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f86平民一线刷图职业,他们都是如何把自己给作死的?
历史上作死的名人
1、秦武王嬴荡
嬴荡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国君,在位只有短短的四年。嬴荡虽然在位时间不长,但是他是个有抱负的国君,在位期间设置丞相,驱逐张仪,结盟魏国,联越制楚,设置三川,平定蜀乱,疏通河道,筑堤修桥,这一系列的功绩也是很不逊色的。
嬴荡,谥号秦武王,也称为武烈王、悼武王,是历史上极为锋锐的君主,重武好战,有问鼎中原的志向。嬴荡身高体壮,天生神力,最喜欢比武角力,任用力士任鄙、乌获、孟贲为高官。秦武王嬴荡最喜欢举重比赛,经常和这几个大力士比赛。
夏朝初年,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铸造九鼎象征九州,此后九鼎成为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龙文赤鼎是九鼎之一,秦武王嬴荡在洛阳求九鼎,和孟贲比赛举龙文赤鼎。秦武王举起龙文赤鼎,结果两目出血,被砸断胫骨,到了晚上就死了,死的时候才23岁。作为一国之君,却因为举鼎英年早逝,也是作死。
当初齐国大力士孟贲听说秦武王招募天下的勇士,兴冲冲地投奔秦武王,最后也没有个好下场。因为和秦武王嬴荡比赛举鼎,右丞相樗里子追究他的责任,将他五马分尸,灭族。
2、刘荆
刘荆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第九子,生母是阴丽华,是汉明帝刘庄的亲弟弟。
刘秀废除皇后郭圣通后,太子刘彊审时度势主动辞让太子之位,被封为东海王,刘庄成为太子,后来即位为汉明帝。
刘荆是东汉山阳王,在哥哥刘庄即位后,他派人冒称东海王刘彊的舅父大鸿胪郭况,写信怂勇刘彊起兵叛乱,取代汉明帝。刘彊本来就是自己放弃太子的位子,也无意于争位,把信交给了刘庄,很快查清了真相,刘庄念他是自己的亲弟弟,没有动他,只是派人监控他。
汉明帝刘庄没有动他,刘荆还不自知,又开始了小手脚。在羌人造反的时候,他想要跟着一起叛乱,他的一举一动都在刘庄的掌控中,没有动手就被改封为广陵王。
经过这两次刘荆还不思悔改,又问相士:“我长得像先帝,先帝30岁当皇帝,我今年也30岁,可以起兵吗?” 相士一听他要造反,吓了一大跳,怕牵连自己,就去告密了。刘荆知道后,就自己进了监狱,不过刘庄还是没有过分追究他。 刘荆还是不知进退,又偷偷安排巫师用巫术诅咒刘庄,但是又被刘庄知道了。刘庄是个很宽明的皇帝,对弟弟刘荆也很是宽恕,刘荆经历了各种作死,虽然哥哥刘庄没杀他,他也知道造反无望,自己在绝望中自杀了。
3、祢衡
祢衡是东汉末年的名士,恃才傲物,是一位非常有个性的文人狂士。
祢衡年轻时就有文采和辩才,但是这人非常傲,看不起任何人。在他游学时,没有地方去,有人建议他去投奔陈群、司马朗,祢衡轻蔑地回答:“我怎么能和屠宰牲口沽酒的人结交呢。” 又有人问他荀彧、赵融怎么样,祢衡还是看不起的说,荀彧脸长得不错可以借他的脸去吊丧,赵融挺着个大肚子管理厨房还可以。
东汉末年人才辈出,在祢衡眼里只看得上孔融、杨修两人,狂言其他人都是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不值一提。孔融比祢衡大二十岁,但两人也是知交,孔融爱惜他的才华,向汉献帝推荐祢衡,向曹操称赞他。曹操爱惜人才,想见一下祢衡,祢衡却看不起他,不仅不去还狂言骂他。因为祢衡的才气和名声很大,曹操虽然怀恨却不想杀他得个骂名,就任命他当了个敲鼓的小吏想要羞辱他,祢衡却面不改色的在宴会上换衣敲鼓,扬长而去。
孔融听说后,责备祢衡,要他去给曹操赔罪,祢衡答应了。然后祢衡穿着单衣,戴着头巾,拿了一根三尺长的木杖,坐在曹操的大营门口,用木杖敲地大骂曹操。曹操气得不行,还是不想杀他,就把他送给了刘表。
刘表是东汉末年的名士,当时名列“八俊”。刘表和荆州的文人都很佩服祢衡的才气、名声,在祢衡来后,文章都靠他的意见才定下来。一次,刘表和几个文人费尽心力草拟的奏章,祢衡外出回来后撕掉扔在地上,大笔一挥重写一篇,让刘表很是高兴。不过,祢衡这人太傲了,根本不把刘表放在眼里,经常侮辱、轻慢刘表,刘表脾气再好也忍不了,又把他送给江夏太守黄祖。
