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字大全2020,大年三十医院里的病人?
大年三十医院里的病人,医生,护士怎么过年?这个问题问的,我想骂人。抛开病人不谈,既然医生和护士都在工作岗位上了,怎么过年?肯定在辛勤的工作,度过这个年。
我有一个高中同学,高考考上的医学院,后来分配在我们县城医院里做一名内科医生。
他们医生门诊和病房会轮值的。所以,他有时候在病房,有时候在门诊。
我们关系还不错,每次我回老家,都会叫他一起弄点小酒,聊聊天。有时候,他酒多了,也抱怨说当初学医后悔了。不仅工作如履薄冰,生怕出事,压力太大,而且经常节假日需要加班,不能陪家人,遗憾太多了。反正以后,他肯定不同意他孩子学医。
果然干一行怨一行,这句话不是空穴来风。
要知道,医生这个职业和教师一样,在很大一部分人眼里还是非常高尚和受人尊重的。
去年过年,我们吃了晚上准备看春晚,我无聊刷了一下朋友圈。看到他发的朋友圈,在医院病房值班。
于是,我就揣着一瓶酒,搞了几个菜,然后让我妈煮了一份饺子,然后提溜着去找他,寻思他值班也没什么事,不如喝点酒,聊聊人生。
谁知道,到了医院,正好有个醉酒的急诊病人在抢救,他忙了一个多小时,才回来。
看到我在病区办公室等他,一脸惊讶到,我c,你怎么来了?
我说,看你朋友圈,一个人值班,来找你喝酒啊。对了,我妈给你煮的饺子,估计已经凉了……说着,我指了指,他脚底下的酒。
他笑笑说,酒就算了,有规定。再说了,一会来个急诊病人,我一身酒气,你这是准备让我下岗啊?哈哈。
这样吧,我去泡两杯茶,我们就以茶代酒,你看行吧?
我说,行啊!不能让你下岗啊,不然你老婆不要去劈了我啊?哈哈……
我们喝着茶,聊着天,谁知道他饺子吃一半,病区有个病人又出问题了,他赶紧爬起来就跑……
边跑边对我说,你回家吧?我这不知道到什么时候呢?酒等我下班了,我请你!话还没说完,就没影了。
我望着他的背影,摇摇头,苦笑道,我儿子我也不让他学医!
医生真的很辛苦,医者父母心,这句话有道理的!在这里呼吁大家,对医生,护士,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包容。营造和谐完美的医患关系!共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贺岁银质纪念币有收藏价值吗?
任何藏品都有收藏价值,我觉得你应该问的是有没有投资价值。
目前这个节点,没有任何投资价值。
因为:历年贺岁银质纪念币(下文简称福字币)都有一个神奇的行情走势,那就是年后必定下跌。好在今年有一点点变化了,它年前就开始跌了。
跌的原因有很多,主要还是银行低价货源的冲击。
目前,2020版福字币的价格在152元左右,年后预计会跌至120-130之间。
当然,答主可能问的是其他年份的福字币。
那么答案有所改变,15年和16年福字币有一定投资价值,原因是2015年福字币发行量是60万,2016年福二发行量是190万枚,其余年份发行量都是270万。量小的有一定投资价值。
不过,这么简单的道理大家都懂,所以15版福字币现在的价格是1000元/枚,16版福字币价格是255元。
你会给家人买什么礼物?
虽然我们全家大部分时间都住在北京,但偶尔也会回家过年。因为在农村老家和在北京过年的气氛是不一样的。再说,老家还有些家族的近亲和朋友,长时间不见会很想念。回老家过年一般都要互相串门请客,礼尚往来互道祝福,进一步拉进了彼此的亲情和友情很有意思。那年回老家,我给长辈们每家都送了两瓶较好的就和牛奶水果之类的,对于晚辈就给些压岁钱。这些都是人之常情。
过年也被称为过春节?
这样的一个中国,5000年来从未断档过的文化,在历史上,独一无二,我们应该传承,不应该否定。
那么各地如何过年呢?又有怎样的习俗和传统,如果不能出去走走,本文就带着大家看一看,来自全国和地再加上国外友人的浓厚年味,感受下有仪式感的春节!
