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忘保卫者在哪换,如何评价麦克阿瑟呢?
如何评价麦克阿瑟这位美国五星上将?
他是超一流学霸、演说家,是二流的军队统帅,是三流政治家。先不要骂我,容我慢慢分析:
首先看他的学霸一面:
在进入美国著名西点军校的第4年,他以98.43分的成绩毕业,创下当时西点军校的毕业分数记录。碾压众多高材生的麦克阿瑟,初出茅庐时已经有一个名校生的牌子贴在身上了。
马麦克阿瑟除了学霸之外,还是一个合格的明星。所有的明星都有一个深入人心的动作/人设,比如中国人民熟悉的那句:我想死你们啦
而他最经典的形象,就是双手叉腰、嘴巴里斜吊着玉米烟斗。这个形象其实是他专门设计过的。尤其那个他亲手做的玉米烟斗,几乎成为他的标配标志性装备。
在崇尚个人主义的美国,演说绝对能最大限度展现个人魅力,而麦克阿瑟在这方面也是超一流的。他的那句:
“老兵永不死,只是渐凋零。”即使时隔七十年,依旧能够打动人心。
二流的军队统帅其实麦帅的前半生都是一流的统帅,他的跳岛战术,他带领美军重返菲律宾,他成为日本的太上皇……
虽然有很多瑕疵,但是刚刚述说的这些标签足够他晋升为世界一流的统帅行列。之所以让他从一流统帅跌落为二流统帅,还是因为那场被美国人遗忘的朝鲜战场。
在一流的军事将领彭德怀和超一流的战略大师毛泽东的通力合作下,麦克阿瑟直接跌入了二流统帅行列。
克劳塞威茨的《战争论》中说过这么一句话:
……军队的技能和精神,在开阔的平原上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而统帅的才能,在复杂的地形上和丘陵地上才最能发挥出来。在山地,统帅很少指挥单独的部队,要指挥所有的部队又力所不及;而在开阔的平原上,指挥军队又过于简单,不能充分施展他的才能。从克劳塞威茨的观念来看,唯有复杂的山地战争才是一流统帅的考场。朝鲜的多山地形,恰恰是最好的试验场。
纵观麦克阿瑟的的一生,他曾经获得过无数荣耀。但是透过这些荣耀表面,可以找到一个重大的缺点——作为美军统帅标杆的麦克阿瑟,从没有过在大陆上指挥过大规模陆军作战的经历!
一战时他还太年轻,没有表现的机会;二战开始后,他又大多是海岛登陆作战。
让我们介绍一下远东战场上麦帅的三板斧:
1. 用绝对的海军优势,把东南亚日军分割在一个个孤立的岛屿上;2. 用绝对的空军优势狂轰滥炸;3. 用陆军清扫战场。;就这么海陆空三军配合使用,在绝对优势下碾碎所敌人。
这种战术的使用,是麦克阿瑟的幸运也是他的不幸。因为海岛登陆作战,骨子里还是海战,山地作战完全是另外一场战争。
说的简单一点就是,海战是二维的,双方在海平面上摆开架势互殴,胜负关键在于装备和后勤,自然环境的限制并不大。所以装备强大的美国海军,瞬间虐残了日本海军。
而山地战争则是另外一回事,哪里有数不尽的高山和沟壑,有时候一个松骨峰就能挡死一个装甲师,一个反斜面就能抵挡住绝对优势空军的轰炸。
和只懂得海战的麦克阿瑟不同,志愿军的统帅彭德怀,一生都在更为复杂的山地指挥作战。
在这个一流统帅的考场中,麦克阿瑟先在战略眼光上败给了毛泽东,当他叫嚣中国不会派兵时,数十万大军已经悄然入朝;又在战术指挥上败给了彭德怀,当装备落后的志愿军在穿插、迂回、伏击的时候,麦克阿瑟只能惊呼共军的顽强。
我们可以下这样一个结论:麦克阿瑟虽然是美国的陆军统帅,但他也是一个不懂山地战争的二流统帅。(其实美军直到现在依旧不太懂山地战争,看看美军在阿富汗流的血就知道了)
三流的政治家美国拥有军人参与政治的传统。从开国总统华盛顿开始,在外领兵得胜的将领,离开军队后成为美国总统的例子屡见不鲜。
但即使如此,美国依旧是一个文官治国体系。最高统帅永远不可能是现役的将领。麦克阿瑟作为军人,其政治嗅觉显然太过于迟钝,已经是美军旗帜的他,不高兴时明目张胆表示对蔑视美国总统的蔑视。
傲慢的麦克阿瑟,全然没有政治家该有的隐忍和狡诈。
当他固执的命令联合国军继续前进,把联合国军推入深渊同时,也將他自己的政治命运推向灭亡。随着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的牺牲(虽然不是战场牺牲,但依旧是牺牲),麦克阿瑟在广播里听到了自己被解职的信息。
对他那个级别的人而言,这个消息就是对他政治生命画上了句号。
后记在我看来,麦克阿瑟大抵如此。我是紫禁的sphere,图片源于网络。喜欢可以关注、点赞、评论。
你心目中的十佳战争片是哪几部?
