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罗的维纳斯,维纳斯雕像高204厘米?
米洛岛 《米洛斯的维纳斯》的资料: 高度:204cm 基座:7.2cm 身宽:63cm 全长:20gcm 胸围:12lcm 腰围:97cm 臀部:12gcm 肩阔:44cm 这座最为精美的维纳斯雕像有一个极富喜剧性、有趣的发现过程。 1820年春天,在希腊的米洛斯岛上有一座剧场的遗迹。离它约500步的山坡上,一个名叫波托尼斯的农夫和他的儿子正在田里耕作。令人惊奇的场面出现了:地面突然崩陷了,露出一个不小的洞穴。出于好奇他们走了下去,想看看里边有一些什么东西。他们发现洞穴里面有座神坛,还有一些大小不一的大理石雕像。 波托尼斯立刻将这件事告诉村中的一位传教士,传教士赶紧跑来视察。消息传到了当时法国驻米洛斯岛的领事布莱斯特耳中,他也跟着到洞里去参观。据他后来所写的报告,他当时见到了一座六尺高的大雕像,还有两座较小的,以及许多破碎不堪的雕像。 当时希腊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如果一个人幸运地发现了一件有价值的古代雕刻品,他不仅有权据为己有,还可以在民间市场上买卖。所以,发现一件珍贵的雕刻艺术品就等于获得了一次发财的大好机会。鉴于此,法国领事布莱斯特便向波托尼斯表示,他愿出高价收买雕像。回去后,他一面赶快写信给驻在君士坦丁堡的上司报告这件事,一面请求批准汇款来收购。不知中途出了什么差错,过了两个月仍杳无音讯,上司还没回信答复该采取何种举措。 发现者当然不愿意再等待了,他需要的是尽快拿到现款。于是他与另一个法国人暗中接洽,想把那座大的雕像单独出售。这个法国人叫都尔费,是法国派驻米洛斯岛的一名海军少尉。他也马上写信与君士坦丁堡法国大使馆的秘书马赛留斯伯爵联系。法国大使馆官员接到都尔费的来信后,命令马赛留斯伯爵亲自到米洛斯岛接洽这件事,并授权他不惜任何代价务必要购到这座希腊的古雕刻。可是,当这位势在必得的大使抵达米洛斯岛后,事情已发生变化。 这座雕像在发现之初就已经名声在外,各种消息不胫而走,消息灵通的人士都在打这座雕像的主意,连希腊王子也想拥有这座雕像。就在法国人忙着接洽购买雕像期间,先前曾到洞内看过雕像的传教士受希腊王子的委托,也要购买雕像,而且出手不凡。他和发现者已把价钱谈好,只等着付款取货,维纳斯雕像由传教士经手运到一艘悬挂希腊国旗的土耳其货船上,正准备运走。 马赛留斯伯爵抵达米洛斯岛,获悉发生的情况后,马上与发现雕像的农大波托尼斯进行交涉。马赛留斯伯爵认为,雕像之前已经允诺卖给都尔费,不能再转售给另外的买主。于是,马赛留斯伯爵一面下令法国军舰阻止这艘船驶出,一面向米洛斯岛当局投诉,请求公平解决,并表示希腊王子付多少饯,他愿意付同样的代价。美神维纳斯雕像的归属问题成了一场箭在弦上、不得不打的大官司。 官司的结果可想而知,米洛斯岛当局自然判决马赛留斯伯爵胜诉。于是,马赛留斯伯爵立即付款给雕像发现者波托尼斯,并取得了必备的收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运送维纳斯雕像的土耳其货船水手和法国水手不知什么缘故发生了冲突,参加群殴者共有一百多人,双方各不相让,分别动用腰刀和短枪互相攻击,情势异常严重。维纳斯雕像已经包装好,搁在一辆马车上准备运走,此时无人照管,不知被谁从车上推到在地。幸运的是只有雕像的脚部破裂了一块,整体上没有什么大的损伤。今天的人们关注的是维纳斯的残缺的双臂,而对这个似乎是无关紧要的脚没有留意。 法国候补军官杜蒙?杜维尔(Dumont d'UTville)关于《米洛斯的维纳斯》的考证报告以严谨的考证方法叙述了这座维纳斯雕像的发现过程,并正式发表。