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王国米亚,拜登的乌克兰政策还能坚持多久?
虽然多国倒戈,但是短时间内对乌方面的支援还是能坚持一段时间的,仔细观察可以看一下,那些倒戈的国家主要是自己没有多少军事实力的弱小国家,在这其中他们是没有利益可图的,而那些依旧在持续输出坦克、弹药武器的,大多数是一些有着自己的军事武装实力的、曾经的战争主战国,除此之外,还主要有下面几个原因:
第一:仍然有主战派支持
这些支持的明显是看到了眼前的人员战备武器有利可图,而且一本万利,不用投入太多,也没有多大风险,把以前历史遗留的陈旧战备清仓、后续还有更多新型高价战备在等着,三年的疫情本来就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战争财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而且历史中,美帝就是靠着这个发的家,自然也是会有一部分国家参与效仿的。
第二:俄国的打法畏手畏脚
想要结束冲突,除了乌克兰方面,俄国也是重要的一方,要么直接重火力,彻底毁灭,这必然招致世界多国的联合制裁。要么彻底放弃投降,同意傀儡泽连的任何要求,这显然有不符合俄国的性格。
所以,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无人机、坦克、弹药、卫星定位、战斗机......仍然在不断持续输入到冲突战场的情况下,短时间内拜登的政策还是能持续一段时间的,也许到几个国家的某位领导人换了或许能够出现新的转折点。
早期世界文明有哪些?
哈拉帕文明
哈拉帕也就是人们所知的印度河谷文明,这个族群的居住地包括部分现在的巴基斯坦和印度。这些天才想到提前进行城市规划是个不错的主意,这让他们的城区举世无双;不幸的是,由于一个原因——科学家认为是一场规模浩大、持续了几世纪的干旱,他们的文化逐渐凋零,没能东山再起。这不过是个假设,但也能解释这个地区其他文化衰落的原因。
始于公元前25世纪某个时候,哈拉帕人还发明了自己的语言。一个有近500个不同字符的稿子至今都还没有被完全解读。他们最著名的手工制品是印章,多由皂石制成,绘有各种不同的动物和神话中的生物。哈拉帕和摩亨左达罗是哈拉帕最大的两个城市,前者已经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个文明轰然倒塌后,哈拉帕文明遗址成为了一个模板,随后涌现了各种其他文化。
2、迪尔蒙文明
迪尔蒙覆盖了现在的巴林、科威特,以及沙特阿拉伯的一部分,它在鼎盛时期是重要的贸易文明。尽管几乎还没有发现具体的证据,学者认为一些地方,比如萨尔和巴林堡,是迪尔蒙人古老的殖民地。萨尔仍在人们的调查研究之中,但是那里出土的大量手工制品——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千多年——极具说服力,证明这座城市是由迪尔蒙文明创建的。
迪尔蒙在那时以贸易为主,控制了波斯湾地区的贸易通道和一张延伸至土耳其的信息网。不计其数的溪水流过这个地区,研究人员认为可能是这些水流造就了巴林就是圣经里的伊甸园的传说。此外,焉奇,苏美尔的智慧之神,据说就住在地下河流里。被描述为“太阳升起的地方”,迪尔蒙在苏美尔神话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根据传说,迪尔蒙就是乌塔那匹兹姆得到永生的地方。
3、埃兰文明