东北地区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请通知删除
东北人历来对年都极为重视,被冰雪封存的冬季,年更象征着丰收、美满、佳节、吉祥。
东北人喜欢热闹、讲究排面、重视传统,把年过的体面,是他们代代相传的无声共识,绝不含糊。
大秧歌扭得天摇地动,冰糖葫芦酸里透甜。
年夜饭一定要表达出硬字来,硬气,硬核,硬挺!
大碗吃肉,大碗喝酒,父母子女欢聚一堂,一桌丰富的家宴,一顿充满家味道的美食,喊声老铁666,整起来,就完事了。
冰灯、滑雪场、年初开冰河中网鱼,东北的节,带着朴实的厚道。
华化地区
东北有“冰雪”,华北有“彩灯”,不输豪放的东北味儿。
今年,“华彩南湖春盛世中国年”2020唐山南湖春节灯会盛装启幕,108组超大型灯组、网红无人机表演、国潮大庙会、百万大放送等精彩内容一一亮相,将南湖景区装点的喜庆靓丽,美不胜收,为游客打造了一场集视、听、味、游、购、娱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文化盛宴。
华美的灯会给年味披上了缤纷的色彩,带新年带来了美好圆满的祝福,给寒冷的冬季带来了暖意,更为春节增加了年味儿。
这种文化氛围浓厚的节日活动,带来关于古时的回忆。
唐·苏道味《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来赏灯会,体味一下这种彻夜明亮的美好。
华中地区
华中地区人民胜在心灵手巧。民俗手艺人手中的年,就是一道道栩栩如生的艺术品。
湖北襄阳举行新春庙会 流光溢彩迎新春。
庙会从1月18日持续到2月9日,其间还将举行各种民俗表演。据介绍,此届庙会所有灯笼以及花灯的制作,均出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彩灯项目传承人、彩灯艺术大师熊文栋之手,在展现南国彩灯魅力同时,又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
许多手工艺品,都来自非遗大师及各种特色手艺大师,是宝贵的民间艺术。
西北地区
兰州社火可以说是西北地区所特有的风俗习惯,在过年的时候,西北地区的人常喜欢围在一起载歌载舞欢度新年。
人们欢聚在一起唱歌跳舞的时候,也代表着对于未来的期盼。在这一天几乎每一个人都会去到街上来,跟随大队伍一起玩弄社火,如果在这一天少男少女互相看中了对方,可以直接表白,将会得到大众的祝福。
春节期间,兰州最为著名的社火有太平鼓、铁芯子、跑旱船。
初五以后,直到正月十五六,兰州的新年社火就舞起来了,匝地而来的鼓声,炫入双目的色彩,古朴典雅的造型,充分体现了兰州特色。
热闹的锣鼓背后,代表着人们喜爱热闹、驱除一年秽事的心愿。
西南地区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人是龙的传人,舞龙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春节闹新春的“重头戏”,在锣鼓声中,在欢声笑语中,在祝福声中,龙腾劲舞,代表着华夏的崛起,人民的富足。
正月初八舞龙,是隆昌弘扬民间传统文化,献给全体隆昌人的春节文化系列“大餐”中最丰盛的一场饕餮盛宴。
2009年,“双凤龙”被评为第一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8月,“隆昌正月初八舞龙文化艺术节”成功申报成为内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隆昌正月初八舞龙兴起于明朝龙庆元年,至今已有440多年的历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当地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