杜蒙?杜维尔曾经调查雕像并描绘草图,这个报告发表在当年的《艺术会报》上,后来被许多刊物转载介绍。杜蒙?杜维尔不但对考古学有很深的造诣,同时精通希腊文。由他所做的考证报告基本上是比较严谨的,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这座《米洛斯的维纳斯》的来龙去脉。 杜蒙?杜维尔对《米洛斯的维纳斯》雕像的发掘过程,以及法国人如何购得雕像有较为详尽的记载。农夫发现了上半身石像后,随即告诉他的邻居,也就是当时法国在米洛斯的领事布莱斯特,布莱斯特叫他尽量小心搬动石像,农夫就将这座石像搬进他的草房里。布莱斯特立刻开始各种活动,设法使这件艺术品及早运回法国。 当时几个强国为了增加美术馆的收藏,都在努力争购艺术品。这对法国尤为重要。因为当时正是拿破仑战败之后,以往被拿破仑从各国收集来的许多艺术品都被送还原主,卢浮宫博物馆为了补充艺术品,正在尽力收集艺术品。所以,法国不惜一切代价购买这件珍贵的艺术品。 当时停泊在米洛斯岛的法国军舰舰长曾力劝布莱斯特赶紧收购这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布莱斯特对这件价值连城但又价格不菲的艺术品不敢贸然行事,打电报回国,希望批准汇款以便收购。同时,布莱斯特加紧行动,和农夫波托尼斯以及岛上长老等人签订了合同,要求在法国政府正式命令未到达之前,雕像不能卖给另外一办,布莱斯特拥有优先购买的权利,以保证万无一失。 在《米洛斯的维纳斯》雕像发现的第三天,法国巡洋舰“拉蓬狄号”进港,舰长托立雅克看到发掘出来的雕像后,马上向驻斯弥尔奈总领事大卫通报了有关事宜。随后,法国军舰“拉雪夫莱特号”抵达米洛斯岛,麦特雷尔中尉和候补军官杜蒙?杜维尔二人就在这一军舰上。 对考古学有极大兴趣的杜维尔从未见过如此传神的作品,两人认为它是生平所见古希腊雕刻中最美的。两人对这座雕像凝视半晌,情有独钟,激动的心情不能自已。只是他们所在的军舰没有安置雕像的设备,否则二人可能立刻购买下来,运回国内。 第二天,“拉雪天莱特号”出航到达君士坦丁堡,杜蒙?杜维尔立即写报告,并附有他对米洛斯岛的发掘现场描绘的位置图,这些资料后来都在《艺术学报》、《海事年报》等刊物上发表。 当时驻斯弥尔奈的总领事大卫接到托立雅克的报告后,马上转报给君士坦丁堡的公使馆,并请示是否以政府的款项购入。法国公使里维埃尔(Riviere)侯爵接到大卫总领事的报告的同时,也接到杜蒙?杜维尔的报告书。他毫不犹豫,立刻决定自己出钱买下,并派书记官马赛留斯乘“列斯达佛都”号船赴米洛斯岛。这艘船五月三十日出航,离发掘日期已经过了足足六个星期。 这时,为这件刚出土的艺术品展开的争夺战已经渐趋白热化。米洛斯岛上暗中进行着各种活动,大家想尽办法来争夺这件艺术品。岛上一些有势力的人士想将这件艺术品赠送给当时在希腊诸岛中有相当权威的君士坦丁堡炮兵工厂的事务官尼古拉?莫路齐(NikolakiMourouzi)。布莱斯特很快阻止了这一非分的想法。后来有位希腊传教士凡尔琪(Verghi)因挪用寺院公款而被告发,想购得这座雕像作为礼物送给尼古拉?莫路齐,以获得他的庇护。这位教士巧言相劝,软硬兼施,向发现者以及岛上的长老们高价买下。教士请工人将雕像从卡斯特罗扛到海岸,传说是用麻绳捆绑石像,拖曳着它经过漫长的海岸,以致使雕像的肩部、背部和衣服褶纹部受到了程度不一的破损。然后把雕像装载到悬挂着土耳其国旗的船上。就在该船将要离开时,因风向的原因不能驶出港口,只得停靠在码头。 英国当局也风闻此事,立即派出了开赴米洛斯的军舰,想抢先买下雕像。 这时候,法国船只“列斯达佛都”号抵达该港口。