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王国绿色命运之钥,历史上真实的崇祯帝是什么样子的?
大明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七日,李自成大军开始包围北京。远处隆隆的炮声和撕心裂肺的喊杀声,淹没了紫禁城片刻的宁静。此时的孤城,显得格外的凄婉。
崇祯帝朱由检,此时正孤寂地坐在勤政殿冰凉的地板台阶上,身旁只有司礼监太监王承恩侍立着。崇祯的眼神看上去黯淡无光,鬓角爬满了皱纹,还不到三十四岁的年龄,却已显得格外的苍老。他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他这么勤勉,却还是摆脱不了亡国之命运?莫非天不佑大明?天不佑他朱由检么?他抬起头,无神的眼睛看向远方,干涩的嘴唇动了动,却没有发出音来,此刻的他已陷入沉思……
他原本不过是泰昌皇帝朱常洛的第十六子,乃地位最卑微的宫女李选侍所生,虽说排行第十六,但也是朱常洛为数不多存活的皇子,因为光宗能生皇子,却从不在乎皇子的死活 ,所以皇子大多幼时夭折。他和他的哥哥朱由校就这样很幸运的成为活到现世的皇子。万历老皇爷朱翊钧,从来都不喜欢光宗朱常洛,更甭提由检和由校兄弟俩了。在万历老皇爷的眼中,郑贵妃所生福王朱常洵,才是他最疼爱的皇子。什么赏赐都优先给了福王乃至福王的子嗣。当年若不是群臣阻挠,万历都会毫不犹豫废掉朱常洛的太子之位而改立福王。可想而知他的命运和他哥由校,他父常洛绑在了一起。父亲颤颤巍巍,如履薄冰,当了二十几年太子,所受憋屈,谁又能理解?然,属于普通皇孙的他,怎能不受宫人白眼,不受他人压制?世人眼中,天皇贵胄,龙子龙孙,贵不可言,又哪能知晓不受宠的皇子皇孙,只不过是任人欺凌的棋子摆设而已。万历老皇爷给福王请名师授学,可对光宗常洛父子,连看都不会看一眼,所以由校至十五岁登基那年,连名字都还写不全,几乎等同于文盲。而他还算勤学笃实,跟着李选侍和其他宫人学了不少字,懂得不少事。
大明天启皇帝熹宗朱由校1621-1627年在位万历四十八年,公元一六二O年,万历皇帝崩,熬了二十多年的太子朱常洛,终于扬眉吐气,登基为帝,是为大明光宗泰昌皇帝。他父当了皇帝,自然他亦显贵。可好景不长,泰昌皇帝继位仅二十八天,就因释放压力,吞吃红丸,宠幸宫人,暴毙宫中。是为著名"红丸案"。哥哥朱由校,正是懵懂的年龄,被众臣推到皇帝位置上,改年号天启,是为明熹宗天启皇帝。他因是皇帝的弟弟,故而受封为大明"信王"!