黄祖是东汉末年将领,刘表认为他性情急躁就把祢衡推荐给了他。祢衡刚到来,黄祖也能善待他,让他做一些文书方面的事,处理得很恰当,让黄祖很高兴。祢衡狂傲的性格到哪也不会改,在一次宴会上出言不逊,让黄祖很难堪,黄祖就斥责他。祢衡就盯着黄祖,骂他“死老头!”黄祖更生气了,想要打他,祢衡脾气也上来了,更是大骂,这下黄祖实在不能忍了,就下令杀了他。
祢衡是个才华和能力都很强的人,但是为人太傲了,谁也看不起,跟谁骂谁,也是作死。
4、张飞
张飞是蜀汉五虎将之一,是力敌万人的猛将。当阳桥头厉声大喝吓退曹军,义释严颜,大败张郃,可谓有勇有谋。
张飞有个缺点就是敬爱君子但从不体恤士卒,喜欢鞭打士卒,打完还让他们伺候自己,刘备多次劝说他这是取祸之道,他也不听。打完人还在睡觉的时候让他伺候自己,这也是心大不怕报复啊。最终,在为关羽报仇时,张飞又鞭打张达、范强,还让他们伺候,终于死在他们手上。
5、刘禹锡、柳永
唐诗宋词是我们国家的瑰宝,在唐宋时期有很多的诗人,无论何时都要作首诗词,也因此遭贬或终身不仕。
刘禹锡是唐朝诗人,被称为“诗豪”。刘禹锡早年加入“二王八司马”政治集团参与革新,失败后被贬。期间奉召回京,刘禹锡作了一首《玄都观桃花》,“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因为讽刺当时的朝廷新贵,刘禹锡再次被贬到更偏远的地方。从初次被贬到再次奉调回洛阳,前后共二十三年。回来后刘禹锡又作《再游玄都观》,“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语含讥讽,又被权贵贬下去。刘禹锡这位诗豪百折不挠的精神也是值得钦佩,因诗作屡遭贬谪。
柳永是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是个很有才华的人,参加科举,屡试不中,一怒之下作《鹤冲天》“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 我宁愿把功名,换成手中浅浅的一杯酒和耳畔低徊婉转的歌唱。据说有一次,宋仁宗在放榜时想起柳永这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就说道“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就这样黜落了他。
6、朱高煦
朱高煦是朱棣的次子,明朝第一任汉王,跟随父亲起兵靖难,累立战功。朱棣当上皇帝后,封朱高煦为汉王,藩国云南,但是朱高煦嫌云南偏远不肯去,一直留在南京,后来因为参与夺嫡被朱棣强令就藩乐安州。
朱棣去世后,朱高炽即位,将朱高煦召回京城,大加赏赐,而朱高煦却一直伺机谋反。朱高炽在位时间短暂,不久朱瞻基登基,朱高煦就起兵造反了,在明宣宗朱瞻基御驾亲征下他投降了。虽然群臣都要杀了朱高煦,朱瞻基却不同意,只是将他贬为庶人关押在北京。
后来,朱瞻基去探视他的二叔朱高煦,朱高煦却使坏绊倒朱瞻基。这下朱瞻基生气了,命人用三百斤重的铜缸将朱高煦扣住。朱高煦也是个猛人,勇武有力,被扣住还不服气,在里面把大缸顶起来。朱瞻基一看更怒了,让人在铜缸周围点燃炭火,把朱高煦活活烤死在里面。
朱高煦也是作死,造反大罪都没死,却因为绊了朱瞻基一个跟斗被烤死了。要说被扣住老实一下,朱瞻基消气了也可能放他一马,他却作死,不仅自己被烤死,几个儿子也全都被杀。
7、卡尔达诺
吉罗拉莫·卡尔达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是数学家、物理学家、占星家、哲学家和赌徒,是个天才式的人物。卡尔达诺还是个占星家,据说他通过占星术推算出了自己的死亡时期,但是到了这一天他却没事。卡尔达诺也是个狠人,为了保住自己的颜面,证明自己占星术的正确,他选择了自杀。为了证明自己的推断,亲手结束自己,这算敢做敢为,还是赌徒本性呢,也是让人难以捉摸,天才的世界搞不懂。
《吕氏春秋》中有个割肉相啖的故事,齐国有两个人,一个住在城东,一个住在城西,都自吹自己是勇敢的人。一天两人相遇,就去喝酒了,喝酒就要吃肉。两人也不去找肉,说道:“你,是肉;我,也是肉。还去找肉干什么?准备点豆豉酱就行了。”就这样,两人互相割对方的肉吃,到最后都流血而死。这就是花样作死吧,其实不论古今中外,名人还是普通人,都不乏一些思维与众不同的人物。
哪些电视剧可以反复刷一刷?
