,犯下了天庭大忌,神仙是不能有儿女私情的,即使是玉皇大帝的女儿们也一样,才被贬下人间,错投猪胎。
可见,玉皇大帝对猪八戒的处罚并不深,和他女儿们相比,属于一视同仁。玉皇大帝作为天庭的掌门人,不可能不考虑自己地位的长久永固。如何保住自己的地位不被代替,如何在竞争中,让天庭立于不败之地,这自然也属于他的综合考量之中。
因此,出于培养人才、锻炼人才等考虑,对于犯了大错的人,找一个合适的理由和借口,给他另外谋一个出路,自然是上上之选。猪八戒成为西天取经的人选,不会是玉帝早有计划的。
等到如来佛安排观音菩萨选人的时候,玉帝不可能不想到,这是一个给天蓬元帅出头的机会。同时,也是间接帮助天庭提高影响力。
西天取经结束后,猪八戒被如来佛祖封为了净坛使者,如来佛祖不知道这给天庭帮了大忙。猪八戒的这个职位,是可以到处跑,不受任何约束的。自然可以搜罗各种信息,他不可能永远愿意吃供桌上的供品。
猪八戒,难道不想翻身,去参加瑶池盛会?答案是想的,因为他老婆早已不在了,吃过了色字的苦,不敢再犯错。猪八戒一定会在暗中充当玉帝的信息收集特使,随时上报需要、重要信息,为有朝一日返回天庭担当重任铺路。
四、金身罗汉沙僧,身在曹营心在汉。沙僧,本为玉皇大帝的卷帘大将,也就是玉皇大帝办公室的守门侍卫统领。职位不高,却也算的上是玉皇大帝的近臣,知道玉帝的不少秘密。仅仅是不小心打破了一个琉璃盏,就被玉帝贬下凡间,想一想,有点想不通。
他返的错,与猪八戒的错,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猪八戒虽然酒醉调戏嫦娥,但说明他久有色心,也可能是借酒发疯而为。沙僧属于工作中不小心,却也被贬下凡间。
沙僧被贬流沙河,兴风作浪,吃了很多人,按说玉皇大帝应该知道才对。为啥,一直要等到观音菩萨去点化参加西天取经的队伍,这里面,会不会与玉皇大帝有什么秘密关系呢。
俄乌战争最新消息披露,普京的近身侍卫投降了美国,不用问,普京绝不会放过他的。卷帘大将在玉皇大帝身边的职位,与普京的侍卫类似,玉皇大帝在贬了之后,却放任他兴风作恶,不可能没有别的考虑。也许,在等待某个时机。
沙僧西天取经后,被如来封为金身罗汉,这个身份算得上是佛教的人了。作为一个曾经玉皇大帝的近臣侍卫,他会甘心为如来佛祖效劳,玉皇大帝放心让他去效劳,当然是不可能。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他身在曹营心在汉,暗中帮助天庭玉皇大帝的势力对抗佛教。
五、八部天龙广力菩萨白龙马,结局出路令人嗟叹。白龙马,本是西海龙王敖闰三太子,年轻气盛,叛逆期纵火烧了龙王宝殿的明珠,不服父亲训斥,被亲生父亲龙王告上天庭。古代,礼法严肃,作为臣子的被训斥,要服从,不能反抗,否则将被严加管教,白龙马就是这个例子。
天庭是礼法更加严厉的地方,三太子被玉皇大帝判处了死刑。幸亏观音菩萨及时赶到,为唐僧寻找帮手,得以解救出逃,参加了西天取经的队伍。最终,跟随团队完成了华丽转身,被封八部天龙广力菩萨,在名头上与观音菩萨一个品级。
然而,白龙马的结局和出路,恰恰是五个人中结果最不好的一个。表面上看,他虽被如来封为了菩萨称号,但是却在化龙池复身后,盘绕在了大雷音寺的擎天华表柱上,失去了自由。
从根源上来说,白龙马所犯的错误,比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个严重的多,在烧了明珠之后,被龙王训斥,不思认错,到了天庭还不认错,是一错再错,死不悔改。这种情况,不仅害了自己,还害了西海龙王。玉帝判处他死刑,意思就是杀一儆百,为天庭立威。
这种以下犯上、不思悔改的行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不可以轻恕的。故此,白龙马参加西天取经有功可勉励,但根源依然要被列为警示对象。告知大家,不要和上级对着干,尤其是被指责之后,要及时认错。
否则,下场很难想象。
结语。在洪荒及西游时代,仙界中的三大势力,分别是玉皇大帝为首的天庭派,鸿钧老祖的道教派,西天如来佛祖的佛教派。天庭派和道教派均为本土派,佛教派为西方外来派。
三大势力的优劣变化,犹如三国演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特别是西方佛教派,怎么可能会让你一家独大呢?
西游降魔女主?
《西游·降魔篇》女主是驱魔人段小姐,演员舒淇。
段小姐身手敏捷,武艺高强,单纯可爱,在收服水妖时爱上陈玄奘,屡次向陈玄奘表达爱意,却都被拒绝,暗中保护着陈玄奘,为陈玄奘降妖除魔,最后为陈玄奘而死。
舒淇,1976年4月16日出生于台湾省新北市新店区,祖籍福建,华语影视女演员、模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