代表法国公使来的马赛留斯到达米洛斯岛后,马上和布莱斯特会面商议,立刻宣布该买卖无效,命令将雕像归还给法国人。马赛留斯登陆后,立刻拿着布莱斯特最早和农夫所签的合同,并说服长老,最后以约550法郎的价格购得了这件称得上是无价之宝的艺术品。 1820年5月25日,马赛留斯将雕像和若干断片一起装载在“列斯达佛都”号上。第二天,这只船离开米洛斯岛。马赛留斯在船上便写好目录,把雕像上半身和下半身,头发上部,左足的一部分,握苹果的手掌,不完整的胳膊上部断片,以及三根石柱等,都放置在中间甲板上的船舱内,船经罗德斯、塞布德斯、萨伊达、阿历山多利亚、比抗埃斯、雅典等地,环绕着地中海各地而到达斯弥尔奈。维纳斯雕像在这里又被装到“拉利翁奴号”上,并于10月24口到达君士坦丁堡。 发掘现场 在月光照射下凝视《米洛斯的维纳斯》的马赛留斯等人 《米洛斯的维纳斯》 马赛留斯伯爵 凝视《米洛斯的维纳斯》的杜蒙・杜维尔 列斯达佛都号驶离米洛斯岛 《米洛斯的维纳斯》最后归宿卢浮宫 11 月15日,装载了雕像的“拉利翁奴号”在环绕地中海各地路过米洛斯岛时,里维埃尔公使重新造访米洛斯岛,一方面他要支付布莱斯特先垫付的款项,另一方面想看看是否还有新发掘出来的雕像。后者是他此行的最大原因。1821年2月中旬,经过漫长的旅程,维纳斯雕像最后到达了巴黎,并收藏于卢浮宫博物馆。同年5 月1日由里维埃尔侯爵在阿波罗厅呈献给法王路易十八,法王认为是稀有珍宝。这件雕像现收藏在巴黎卢浮宫。 卢浮宫的珍藏 《米洛斯的维纳斯》的马尾发辫 揭开《米洛斯的维纳斯》的面纱 《米洛斯的维纳斯》在希腊爱琴海米洛斯岛的山洞里被发现了。它是这样优美端庄,简直无法想到哪位艺术家能有如此身手。考古学家们纷纷研究,几经争论之后,大家一致肯定这座雕像雕刻的是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但对雕像的作者还是难以确定。因为自从公元前4世纪帕拉克西特以来,还从来没有过这么完美的女裸体像。从表情和姿态来看,和帕拉克西特相近,但从人体的比例和人体各部位的和谐程度来看,又和列西普斯相似。于是人们对这座雕像的创作者是谁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后来,人们在这座雕像的基座上发现了铭文:“美安德罗河畔、安屈克亚的阿历山德罗斯作”。经过专家的解读和确认,认为这座雕像是希腊化时期雕刻家阿历山德罗斯的作品。从铭文的书体看,应当是公元前100年左右的作品。 从雕像的整体风格看,美神为椭圆形脸蛋,直鼻梁即俗称的“希腊鼻”,平额,端正的弧形眉,扁桃形的眼睛,发髻刻成有条理的轻波纹样式,神态平静,笑容微露。这一切都是公元前5世纪一直沿袭下来的古典理想美的传统,似乎不把它列入希腊化时期是没有道理的。当然,人们对这座雕像的作者还有不同的看法。 《米洛斯的维纳斯》在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公开陈列后,获得举世赞赏,没有多久就成了驰名世界的艺术名作,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人们都在为这件残缺的雕像遗憾不已。这个维纳斯原来的姿势究竟是什么样的?她在干什么呢?创作这座雕像的意图是什么?这些问题不仅引起了广大参观者的好奇,也成了专家学者们争论的一个焦点。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不少人拿出了自己的复原方案。 其实,维纳斯并不是真有其人,而是许多艺术家依照希腊神话中的故事,按照各自的审美理想雕刻、绘画出来的“理想美”的女神。
世界十大男性雕塑?