第一、《甄嬛传》
这部11年拍摄的清宫剧,确实是创造了一个小巅峰,全员演技在线,电视剧制作精良,剧本环环相扣,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甄嬛传》之前的清宫剧,总是一些披着历史的爱情剧,让观众们审美疲劳。而在《甄嬛传》中,爱情固然是剧中看点,但权谋、算计才是这部剧的灵魂,可以说在宫斗上面,甄嬛传做到了很高层次。
而《甄嬛传》中演员的出色演技,也让观众津津乐道,被皇帝打击后,专心“搞事业”的甄嬛,爱皇帝爱惨了的皇后,已经嚣张跋扈却是可怜是的华妃,女主演的出色表演,反而让常年饰演皇帝的陈建斌让观众觉得演技一般。
第二、《武林外传》
武林外传的成功,大部分是归功于编剧宁财神的,他自创出古代搞笑情景喜剧,剧中每个角色都具有个性和特点。当时整部剧的主演其实都处于事业或人生的转折点,闫妮刚刚分手,沙溢常年饰演白脸小生走不出来,姚晨默默无闻。而武林外传的播出,而这三个人以及剧中很多角色一炮而红,想必当年主演、导演、编剧都没有想到。这部剧之所以十年后还被人们津津乐道,甚至多次观看,实际上和里面的搞笑片段和剧情有着很大关系,剧中有些讽刺现实的片段做得很好。第三、《琅琊榜》琅琊榜是这几年超热的古装片,讲述了由胡歌饰演的林殊,在经历人生大起大落后,九死一生,在十几年后回到京城复仇的故事。虽然故事情节上不如《甄嬛传》细密,不如《武林外传》搞笑又讽刺现实,但也算是这几年少有的好剧本。胡歌、刘涛、王凯等人的演绎,也为这部剧注入了灵魂,特别是胡歌的演出,把一个从阴暗深处归来复仇的少年演绎得淋漓尽致。第四、《西游记》(86版)作为经典名剧,西游记算是播出次数和播出时间最长的了,对于很多观众来说,暑假就会看到电视台反复播出《西游记》。这部剧虽然集数不多,当年拍摄条件也很艰辛,但依旧是70后、80后、甚至90后的童年回忆。但那个时候的经典就是经典,后期许多作品都无法超越。因此,《西游记》也成了许多90后,甚至00后心目中的经典剧作。第五、《亮剑》《亮剑》是一部经典的战争题材电视剧,讲述了李云龙从抗日战争开始到建国后授勋的一系列故事。和大多数历史剧以时间线为主不同,整部剧围绕着李云龙为中心点,讲述了这位并不是完人,有缺点的军人,如何一步一步实现人生理想和目标的。李云龙身上带有的缺陷,是他看上去更加有血有肉,观众都能在日常生活中找见一定的身影,这也是这部剧能够成功的一个终于因素。第六、《父母爱情》《父母爱情》讲述了郭涛和梅婷饰演的江德海和安杰婚姻五十年里风风雨雨的经历,其中有包含这大大小小的事情,是比较适合全家一起观看的电视剧。第七、《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果说《甄嬛传》让当年的清宫剧彻底火起来了,那么《知否》也是当年一己之力,让宋朝宫廷剧在影视圈流行开来。《知否》也算是赵丽颖的转型之作,让她成功从多年的流量女明星转型成具有演技的一线明星。同时这部剧也是她和冯绍峰的定情之作,虽然两人已经分手,在剧中还有许多两人恩爱的美好画面。姜妍为什么美而不火?
