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忘征服者在哪换,为什么秦可以统一六国?
从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用十年的时间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等六国,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为什么是秦统一六国,而不是其他的国家呢?
一、秦的崛起与强大西汉政治家贾谊在《过秦论》中分析了秦国从强大到统一六国,最后灭亡的原因,其中指出了秦国从崛起到强大,大致分为了四个原因:
1.占据地理优势
秦国“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即位于崤山以西,包括今陕西、甘肃、宁夏、青海一带。秦孝公时凭崤山之险在此修建了函谷关,西拒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为天下“九塞”之一,函谷关因修建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
正是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秦国能屡次将中原六国据之关外,而六国虽结盟亦不得而入。秦国位于西部边陲,凭关而据,远离了中原六国的内部纷争,进可攻,退可守,有利于保存实力,即使对外战败,关内也不致遭受战争的践踏之苦。
2.得益于商鞅变法
秦孝公时,国家积贫积弱,连年的战争使秦国饱受了战争之苦,国家再也经不起折腾了。于是秦孝公决心改革图强,向天下发出了招贤令,商鞅正是这个时候进入秦国的。
变法前,商鞅走遍了秦国的山川和村庄,了解了秦国贫穷的真正原因,分析了秦国所处的历史环境,站在秦国的角度上开始了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和秦孝公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因为变法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和势力,如废井田,开阡陌;废除世袭制,奖励军功制;重农抑商;连坐重刑等等,但正是这样,整顿了旧贵族势力腐败的风气,激励了民众的积极性,抑制了秦风争强好斗的恶习,秦国经商议变法后,国力一步步强大了起来。
3.注重并培养人才
秦孝公后,商鞅虽然被旧贵族车裂了,然而新秦王乃至后来的历代君王都继承了商鞅的新法。这使得秦国日益强大起来。更重要的是秦国自孝公以下共七代君王(秦孝公、秦惠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均实现了平安过渡,无大的内乱发生。
商鞅后,许多仁人志士沅涉秦国,为实现自己远大的抱负而倾其一生,殚精竭虑,秦国因此也诞生了许多名臣武将。名臣张仪、甘茂、范睢、吕不韦、李斯等,名将司马错、白起、蒙骜、蒙恬、王翦、王贲等,可谓人才辈出,为秦国的崛起和强大作出了不世功勋。
秦国对功臣赏罚严明,对人才厚爱有加,君臣一体,这皆因军政大权掌握在君王手中的缘故。君王参与军事谋划,制定作战计划,武将按计划作战,军功制使秦国上下士气高昂,人人奋勇杀敌。君王在丞相和将军的辅政下,行事谨慎,未有大的过错发生,几代君王也没有安逸享乐、奢靡昏聩者,这就使秦国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延续下去。
4.历代君王不懈努力
有压力才有动力,秦国正是在六国的挤压下处于偏安一隅,不得已才奋发图强,求变治国,自孝公以下历代君王以东出为目标,以统一为大业,吸收天下人才,共治宏图伟业。“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秦孝公时,商鞅策划修筑了咸阳城,使秦都城从栎阳迁至咸阳,并实行县制管理,制定法律,统一度量衡制,建成了中央集权的君主政权,为秦夯实了大业的根基,之后秦国打败魏国,夺回了河西之地,开始了席卷天下的步伐;秦惠王时期北扫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於,大大扩展了秦国版图;秦武王平蜀乱,设丞相,拔宜阳,置三川,更修田律,修改封疆,疏通河道,筑堤修桥;秦昭襄王长平之战几乎灭掉赵国,公元前256年灭西周;秦始皇用十年时间横扫六国,自此天下一统。