可以说,他原本不过大明一藩王,根本无缘皇位。若不是九千岁魏公公搞出那么多事来,他信王还是信王,他还可以当他的逍遥王爷。然,命运无暇他顾,是他的他躲不过。哥哥由校在位七年,无任何建树,任用权阉,朝堂之上,东林集团与阉党集团相互攻讦,斗争不断。可偏哥哥不爱管事,只喜欢木工雕刻,他甚至能把桃核雕刻成一座宫殿,里面的构造,都能栩栩如生。艺术家终不能成为优秀的政治家。天启七年,哥哥游湖落水,而生大病,没有子嗣。信王为嫂子提携,继位为帝。改年号崇祯。
崇祯剧照新帝新气象,他想中兴大明,就先得扳倒魏忠贤,他哥临死弥留之际,告诉崇祯,不要杀魏忠贤,要重用他,日后你就知道,重用他你不会后悔…可他年轻气盛,他不相信,扳倒一个阉人,能起什么风浪?实际上,一个阉人起不了什么风浪,但这个阉人却是制衡文官集团,加强皇权的不二法宝。他当时不明白,信奉文官东林集团,认为铲除奸人,澄清朝治,就可以天下太平,大明中兴有望。殊不知,一脚已踏入文官集团的"坑"。魏阉扳倒了,东林文官集团势力做大,把控了朝政,左右皇帝的行为,皇帝还要面子,总不能向武宗朱厚照一样,被文官给黑了吧。所以他在扳倒魏阉以后,还是很倚重宦官。
九千岁魏公公崇祯大明劫他用袁崇焕守关宁锦防线,防御满清异族入侵,本意在于信任袁崇焕能够帮他五年平辽,可袁崇焕却拿着他的鸡毛当令箭,上意赐你尚方宝剑,旨在让你处罚不听号令者,可你袁崇焕却杀了皮岛总兵毛文龙,杀了之后不告诉他,他的皇帝面子何存?他的权威何在?这也就罢了,居然将祸水引入关内,引入京师。皇太极的满清军队居然绕过袁崇焕的关宁防线,从喜峰口突入,直逼京师!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就是你袁崇焕的失职,这就是你袁崇焕的无能,你的五年平辽方略呢?怎么不见效?有两个太监,说你投敌叛国,引满兵逼京师,意在拥兵自重。他朱由检就算再笨也能看出这不过是皇太极的卑劣计量。但是你袁崇焕,让皇帝面子,大国颜面扫地,他崇祯就是绕你不得,不然人人效仿,那大明的皇帝,岂非人人都可践踏?满清军队退去,他还是杀了袁崇焕!
袁崇焕1584-1630,广东东莞人。满清太宗皇太极1626-1643年在位他恨首辅大臣无能,杀了一个又一个,换了一茬又一茬。然,关内流民起义皆连不断,今天抓了芝麻李,明天王二麻子又出来捣乱了。流寇是抓也抓不完,砍也砍不完。关外满清皇太极虎视眈眈,时刻准备突入关内,在京畿一带威胁大明!他很无奈,为啥父兄登基当皇帝的时候,没有这些个乱摊子,唯独到他这,天灾人祸不断的,是命运的使然么?
大明末世天灾人祸关外皇太极骚扰,关内流民作乱,搞得他焦头乱额,他被逼无奈,只好向臣属借钱充作军饷,犒劳前线明军。但那只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只好加重赋税,摊派到百姓头上。唉,天下受苦受难如此,崇祯也是无奈。赋税重,百姓得忍着,但天灾不让人活呀?流民就这样越循环越多,恶势下去。
他被迫任用杨鹤举持清剿流民事宜。但杨鹤此人不太会办事,举张招降流民,但反被流民假投降给背后打了一枪,他气极败坏,杀了杨鹤。他紧接着启用杨鹤的儿子杨嗣昌,所幸杨嗣昌还真有点大禹的本事,把陕西的流民给疏通到河南,引流入豫,息事宁人了。不过这样一来,河南流民又起来了。
他狠了狠心,把他的王牌调来,任用洪承畴为五省总督,采用洪之计谋"五面十八隅",令孙传庭堵住潼关入陕关口,布置四面八方口袋阵,看你流民往哪跑?你跑四川,四川总督陈奇瑜封口袋,堵死你,你回陕西,孙传庭潼关放炮炸死你!你逃河南,洪承畴干死你。这下可好,闯王高迎祥带着他的闯将李自成,像一只没头苍蝇一样到处乱窜。到最后被孙传庭大炮干伤,被孙俘虏了。李自成见势不妙,一溜烟跑没影了。为祸八年的流民之乱终于被平定。崇祯他高兴啊,他终于抓到贼首了!
