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惹三国版,二战东线有多恐怖?
“妇女的使命是生育,是延续生命,不是战争,不是死亡。杀害妇女是罪恶,是反人类的行为。”
这是鲍里斯·瓦西里耶夫在创作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时说过的话,小说里讲述了1942年发生在苏联171会让站的故事。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剧照
准尉瓦斯科夫与一个排的女兵们,守卫在一个仅有十二户人的村子里,这里有二战时期苏联大后方的一个火车站,还有一个“重要的”仓库。女兵们在171会让站驻扎期间,意外地碰上了16名德国法西斯侦察兵,瓦斯科夫带领五名女兵进入丛林深处与德国兵展开殊死斗争,最后五名女兵全部壮烈牺牲。
二战东线有多恐怖?我想还是从这部小说开始说起吧准尉瓦斯科夫是一位三十二岁的中年大叔,他是171会让站的指挥官,而这个会让站所在的村子人口不多,几乎所有青壮年男性都上前线参加了苏联的卫国战争,村里仅剩十二户人,基本上是妇女、老人和小孩。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剧照
女兵们在排长基里亚诺娃的带领下来到171会让站,开始了她们的战斗生涯,这些女兵每个人都有着悲惨的身世和背景:
副排长基里亚诺娃:曾经参加过斯摩棱斯克保卫战,她当时负责后勤的伤员救治工作,并且亲眼看到被炸得面目全非的父亲被抬进医疗室。基里亚诺娃听出了父亲的声音,紧握着他的手说出了自己的名字,她的父亲流下了眼泪,说出最后的遗言:“别告诉妈妈。”
斯摩棱斯克战役发生在1941年,纳粹德军为了开辟出一条通往莫斯科的捷径,当时的德军统帅下了一条任务:攻占奥尔沙、斯摩棱斯克和维捷布斯克地域。这场战役持续了三个月时间,战后德军共俘虏苏联红军40多万人,缴获大量的装备,也为进攻莫斯科打开了通道。
斯摩棱斯克战役
不过在这场战役中苏联方面也并非完全失败,斯摩棱斯克战役打了整整三个月,这给后方的苏联红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并为后来的莫斯科会战提前做好防御准备。最重要的是,斯摩棱斯克战役和接下来的基辅战役都将德军陷入了战争泥潭,让德军无法在冬天来临之前踏入莫斯科。
班长丽达:是171会让站的高射机枪手,在学生时代也是全班同学最羡慕的女孩。她是班上第一个结婚的人,丈夫是边防军上尉奥夏宁,两人还生下一个儿子叫阿利克。可是就在卫国战争爆发的第二天清晨,在一场反冲锋战斗中,奥夏宁牺牲了。
丽达剧照
丽达始终不相信这一事实,她一直都带着家里的铜钥匙,等待着丈夫归来。后来丽达成为了一名女兵,她将五岁的儿子寄养在母亲家,并且在171会让站驻扎期间,每天晚上都偷偷溜回家去看望儿子,最后将铜钥匙交给了儿子,嘱咐他一定保管好,因为爸爸回来才能进家门。实际上,丽达的家早已被战火摧毁……
丽达是最早发现有德军进入171会让站附近领域的人,她也是跟随瓦斯科夫一起深入丛林阻击敌人的五名女兵之一,并且在负伤之后开枪自杀。丽达临终前将儿子托付给瓦斯科夫,战争结束后,她的儿子阿利克成为了一名上尉。
丽达剧照
热妮亚:171会让站最漂亮的女兵,父亲在卫国战争开始不久就牺牲在战场。基辅战役中,热妮亚亲眼看着妈妈、妹妹和弟弟倒在血泊之中,国仇家恨让这位美丽的女孩踏上战争之途。热妮亚在阻击进入会让站的德军时,为了保护战友安全,独自一人吸引了德军的火力,最后中枪而死。
热妮亚剧照
基辅战役,曾被希特勒认为是历史上最大的战役,从1941年7月7日打到9月26日,苏联红军损失约70万人,有66.5万人被德军俘虏。苏联在这场战役的损失超过了斯摩棱斯克战役,但是德军的损失也不小,伤亡人数超过十万人。