他们自己的名字原来是“Haltam”,“埃兰(Elam)”这个名称来自其希伯来语的翻译。埃兰文明存在于现在伊朗的绝大部分土地,以及伊拉克一小部分土地之上。它是早期的文明之一,建立于公元前第三个千年的某个时候,迄今为止是是伊朗所有文明中最高古老的。埃兰的领地沿着苏美尔和阿卡得的边界,面积比邻居们小些,而语言则独树一帜。
尽管这个独立王国持续了至少一千年,很可能不止,但我们对他们却知之甚少,因为埃兰的文字工作者没有用心记录他们的神话、文学,或者任何科学进步。文字记录一般被视为对国王表示尊敬或者履行行政职能的方式。为此,他们对后续文明的发展影响颇微,无法与埃及和苏美尔相比较。
4、小北文明
小北文明诞生于公元前第三个千年,持续了1200多年,统治着南美,是这片大陆上最古老而又最复杂的文化。他们占据着现在的秘鲁,建造了20个大城市,先进的建筑和农业占了他们土地面积的大部分。他们还发明了错综复杂的灌溉系统,其复杂程度在当时的美洲闻所未闻。
他们的手工制品与宗教象征一样容易辨认,在这里随处可见,尤其是在石头堆砌的金字塔附近——小北文明就以这些金字塔闻名于世。关于这到底算不算一种文明,以及这个词语究竟是什么意思还存在一些争论。通常情况下,艺术和城市化趋势等标志都是关键,但是小北文明什么都没有。无论情况如何,不可否认他们影响了南美后来的文化,比如查文文明——诞生于小北文明消亡后几百年。
5、彭特文明
它是古埃及一大贸易伙伴。彭特地区以盛产香料、乌木和黄金而闻名于世。学者们的分歧在于这个文明存在的地理位置——从南非一直沿海延伸到中东的广阔地带。尽管埃及人有很多有关这个地区及其民族的文字记录,他们却从没真正提到过这个文明位于什么地方。
我们对彭特文明的了解大部分来自哈特谢普苏特统治时期——哈特谢普苏特是埃及著名的女法老,公元前15世纪统治埃及。为安葬她而修建的神庙里有一些浮雕,承载着与彭特进行大型贸易长途旅行的信息,还有更加具体的细节,比如有些画里画有建在柱子上的蜂窝状的房子。
神庙墙上还刻有一个场景,描述哈特谢普苏特接受异域的珍奇礼物的情形。可惜从来没有发现能表明彭特位置的实实在在的考古学证据,尽管有不计其数的埃及手工制品上面都刻有这个名字——这给学者留下了希望:某一天彭特可能会被发掘出来。
6、诺克文明
这一文明的名称来自于尼日利亚一个与之同名的地区——许多诺克文明的手工制品首先在这里出土。这个文明在公元前第一个千年里十分繁荣,到公元2世纪退出历史舞台。一些理论认为过度利用自然资源是导致这一文明人口锐减的主要原因。无论情况如何,学者们认为这一因素对该地区其他文化的发展十分重要,比如约鲁巴民族和贝宁民族。
他们喜好艺术,这个区域到处发现的赤陶塑像应该是最为著名的例证。他们也是已知最早冶铁的非洲人,尽管这项技术可能是通过另一种文明——可能是迦太基文明——传播而来。这一推断的理由在于没有发现冶铜的证据,而冶铜是所有其他文明在铁器时代最先发展起来的技术。虽然人们认为他们不属于非洲最早的文明,但是他们存在的证据正一点点暴露在公众面前,因为大家都知道研究现在的尼日利亚相当困难。
7、胡利安文明
另一个影响赫梯人的文明来自胡利安民族,公元前第二个千年,他们住在中东地区。他们很可能更早之前就在附近生存了:在美索不达米亚档案里发现了用胡利安语书写的人名和地名,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千多年。可惜他们的文明几乎没有留下手工制品;我们对他们所知的信息来自其他文化的文字记录,包括赫梯人、苏美尔人和埃及人。
尔凯西(Urkesh)是他们最大的城市之一,位于叙利亚东北。尔凯西也是目前发现的已知最早的胡利安语文本的地方——一块石刻板和一座卢浮宫狮子雕像。很长一段时间,他们被认为主要是游牧民族,但现在学者相信胡利安文明的影响比他们以前想象的更大,主要因为他们的语言与其他闪米特语和印欧语系都不同。但是,到公元前第二个千年结束的时候,胡利安民族的所有痕迹几乎都消失了,只留下他们对赫梯人的影响。
