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神图,斗战神圣僧刷图加点2021?
圣珠系圣僧PVE加点攻略 加点技巧。
圣珠破15秒对BOSS造成最大化伤害。
【基本加点:各技能重天】
60圣珠系圣僧PVE爆发加点
60圣珠系圣僧PVE爆发加点
【精修点加点】
圣僧重头戏圣珠横、圣珠环、圣珠乱,这三个技能无疑使圣僧最强的输出技能,各位可以看下输出比例:暴动横20%,暴动环30%,暴动乱35%左右。也就是这三者你失去其中一个都无法打出完美的伤害。为什么起手直接横?理由很简单,横觉醒一过去BOSS身边直接就能对BOSS造成输出,如果你用环起手,恭喜你,你直接浪费接近1.5到2秒输出时间。乱这个不用说,王牌中的王牌。三切属性只能存在8秒,但是最后2秒正好全BUFF是给乱吃到,所以在圣僧输出7到8秒时候输出是最猛。
圣珠横的加点:需要加1 2 4+伤害提高,这里要说一下,气绝有效果但是要等三秒,提高精准50%这个不说都明白加暴击,BUG已经修复。
圣珠环的加点:加1 2 3 4+伤害提高。做为一个玩命的副本输出流,要的就是暴力,伤害提高是你最好选择。估计有争议就精修2,免伤加还是不加,反正不加白不加,因为不加又不知道放去,所以还是加。
圣珠乱的加点:加1 2 3 4+伤害提高,最为最猛的王牌输出伤害提高没问题。精修4是BUFF王中的BUFF,50%斗志。所以基本没问题。
神舟战神z8怎么换壁纸?
1.据我的了解,神舟战神Z8是一款笔记本电脑,换壁纸的操作通常是在桌面上完成的。通过以下步骤,你可以轻松地更改神舟战神Z8的壁纸: a. 首先,确保你的电脑已经开机,进入到桌面界面。 b. 然后,右键点击桌面上的任意空白处,会弹出一个菜单选项。 c. 在菜单中,可以找到一个名为“个性化”或者“设置壁纸”的选项,点击它。 d. 进入个性化设置后,你会看到一个“壁纸”或者“背景”选项,点击它。 e. 在壁纸或背景选项中,你可以选择你喜欢的图片作为新的壁纸。可以从预设的壁纸中选择,也可以选择自己电脑上的图片。 f. 最后,选择完毕后点击“应用”或者“保存”按钮,即可完成壁纸更换操作。2.通过以上的步骤,你可以方便地为神舟战神Z8更换壁纸。希望这些信息能对你有所帮助!
斗战神什么职业适合平民玩家2022?
1.牛魔。
老牛这个职业最简单无脑的(血牛)自带的技能吸血天赋是他的核心,也是血牛站住脚的根本,打怪刷图老牛没有倒下的,只要有个领域就能下本装备要求不高,但土豪牛是更nb的,喜欢打本的玩家首选。虽然现在老牛被量子削了,但依然是平民首选。
2.龙女。
龙女生存能力比老牛低一点但爆发输出是很高的,单刷能力非常强;只是,舞步非常需要耐心去一点一点叠,建议有耐心的玩家玩。
兵仙韩信为什么看不起战神白起?