这个仪式感伴着人们手舞足蹈推上高潮,年味够浓。
华南地区
华南地区气温润,冬季不冻,还是花开的好时节,到处充满馥郁的芬芳。
自今年起,全年花事活动整合成“广州花展”主题品牌,以“广州花展”为载体,浓缩花城一年四季的花事精华,让广州的“花城”形象更立体、更全面、更有辨识度。
让海内外朋友更深入地感知这座老城市的新活力,见证这座国际大都市的魅力。未来的广州将精心打造、隆重推出全面升级后的集花景、花艺、花境、花集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花展。
浪漫与美丽在这里伴着年味儿升级,花城营造了喜庆祥和的春节气氛。
若是不能实地观赏花展游园,也可以线上参与花景设计,我们过一下手瘾,游戏中感受广州花展的气氛,也为自己留下一份属于年味的仪式。
花景设计小游戏: http://activityplatform.gdtengnan.com/html/ylj/index.html
华东地区
上海的豫园灯会也是非常知名的。
2020年豫园新春民俗艺术灯会已于近日正式亮灯。豫园新春民俗艺术灯会至今已举办至第25届,是沪上最具影响力的迎新民俗文化活动。
今年灯会以“全面奔小康·焕彩中国年”为总主题,在豫园商城的三大广场:黄金广场、九曲桥广场和中心广场分主题呈现不同的灯彩设计。因此灯会期间,豫园商城内可谓步步是景,人头攒动。
充满着海派气息,繁华无比,仿佛穿越了光影,来到了20年代的老上海,这一时候年味的献礼让人们感到喜悦。
外国人过中国年
随着中华文化的普及,近年来,外国人也喜欢上了中国的春节,一到过年,国外也跟国内一样热闹。
还有许多国家,把中国的春节当成“大事”来办。
迪拜
每年到春节时,迪拜都会为中国人准备各种春节活动。
几乎每个迪拜的重要地标都安排了中国春节活动,都和中国传统有关,还有烟花秀,非常壮观。
外国友人有些还穿起了中国的传统服饰,这样使得节日后气氛更浓烈了。
迪拜酋长还用中文在自己的推特号上向全世界的华人拜年。
著名的哈利法塔,则举行了非常酷的红色主题中国新年灯光秀。
德国的中国小镇
德国著名的中国小镇上,小镇名叫Dietfur,因为古时和中国人做生意,当地的居民就爱上了中国文化。
他们称自己为“巴代利亚华人”,他们自己觉得是华人的后裔。
这个只有6100名居民的地方,每年都举行一次“中国狂欢节”为时一天,当地居民们会放鞭炮、跳龙舞、穿民族服饰,小镇四处洋溢着浓浓的中国节日氛围。
芬兰
圣诞老人之乡——芬兰的罗瓦涅米,也是要过中国节的。
平日里,人们来这里观光都是来看圣诞老人和麋鹿的,可一到春节,对里的圣诞老人也过起了中国节日。
春节时来,他们会带着游客一起体验贴春联、写福字、包饺子、送红包、放烟花等民俗。
圣诞和春节,西方和东方,竟然在这一时刻,融合在一起,那么和谐快乐。
外国人都争相恐后的过起中国年了,我们本土的朋友为什么还总嫌年味淡了呢?
或许应该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又或许应该换一个角度来看待春节
仪式感不是自己跳出来的,需要我们自己去寻找,自己去体会。
就算不能外出,在家里布置一个年味十足的场景,和老人孩子同享天伦之乐,在这样和平、安康的时代,依然应是华人的传承。
为什么人民币没有3元?
先来讲一个笑话:
有两个造假钞的不小心造出面值7元的假钞,决定拿到偏远山区花掉。然而当他们拿一张 7元买了两根2元的糖葫芦后,他们哭了,农民找了他们一张3块的。
笑话听完了,问题也来了,为什么人民币没有面值3元的呢?