8、长春文明
长春文明是欧洲最大的史前文明,存在了将近1500年。自公元前55世纪开始,他们占领了塞尔维亚和罗马尼亚的土地。这个名字来源于多瑙河附近一座现在的村庄的名字,20世纪这里进行了首次发掘;长春民族会加工金属,这很可能是世界上首个使用铜的文明(他们也因此开凿了欧洲第一座矿)。
虽然这个民族没有官方认可的文字形式,但是在各种石头刻板上发现了原始书写的例子——实际上是符号,不算语言表达,可以远远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此外,他们还擅长艺术,喜欢孩子;考古学家发现了各种各样的玩具,比如动物和拨浪鼓式的玩具,埋在其他手工制品里。他们组织程度极高——长春文明的房屋建有专门放置垃圾的地方,死亡人口都葬在一个特定的地点。
9、萨波特克文明
人们一般很熟悉中美洲的阿兹特克文明和玛雅文明,对名为萨波特克的民族则不甚了解。他们不仅跻身该地区最早使用农业系统和书写系统的民族之列,还建立了北美最早被确认的城市之一——阿尔班山。这座城建于公元前5世纪,最多时居住了25000人,存在了1200多年。在阿尔班山,一个由司祭、将士和艺术家组成的特权阶级统治着其他阶级的人。
与其他中美洲的文明一样,萨波特克人通过综合开展战争、外交及结盟活动,征服了周边地区。这个文明顷刻之间毁灭,似乎没有什么原因;但其中最大的城市几乎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尽管最终遭到长年遗弃而被毁。有些学者认为,可能是经济系统失效迫使萨波特克人到其他地方寻找工作。剩下的人组成了各个不同的城邦,相互之间继续争斗(也对外作战),直到灭亡殆尽。
10、赫梯文明
赫梯文明存在于现在的土耳其小亚细亚地区,从公元前26世纪持续到前18世纪左右。赫梯人被视为这个区域最早的市民,公元前24世纪的阿卡德楔形文字刻板记录了他们的踪迹。大多数考古学家认为这是本土文明,比名气更大的赫梯文明更早出现——前23世纪赫梯文明到来。这两种文明逐渐融合在一起,赫梯人吸收了哈梯文明各种各样的宗教信仰和活动。许多赫梯人的大型聚居地,比如阿拉恰赫遇和哈图沙,最初属于赫梯文明。
他们有自己的口头语言,但是一直没有发现哈梯语言文字书写的任何资料。他们极可能使用多种语言,目的是促进与亚速同伴之间进行贸易。实际上,我们对哈梯文明的了解大部分来自赫梯人,因为他们广泛采用哈梯文化。他们的人口可能在几十年之内——也可能是几个世纪——都占多数,由赫梯贵族统治,直到最终消亡。
传说中还有许多史前文明,其中流传最广泛的有3大史前文明
存在于传说中的3大史前文明
在我们所生活的星球上可能存在着很多文明,而这些文明相互之间相隔的时间比较漫长。以至于人类至今都无法确认这些文明是否真正存在过。比如传说中就有三大史前文明,一个比一个魔幻,一个比一个来无影去无踪。但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前进,已经有很多人开始猜测会不会那些文明根本就没有消失。他们或许只是离开了,而我们还不知晓而已。
亚特兰蒂斯文明
第一个则是大家最为熟悉的亚特兰蒂斯文明。这个文明距今大约有1.2万年了。好像是消失于一场大爆炸中,在这场大爆炸之前,亚特兰蒂斯文明发展的非常高度,甚至还有飞行器,这个国家也极其的富有,国内拥有很多先进的能源。最终文明完全消失于陆地上,沉入了海洋中。
姆大陆文明
第二个文明则是姆大陆文明。据说这个文明似乎存在于太平洋中的一块陆地当中。但是因为地球自然灾害的原因,整块大陆都沉没到了海洋中。尽管姆大陆文明发展的速度已经很快了,可是还是没有办法发明出大型的轮渡,于是就只能沉没!