大顺李自成满清皇太极入寇可是好景不长,刚平定流寇,满清皇太极又派兵突入关内,打一阵,抢一阵。烦的要死。可偏偏这时又不凑巧,河南发生大饥荒。结果,刚打跑满清,流民又蜂拥而起,在上次逃走的李自成带领下,卷土重来。
闯王东山再起崇祯十五年,公元一六四二年,李自成攻破开封,俘大明周王。十六年,李自成进攻陕洛,逼近潼关。八大王张献忠亦趁势攻破成都杀大明蜀王、端王。崇祯忧心忡忡,洪承畴被他派到锦州去打皇太极了,听说最后兵败殉国了,可谁知又传来洪投降的消息。猛将曹文诏已于去年阵亡。陈奇瑜也被他杀了,想来想去,现在也只有孙传庭可以用,就派孙去潼关督师吧!两线作战终究不是办法。他想与满清议和,好全力对付李自成。但他又放不下皇帝面子,又怕群臣说他是丧权辱国。他私下授意陈新甲,同满清方面,秘密接触,商量议和。然而陈新甲处事不密,议和事发。文官集团口枪舌战,说他崇祯卖国,卖祖宗。他无奈,只好把陈新甲推出去当挡箭牌,杀之了事。杀了就杀了,从此再也没有能臣出头办事了。他也只能说群臣皆是无能,可他不从自身毛病找,怎能有用?
大明与满清议和也是皇太极之愿崇祯十六年,孙传庭到潼关督兵十万。但此时李闯势力已达二十多万,兵力悬殊,孙考虑守关御敌,兵来将挡,水来土淹。但崇祯他是个急性子,等不得。连下诏书,令孙东进,与李闯主力决战。孙不敢违诏,奉命东进。遭李闯埋伏,阵亡。至此"传庭死而明亡征决矣!"李自成大军挥军攻克潼关,占领西安。
传庭死而明亡矣崇祯十七年,这一年的冬天比往年来的早一些。天气异常的冷,仿佛预示着这一年的不寻常。崇祯和周皇后及妃子简单的过了点新年,没有以往的热闹及喧哗。用完膳以后,众人散去,大殿显得异常冷清。李闯也不想让崇祯好好过个新年。正月初七,就率军渡过黄河,直逼京师。告急文书,像雪花似的,一片片飞来。崇祯来回的踱着步子,急得有如热锅之上的蚂蚁。却也无济于事。有大臣建议迀都也被他否决,他是个好面子的人,不想让人说他逃跑。
李自成进军北京十七年二月初,李自成军攻克宁武关,杀守将周遇吉,克关之后,巷战杀其妻。三月初,兵锋直抵榆林、大同。大同总兵姜镶降李。李自成发文告,限令明朝君臣于三月十七日前来大同会文馆投降,否则大军杀至,寸草不留!见文告无回音。李自成率军于三月十七日包围北京外城。令太监杜之秩去见崇祯。杜对他说,"流贼势大,请皇上早拿主意。李闯王说了,只要皇上您封他个西北王,让他永世不朝贡,永世据西安。他愿意出兵帮您杀关外满清鞑子兵。""放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自古以来,乃大明祖训,让朕向李贼妥协,朕宁死不屈!"杜之秩见崇祯说的这么斩钉截铁,只好退去……
崇祯无奈的瘫坐在勤政殿冰凉的台阶上,就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崇祯的无奈从沉思中醒来,他抬起头,转身从皇案上取了一把三眼鸟铳,带着王承恩,跟随十几个骑马执斧的小太监要出东华门。守门太监怀疑是内乱,又扔石头又扔铅块。他无奈跑到成国公朱纯臣府邸,可惜人家不给开门。他只好失魂落魄的跑回宫内,用剑砍伤袁贵妃。逼迫周皇后自尽,周皇后死时对他说道:"妾屡劝陛下,陛下不听,始有今日,妾先去也,望陛下珍重。"崇祯两眼发涩,转身不再去看。他来到十岁的女儿昭仁公主处,持剑刺死了她。转头看见了长平公主正惊恐的看着他。崇祯披头散发,皇冠已掉落在地。眼晴暴满血丝。长平公主惊骇,声音哽咽,说道:"父皇?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你不是我父皇么?到底为什么?为什么你要杀皇妹,还要杀我?"崇祯啜泣不止,他举起了剑对准了长平,对她说道:"不要恨父皇,父皇怕城破之后,尔等女眷皆被贼辱。""尔何苦生于帝王家!"……长平公主左臂被剑削落,昏死于地。崇祯痛苦的看了一眼地下,不忍再看。回到殿内,与王承恩相对无语的饮了几杯酒。之后,命人将三个皇子送出京城逃命。
身边仅剩王承恩一切办好之后,已经是三月十九日凌晨,此时的李自成大军已攻破内城向紫禁城进发。崇祯与王承恩走向景山,回头望了一眼硝烟弥漫的京城……
吊死景山明思宗崇祯皇帝殉国处结语:真实的崇祯已为诸位展现。他刚愎自用,好面子,要自尊;他才疏志大,勤勉自立;他有气节更有胆量;他从不妥协,哪怕身处逆境之中;他有一副"好牌"却被打成乱摊子;他心中有傲气,更有傲骨。若是生在太平盛世,必是治世守诚之君,可惜生不逢时,世人皆叹惋!可相比大明历代奇耙之君,不知要高尚多少人格。嗟呼,世事如此,又怎能改变,谨呈后人鉴之!洛克王国蓝色命运之钥怎么得?