1.思想者
思想者这个由法国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所创作的青铜雕像,是体现出罗丹雕塑基本特征、塑造出劳动男子沉浸在极度痛苦的姿态的雕塑作品,而这个作品目前被收藏在巴黎博物馆中,1880年制作的石膏模型则被收藏在巴黎罗丹美术馆中。
2.大卫
大卫这个高3.96米的大理石人体雕塑,是由意大利雕塑家米开朗基罗·博纳罗蒂创作于1501至1504年间,目前被收藏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美术学院中,体现出体态健美、肌肉饱满人的人体形象的西方美术史上最值得夸耀的男性裸体雕像之一。
3.掷铁饼者
掷铁饼者这个由希腊雕刻家米隆于公元前450年雕刻而成的青铜雕塑,是以希腊的体育竞技活动为创作题材的后世艺术创作典范,而这个原作虽然已经遗失,但复制品也同样是研究古希腊雕刻的重要资料。
4.哀悼基督
哀悼基督这个由米开朗基罗·博纳罗蒂创作于公元1498年的大理石雕塑作品,是以年轻美丽的圣母看着在双膝上死去的基督为创作题材,目前被收藏在罗马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中的雕塑作品。
5.纳芙蒂蒂
纳芙蒂蒂这个受人们膜拜和尊敬的埃及历史上最著名的王后,拥有着令人惊艳的绝世美貌,于1912年被考古学家发现了为其制作的七彩半身像,并因此成为历史上首个封面女郎,目前已经被收藏在柏林新博物馆埃及馆中。
6.抱鹅的少年
抱鹅的少年这个创作约公元前200年,由古希腊雕刻家波厄多斯制作而成的大理石人物雕塑,是出色表现出小孩体态语动作,充满着浓厚生活气息的从古代就享有盛誉的人物雕塑作品,目前被收藏在德国慕尼黑国立古代雕刻馆中。
7.自杀的高卢人
自杀的高卢人这幅作者不详的创作于公元前2世纪的青铜雕塑作品,也是小亚细亚柏加马王国卫城广场上雕塑群像中的作品之一,而目前被收藏在罗马特尔莫博物馆中的雕像已经是大理石的临摹制品,原作已经丢失或损毁。
8.《圣特雷萨的沉迷》
雕塑名为《沉睡的海尔玛弗狄忒》。这位美少年是维纳斯女神的儿子,他拒绝了水仙子萨拉玛西斯追求。于是水仙子为了能与他永远在一起,要求宙斯将他们的身体合二为一,宙斯一开始是拒绝的后来因为什么我忘了之后宙斯就同意了。
9.青铜时代
“青铜时代”是一个依据真实人物塑造的男子裸体雕塑,手法写实,却以“青铜时代”为题来象征人类的启蒙时代。他左手握拳,右手扶头,面孔昂起作思索状。右腿微微起步,整个雕塑充满了青春活力,意味着人类即将进入智慧的创造期。这本是一个比古典主义更“古”的题材,罗丹却摆脱了溺古不化的学院派刻板方法,以写实主义手法塑造了一个真实而有血有肉的形象。
10.吻
著名人体雕塑艺术作品,由法国雕塑家罗丹创作于1884-1886年,现藏于巴黎罗丹美术馆。雕塑取材于但丁的《神曲》里所描写的弗朗切斯卡与保罗这一对情侣的爱情悲剧,罗丹取用这一题材以更加坦荡的形式,塑造了两个不顾一切世俗言语的情侣,在幽会中热烈接吻的瞬间。整座雕塑有着流畅光滑的造型、充满活力的构图,由于人物形象并无任何次要细节,人们便将它称作《吻》。
阿佛洛狄忒正确读音?
1、阿佛洛狄忒读音为ā fó luò dí tuī。
2、释义:希腊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罗马神话中称为维纳斯。她生于海中,以美丽著称。被认为是工匠之神赫菲斯托斯的妻子,有关她的恋爱传说很多。在古希腊、罗马艺术作品中被塑造成绝色美女,最著名的雕像是在米洛斯岛出土的“米洛斯的阿佛洛狄忒”。
卢浮宫博物馆的具体介绍?