雷姆利亚文明
最后一种文明雷姆利亚文明。这个文明似乎在艺术上有着颇高的建树。因此房屋的建筑和设计方面都极有工艺感。至于是如何消失的呢?似乎是受到了凶猛野兽的攻击,然后就是去了记载。以至于后世人猜测这种文明其实根本就没有消失。他们可能躲到了地下生存。而地心文明不是一度被人来猜测是真
有什么好看又不血腥的悬疑美剧推荐吗?
1、《迷失》本剧主要讲述大洋航空815客机坠落在太平洋的热带神秘孤岛上,48名乘客侥幸生还,在岛上生活所发生的的一系列奇怪的事情。豆瓣评分:8.5
2、《识骨寻踪》该剧部分内容改编自前刑侦检验官、现任该剧制作人凯丝·莱克斯出版的一系列侦探小说。主要讲述了贝伦博士根据受害者的尸骨,分析寻获常人难以发现的线索协助FBI破案的故事。豆瓣评分:8.5
3、《绝命毒师》该剧讲述了一位普通的高中化学老师在得知自己身患绝症之后,为了给家人留下财产,而利用自己超凡的化学知识制造毒品,并成为世界顶级毒王的传奇犯罪故事。豆瓣评分:9.6
4、《犯罪心理》讲述了美国联邦调查局总部下属的行为分析科部门(简称“BAU”)中,行为分析师们剖析最棘手的案件,分析凶手的心理和作案特征,并在他们再次施暴前预测出他们的下一步行动,协助当地警察捉拿凶手。豆瓣评分:9.2
5、《犯罪现场调查》故事背景设在赌城拉斯维加斯,以真人真事改编,讲述刑事警察局的法庭犯罪调查员如何在作案现场取得证据破案的故事。豆瓣评分:9.3
6、《别对我说谎》该剧的灵感来源于行为学专家Paul Ekman博士的真实研究以及畅销书《Telling Lies》,每集剧情为一个简短的故事,卡尔.莱特曼(主演)通过对人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的观察,来探测人们是否在撒谎来还原事件真相。豆瓣评分:8.7
7、《邪恶力量》该剧主要讲述两兄弟山姆·温彻斯特(Sam Winchester)和迪恩·温彻斯特(Dean Winchester)开着1967年的黑色雪佛兰穿梭美国各处调查超自然的事件并与之战斗的故事。豆瓣评分:8.5
8、《辛普森:美国制造》 辛普森:美国制造》是由伊斯拉·埃德尔曼执导、O·J·辛普森、罗伯特·卡戴珊、碧·亚瑟等参演的一部纪录片,以档案新闻画面的形式复述了“O.J.Simpson”的完整生涯。豆瓣评分:9.6
蒙古大军经历了几次西征?
成吉思汗统合蒙古诸部,然后反叛金朝并最终凭借威名赫赫的蒙古铁骑将金朝踩到了脚底,从此这个崛起于漠北的蒙古走向了铁蹄践踏欧亚的道路,经过几代人的经营,蒙古版图横跨欧亚,无敌于世界。
蒙古曾经进行过三次较大规模的西征,分别是成吉思汗西征、窝阔台西征、蒙哥汗西征。
一、成吉思汗西征辽朝皇室耶律大石在辽朝即将被灭时,率军出逃,最终在叶密立城称帝,由此建立了雄霸中亚的西辽帝国。蒙古兴起时,西辽却已经逐渐没落,1218年成吉思汗命大将哲别领军讨伐西辽,计擒屈出律,后来西辽权贵纷纷归附蒙古军,西辽灭亡。
当时逐渐取代西辽称雄中亚的花剌子模国,正值兴盛时期,于是打起了蒙古的主意。成吉思汗虽然也对花剌子模国有想法,但是他并不想这么快与花剌子模国发生军事冲突,毕竟当时还在攻打金朝,于是想以贸易的方式争取缓冲期,所以派了使臣和商队前往花剌子模国。蒙古的使臣和商队在到了花剌子模国后,被以奸细的罪名杀害。成吉思汗听闻商队被杀的消息后,怒而亲率大军讨伐花剌子模国。成吉思汗亲征花剌子模,哲别作为成吉思汗时期的蒙古名将自然不会缺席,哲别领军诱花剌子模主力,然后成吉思汗再兵分四路,成吉思汗领一路,察合台和窝阔台领一路,术赤领一路,阿剌黑领一路,历时五年,最终灭了花剌子模国。