“兵仙”韩信曾评价“杀神”白起根本称不上名将,主要理由有两个:
杀敌一万,自损八千;不懂“围必有阙”的道理。接下来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这两点评价,并分析一下这两点评价是否合理。杀敌一万,自损八千韩信作为兵家“谋战派”的代表,认为在战争中以弱胜强,以少胜多才能体现兵法的奥义。所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正面硬刚不是名将该有的作为。韩信也确确实实做到了这一点,“暗度陈仓”、“背水一战、”“四面楚歌”等,都体现了他“谋定而后动”的战争艺术。
韩信贬低白起最多的一场战役就是长平之战了,史书记载,秦国虽然战灭了赵国40万的主力,但是秦国本身也损失了30万精锐,连白起自己都说:
“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在韩信看来,这种战损,虽然胜利了,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儿,所以他瞧不起白起。
围必有阙孙子兵法曾记载“围必有阙”,意思是包围敌人的时候,一定要给敌人留一个缺口,并在缺口出设伏,把敌人逼至缺口再歼之。白起在长平之战中,先是通过撤退把赵军主力引至包围圈,然后白起命令一支部队突袭到赵军后方,切断赵军退路。又使一支骑兵穿插赵军主力,把赵军主力分割成两块单独的部队,分而围之。
长平之战中,白起把赵军围得严丝合缝,水泄不通,赵军数次冲锋皆败下阵来,主将赵括也在冲杀中阵亡,最终剩下的士兵终于缴械投降,但是却遭到了白起的坑杀。
韩信认为,如果白起知道“围必有阙”的道理,必然能通过更小的代价换去同等大小的胜利,所以在他的眼里,白起不是一名合格的军事统帅。
韩信的评价是否合理?我认为虽然韩信无愧于“兵仙”的称号,但是白起同样是名副其实的“战神”,韩信对于白起的评价过于主观,两个人所处的环境不一样,战略目标不一样,军事主张也不一样,这样去评论前辈,未免有失偏颇。
白起是著名的“歼灭战”的代表人物,行军作战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战略目的,连毛主席都对其歼灭战的打法赞美有加,而长平之战更是其歼灭战的巅峰之作。
我认为,白起“杀敌一万,自损八千”,“围而无阙”的做法都是符合秦国的战略要求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除秦国外,赵国实力最强,秦国把赵国打得多惨,其他五国就多怕;作为秦国最大的对手,要打就要斩草除根,不能给赵军一丝逃生的机会,让赵国无法卷土重来;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国强民富,恢复能力一流,完全有资本让白起这样打,打完后对方奄奄一息,而自己很快就满血复活,何乐而不为?所以说,白起就是为秦国而生的,而秦国也需要白起这样的存在。白起作为一名从基层历练出来的军事统帅,上兵伐谋和围必有阙这种最基本的军事理论他岂能不知,所以长平之战他的战略目的就是打垮赵国,打怕其他五国,接下来战国的走势也很能说明这一点,所以白起无愧于“战神”的称谓。总结韩信对于白起“杀敌一万,自损八千”,“围而无阙”的评价并不客观,白起所处的局势要求他必须得不惜代价去打歼灭战,两人都无愧于中国历史上的杰出统帅。
我是李沐茗,为你解读历史!
为何霍去病年纪轻轻就能成为一代战神?
历史上,对霍去病的评价基本上都是赞赏的,这里先引一段很有见地的评价,之后再来分析为何霍去病年轻轻的就能成为一代战神。
宋朝武学博士何去非评价霍去病说:“昔者,汉武之有事于匈奴也,其世家宿将交于塞下。而卫青起于贱隶,去病奋于骄童,转战万里,无向不克,声威功烈震于天下,虽古之名将无以过之。二人者之能,岂出于素习耶?亦天之所资也。是以汉武欲教去病以孙、吴之书,乃曰:‘顾方略何如耳,不求学古兵法。’信哉,兵之不可以法传也。昔之人无言焉,而去病发之。此足知其为晓兵矣。”(《何博士备论》 .文献网[引用日期2014-02-17])