古今中外在钱币面额上使用得最多的是1、2、5、10这四个数字。一般来说,一个国家在确定钱币面额等次时,最高面额与其他各种面额是整倍数的关系。
货币面值是依据数学的组合原理来设计的,在1到10里,有“重要数”和“非重要数”之分,1、2、5、10就是“重要数”,用这几个数能以最少的加减运算得到另外一些数,如1+2=3,2+2=4,1+5=6,2+5=7,10-2=8,10-1=9。
其余的就是“非重要数”,而如果将四个“重要数”中的任一个数用“非重要数”代替,那就会出现有的数要两次以上相加、减才能得到,这样就比较繁琐,尤其是对于大多数算数不太好的人来说,日常使用不太方便。
从概率学的角度看:在1至9的各种数字排列组合中,3的出现概率最多只有18%,而1、2、5出现的总概率则为90%,如果使用“3”面值的币种,在流通中呈现的概率约为16.7%,证明以“3”为面值的货币在实际流通中找零替代的作用并不显著,反而使货币的票面结构有失衡之感。
举个例子,现在利用1、2、5元的纸币,可以在三张之内组成1~9元的数字:
1=1 (1张)
2=2 (1张)
3=1+2 (2张)
4=2+2 (2张)
5=5 (1张)
6=1+5 (2张)
7=2+5 (2张)
8=1+2+5(3张)
9=2+2+5(3张)
假设这个时候我们再多加一张3元的纸币,1~9元的组成基本没变,节省不了多少纸币:
1=1 (1张)
2=2 (1张)
3=3 (1张)
4=2+2 (2张)
5=5 (1张)
6=1+5 (2张)
7=2+5 (2张)
8=3+5 (2张)
9=2+2+5(3张)
你看,忙活了半天,只省了两张钞票,而为了多印一种3元币,花费的制造、流通的成本就海了去了。所以,实际应用中,1、2、5、10元面值的货币就能以足够多的方式组成1~9的所有数,找零完全没问题。以其10倍发行的20、50、100元等大面值货币的组合,就更加方便了我们的现金使用。
不过这并不代表着“3块钱”不存在,比方说我们国家历史上确实发行过3元面额的人民币,但仅存在了九年时间。作为收藏品,这张钞票在今天值9000元。那么为什么我们国家会出现3元面额的货币呢?
其实这种3元币于1955年3月1日开始发行。当时我们国家采取的是向苏联全面学习的方针,城市排水设施标准、档案管理办法都是跟老大哥学的。事实证明,俄国人在这类事情上真的智商余额不足。
当时苏联的卢布常用3的面额,我国也借鉴了卢布的面额体系。所以这个3元币还有一个文雅的名字,叫“苏三币”。
此外,当时的第二套人民币本来设计的是最高面额为100元,但为了预防逃到台湾的国民党大批量造假,就把人民币的最高面额限制在10元。
后来苏联人不光智商余额不足,人品余额也不足,中苏关系破裂,苏方利用手中的印版继续印刷“苏三币”,并通过新疆和东北边境投放到我国境内,扰乱我国金融秩序。
为了反击苏联的阴谋,1964年,我国决定停止使用“苏三币”,并限期一个月内到银行兑换成其他面额,一律回收销毁,过期未收兑的一律作废。“苏三币”就这样短暂地在历史上走了一遭,成为现在“物以稀为贵”的罕见收藏品。
“苏三币”虽然短命,但实际上我国货币面额使用3这个数字有着悠久的历史。西汉武帝时就铸造过名曰“三铢”的铜钱。这恐怕是世界上最早以3作为面额的货币了。以后历代都出现过“3”、“30”、“300”等面额的各种货币。
那么其他面额,如4、6、7、8、9在历史上有没有出现过呢?
汉武帝的爷爷汉文帝则铸造了“四铢”铜钱,而4作为面额也在我国历史上多次使用过。
6也没闲着。篡汉的王莽建立新朝,铸造的布货十品中的“中布六百”,可能是世界上最早以6为面额的货币。
南朝陈宣帝时也偶尔铸过“太货六铢”铜钱,以后历代极少在钱币上使用这个数字。
不过解放前的国民党新疆省银行最后放了个大招,他们发行了面额6000万元和60亿元纸币。
7、8出现在钱币上极为罕见,而9在我国历史上冠以这个数字的钱币更是仅有一种,即王莽布货十品中的“次布九百”布币。
在国外,6、7、8、9这四个数字也很少使用在钱币上。不过他们还有一些更奇怪的币值。比如印度、罗马尼亚等也使用过3元的钱币,前苏联和罗马尼亚的钞票中有15元的面额。美国还有25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