二、窝阔台汗西征窝阔台在即位以后,中原大势基本已定,南宋在蒙古看来只不过是在负隅顽抗,为继续扩展帝国利益版图,窝阔台决定继续向西推进,于是窝阔台命拔都、贵由、蒙哥等皇室成员领本部军队开始征伐欧洲。这次西征,蒙古征服了钦察、斡罗斯、匈牙利,基辅罗斯诸国。
三、蒙哥汗西征蒙古人真是放不下对土地的执念,窝阔台已经完成了欧亚帝国的建立,蒙哥汗在即位以后却并不满足于此,所以决定再次向西挥军,以旭烈兀为统帅攻取波斯。旭烈兀先灭木剌夷国,再灭黑衣大食,最后灭了叙利亚,这次西征也是完美收官。
蒙古的三次西征可以说得上是非常顺利,蒙古铁骑一路向西,人挡杀人,神挡杀神,几乎无往不利,也正是因为这三次西征,方才有了震慑欧亚的蒙古帝国。虽然蒙古铁骑打下了万里疆土,但是在治国方面明显经验不足,没有想中原王朝那样有效实行中央集权,这么大的版图仍然在玩草原那套,致使政权和军权分散在各位皇室成员手中,在窝阔台死后手里有兵权的皇室成员已经开始觊觎汗位,在蒙哥死后更是上演了一场夺位大战,当然最后是忽必烈赢了。也许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忽必烈即位后改国号为大元,开始实行中原王朝的政治体系,当然此时的蒙古帝国实际上已经分裂了。
人吃多了不消化,胃会难受,国亦如此。
为什么俄罗斯没有在利比亚内战中支持卡扎菲?
卡扎菲把利比亚惹不起的国家全部都得罪了。这样的人,俄罗斯真心不想扶。
1969年9月5日,卡扎菲推翻了利比亚国王伊德里斯一世的统治,成为利比亚的最高领导人。
上台之后,卡扎菲干得第一件大事就是公开反对美国。并且,他还连带着把美国的小弟英国也一起反了。
当时的苏联看到卡扎菲如此激进的反美,认为此人是个可以拉拢的对象,就立即主动向卡扎菲示好,试图把卡扎菲拉进反美阵营的怀抱。
但是,卡扎菲的性格很奇怪,他是个完全不按常理出牌的人。
比如说上世纪七十年代,苏利关系良好,卡扎菲经常主动访问苏联。按常理来说,你去人家家里做客,起码要先打招呼,让别人事先有个准备,这是基本的礼貌。然而卡扎菲却完全不懂礼数,他每次去莫斯科访问都不提前通知苏联外交部,搞得像搞突击检查一样。很多时候苏联领导人都不在家,没人接待卡扎菲,气的卡扎菲调头就走。
这种事情本来是卡扎菲的不对,但经过西方媒体的炒作,反倒是苏联被指责耍大牌,没有礼貌,搞得苏联很没有面子。并且由于卡扎菲经常不打招呼就飞莫斯科,苏联空军还要给卡扎菲专门开一个领空绿色通道。这在那个草木皆兵的冷战时代,也算是当时的一个特例了。
当然了,这些都是小事,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和卡扎菲的关系依然非常好。只要是卡扎菲需要的,勃列日涅夫基本都会满足他的要求。卡扎菲有大哥撑腰,他也在国际上积极的策动各种反美运动。
后来苏联垮了,卡扎菲没了靠山,就放弃了大规模对外军事行动,改为用外交合作加经济援助的方式继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此间,他除了偶尔还发表一些反美、反西方的言论外,没什么大动作。
但是也就是在这个时间点,他得罪了最不应该得罪的俄罗斯。
2000年,当俄罗斯全力镇压车臣分离主义和恐怖主义时,卡扎菲居然公开宣称:车臣是正义的,普京是独裁者,在国际上大骂普京和俄罗斯,此举动惹恼了普京。
把安理会五常同时得罪,当时的卡扎菲简直就是厕所里电灯——找死。
为了给自己找台阶下,2003年12月,当卡扎菲看到萨达姆的下场后,他决定向西方投诚,而这一举动让他彻底得罪俄罗斯,断掉了自己的最后一条后路。