这一段话有两层意思:一是起先汉武帝与匈奴交战,大都以一些世家宿将出马的,战于塞下便止步不前了,而奴隶出身的卫青,还有顽皮孩童成长起来的霍去病,却能转战万里,攻无不克,威震天下,他们的军事能力不是靠平时学习训练而来的,而是靠天资,他们天生就有很善于打仗的禀赋;二是汉武帝要教霍去病学孙、吴兵法,而霍去病则说:“打仗靠兵略又能怎样?不必去学古代兵法。”可见,征战技巧不是靠兵法传下来的。之前没有人像霍去病这样说过,是他第一次说出如此睿智的话,这足见霍去病对军事技巧是个行家里手。
同时,从武学博士何去非这一段话中还可以看出霍去病早年学兵的一些经历,首先,霍去病得到了汉武帝的宠爱,作为帝王,他亲自来教霍去病学孙武兵法,关系如此紧密,这很有利于以后霍去病被重用;其次,霍去病年少时就很有军事天赋,对领兵作战的看法与常人大不一样,他不那么重视兵略、兵法,而更重视在实战中的灵活机动,临场发挥。他与历史上的赵括是大不一样的人。
霍去病(剧照)第一,私生子出身,却幸运地遇到了一位不一般的女主
霍去病是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出生的,从他的出身来看,并不好,他一个私生子,是平阳侯府的女奴卫少儿与平阳县的小官员霍仲孺的私生子。平阳侯府在当时地位显赫,它是开国功臣曹参的曾孙平阳侯曹寿(曹时)与汉武帝的同胞姐姐平阳公主的府邸。霍仲儒安平阳侯府当差,侍奉平阳侯,而平阳公主的侍女卫少儿与霍仲儒相好了,两人私通,后来,霍仲儒当差期满便回到了平阳县,而平阳侯府里的卫少儿生下了霍去病。霍去病出生之后,卫少儿没有再与霍仲儒联系,卫少儿也没有告诉霍去病他的父亲是谁。所以,霍去病从小就不知道他父亲是谁,跟没有父亲差不多。
而霍仲孺回到了平阳县后,也没有再与卫少儿联系,他娶妻生子,生下了霍光。该说这霍仲孺是很厉害的,与侯府侍女私通,生下了后来赫赫有名的骠骑将军、大司马,后来回家结婚后又生下了汉昭帝时的辅政大臣、汉宣帝时权倾朝野的大司马。当然,他的两个儿子的成功要归功于平阳侯府的女主人平阳公主。平阳公主是汉武帝的亲姐姐,姐弟两人关系很好,平阳公主是比较开明有政治头脑的,她的侍女卫少儿与霍仲孺私通,她没有怪罪卫少儿,反而在卫少儿生下霍去病后,对霍去病很好,并且,对霍去病的同父异母弟霍光也很好,霍去病和霍光才有机会获得汉武帝的重视和培养。
霍去病与汉武帝(剧照)卫少儿有一个妹妹卫子夫,从小长得很漂亮,能歌善舞,而平阳公主将她推荐给汉武帝,得到了汉武帝的宠爱,此后,卫氏一家受到了武帝的庇护,卫子夫的弟弟卫青原本是太平公主的骑奴,常跟平阳公主左右,后来被推荐给汉武帝,成了汉朝赫赫有名的大将军、大司马,卫氏一家成了显贵。
霍去病的父亲品德不行,丢下怀孕的卫少儿就走了,而霍去病却是有情有义的。当他成为骠骑将军之后,便在出征途中路过平阳县时,在平阳县传舍与霍仲孺见面,向当年抛弃了他和他母亲的生父霍仲孺下跪,非常恭敬地表示:“去病早先不知自己是大人之子,未能尽孝。”霍仲孺羞愧万分,他惊恐地说:“老臣得托将军,此天力也。”随后,霍去病为霍仲孺这位从未尽过父亲责任的生父置办了田宅,添了奴婢,并将他的同父异母弟霍光带到长安培养。后来霍光成了一代权臣。
第二,初战即封侯,养成自己的作战风格
霍去病在少年时就“善骑射” ,沉默寡言,处事执着,汉武帝很喜欢他,霍去病很年轻时就让他当侍奉在身边,还亲自培养他。