获得方式:蓝色命运钥匙其实是叫蓝色命运之钥,是水系宠物海豚和怨念魔鱼进化需要的材料,玩家可以在海螺沙滩打败龟仙人后有几率获得。作用:是一种进化材料,有了蓝色命运钥匙,海豚有几率进化成海豚乐乐和海豚族长,怨念魔鱼有几率进化成神圣人鱼和人鱼守护者。打败龟仙人的方法:
1、首先带三只宠物,如瞌睡王、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前面我已经谈过了,再补充点!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生命的意义其实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简单的说就是你为何来到这个世界!你来到这个世界要做什么!或者说每个人对于生命都有不同的解释!虽不敢说是对是错!但每个人都有解读自己对生命的理解”!
“生命的意义其实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因为它在人们心中!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生命的意义也各不相同”。
具体要谈,还多着呢,暂不多述。
人生的快乐是什么?“人生的快乐,源自于细节的快乐,源自对生活过程的细致入微的体味”。
“比如完成工作后的轻松是快乐,生日得到的一声祝福是快乐,出门旅行是快乐,就连理个满意发型、睡个好觉也是一种快乐”。
“快乐是一种善待生命的精神境界;人都期望追求快乐,愿一生与快乐为伴;心态或性格快乐,就会热爱生活,就能真正理解生命的意义”。
“快乐是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心理健康很重要;心态或性格快乐,遭遇挫折失败时,就不会灰心丧气,而始终积极进取,乐观向上”。
“快乐是一种从容豁达的情怀;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是人的多元智能中最重要的两几智能;性格快乐,就能在人际交往中善解人意,心胸豁达、乐于合作;真诚地待人,真诚地做人,应该是一种永远的快乐”。
“在这种真诚的情感世界中,朋友们快乐,所以,我快乐! 此时你会发现,其实快乐就在你身边”!以上仅参考!
谢邀!
是多年来心中一直忘不了的那个她吗?