小说中参与丛林阻击战的另外三名女兵分别是嘉尔卡、里莎和索妮亚。里莎负责回来搬救兵,却深陷沼泽地无法脱身,最终牺牲。
里莎剧照
索妮亚是一位文艺女青年,知识渊博,喜欢诗歌,她在帮瓦斯科夫拿回烟袋时被德军发现。敌人用刺刀扎向索妮亚的胸口,第一刀被胸前的一本书挡住,凶残的敌人继续补刀……
索妮亚剧照
嘉尔卡是个孤儿,无父无母,从小住在孤儿院。家庭的缺失让这个小女孩变得异常敏感,她总是想掩盖和逃避自己是孤儿的事实,喜欢幻想童话般的生活,并且一直强调自己有妈妈,妈妈还是一名医生。可是瓦斯科夫话打破了这个小女孩的幻想:“你没有妈妈,只有活下来的人,才有妈妈。”
嘉尔卡死在了德军的乱枪之下,瘦小的身躯倒下的那一刻,她所有的恐惧和不安,所有的自卑和懦弱也随之消逝。
嘉尔卡剧照
二战东线战场的恐怖《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小说的时间背景是1942年春末夏初,女兵们悲惨的身世正是之前的几次大战役导致,然而这些伤亡人数几十万的战役并不是最惨烈的,后来发生在东线战场上那些上百万人员伤亡的战役,才是真正的恐怖。
1942年7月17日至1943年2月2日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东部战线上的一个转折点,苏德战争爆发以来,德军几乎是一路凯歌,直到斯大林格勒战打响,德军与苏联红军在乌克兰东部陷入胶着。战斗双方的人员伤亡估计在二百万以上,该战役也是近代战争史上最为血腥的一场战役。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1943年7月5日至1943年8月27日的库尔斯克会战,苏德共投入兵力约280万人,战斗结束后,据西方史学家统计的数据,德国约36万人伤亡,苏联约86万人伤亡。
整个苏德战争的二战东线战场,交战双方都投入了大量的兵力,而且伤亡惨重。据小说作者瓦西里耶夫回忆,与他同样出生于1924年的小伙子,活下来的只有百分之三!而更恐怖的是,从1922年至1926年这五年期间出生的苏联小伙子,有超过百分之八十死在了苏德战场上。
苏德战争
战斗后期,苏联为了补充兵源,将征兵年龄放宽至17岁到55岁,但还是无法满足前线作战的人员需求,为此苏联甚至把牢里的犯人放出来奔赴前线,结果不到一年时间,就有超过百分之五十的犯人战死。
战争结束后,丘吉尔前往雅尔塔参加会议时发现,苏联街道上几乎看不到男人,都是清一色的女性,甚至连指挥交通的警察都是女人。
苏联战后
德国方面也有同样的情况,库尔斯克会战结束后,德国将征兵年龄上限提高到60岁,战争即将结束的时候,德国甚至将16岁少年也编入军队。据德国老兵回忆,苏德战争初期,德国的征兵年龄是18岁,正好是中学毕业的年龄。这些德国中学生一毕业就被上了战场,而这位老兵毕业的学校,1922年出生的学生没有一个从战场上活着回来。
结语战争是残酷的,二战的东线战场也是如此,我们看战后统计数据只能感受到一串串冷冰冰的数字,但是从瓦西里耶夫的小说中,我们却能感受到战争之痛!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剧照
五名牺牲的女兵中,丽达是一位贤惠的妻子,伟大的母亲;热妮亚高傲美丽,热爱生活;里莎乖巧懂事,单纯善良;索妮亚知书达理,学识渊博;嘉尔卡身世凄惨,与世无争。
五名女兵代表了世间所有的美好,最终全部都被战争摧毁!战争的残酷让人恐惧,也让人为美丽的女兵感到惋惜,但是如果战争无可避免,那就站出来抗争吧。
正如女兵们在瓦斯科夫对她们实施保护时说的话:“战争不会管你是男人还是女人,子弹也不会绕着女人飞。”
为什么伊朗面对美国制裁越来越强硬?
谢谢邀请:
为什么伊朗面对美国的制裁越来越强硬呢?