二、为什么其余六国统一不了天下?相比秦国而言,其余六国均存在着不同的弊端,故难以堪当统一之大任。
韩国软弱:韩国处于西秦、南楚和魏国的包围之中,发展空间有限,在列国争战中始终处于劣势地位,前期和赵国、魏国结盟,后秦国强大又结盟于秦,夹缝之中不能发展强大,那最后只有一个结果——被强国吞并。
赵国多疑: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强大后,赵国就成了秦国强大的对手了。赵国有肥义、楼缓、蔺相如、虞卿、赵胜、赵奢、廉颇、李牧等良相名将辈出,赵国民风剽悍、崇尚武力,六国中最属赵国有可能统一天下了。然而因赵孝成王的多疑使长平之战损失兵力五十万,赵幽缪王的多疑处死名将李牧,两项直接导致赵国走向灭亡。
魏国怪癖:魏国自魏惠王之后代代有癖好,且皆是恶癖。魏惠王酷好珠宝,魏襄王酷好种马,魏哀王酷好工匠,魏昭王酷好武士,安釐王“龙阳之好”(同性恋者),景滑王酷好丹药,最后一代魏王假癖好獒犬。由此君王者,国家不灭才怪。
楚国昏聩:楚怀王时昏聩无能,先用屈原变法,后在一片反对声中终告失败。后在秦相张仪的欺骗下与齐国断绝,结果导致秦国攻取了楚国的汉中之地,楚怀王亦客死他乡。自此楚国的国都往东一迁再迁,公元前238年“战国四君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死后,楚国更加一蹶不振。
燕国狭隘:燕国位于冀北、辽西一带,燕昭王时,筑黄金台,招揽天下名士,励精图治,后在名将乐毅的带领下,联合秦、韩、赵、魏打败了齐国,报得三十年前的齐灭燕之仇。后来就一直和邻国赵国死磕上了,屡败屡战,国力愈来愈弱。
齐国自负:齐国在齐威王的手里发展壮大,盛极一时,齐宣王时几欲灭燕,到了齐湣王手里,齐灭掉了宋国,其余国家担心齐国强大,于公元前284年以燕国为首联合秦、韩、赵、魏一起攻齐,连下七十三城,攻入临淄,惟剩莒和即墨二城。齐虽后来复国,国力已是日暮衰落,难以复出了。
以上看来,秦能灭掉六国,秦国的强大固然是一方面原因,而六国自身的弊端问题也是导致灭亡的直接原因。
夹在中国和印度之间的不丹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这是个奇怪的地方:
不丹王国,幸福部不丹有世界上所有国家唯一的国家部委,幸福部。
这主要是国王提出来的国民幸福指数这一概念,不要GDP,只要国民幸福指数,国王下令,自然要有部门去执行,于是成立了幸福部,只是这个部门的部长出访或者接待来访,是对应其他国家哪个部门呢?幸福部每天的工作是统计数字给国王看?还是要去照顾每年10%的失业率,9%以上增长的自杀率;每年2万多人的精神疾病。不丹总共才70来万人口,自杀的人大部分集中在16-40之间,而不丹的平均寿命才66,低于世界平均67岁。
不丹王国的居民房
政府官员和喇嘛上师在一起办公在不丹,经常看到许多名字后面带大宗的地方。这不是寺庙,而是指一些建筑,带一些神圣意味,或者历史传统的建筑。这些地方一般为政府机构办公的地方,由于政教合一的体制,所以许多喇嘛也在这里上班,比如上文提到的幸福部。当今不丹国王的大婚就是在著名普纳卡大宗举行的。
不丹,塔什岗大宗的僧侣仪式
不丹的普纳卡大宗
除了国王,还有崇拜的图腾这个国家的国王是世袭的,没有什么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思想。国王的幸福就是大家的幸福,除了国王崇拜之外,就是随处可见,家家户户贴的门神,是一左一右的男性之物,路边的商店也是这样,上面系着领带一样的东西,走近一看,原来是飘扬的丝带。一个佛性国家,应该从佛陀那里寻找平静的力量,却崇拜这个以获得力量,确实令人不解。话说他们的宗主国印度某些地方也是这样。
儿子没有财产继承权只有女儿可以继承家里的财产,女人不工作,主要的任务是相父教子赡养老人。
女人离了婚或者丧夫,如果想的话,夜里可以把灯打开,在不丹这么个小地方,总共70来万人口,基本上处于部落状态,谁家女人没了男人,全村人都知道,灯一亮就有人爬窗户。一直有2个疑问,亮什么颜色的灯?还是再在窗沿上摆一个盆蓝花绿绒蒿(不丹国花)?到底是一晚上能爬几个?