那年我们初中毕业,在暑假期间跟一位女同学聊的很嗨!在上高中的时候也和她在同一所高中读书,不过她在我的隔壁班文科班,但是这完全不影响我们之间的关系,两人也是下了自习后回到宿舍聊到凌晨两三点的也有。后来那是一个平安夜的晚上,我跟她表白了,她也跟我说喜欢我好久了,我们就在一起了,因为我们不在同一个班级所以聊天久了就会进入了热恋期。有一次我们周末放半天假休息的时间约好在走廊见见面再回家,走之时她专注的看了我好久,感觉好像还有什么没有说,后来我叫她先回头走了,回到家后收到她一条信息说当时想我去吻她,那时的我顿时感到慌了起来,也不知道为什么。所以我们又约了那天下午去早一点学校打乒乓球,但去了之后好像发现也并不是特别想打乒乓球的样子,就回班上,回去的同时在想一会要不要吻她,最后到了楼梯口我把她按在了墙上,她好像有点惊慌失措,我吻她的时候她把脸侧了一下亲在了脸上,就回到了教室,那颗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手机响了一下。 “坏蛋!弄得我一脸口水”那时感觉特别尴尬跟搞笑,回复了一句“你都不配合,我也不知道怎么去亲一个女孩子”。
之后的我们越来越想和对方在一起,就是一天不见特别慌,就约好了每个星期天半天假约个小会,周二、周四、周六晚上下自习后在教学楼下的芒果树下等她下来陪她走回宿舍,那时我们的宿舍不在同一个地方,所以我们只能走在操场的那一小段距离。那时的我也比较腼腆吧。看到她和她同学在一块我也不敢走进她,后来也因为这个我们常常闹脾气。
高一的第一个学期过去了,我们的寒假里也没有能见过面或者约过会,因为她父母在广州做生意不回家过年了她也去了那边,但我们也还是常常聊天开地址。后来自己生病了,住进了医院,除夕的那晚自己脸肿的快睁不开眼睛,伴随着十二点的烟花爆竹声自己醒了过来刚刚好的接到了她发来的祝福信息,但自己简单回复了一下就又晕睡过去了,年初六的那天我出院了,家里的人问医生说我在学校吃东西要注意些什么然后医生给我建议休学在家养病。很快就开学了,我并没有按时去学校,收到了另一位女同学的消息说她心情很不好,几乎每晚都跑来我这里哭过才回自己宿舍,那时候我心疼了,就决定回去陪她读完高中吧!在学校的我注意休息和不乱吃东西就好了。
但貌似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自己去做检查的时候发现并没有要好转的意思。所以我不想在学校了,但班主任说如果你觉得可以坚持就坚持到高二吧!我跟女友说了一下不想读书了,她还是像上次那样哭了好几晚上,自己就读完了高一,到了高二我没有去读书了,我也跟女朋友说要分手了,叫她放下自己去努力考个好的大学读。据另一位女同学跟我说她那个学期的晚上都在哭,后来慢慢的就好了,我也不敢再主动的给她发过消息。快四年了,她现在也读大二了,那些年她总会久不久给我发信息问我过得好不好。我前些天看到她发出来了新男友的照片,心里怎么说呢!就是觉得她可以重新开心新的生活了,自己也祝福了她,但是莫名的感觉到了心酸。觉得是自己失去了一个曾经很爱很爱自己的女孩子直到这些天她有了新男友还是会给我发些问候。虽然我们离上次正式见面隔了三年多,但自己有时候也还是会想念她曾给我的心动的感觉……
定陵为什么是两个皇后?
定陵是明神宗也就是万历皇帝的陵寝,按说皇帝陵有两个陪葬皇后并不奇怪,历史上一个皇帝有几个皇后的并不少见,不过,定陵的两个皇后到与其他的陪葬皇后有一些不同,定陵中的两个皇后,一位是明神宗的原配孝端皇后王氏,另一位是孝靖皇后也姓王,这位王氏就是明光宗的母亲,她是在其孙子明熹宗朱由校继位后,才追尊她为皇太后,并将她的棺椁从东井迁移到定陵,与万历皇帝和王皇后一起葬入定陵地宫的。
孝靖王皇后遭遇薄情渣男说到万历皇帝的皇后,就不能不说说这位孝靖王皇后的悲惨遭遇,她诞下皇子,其儿子在她活着时就做了太子,按说母以子贵,她应该会有不错的待遇的,但事实上,历史上像她这样悲惨遭遇的太子亲娘还真不多。
孝靖皇后王氏,是一个下级武官的女儿,她进宫后在慈宁宫侍候万历皇帝的母亲李太后的宫女。万历九年(1581年),16岁的王氏被万历皇帝偶然遇见,也许是万历喝醉了,也或者是一时兴起,就偷偷临幸了她。一般按照规矩,被皇帝临幸的宫女,皇帝会给予一些赏赐,作为临幸的证据。但是万历却在临幸王氏后,又不想负责,他没有给王氏任何赏赐,还将此事进行隐瞒,全当没有发生一样。