战争片在电影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也几乎成了热血和荷尔蒙的代名词。下面就为大家奉上小编心目中的十佳战争片:
10. 《狂怒》
影片以二战末期为背景,记录“战爸”为首的5人坦克小分队与纳粹德军上演殊死火拼大战。片中的坦克大战堪称热血沸腾,由布拉德·皮特扮演的“战爸”柯利尔更是诠释了铁血硬汉的经典英雄形象。
9. 《硫磺岛的来信》
影片详细记录了号称太平洋战场上最为惨烈的硫磺岛战役。以粟林忠道中将为首的日军采用隐藏山洞、矿穴以挖制人工地道的策略与志在必得的美国进行着最后的反击。
8. 《野战排》
这是一部描述残酷越战经历的电影,血腥的战场将年轻的士兵们逼上了绝路。杀戮还是被杀?此时,“如何生存”成了最重要的信念。在本片中,年轻的美国男星约翰尼·德普扮演了一名美军士兵。
7. 《兵临城下》
影片根据真实的战争人物改编,以极为细腻的手法刻画了两位足以影响战争走势的顶尖狙击手之间的巅峰对决。战场上信息的瞬息万变、冰冷的子弹、紧张的激战,无时无刻不体现着战争的残酷无情和生命的脆弱宝贵。
6. 《现代启示录》
大导演科波拉的生涯代表作之一。以越南战争为背景,讲述了美军上尉威拉德沿湄公河逆流而上,寻找并摧毁建立独立王国的科茨上校的冒险历程。
5. 《敦刻尔克》
影片震撼生动的还原了二战著名历史事件“敦刻尔克大撤退”,以海、陆、空全方位记录了这场空前大撤退的激烈战况。面对德军的疯狂进攻,为保全身而退,英法联军上演了绝地大反击。
4. 《血战钢锯岭》
根据二战真实人物军医戴斯蒙德·道斯的传奇经历改编,记录了冲绳战役中的惨烈战况及军医道斯坚守原则、坚决不开一枪,最终解救出75名受伤战友的英雄事迹。
3. 《黑鹰坠落》
本片是1993年美军索马里行动的真实再现。重要情报的失误让黑鹰行动陷入了僵持不下的困斗局面。激战、血腥、惨烈,淋漓尽致的展现了现代战争的可怕与残酷。
2. 《辛德勒的名单》
伟大的导演,伟大的电影。战争的残酷、人性的光辉,生命在此刻被赋予了全新的意义。这是一部注定会被载入史册的电影,就像片中的那句犹太名言:“救人一命,就等于拯救全世界。”
1. 《拯救大兵瑞恩》
宗师级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倾心力作,无愧于战争片中的典范。开篇极度逼真的还原了诺曼底登陆时的血腥残酷,震撼激烈的交战场景、战友之间的兄弟情谊和救死扶伤、舍身忘死的斗士精神,将永远被历史铭记。
不知这十部战争佳片有哪几部和您心目中的一致呢?