同时,这个国家不允许堕胎,国家规定离婚女人的丈夫要给赡养费。因为赡养费是没有分别心的,所以同样会将那些半夜小孩视如已出。
突然,非常理解为什么许多歌颂不丹的幸福,世外桃源的都是小文青。
不丹,帕罗,一位农妇给牲畜背草料
关于旅游这事,和朝鲜差不多黑在哪里?你必须提前120天申请入境旅游,从入境那天算,每天缴纳大约300美金,必须提前一次性缴付,当然这里包括吃饭,住宿,交通,和导游费用。作为一个人均GDP和非洲埃塞俄比亚一样的国家,这样的消费和美国纽约一样了,而且那里的交通大部分是靠驴车,或者是驴和马的产物,骡车。
入境之后,必须由导游陪同,哪些地方能参观,哪些地方不能参观,是规定好的,和朝鲜一样。高昂的旅游费用和限制旅游,每年只能来5万人,多了不接待,就是为了不让外部世界的洪水猛兽来冲击这些朴实的不丹民众的小心灵。
不丹帕罗机场,英文和宗卡语是通用语言
不丹帕罗机场
文盲率和印度差不多,40%多。据说不丹人出生就会念佛经,会打坐,想来是跟着读音念的,也不知其中的意思。若是统计幸福指数,不丹宗卡语的幸福怎么写呢?填调查表的时候谁来代笔写呢?
不丹王国的建筑,机场也是这样,保留着不丹的建筑传统
请出示你的吸烟卡作为一个被无数文青崇拜的重视环保的国家,怎么能抽烟呢?全民禁烟!but,有一种东西叫做禁烟卡,只要您随身带着这个,就和美国人的持枪证一样,随时可以拿出来亮亮,点上一根,肆无忌惮地抽,想抽多少就抽多少。禁烟卡是国家卖的,相当于另一种烟草税。
幸福指数这么高,当然动物的指数也要高,不能杀生,但我还要吃肉肉,所以,所有的牛肉都是从印度进口的。不丹帕罗菜市场上的辣椒
不丹菜市场,一位摊主的小孩在纸箱里
不丹人家的厨房,晒干菜
屋顶上是晒的干辣椒,玉米
不丹菜市场
门口的辣椒和大蒜
不丹是不完全自主的封建君主制国家。一个封闭的喜马拉雅山下的政教合一的小国。森林覆盖率极高,重视环保,人民比较善意平和,传统保留得完好,许多建筑都具有鲜明的本国特色。而且街上的建筑也看不出豪宅与贫民的区别,这里有咖啡披萨也有辣椒芝士(不丹国菜,本地人喜欢吃辣椒,在房顶上经常看到晒红干椒的),也玩手机,电视节目引进的很晚,经常受管制。本国出口创汇的主要来源是水电,也是卖给印度。通往不丹的国际机场在帕罗,不在廷布。
不丹最重要的节日,闍初节,穿民族服装基拉裙的妇女们
不丹的美景
毁我塑我 一个过客独自行走在他乡
英雄联盟无限火力谁最厉害?
最近英雄联盟无限火力模式是非常火热的,当然网友们也在网络无限火力这个模式之后也推出了几个非常强或者说是非常恶心的英雄,那么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几个英雄都有谁吧?
猫咪说起这个英雄简直就是恶心到死,看真是移动的泉水啊!而且你还打不到她。不知道大家碰到过吸血鬼加猫咪的组合没有,小编就碰到过一次,直接被打得毫无游戏体验,你把吸血鬼好不容易耗到半血吧!他一口就给你奶回来一半,然后猫咪在那里使劲的给他加血,好陪我吸血鬼的血又是满的。真的不可能打的死没有谁能够打死他,尤其是在前期,在后期的无忧无虑模式中靠高爆发的伤害可能还是能够击杀吸血鬼加猫咪这样的组合的。
盲僧这个英雄在无限火力模式中是出纯AP的,同时也是非常恶心的一个存在,不比猫咪差,而且主的也是w技能,就一直给队友贴膜,在配合上一个比较强的突进型英雄那简直就是无敌呀!在一级的时候根本就不怂任何组合,因为在前期尤其是一级的时候伤害根本就不够,而他则反复贴膜贴膜,你连护盾都打不掉。尤其是到了后期那护盾厚的简直不忍直视。
小鱼人这个英雄在无限火力模式中也是非常bug的一个存在,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也是因为这个英雄的技能机制决定的。一个e技能一放你根本就打不到他,而且冷却时间又短,真的是非常的难受而且一屁股坐下来你血都没了,小编就被坐死过很多次。这个英雄在无限火力模式是非常强势的一个英雄。
大家还知道在无限火力模式中有哪些比较强的英雄吗?欢迎在下方留言和讨论!感谢大家的支持!大家在下边的评论小编也会及时回复的!
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在18岁时都在做些什么?