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姜妍是谁,先来介绍一下吧,她是搞笑一家人里的老师徐雅慧,长这样。
她是我的青春遇见你里的李招娣,长这样。
她是亲爱的她们里的顾嘉一,长这样。
而她在节目里长这样。
生活中又变成了这样。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记住她到底长什么样,反正我没记住。因为她百度百科长这样。
姜妍也是一个怎么捧都捧不红的人,她不红,是剧红人不红,颜值忽高忽低,一部电视剧一张脸,上个综艺换张脸,这样大家怎么能熟知呢?
其实她的资源很不错的,宋丹丹的干女儿,宋丹丹拍戏,上节目都带着她,可就是怎么拍都不火,上的综艺也是有热度的,比如湖南卫视的一些综艺,还有北京卫视的节目,可是似乎没能刷出来什么热度。
她的表演经验并不少,一出道就搭档冯巩啊、郭冬临他们表演小品,还是搞笑一家人里的徐雅慧,起点真的不低,演技啊什么的也有,就是不红。而且她的前男友是朱雨辰,就是那个妈宝男朱雨辰。
同样被力捧却不红的还有景甜,但是她和景甜不一样的是,景甜的长相从始至终没变过,依旧是这样,可是姜妍一个电视一张脸,看这个电视剧觉得还挺好看的,但是另外一个电视剧发现似乎又变脸了,辨识度降低也是比较吃亏的。
景甜是靠不红这件事红了,靠洗脸红了,姜妍要想红,最好还是先把自己的脸固定住吧。所有的图片都是她,但是我怎么感觉有好多个人…
不知道该留在哪个城市?
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即使工作不如意,也能开开眼界
二线的青岛 杭州 等也可考虑,长远看,还是去一线体验体验好(✪▽✪),国际都市~见得多了,很多事就会看淡;见得多了,才不会轻易被骗;见得多了,自己的目标才会明确!!我本人,北漂~也是为了能住进青岛*里儿(老四区)~还是未婚的86憨男狮子♌️&不在从教的教师子女一枚~现在就等。。遇上那个相伴余生的她。。。一起玩儿创业了。。😊😊
家住青岛*边儿~青漂(到青岛*里儿~老四区)五6年,北漂一年的路过~
中医李跃华可治愈和预防肺炎是真的吗?
因为一个不坐公务车不肯去医院的厅官陈某,牵出了一个无证“神医”李跃华的故事。
世界华人周刊专栏作者:令狐空
这些天,由于成功“治愈”15名新冠病毒患者,武汉医生李跃华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无数中外名医都没有攻克的难题,竟被他轻松解决,这简直就是修真小说中的主角设定,怎能不让人激动?
个别媒体甚至编写了“李跃华赴韩抗疫”的假新闻,赢得了许多网友的称赞。
有人认为,他是体制外的顶级高手,就像一身偏方但被太医院厌恶的喜来乐。甭管是什么方法,只要能治病就应该力挺。
但也有人认为,他中西医结合的穴位注射疗法,从理论上看漏洞百出,甚至近乎玄幻,跟欺世盗名的江湖神棍没什么差别。
有网友做了个微博调查,结果发现:51%坚决支持李跃华,17%认为他情有可原,32%完全反对他。
那么,究竟李跃华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不妨从他的生平讲起。
性格
算起来,李跃华绝对可以拥有更好的人生,如果不是因为性格很轴的话。
从小成绩优异的他,就读于武汉著名的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1987年毕业于原第三军医大学。
五年制大学本科专业,在那个年代堪称天之骄子。
▲李跃华的医学学士学位证书
毕业后,他被分配到部队做军医,前景一片光明。但为人正直的他,发现了上级贪污腐败的行为。他直接举报了上级,后来申请离开了军队。
返回武汉后,他做过几年销售药品的生意,也曾经到小医院当过医生。当他确认自己的兴趣仍然是医学后,从此辗转于数家民营医院。
但一些民营医院坑患者的行为,使他再次选择了离开。
在治疗自己鼻炎的过程中,他经过十几年的尝试,摸索到了注射微量苯酚的方法,竟然真的产生了效果。
后来他开始钻研苯酚穴位注射法,在2012年开办了爱因思诊所,用这种方法治疗各种疑难杂症。根据不同的病症,注射不同的穴位。
“我这儿收的主要是那些疑难杂症的病人,鼻炎、疱疹、面瘫,甚至是不孕不育,不少都能在我这儿治好。”
▲李跃华爱因思门诊
由于诊所规模太小,不满足医保报销的标准,所有的治疗都需要患者自费。而李跃华的收费很低,价格非常地道。
有位女患者在接受采访时说,她每次的治疗费不过100元上下。虽然没有根治,但确实有点效果。
而且,她发现李跃华从来不收低保户的费用。
单论这种行为,确实让人赞叹。
身份
从医30多年,李跃华也曾经幻想过名扬天下。但他做梦也没想到的是,竟然会是以这种方式。
2月初,湖北省颁布了“不落一户、不漏一人”的政策,但湖北省司法厅退休副厅长陈北洋,一家三口被确诊后,执意在家隔离,拒不配合社区人员。
▲社区人员上门劝说,陈家拒不开门
当这起事件在网上曝光后引发了众怒,全民斥责其“耍官威”的行为。陈北洋通过媒体公开致歉,却在有意无意间捧出了一名“神医”。
“通过朋友关系请来开私人诊所的李跃华医生上门治疗,从治疗效果来看比较可观:3天后我体温恢复正常,4天后老伴体温恢复正常,7天后儿子体温恢复正常。”
7天时间,成功治愈3名新冠感染患者。这简直就是华佗再世!