为何德军三个月都攻不下?
梁老师说事为您回答这个问题。
巴普洛夫大楼,这场战斗其实仅仅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一个局部战场。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在历史上都被人称之为——史上最血腥的战役,时间走到现在,都没法论证出,在这场战役中死掉了多少人。
但有一个粗略的数据,多少可以看到这场战役背后的残酷,当年斯大林格勒,在战役还没有爆发之前,居民有八十六万,等到战役结束之后,就只剩下一千五百来人。
这还是居民的数据。
根据不完整的统计,在这场战役中,死亡的人数加起来都有一百多万人。
在银幕上,描述诺曼底登陆多么残酷,机枪,炮弹阻止盟军登陆,海水都被鲜血染红了,但很少有人注意到,诺曼底登陆的时候,盟军死亡的士兵是一万多人。
一百万和一万比较起来,就能知道,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残酷性。
所以在当时,有这么一句话形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战场,说动物都从这个地狱中逃了出去,只有人还待在那里煎熬着。
那么关于这个问题,就先简单的说说当时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情况,然后再来说说巴普洛夫大楼的是。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话说在1942年的七月份,德军抽调出部队,将矛头指向了斯大林格勒,如今这个地方被叫做伏尔加格勒,是苏联的一个工业重镇。
这个地方不管是对苏联,还是对德国,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
所以双方在这个地方,不可避免的要进行一场殊死搏杀。
当时间走到八月二十三号的时候,战斗已经打的焦灼不堪,不说别的,就在这一天,德军动用了六百架飞机,进行了两千架次的进攻,他们将斯大林格勒中心,一个长度仅仅只有一点五公里,放在地图上没有一根面条大的地方,投放了两千吨炸药的轰击。
这火力密度都没法形容。
举个例子,苏联有一支番号是第十三师的步兵师,战役开始的时候,有一万名左右的战士,在战役的过程中,还不断的有新兵补充到这个师,可等到战役结束之后,整支部队,就只剩下三百二十个人。
其实一个师能活下来三百二十个人,这还算多。
比如在苏联六十二集团军中,下辖的各个师或者旅级单位,打到最后,也都是二百到三百人的样子。
一个坦克连上去,不到三个小时就没了。
后来一个坦克旅,能剩下六辆坦克都是最好的。
其实这也是没有办法的是,本来六十二集团军就是一支预备军团,转正之后,就接手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一块阵地。
结果对上了德军第六集团军,不说武器装备,德军的第六集团军兵力是六十二集团军的数倍。
战役结束后,因为这场残酷的战斗第六十二集团军不仅撑下来了,还打出了骨气,所以就被改编为近卫第八集团军。
关于战场。在整个战役中,苏德双方的战场可以说是犬牙交错,你来我往的相互攻击。
有一名苏联军官,在他的日记中写过。
他们用十五天的时间,去进攻一所房子,对这所房子,他们不仅使用机关枪,手榴弹,还动用的迫击炮,到最后双方用刺刀对刺刀的方式,宣誓这所房子的归属。
其实这种现象,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已经成了德军和苏军双方交战的普遍现象。
德军想要推进进攻,将苏联红军打出斯大林格勒,而苏联红军是想要将德军牢牢的拖在斯大林格勒的瓦砾之中,不断的消耗德军。
所以的苏联红军和指战员,将每一个点作为一个堡垒,针对德军,要让德军每推进一米,都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于是这场战争,也被叫做老鼠战。
但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比拼双方的消耗,而兵力不足也成为了保卫斯大林格勒的苏联红军的最大困难。