卢浮宫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北岸(右岸),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始建于1204年,历经800多年扩建、重修达到今天的规模。卢浮宫占地面积(含草坪)约为45公顷,建筑物占地面积为4.8公顷,整体建筑呈"U"形,分为新、老两部分。老的建于路易十四时期,新的建于拿破仑时代。宫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是美籍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
早在十字军东征时期,菲利普二世为了保卫北岸的巴黎地区,于1204年在这里修建了一座通向塞纳河的城堡,主要用于存放王室的档案和珍宝,同时也存放他的狗和战俘,当时就称为卢浮宫。查理五世时期,卢浮宫被作为皇宫,因而使它成为完全不同的一座建筑物了。在以后的350年中,随着王室贵族们越来越高的寻欢作乐的要求,他们不断增建了华丽的楼塔和别致的房间。然而在其后的整整150年间,卢浮宫却并无国王居住。
16世纪中叶,弗朗西斯一世继承王位后,便把这座宫殿拆毁了。他下令由建筑师皮尔·莱斯科在原来城堡的基础上重新建筑一座宫殿。弗朗西斯还请当时著名的画家为他画肖像,他崇拜意大利派的画家,购买了当时意大利最着名的画家法埃洛的绘画,包括《蒙娜丽莎》等珍品。 弗兰西斯一世的儿子亨利二世即位后,把他父亲毁掉的部分重新建造起来。
亨利四世在位期间,他花了13年的功夫建造了卢浮宫最壮观的部分――大画廊。这是一个长达300米的华丽的走廊,走廊非常长,亨利在这里栽满了树木,还养了鸟和狗,甚至在走廊中骑着马追捕狐狸。路易十四是法国历史上著名的国王,他被称为"太阳王"。他登基时只有5岁,在卢浮宫做了72年的国王――法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王。路易十四把卢浮宫建成了正方形的庭院,并在庭院外面修建了富丽堂皇的画廊。他购买了欧洲各派的绘画,包括卡什代、伦勃朗等人的作品。他一生迷恋艺术和建筑,致使法国的金库空虚。路易十六在位期间,爆发了著名的1789年大革命,在卢浮宫"竞技场"院子里建立了法国革命的第一个断头台。1792年5月27日,国民议会宣布:卢浮宫将属于大众,成为公共博物馆。1793年8月10日,卢浮宫艺术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一个博物馆。从那时起,这里的收藏品不断增加,更不用说拿破仑向那些被征服的国家征用的艺术贡品了。
如今,博物馆收藏目录上记载的艺术品数量已达400000件,由古代埃及艺术、古代东方艺术、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艺术、中世纪文艺复兴雕塑艺术、现代雕塑艺术、工艺美术及绘画艺术等7个部分6个展馆组成。其中,镇馆之宝有:断臂美神--"米洛斯岛的维纳斯"雕像、无头折臂但似欲乘风而去的"胜利女神"雕像、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稀世名画《蒙娜丽莎》。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卢浮宫已成为综览欧洲史的艺术殿堂。不过,前往参观的游客很难看到"其全真面目",因为它的6个展馆仅在星期一、三两天基本全部开放,其余4天轮流开放,星期日只开一半,而且展出的展品仅占全部馆藏的五分之三。
海涅拜倒在美神脚下的著名雕塑?
《米洛斯的维纳斯》(又称《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忒》、《断臂的维纳斯》)是古希腊雕刻家阿历山德罗斯于公元前150年左右创作的大理石雕塑,现收藏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
雕像表现出的爱神维纳斯身材端庄秀丽,肌肤丰腴,美丽的椭圆形面庞,希腊式挺直的鼻梁,平坦的前额和丰满的下巴,平静的面容,流露出希腊雕塑艺术鼎盛时期沿袭下来的思想化传统。她那微微扭转的姿势,使半裸的身体构成一个十分和谐而优美的螺旋形上升体态,富有音乐的韵律感,充满了巨大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