西汉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霍去病被任命为票姚校尉,那时他才17岁。随后,他开始跟着他的舅舅卫青一起出征,进入漠南,袭击匈奴,他领轻骑八百,甩掉了匈奴大军,突袭“利”,所斩杀和捕捉的人数远远超过了汉军损失的人数,斩获匈奴兵多达二千零二十八人,其中包括匈奴的相国、当户等高层官员,特别是斩杀了单于的祖父辈名为产的籍若侯,并把单于的叔父罗姑比也俘虏了。因为战功卓著,霍去病首战后便被汉武帝封为"冠军侯",享邑一千六百户。(参看《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霍去病之所以能首战便能大捷,是因为他有非常独特的备战和征战方式。他的战略战术是极为独特的,他在用兵策略、征战方式、选兵用兵、后勤保障和赏罚方式上都极具特色。
在选兵方面,由于霍去病获得了汉武帝的特许,他有权在汉军中挑选他所看中的士兵,所以他能选到他满意的士兵。他选拔士兵的方式很特别,他不靠比武,不靠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不像后来的湘军那样),而是敢死而无后顾之忧的,比如,非嫡长子,有多个兄弟的,难以继承家业的,甚至曾经犯过事想洗刷耻辱的,还有就是有特别专长的,获是武功高强的。总之,不怕死,能打硬仗,善于打仗的人。
在带兵方式上,霍去病是很奇葩的,他并不像古代名将们那样表现得与兵将们同甘共苦,不会与士兵同吃同住,亲自为士兵治伤等,而是高调地张扬自己,他有自己的厨师,吃住比士兵高级得多,他从来也不掩饰自己比士兵高贵,是高高在上的统帅,而他手下的将帅却特别地服从和崇拜他。
这当然与他的赏罚的特别方式有关,他重赏严罚,赏罚分明,在赏的方面兑现特别及时。由于霍去病多是采用奇袭、突袭的方式作战,所以,生死难料,所以,他必须采用重赏方式,一有战功,立即重赏,士兵征战,一旦有了战功,便能一辈子吃穿不愁,重赏之下,兵将很有战斗力,皆是能嗷嗷叫往前冲,能所向披靡。
在征战战方式上,霍去病是最具特色的,他与他舅舅卫青的作战方式决然不同,卫青求稳周全,险中重稳,谨慎征战,而霍去病在战斗中可谓无法无天,他从不拘泥于兵法,从不按规则出战,什么战术是有效的他就用什么战术,他什么都干,其用兵方式常出于匈奴意外,也出乎武帝意料。他打仗神出鬼没,让匈奴防不胜防。他打仗像一阵风,飘风不定,哪儿都敢打,没有前方和后方之分,没有正面与背面之别,当匈奴正防着他的正面攻击时,他却抄了匈奴的老窝,他带兵出击,让无处防备,心惊胆战,不知道霍去病会从哪来冒出来。他经常神鬼莫测地从哪个地方冒出来,突然狠狠地给匈奴一顿猛揍,之后又消失得无影无踪。
在后勤保障上,霍去病也很特别。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而霍去病则从来都不备足粮草,他不让粮草成为骑兵的包袱,常常是就地取材,打到哪儿便在哪儿抢粮草,把敌人的粮仓变成了自己的粮库,自己不用带粮草,却总是能从敌人那里获得丰富的保障。因为霍去病带兵作战太灵活,神出鬼没,回旋的余地太大,所以,他总能有机会获得敌人提供的后勤保障。这一特点是别的将领想都不敢想的,因而,作战谨慎的卫青常常为他的外甥霍去病担心。
总之,霍去病领兵作战,便形成了自己极有特色的作战风格,率领不怕死的骑兵,集中各种有特技的人才,在大灵活性地左冲右袭,旋风式地四处出击,在匈奴的领地上如入无人之境。匈奴将领遇到了霍去病很绝望,闻其名胆寒心颤。霍去病的骑兵比匈奴人的骑兵更是“精骑”,所以,匈奴人遇到霍去病,一点也没辙,毫无应对之招,所以,霍去病常常能大获全胜。
霍去病雕像第三,打通河西,创造了汉军征战匈奴的奇迹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19岁的霍去病被任命为骠骑将军,他在这一年的春、夏两季率兵进击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
在春季征战中,霍去病率领一万骑兵出征陇西,再次征讨匈奴,并由此拉开了打通河西走廊的战争序幕。霍去病率精骑越乌鞘岭,接连在匈奴五国中征战,捕获大量俘虏及辎重物品,但他下令全都舍弃了,继续率军突袭,差一点就将伊稚斜单于的儿子捉捕了。之后,霍去病又越过焉支山,进击一千多里,连战六日。霍去病的精骑于皋兰山下斩杀了兰王、卢侯王,活捉浑邪王子和匈奴相国、都尉,缴获修屠王的祭天金人。其突入区域之深,战果之显赫,是此次汉军所没有的。在春季攻势中,霍去病共歼敌一万八千余人,缴获物品无数,但很多都在征战途中扔掉了。汉武帝见霍去病战国显赫,加封他食邑二千户。