后来苏联的海军,伏尔加河区的舰艇水兵旅,甚至是斯大林格勒的市民都加入到了战斗。
其实,所有人员驻守的每一个这样的据点都很简单,一栋相对来说坚固的建筑物,底层往往安装上重机枪和反坦克炮,最上层的建造里设置狙击手阵地。
四周布上地雷,然后用所有能看到的东西,比如床垫,家具之类的封堵出入口。
就这么一个个简陋的据点,变成了一座座堡垒,等着德军过来啃。
而在这些堡垒中,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问题中提到的巴普洛夫大楼。
说是大楼,其实就是一栋四层高的砖混结构的建造。
防守在这里的一共有二十三个人,根本就不属于一个建制的,统一在巴普洛夫中士(相当于班长)的指挥下进行作战。
武器包括重机枪,迫击炮,反坦克枪,步枪,手榴弹,他们二十三个人坚持了五十八天。
五十八天是什么概念,波兰被拿下也就二十八天,法国被打败也就用了三十八天而已。
而德军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面对巴普洛夫大楼用了五十八天的时间,依然拿这栋一点办法都没有。
接着说说巴普洛夫大楼的这场战斗。巴普洛夫大楼之前就是一座最普通不过的员工宿舍而已。
巴普洛夫大楼的东边就是伏尔加河边,这一点就很重要。
因为在整个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很多补给就是依靠伏尔加河进行补充的。
而伏尔加河只能做到运输,想要将物资运入斯大林格勒,这就需要码头。
巴普洛夫大楼几百米远的地方就是一个码头。
所以巴普洛夫大楼的存在,就是为了保证这个码头能够顺利的使用。
那么巴普洛夫大楼就成为了,苏军和德军争夺的一个点。
在加上当时这片区域,在德军的炮火袭击下,基本上就变成了瓦砾,独独就剩下这么一栋大楼立在那里,而且旁边还有一个一月九日广场。
这就造成,整个巴普洛夫大楼大楼成为这个区域的一个十字路口,可以为北边,南边,西边三个方向提供近一公里的视野深度。
架上观察设备,就可以给炮兵提供一个良好的炮击位置了。
所以对于防守方的苏军,这就成了一个很好的堡垒,视野是相当开阔。
而对于德军来说,拿下这里,他们的炮兵眼睛会变的更加好。
这个地方,不管是那一方拿下,控制这片区域不在话下。
所以这个地方成为双方的焦点,也就成为了必然。
其实早在1942年的九月份的时候,巴普洛夫大楼已经被德军拿下了。
当这栋大楼丢失之后,苏军这才发现,这栋大楼的重要性。
于是在1942年的九月二十六号,这就有了,重新夺回大楼的命令。
当时负责这片区域的是苏联近卫步兵四十二团,团长将这道命令下达给了三营,三营将任务交给了七连。
最终将这个任务接到手的是巴普洛夫中士,而当时任务下发,是按照一个排的任务来安排的。
但这个时候,巴普洛夫中士手里也没多少人,接到任务之后,就带着五个人,趁着天黑,就摸向了大楼。
这个时候,德军对于到手的大楼,也没有注意到有多少价值,所以防范比较松懈。
于是就被巴普洛夫六个人给摸了进去,一番偷袭之后,大楼就被巴普洛夫几人给拿下了。
拿下之后,搞的动静有点大了,德军又进行了几次反扑,巴普洛夫一行人将这几次德军的反扑全部给打了回去。
接连两天,德军的反扑就一直没停过。
好在,他们在大楼的地下室找到一些当地的市民,大约有三十几个人。
这些人不仅帮助巴甫洛夫他们挖掘战壕,还帮助他们作战。
在这种情况下,巴甫洛夫总算是守住了大楼,还打通了和几处地方的沟通,保证了大楼并不是孤立的,可以得到外界的支援,以及补给。
这一点至关重要,也是二十三个人能够坚守到最后的保障。
那么六个人,怎么就变成了二十三个人?
近卫步兵四十二团,前后对大楼进行了三次增援。
第一波阿法纳西耶夫中尉,带了一个机枪排过了,说是机枪排,其实编制不全,也就是七个人,但重要的是带过来一挺重机枪。
让大楼的火力的而到了加强。
第二波是索布加伊达上士,也带着人过来了,这次带来了三支反坦克枪,让大楼具备了反装甲能力。这次来的是六个人
第三波是切尔努申科少尉,带来了两门迫击炮,四个人。
截止到这里,巴普洛夫大楼的人数也就达到了二十三个人。
这个小队的人员可是多民族的,格鲁吉亚人,哈萨克人,乌兹别克人,塔吉克人等等。
说道这里,很多人不明白,后来不是来了上士,甚至还有一名中尉,为什么会让巴普洛夫一个中士来指挥呢?