霍去病是山西临汾人。霍去病是大将军卫青的外甥,母亲卫少儿,是汉武帝皇后卫子夫的姐姐。
由于有皇族关系,霍去病在十几岁时就很得皇帝宠信,入宫做了侍中。
霍去病从小就学习骑马射箭等各种武艺。他18岁时就成为一个性格坚强、武艺高超的青年,同年就带兵随舅舅卫青参加了抗击匈奴的一次大规模战争。
北击匈奴时,他率领800精锐骑兵离开大部队几百里去追击匈奴,最后歼敌甚多,其中匈奴的相国,以及单于的祖父,活捉单于叔叔,战后封为冠军侯。
那么,霍去病在18岁的时候,到底做了些什么?才有如此显赫一时的军功呢!霍去病,是汉武帝时期抗击匈奴的大将军,也是最年轻的将领,最受汉武帝的赏识。
因为他具有军事天才,声名远播,最为汉武帝赏识与器重,后来霍去病因感染瘟疫而去世,天才将星陨落,年仅24岁,令世人惋惜。
汉武帝对霍去病的死非常悲伤,将霍去病安葬在自己茂陵的东面,将他的坟墓修成祁连山的模样,彰显他战胜匈奴的历史奇功。
18岁的霍去病是一个青春、阳刚、勇敢又有些特立独行,充满个性和勇武精神的铁血男儿形象。他的生命很短暂,只活了24岁,在短暂的生命历程中,他把其人生应当经历的苦难都经历了,该创造的辉煌也都创造了,该得到的功勋荣誉也都得到了。
霍去病和舅舅卫青有着相同的尴尬身份:私生子。
这个身份使卫青的性格谦虚谨慎,一生都有自卑倾向,即使做到了大将军,也不敢有丝毫张扬。
事实上,这个身份让霍去病性格非常孤傲,对其母亲卫少儿很是冷漠,对女人也很是无情,到死也没有和哪个女人正式结婚。
汉朝虽然对私生子很宽容,但是私生子毕竟不同于正常孩子。
因为同病相怜,所以卫青不嫌弃私生子外孙。他说姓霍的不要这个孩子,咱们自己养着,他舅舅卫青就是孩子的榜样,现在给平阳公主做小跟班儿,不是也挺好吗?
卫家人担负起养育霍去病的义务,他们给孩子设定的最高理想,就是长大后像他的舅舅那样,继续做平阳公主家的骑奴。
似乎好运的降临就是瞬间的事儿,那一天汉武帝突然就看上霍去病的三姨卫子夫了,舅舅跟着一起进了京,霍去病不过是个牙牙学语的小孩,如果他稍大一些,说不定也跟着一起去了。
卫青在京城发展得很不错,虽然有几次差点被宫廷的斗争卷进去了。
此后,因为卫子夫的关系,卫家人也是水涨船高,卫青也去当了汉朝的大将军,成了朝廷中最得势的大臣,连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都爱上了他,便托人说亲,嫁给卫青,卫青一下子又成了汉武帝的姐夫,朝廷上下,人人对他尊敬三分。
后来,匈奴再次大举进攻,汉武帝派卫青领兵前去抵抗。
这次出兵,卫青将自己的外甥霍去病带着一道出征,霍去病当时才18岁。
但是,他武艺强、胆量大,在卫青手下当了个嫖姚校尉,后人又称霍去病为霍嫖姚,他独自带领800多个精壮的士兵。当卫青主力军在和匈奴先头部队交战的时候,他偷袭了匈奴的大后方基地。
霍去病成为最年轻的大司马,这个年轻人还不会当官,不会享受荣华富贵。
汉武帝奖励给他一套高级别墅,这座豪宅坐落在京城最繁华地带,庆功会上就把房钥匙交给了他,让他去看看还有没有不满意的地方,霍去病居然一口回绝了,他的一句铿锵有力的豪言壮语响彻古今: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这个想法,让他成了汉朝最为杰出的有为青年,他也被汉武帝列为典型人物,并号召全军上下向霍去病学习,学习他舍小家顾大家的爱国精神。
18岁的霍去病,不屑于像其他的王孙公子那样放纵声色,汉武帝为了慰劳他,要为他盖一栋大房子,可是他却推托说,匈奴还没有消灭掉,我怎能贪图享受呢!霍去病的父亲是平阳县的一个衙役,曾经被派在平阳公主府里当差。
他母亲是平阳公主的一个使唤丫头。他的舅父就是大名鼎鼎的将军卫青。
可是,霍去病出生在平阳公主府里,从小生活在奴婢群中,生活很苦。父母经常教育他,要想有出息,只有参军建立战功,才能达到目的。
霍去病果然不辜负父母的期望,志向远大,从很小的时候起,就练习骑马射箭,学习各种武艺,希望自己有朝一日到战场上去杀敌立功。
霍去病16岁的时候,武艺已经十分出众,而且善于骑射,勇敢顽强。因此才被汉武帝看中,于是派他做了随从武官。