在夏季攻势中,霍去病、公孙敖率数万骑兵出征河西,他们分两路进军,本想在分路夹击之后再会师,但公孙敖在征战途中却迷路了,失去了与霍去病会师的机会。此时,霍去病独自率军长驱直入,他绕过居延,越过小月氏,深入至匈奴境内两千余里,大迂回大穿插,率军插至祁连山脉的西北部,从匈奴侧背突然向匈奴进行突袭,击败了匈奴镇守在河西的浑邪王、休屠王两大势力,擒住了匈奴单桓王和酋涂王,俘获部落小王七十余人,而匈奴的相国、都尉及以下将官两千五百人投降。此次霍去病孤军深入,战国辉煌,汉武帝又增加封赏食邑五千四百户。
霍去病对浑邪王、休屠王的打击导致了匈奴的内部矛盾加剧,匈奴单于伊稚斜认为战败是由于浑邪王、休屠王防守不力,伊稚斜想诱杀两王,乘机夺其部属。浑邪王、休屠王惧怕被杀,向汉朝传递降汉的计划。汉朝得到消息后,汉武帝和朝中大臣担心匈奴诈降,便派霍去病率兵去迎接二王。
可是,休屠王于途中又后悔了,浑邪王坚持降汉计划,把休屠王杀了,兼并了其部众。霍去病立即率兵渡黄河,突入浑邪王营寨中,与浑邪王会合,并将不愿归降的八千多人杀了,引浑邪王向汉武帝投降。此次浑邪王来降,汉军得降兵四万余人,对匈奴是很大的打击。汉武帝念霍去病的巨功,又加封给他食邑一千七百户。至此,河西地域的匈奴势力已基本被汉军清除,汉朝受河西之敌的威胁已解除。汉武帝减少了陇西、北地、上郡三地的戍兵的一半。霍去病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征战标志着匈奴已失去了西域的控制,也使汉朝可以减少百姓徭役,汉朝的边疆安宁了许多。
汉武帝见霍去病战功卓著,正想为他修建一座豪华府邸,但被霍去病拒绝了,他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参看《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第四,引兵直捣狼居胥山,威逼漠北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汉武帝决定与匈奴单于的主力决战,他命老将卫青和年仅21岁的青年将军霍去病各率骑兵五万,在数十万步兵和其他兵种的配合下,分别经由定襄和代郡进击,深入大漠,直奔匈奴主力去决战。
霍去病率军北进,他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右北平太守路博德会师后,突袭两千多里,深入匈奴腹地,所到之处,皆取匈奴粮草补给,在大漠中征战。他先是生擒了单于近臣章趋,接着,诛杀了北车耆王,与匈奴左贤王正面交战,大败左贤王,缴获了敌军旗鼓,最后,俘虏了屯头王、韩王等三人,活捉了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歼灭匈奴七万多人。
紧接着,霍去病一直追击北驱匈奴左贤王,一直追到狼居胥山(位于今蒙古国首都东侧五十公里),并在狼居胥山筑坛祭天,于姑衍山举行祭地仪式。霍去病兵锋所向,已逼近瀚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经此一战,匈奴在漠南已被全歼,单于伊稚斜逃到了漠北。史书曰:“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参看《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汉军设防于乌桓的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塞,并置护乌桓校尉,防备匈奴。
霍去病此次或巨大战功,被汉武帝加封食邑五千八百户,之后又被封为大司马。,