当时,卡扎菲向西方服软,承担了洛克比空难的责任,同时宣布永远还放弃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西方国家立即取消对利比亚的制裁,恢复了对利比亚的正常外交关系。
作为投诚的奖励,法国总统萨科奇在公开场合为卡扎菲说好话,否认他是独裁者,并且还邀请他参加在意大利举行的G8会议,让他与世界上最强大的美、英、法、德等八国首脑一起开会。那叫一个有气势、有尊严、给面子哟。
然而好景不长,卡扎菲一到关键时刻就六亲不认的性格,让他很快就得罪了刚刚才巴结上的法国。
2005年,卡扎菲公开抵制萨科奇提出的“地中海国家联盟”。并且还在其后煽动阿拉伯国家一起变卦,拒绝向法国履行巨额军事采购的承诺,这让赚不到钱的法国对其是恨之入骨,对他的好感也是急转直下。
更让法国恼火的是,卡扎菲妄图把法国从非洲挤出去,让法国这个“欧洲宪兵”退出非洲,触动了法国的根本利益。于是,法国也就决心搞掉这个不听话的家伙。
但是法国要搞卡扎菲,他要先通气,要先征求四大国的意见。英、美表示无所谓,俄罗斯还有点纠结。
俄罗斯当时的态度很微妙,一方面俄罗斯不希望利比亚沦为英法美的傀儡,一方面又对卡扎菲很不满,认为卡扎菲的存在阻碍了俄罗斯在利比亚获取利益。
于是,当法国作出将来会出售给俄罗斯两艘攻击舰的承诺,美国作出同意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后,俄罗斯便权衡利弊,认为卡扎菲的下台已成定局,俄罗斯没有救他的必要了。
接下来,俄罗斯便对六亲不认的卡扎菲也来了一记六亲不认的四连击。
第一击——2011年2月26日,联合国安理会提议冻结卡扎菲资产,并把事件交由国际刑事法院处理。俄罗斯在表决投票时,投下了赞成票。
第二击——2011年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召开关于制裁利比亚卡扎菲政权的会议,俄罗斯在决议投票中投了赞成票,支持美国提出的加大对卡扎菲政权制裁力度的要求。
第三击——当年5月,正当卡扎菲政权与反对者交战正酣、难分胜负之时,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在公开场合宣布承认利比亚的反对派组织“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为自己的合法对话伙伴。
第四击——当年9月1日,当卡扎菲还在坚持抵抗时,俄罗斯正式承认得到西方及阿拉伯各国支持的“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为利比亚唯一的合法政权。
于是,一向六亲不认的卡扎菲也就因此被俄罗斯用六亲不认的方式给抛弃了。
事后,作为政治支持的回报,受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控制的石油公司的发言人通过电话向道琼斯通讯社表示:“那些曾经长期支持卡扎菲政权、对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采取敌对立场的国家,今后在利比亚将难以获得新的石油勘探特许权,这些国家中,包括俄罗斯。”
很显然,抛弃卡扎菲,对俄罗斯来说并非是不可接受的损失。
其实,单从卡扎菲平时六亲不认的性格也不难猜测,如果俄罗斯保他不死,欧美肯定还是会选择跟他篝和,而他也必然会反俄,成为中东的反俄先锋。既然他是个反复无常的人,俄罗斯又有什么必要保他呢?
所以,当六亲不认的卡扎菲怼俄罗斯时,他对于俄罗斯就已经没有存在的价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