在中东地区只要有石油有能源的存在,无论伊朗对美国是强硬还是妥协,伊朗这道坎美国是一定要迈过去的。萨达姆统治下的伊拉克老布什和小布什通过接力赛,最终颠覆了萨达姆的独裁统治。从而进一步加强和维护了在中东地区美元对石油的结算权,也在最大程度上保护着美国在中东的最大利益。看似美国在拿伊朗的核问题一直在做文章,其实这根本就不是美国对伊朗发难的主要原因。其根本原因还是伊朗出产的石油结算权问题……
美国针对伊朗核武器只是个借口,并非真正原因为了保住这个正当借口,美国也是绞尽脑汁对伊朗发难,欧洲盟友甚至也是看不过去了。美国之所以这么针对伊朗,其实原因与伊拉克是一样的,都是为了维护美元在中东的霸权地位,这样全世界的石油主脉能够完全掌握在美国的手中,这是美国最核心的利益。目前的伊朗更愿意用欧元、日元和人民币进行对石油结算,以核制裁为旗号美国对伊朗的石油进行着封锁打击。
当然美国是绝对不会允许伊朗成为中东的拥核国家,如果这样的话将会彻底改变地区战略和平衡,那么美国就再也无法驾驭伊朗这批脱了缰的野马。自从伊朗发动伊斯兰革命之后,美国就对伊朗进行了长达40年的经济封锁和战略威胁。而且有数次美国和伊朗已经走到了战争边缘,每次又点到为止的使事态发展得到了终止。如果一旦发动了伊朗战争,如果最终的走向成为阿富汗、伊拉克……那样成为长期以久的战争泥潭,现在看来是美国消耗不起的。更何况霍尔木兹海峡完全是在伊朗的掌控之下,对于中东经济运输的大动脉也是美国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如果美国和伊朗战争爆发,可以肯定伊朗绝非美国对手。伊朗人曾经这样幽默地说过:"不好意思,我们的国家,建在了美国军事基地旁边……"伊朗也希望和美国坐下来谈判,前提是保证自身的利益不受侵害。美国对伊朗的强硬态度,以及发出的强硬战略威胁,都是在迫使伊朗对美国屈服……伊朗很明白只有自身变得愈发强硬,才有在谈判桌上和美国谈判的本钱……
"水煮老牛"2019.12.21日11:30分发布 图片来源网络。
别惹农夫赵云和魔将能力是什么?
别惹农夫赵云能力是火球术,魔将能力是火焰冲击。
别惹农夫抽奖获得赵云和魔将,到酒馆里抽奖可以得到赵云和魔将,十连抽获得几率更大。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他被刘备称作“一身是胆”,其“常胜将军”的形象被广为流传。
别惹三国吕蒙阵容搭配?
前排:孙茹、吕蒙,周瑜
后排:陆逊、鲁肃、大乔
这个阵营以陆逊为主C打造全吴国阵容,主C陆逊引爆加上纵火,全部火系阵容伤害爆炸,前排可以培养孙茹和吕蒙,孙茹全体控制技能在加上吕蒙的反伤前排妥妥的牛,辅助则是以鲁肃和大乔为主,治疗护盾搭配回怒,奶量十足,周瑜则是万金油有伤害有反伤在加上增伤这阵容搭配完美。
工作中同事挤兑你怎么办?
虽说人心眼太多不招人喜欢,但是当今社会职场如战场,都是要讲谋略的。在职场中被挤兑,犹如陷入四面楚歌,看你选择做项羽还是做刘邦。做项羽就是相信自己的能力,我凭本事吃饭,汝等鼠辈,竖子宵小之徒,穷极龌龊之能事,我宁愿战死也不愿与尔等为伍,请领导明察。若做刘邦,可能早已打点好领导同事,根本不会出现被挤兑的情况。
既然职场如战场,那么职场也是需要谋略的,职场上的谋略就是厚黑学,中国历史写谋略最极致的就是三国有关的小说、历史,且不论其真假,确实令人叹为观止。可以多看看历史书或者职场为人处世之类的书籍,学习一些处世及谋虑技巧。
人在职场上最大的成长体现在哪方面呢?就是遇事不再急躁。不再像刚到单位时想到什么脱口而出,遇到事情考虑不周,变得被冤枉不急躁,被挤兑不焦虑,凡事三思而后行,这才是真正成长了。
如果被挤兑了,首先想想是什么原因。一定要先从自己找原因,是自己做人有问题还是自己做的某件事触及了其他人的利益还是木秀于林遭风摧?还是得罪了某个人而被其挑拨离间。自己如果为人处世自私自利,损人不利己,那被人挤兑是必然的,你要么改变自己,要么跟大领导搞好关系,否则很难继续立足。
如果自己并没有恶意,工作客观上影响了别人的利益,那这是没有办法的,道理只有一个,强者胜出。网上有个人总结得很好,要么忍,要么狠,要么滚。如果被大多数人挤兑,你可以选择无视,专心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同时,寻求适当的实际调岗或者积攒人脉,辞职跳槽。如果只是个别人挤兑你,完全不care好么,无视他们,然后就像看跳梁小丑一样看他们自娱自乐。同时和其他人搞好关系,以诚相待,时间长了就会有收获的。
总之,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职场上很多刷三观的东西,人也是一步步成长起来的,见识到的恶多了,就学会防范了。希望每个人在成长的同时能够不忘初心,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