当时巴普洛夫虽然军衔是一名中士,但他所在的编制是一个排,但这个排比他军衔高的都战死了。
所以巴普洛夫虽然只有六个人,但他是一个不满编的排,巴普洛夫现在是一名排长,而且这个任务是以这个排为中心展开的。
那么巴普洛夫理所当然的就成为了大楼保卫战的指挥官了,而二十三个人,依然不够一个排的编制。
此后驻守在巴普洛夫大楼的二十三个人,就开始面对起了十倍于几的德军围攻。
当时二十三个人只能死守。
那么巴普洛夫之所以能够守卫大楼五十八天,他布置的防御是不错的。
首先他下令,将整个大楼用四层铁丝网给包围了起来,除了铁丝网,还布置了大范围的雷区。
在面对德军主要的进攻方向上的大部分房间里,都安置了机枪,甚至在防御早期的时候,布置了一支PTRS—41反坦克步枪。
是实证明这支反坦克步枪布置的非常好。
比如,德军在进攻中最威胁的一次,坦克都开到了大楼跟前了。
在这个时候,火炮已经对坦克没有用了,因为仰角不够没法进攻。
而这个时候,反坦克步枪居高临下,正好能对准坦克防御最为薄弱的炮塔顶部。
这才让这次危机,转危为安。
除此之外,为了能让整个大楼之间有一个便捷的通信,更好的让人员在每一层,每一个房间流动,巴普洛夫还将地下室的墙壁和楼层之间的地板给砸穿了。
防御措施得当,再加上战壕的挖掘,让他们和其他苏军有一个良好的沟通,还能将伏尔加河上的补给运到大楼立。
这就保证了这场大楼保卫战能够撑到最后的条件。
但需要说明的是,就算是如此,在五十八天的战斗中,大楼里食物和水依然是最为匮乏的物资。
不管怎么说,在整个战斗的过程中,巴普洛夫大楼始终被苏军拿在手中,德军对这个大楼都懊恼不已,甚至在德军的地图上,都将这栋普通的员工宿舍给标注成了要塞。
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结束之后,作为苏联红军方面军的总指挥官崔可夫都用这件是嘲笑德军。
说:“德军试图攻占巴甫洛夫大楼而阵亡的人数比攻占巴黎时的阵亡人数还多。”
后来巴普洛夫中士,也因为这件事,被苏联授予了苏联英雄称号。
如今,这栋大楼作为二战时期那段惨烈战争的证明,还屹立在原来的地方。
为了纪念这些人的功绩,后人还在建造上浇筑了一个五十八的字样。
后来一款叫做《使命召唤》的游戏,还有一段关于防守巴普洛夫大楼的关卡。
说道这里问题来了,当时德军为什么不动用大炮进行轰击呢?这话也在理,在一般的理解范围来看,什么钢筋混凝土还能承受住炮火的洗礼?
问题是德军用了坦克炮不管用,但用重炮不舍得。
坦克炮为什么不管用呢?
这主要是当时苏联建造的房子太结实了,如今很多二三百年的房子还能屹立在原地,所以对于这种建筑轻一点的炮能打坏房子,却摧毁不了。
那么用重炮轰击,德军有点舍不得了。
因为这个地方,是附近的最高点,可以将四周一公里的地方卡死了。
如果把这个地方轰平了,那么把大楼所处的位置拿下,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那么今天就到这了,喜欢的话,点个赞,再加个关注,方便以后常来坐坐。
如何成为穿越火线高手?