事后,李跃华站了出来,承认自己就是治愈陈厅长一家三口的人,用的是自创的“苯酚穴位注射法”。
而且,他早在1月18日就向当地政府请战,并主动去过多家医院,建议用这种方法治疗新冠肺炎,但可惜没有得到机会。
谁都喜欢这样的情节:反派黑云压城,侠客们在激烈反抗后重伤呕血,最后只能闭目待死。在这绝望的最后关头,某个隐世的武林高人突然出现,仅用了一招就重定了乾坤。
▲李跃华的请战书
而现在,这个武林高人出现了,但他竟然被无视,怎不让人义愤填膺。更让人气愤的是,由于在18天前密切接触病人,李跃华竟然被带走隔离,那可是在18天前。
正当大家忿忿不平时,没想到事件却出现了反转。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以红头文件的形式发布了调查报告。结果,网民们歌颂的神医,医师执业证书上写的竟然是“西医”。
真正的证书上只有“临床、口腔、中医、公共卫生”这四类,所以神医办了假证,这么多年来都在违法行医。
对此,李跃华的解释是,他办证仅仅是为了方便应聘。当年他大学毕业时还没有医师证,后来考证条件不断修改,他未能符合条件。
效果
支持者认为:东汉的华佗也没有医师证,但并不妨碍他治病救人、流芳百世。他们因此大声疾呼:岂能因为一张证书而否定神医。
但悲剧的是,李跃华的“黑点”远远不止这些。
▲李跃华到患者家中治疗
在治愈的病例中,李跃华经常举两个人的例子:86岁的王琦(化名)和他106岁的老母亲。
王琦曾经做过国营工厂中职工医院的院长,起初对李跃华并不信任,但在看到他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后,才同意尝试穴位注射。为了预防,他让老母亲也接受了穴位注射。
李跃华在诊疗记录中写到:王琦次日退烧,老太太也因为接受注射才始终没被感染。
但事实却是,王琦在第二天就住进了医院,由于母亲无人照顾也跟着进了病房。当时肺炎刚刚爆发,李跃华顺利进入医院,为他们又进行了第2次穴位注射。
结果,王琦在医院首次核酸检测时为阳性,病情仍然很严重。直到2月27日,他才真正痊愈。
“我到现在还是没办法判断,李医生是不是让我的病情好转了。说不准是医院和他的治疗对我都有效果。但是,他的确是一个为人热情正直的人。”
同时接受了医院和李跃华双方的治疗,究竟哪一个有效呢?连患者本人都说不清。
不止如此,李跃华举的其他案例也很难验证。他曾经说治愈过15例患者,其中10名确诊,5名疑似。
但记者走访调查了12人后发现,他们在接受李跃华治疗前,都不是确诊的患者。当他们注射了苯酚后,仍然有6人核酸检测呈阳性住进了医院,还有至少4人处于隔离状态。
最讽刺的是,陈厅长的妻子,后来也被检测为阳性。
都说不管黑猫白猫,能够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但问题是,李跃华真的抓到老鼠了吗?