漠北之战充分证明了霍去病战略战术的巨大成功,他的作战方略是对汉军战术的巨大革新。他的以精锐的骑兵迂回穿插,直捣敌后,突袭奇袭敌之薄弱环节,出其不意,以最快速度取得胜利的方式,是对汉军作战方式的创造性革新。
同时,在漠北之战中,霍部舍弃了巨额后勤补给,取粮草于敌,以敌之资,补己之用。这既能消耗敌人的物资,又能减轻汉朝的粮草负担。这大大缓解了当时汉朝因常年战争而后勤补给困难的巨大压力。
第五,英年早逝,武帝悲伤不已
天妒英才,正当汉武帝最需要霍去病时,霍去病却过早地去世了。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匈奴单于拒绝对汉称臣,汉武帝决定发动对匈奴的最后一次大决战,可是,就在这时,骠骑将军霍去病却突然去世,他去世时年仅24岁。他的去世,使汉武帝暂时停止了对匈奴的决战 。
汉武帝为纪念战功卓著的霍去病,专门下旨在茂陵东北为其修建大型陵墓,形状仿照祁连山,封土上堆放着巨石,墓前置石人、石兽等。墓前的“马踏匈奴”石像,成了汉代石雕的杰出代表作。霍去病去世后谥“景桓侯”,取义“武与广地”,彰显其征远克敌、勇猛作战,扩充疆土的功绩。
霍去病墓前石雕:《马踏匈奴》汉武帝对霍去病的去世,十分悲痛,他特意调遣河西五郡的铁甲军,列成长阵。沿长安一直排到茂陵东的霍去病墓,以表示对这位英年早逝的骠骑将军的尊重和爱戴。
霍去病陵墓结语:死因存疑?实不必疑,战功和影响才是最重要的
霍去病死后,对于他的死,史书记载不详,而褚少孙在《史记》的补记中有一段记载提到了霍去病死的问题:“光未死时上书曰:'臣兄骠骑将军去病从军有功,病死,赐谥景桓侯,绝无后。臣光愿以所封东武阳邑三千五百户分与山'。”《史记·卷二十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第八》
这是霍光临终前上书汉宣帝刘询请求将他的部分封地还给霍去病的孙子霍山。之前,霍去病死后,其子霍嬗袭爵冠军侯,但霍嬗早逝无子,依汉制,侯爵不能传给兄弟或侄子,所以,霍嬗的冠军侯绝封。他的侄子不能继承,所以,霍光才要求分封地给已过继给霍去病当儿子的霍山。于是,霍山得封乐平侯。
曾有一种说法,质疑霍去病之死,认为那么年轻,死得很蹊跷,怀疑是否被汉武帝害死的。因为霍光去世时正是他掌兵权最辉煌的时期,当时,他与卫青同为大司马,但朝中军中皆认为霍去病处于官场上上升时期,都开始远离卫青而靠向霍去病,武帝嫉兵权旁落,所以,有可能害了霍去病。
其实,这种臆断是没有根据的,理由是:其一,霍去病去世时,武帝非常悲伤,他正想让霍去病率兵远征匈奴,与单于决战,不可能在当时害霍去病;其二,在不久后,武帝临终前升任霍去病的同父弟霍光为大司马,嘱其辅佐汉昭帝,如果武帝当时害了霍去病,不可能还会在临终前让霍光当汉昭帝的辅政大臣;其三,当时朝中还有卫青等掌兵,武帝授权给霍去病领兵,而霍去病常常出征不带粮草,武帝根本不用担心霍去病用兵自重,他仍有足够的掌控力,不会兵权旁落。
霍去病的死,多半是人们所分析的,是在漠北之战中汉军,霍去病喝了带有病菌的水后而病倒;或是由于连年艰苦征战,且又常不带粮草,征战太劳累了,对身体的损害过大,而当时的医疗条件较差,疾病难治,导致疾病加重,不治而亡。不必有过多猜测。
霍去病年轻轻的即创造了绝世军功,创造了汉军奇迹般的骑兵速战方略,成了汉代著名的年轻战神,为后世军事家们所赞叹!他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而且专找敌人的重要人物下手,从不失手,这样的年轻战将,是绝对的天才战神!
汉代历史学家班固的评价是最能说明霍去病的军功的:“骠骑冠军,飚勇纷纭,长驱六举,电击雷震,饮马翰海,封狼居山,西规大河,列郡祈连。”(《汉书·卫青霍去病传第二十五》)班固对历史上名将的评价,极少有如此之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