这个问题要看你是想成为穿越火线玩枪高手还是玩狙的高手,这两者有很大的不同点。
首先来说玩枪的,其实玩枪没有什么捷径,要通过玩各种枪来确定自己适合哪一把,一般比较纠结的就是火麒麟和雷神,对于AK和M4这两款经典枪一直也是一个讨论的热点,至于该选择哪把,我之前别的问题上也分析过,这里就不再分析了。
但是不管选择什么枪,练枪是王道,首先要了解枪的弹道和输赢,一定要对弹道有一个很好的认知,因为没有几个人是能做到每次都一发爆头的,所以这时候弹道就很重要了,你需要知道扫射起来子弹会往哪里走,怎么样去压枪,怎么去卡爆头线等等。
我给的建议就是先选枪,然后研究弹道,再去练枪,每天打团队和个人打两三个小时,一个多月就能见到明显的提升,千万不要操之过急,对于新手而言,不晚贸然去打爆破,因为太坑会挨骂,先在团队和个人上练好枪,要相信量产导致质变,如果技术还没有提升,只能说明你练枪太少,像很多大神每天都是要爆一千个头的,就这样的练枪方式,能不成为穿越火线高手吗?
对于狙击而言,要成为高手真的很不简单,打枪的话除了要压枪其他基本没有什么技巧可言,而狙击的话,要锻炼的太多。
首先第一点,要先走被虐的心态,当你开始玩狙的时候别人已经是大神了,所以被杀是很正常的,前期不要在乎自己的战绩,心里想着大神虐别人之前也是被虐的。
这是我自己的资料图,我是狙击玩家,看战绩能看得出来,我的杀敌数是23万多,期中最少有21万是狙击杀的,也能看到kd值是2.02,应该算比较高了,所以不要在乎前期自己死多少次,后期都能再打上去。
下面我就介绍一下怎么成为狙击大神,首先练枪是需要的这点就不多说了,主要分享一下打狙的经验和一些需要注意的点。
首先,一开始新手玩家不建议用天龙来练狙,因为天龙是英雄武器,切枪换弹太快,不适合新手,推荐狙击,银月。这把枪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把狙击枪,有时候打个人的时候我感觉切枪比天龙还快。如果没有英雄武器,这把狙绝对会是狙击里面的佼佼者。
第二个小技巧就是打狙的顺序千万不要错,在以往上网过程中,经常能见到很多玩狙的打狙的顺序不对,他们都是先开镜再找人,或者跳狙的时候先开镜,再往外跳,然后趁着在空中的时候找人,落地了再开枪(在空中开枪子弹会飘,空降狙需要按住蹲),在这个过程中,时间耽误太多,毫不夸张的说,这种打法和我对狙,有一百杀一百。正确的顺序应该是先找人,屏幕的中心一定要对着可能会出现人的地方,然后看到人了再开镜,最后开枪,哪怕是跳狙,也是先跳出去,看到人了再开镜,然后开枪,这种方式才能保证你的枪是最快的,很多人经常问我怎么打瞬狙,其实我说的这个过程打快了就是瞬狙,所以一定要注意开镜的时间,练错了白练。
另外就是练习的图,一开始先练习的一定是对角狙,运输船对角狙,现在可能练对角狙的不多了,但是还是建议先练对角狙,因为对角狙能很大的提升狙击手对于对方出现点位的把控,不然的话你一出来开镜都不知道喵的哪,上哪能打死人呢?
如果没有对角狙练的话可以练习守望之城这个门缝的卡点,都可以练习,前期先练对角狙,对角狙练好了打守望,然后打个人,打12分的守望能杀到七八十也就差不多了,个人的话没打到100以上建议不要打爆破和排位。
四五年前的守望战绩,杀91死17,到现在为止都不敢说自己是大神,所以注意这几个点,找对顺序然后再练枪,但是狙击的话起码得打个一两年才能站稳脚,比起步枪要下的功夫要多得多。
失落征服者所有属性?
血量加800,魔力加500。
失落征服者的获取方式是:
首先,通过传送门传送到达拉然主城。接着,来到紫罗兰城堡。上楼梯左拐,可以看到一个传送门,点击传送到时光之穴。接着,沿红色路线飞。飞到里面之后,沿着蓝色路线进入“海加尔之战”副本。进入副本以后右拐,找到NPC泰多姆、然后就可以拿着遗忘保卫者的装备跟他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