逻辑
如果说在治愈患者方面,还可以解释为重复感染。那么他攻克新冠病毒的逻辑,只能用滑稽来形容。
苯酚是一种有毒的化学品,是生产防腐剂、杀菌剂、阿司匹林的重要原料。此前它和医学的唯一联系就是用来做神经阻断剂,没有人想过用它治病。
注射微量苯酚治病,这确实是一种创举。但看他宣称能治好的一百多种疾病,怎么看都感觉玄幻。
李跃华本人对此非常自得,在2013年成功申请到了专利。需要说明的是,专利是为了保护首创者的独享权益,与药效并没有必然的关系。
▲李跃华的发明专利证书
他曾经在2013年发表过一篇医学论文《一种穴位注射剂——微量苯酚在临床中的应用》。但这篇论文没有图表、统计公式、变量控制、病例选取标准等,更像是一篇医生的笔记。
他在文中列举的能够治愈的病例,诸如感冒、慢性鼻炎、口腔溃疡等,更是犯了医学的大忌。因为这些都是自限性疾病,哪怕你不吃药,也大概率会自动康复。
而在他的理论中,还有这样一段话:“苯环与嘧啶环结构相似,抑制病毒复制。”
刘慈欣曾经在《三体》中表示,文明的等级要看对微观世界的掌控程度。以前某些人总在宏观上以形补形,没想到理论不断进化,竟然渗透到了微观的世界。
仅仅是因为相似,就敢拿到论文中作证,这简直是在挑战医学的常识。专门咨询了一下医生朋友,对方说这种理论,跟建议用烧煤来驱动火箭差不多。
尝试
很多李跃华的支持者仍然不死心,虽然没有医师执业证,逻辑上也有漏洞,但究竟有没有效果,让他试一下不就行了吗?
当面对一个公共事件时,那些总是怂恿把别人当危险试验品的家伙,都是些人性中掺杂着兽性的人。对于这种人,若不幸染上病毒,敢拒绝医院的治疗,呆在家中接受神医的试验吗?
而且,一个药物的推广远没有大家想象的简单。看一下这个案例就明白了。
1957年,德国的格兰泰公司发明“反应停”,这种药物在治疗女性妊娠期恶心、呕吐方面效果显著,风靡了20多个国家。
▲凯尔西博士
美国的美瑞公司果断拿下代理权,准备大赚一笔。但美国药监局的凯尔西博士却在审查时发现,这个药物的安全性试验很差,严重缺乏说服力,所以就禁止这种药物上市。
美瑞公司当然愤怒,老百姓们也谴责凯尔西。这么好的药,上百万人都吃过了,也没有什么不良反应,居然就这样被一个“教条主义”的女人卡住了。
但凯尔西仍然坚持自己的判断,坚决禁止“反应停”进入美国。
结果,几个月后,德国出现了很多四肢严重萎缩的婴儿,这种畸形儿甚至多到有了专门的名称:海豹肢婴儿。
原本概率极小的海豹肢婴儿,开始频繁地出现。德国地区尤为严重,发病概率达到了之前的200倍。
多国在调查后发现,罪魁祸首就是“反应停”。原本被全民怒骂的凯尔西,一下子成为了人人称道的女英雄。
药物推广,关系到亿万民生。必须先做动物试验,再进行四期试验,还要做生物等效性试验,往往需要至少几个月时间。
既要保证效果,更要确保它的安全性。人命关天的大事,当然要慎重。
人性与科学
李跃华曾经有过一个“疯狂”的假设:如果按照国内人口算,那么只要500公斤苯酚原料就可以为全国所有人打一次他独创的新冠肺炎“预防针”。
他的支持者算了一下成本,不过区区5万元。
在我看来,这大概是李跃华最大的问题:既夸大其辞,也缺乏医者的严谨。且不说这种苯酚注射疗法是否有效,它的安全性经过验证了吗?
但在批评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他的闪光点。
他年轻时大胆举报上级的贪腐,开诊所时不收低保户的费用,疫情发生后主动请愿出战,热情善良而正直!
一位武汉一线医护人员的母亲曾经说:“如果你经历过武汉那段病人等床位的煎熬岁月,那对李跃华的宽容就会多一些,起码他在为这些病人奔走,这也是人性。”
批评李跃华很容易,但要做李跃华很难。
张文宏曾经说:“全国各地派去都是最精英的部队,我认为他们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不需要媒体来帮着解决这个问题,好不好。”
如果哪一天,从修真小说中飞出来一头浑身散发绿光、口吐融山烈焰的魔兽,我当然希望有剑仙赶来迎救。
但现在我们面对的是: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有关它的描述全都经过了严谨的论证。这种情况下,我当然更指望科学。
一厢情愿的见解是打不败新冠病毒的,但是科学可以。
我感激李跃华的人性,但我更相信实践出真知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