其实,霍去病自幼与舅舅卫青感情极好,对于这个了不起的将军舅舅,自然非常崇拜。
于是,在卫青的耳濡目染下,霍去病很小就精于骑射。虽然年少,却不屑于像其他的王孙公子哥那样放纵声色。
西汉初年,匈奴经常出动骑兵侵犯汉朝北方边境,到处烧杀抢劫,北方的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为了北方的安宁,朝廷派了许多将领去抗击匈奴,霍去病就已经参与其中,成为一位著名的青年将领。
霍去病独创了“长途奔袭”的战法他亲自组成了一个精锐小部队,去找匈奴部队。他们向北跑了一阵,一路上没瞧见匈奴兵士,一直赶了几百里路,才远远望见匈奴兵的营帐。
他们偷偷地绕道抄过去,瞅准一个最大的帐篷,猛然冲了进去。霍去病眼明手快,一刀杀了一个匈奴贵族。
他手下的壮士又活捉了几个。匈奴兵没有了头儿,恐慌不已,四处奔逃,800个壮士追上去又杀了2000多匈奴兵,才赶回大营。
卫青在大营正等得着急,只见霍去病提了一个人头回来,后面的兵士还押了两个俘虏。
经过审问,才知道这两个俘虏,一个是单于的叔叔,一个是单于的相国,那个被霍去病杀了的还是单于的爷爷,而霍去病却能够全身而退。
这次战役,汉朝居然培养出一位少年英雄,即年仅18岁的霍去病。
汉武帝立即将他封为“冠军侯”,以赞叹他勇冠三军。霍去病两次参加河西大战,率部长途奔袭,一路猛进,杀敌无数。
经此一役,汉王朝收复了河西平原。曾经在汉王朝头上为所欲为,使无数汉人家破人亡的匈奴,终于也唱出了哀歌:
我失去了我的祁连山,我失去了我的焉支山!
我的马、我的牛、我的羊、我的猪、我的狗、我的鸡都没法再繁衍呀!
我失去了我的天空碧海,我失去了我的胭脂云彩,咱那要嫁人的新妇,都没法再施粉黛,漂漂亮亮去嫁人。
从此,汉军军威大振,而18岁的霍去病更成了令匈奴人闻风丧胆的汉军战神。
霍去病一连收复了很多失地。汉武帝为了慰劳霍去病,要为他盖一栋住宅,可是他推却说,匈奴还没有消灭掉,我怎能贪图享受呢,他坚决推辞了。
他的人品更得汉武帝的赏识了。这一年夏天,为了彻底根除匈奴侵犯的祸患,汉武帝又令霍去病的部队,与公孙敖率领的部队配合作战。
此时的霍去病,正是无限风光的时候,汉武帝刘彻就像当年喜欢卫青一样,特别倚重于这个年轻的小将,而卫青则老矣。
卫青时代的结束,迎来了年轻、勇猛、善战的霍去病时代了。
霍去病两次出陇西击匈奴,进而控制河西地区,为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的建立创造了条件,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
后来,青年霍去病率军奔袭两千多里,以15000人的损失数量,歼敌7万多人。
霍去病一路追杀,来到今蒙古狼居胥山一带。就在这里,霍去病暂作停顿,率大军举行了祭天地的典礼。
这是一个仪式,也是一种决心。封狼居胥之后,霍去病继续率军深入追击匈奴,一直打到贝加尔湖方才回兵。
经此一役,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霍去病和他的“封狼居胥”,虽然很值得后人研究。
但是,18岁的霍去病敢于独当一面,他在18岁做下的事情,事实上就是他后来“封狼居胥”的一个序幕而已。
从此,霍去病成为中国历代兵家非常看重的作战楷模。
什么还强调对自然对待他人对待自我应尊重历史自然规律?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饮用的水、吃的食物,都得益于大自然的馈赠,都是生物多样性带来的福祉。因此,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人类的生存发展无从谈起。
回顾过往,工业革命后,由于技术进步,人类很长一段时间以征服者的态度对待大自然,曾经一味地用强大技术暴力地征服自然,忘记了自身的渺小。以牺牲环境换取发展,看起来效率高,实际上是不可持续的发展。实践证明,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