这王氏可能属于易孕体质,其他的嫔妃费尽心思都难以有孕,而王氏就被神宗临幸一次,竟然就有了身孕,真是将某些嫔妃给气死了。直到王氏的肚子慢慢地越来越大,终于被李太后发现了,这在后宫里可不是小事,如果不是皇帝干的,就说明有外人勾连内宫。在李太后的逼问下,王氏向她说了被明皇帝宠幸一事。
李太后将万历皇帝叫来想问清情况,可是这个万历死活不承认,最后李太后让太监调出皇帝的《起居注》,里边记录的确有其事,在证据确凿下,万历才极不情愿的承认了这件事。他嫌弃王氏身份低微,但李太后却抱孙心切,在李太后的一再坚持下,万历皇帝才于万历十年(1582年)六月十六日,晋封王氏为恭妃,王氏正式成为了皇帝的女人。
万历十年(1582年)八月十一日,王恭妃不负重望,生下了万历皇帝的第一个儿子,就是后来的明光宗朱常洛。万历十二年(1584年)七月,王恭妃又生下皇四女云梦公主朱轩嫄。按说这王恭妃为万历皇帝生下一儿一女,而且是他的第一个儿子,万历应该对她很好才对,但是万历皇帝此时只对郑贵妃情有独钟,其他嫔妃包括皇后都难入他的眼了。
万历十四年(1586年)正月,万历宠爱的郑贵妃生下皇三子朱常洵,这令他颇为兴奋,立即晋封郑氏为皇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但实际上依万历对她百依百顺的宠爱,郑贵妃的地位早已经不在皇后之下了。万历也有意立郑贵妃所生的皇三子为太子,但是遭到了大臣们的反对。
按照宗法制:“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在皇后没有生育嫡子的情况下,应该立长子为太子,现在王皇后没有生子,王恭妃的儿子朱常洛是庶子,那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也是庶子,在地位相同的情况下,就应该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万历皇帝自己当年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获得的皇位。但是由于万历不喜欢王恭妃,对其所生的儿子也不是太喜欢,就不愿意立朱常洛为太子,因此,立太子的问题,迟迟无法定下来。
接下来围绕太子的问题,大臣们与皇帝为此争执了十五年之久,始终没有定论。这个万历也是个奇葩,他不想立朱常洛为太子,竟然也不关心他的教育问题,一直不让他读书认字,直到儿子13岁时,在大臣们的一再抗议下,才允许儿子读书,但是没有多久,又不让读了,这就造成朱常洛基本上像个文盲差不多。
直到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万历皇帝的母亲李太后见太子的事久久定不下来,就劝儿子立朱常洛为太子,但是明神宗以朱常洛是宫女所生为由予以拒绝,李太后指着儿子骂道:“别忘了,你也是宫女生的。”万历听了此言哑口无声,因为李太后早年也是宫女出身。在这种情况下,万历才心不甘情不愿地同意立朱常洛为太子。
在儿子被立为太子后,王恭妃的身份和处境并没有任何改变,反而处处遭受万历和郑贵妃的排挤和打击,甚至被幽禁在景阳宫,整整十年不能与儿子见面,晋封就更谈不上了,到她儿子朱常洛的儿子朱由校(明熹宗)出生了,王恭妃的封号依然没有得到晋升。万历皇帝对她的不公,民间以及大臣们都看不下去了,在民间议论纷纷和朝臣们多年来的力谏下,万历皇帝才借着给母亲加徽号的机会,顺便将王恭妃晋封为贵妃、皇贵妃,虽然地位晋升了,但处境依然没有改变,始终处于被幽禁的状态之中。
王恭妃在幽禁中遭受郑贵妃的打压欺凌,一些太监宫女也见风使舵地欺负她 ,据说由于常年哭泣,她的眼睛早已经哭瞎了 。万历三十九年(1611),王恭妃在幽禁中病重,万历却始终连看她一眼都没有去,其儿子朱常洛在向万历请旨获得同意后去看望母亲王恭妃,但是王贵妃住的景阳宫却大门紧锁,在找到太监将门打开后,朱常洛才得以进去见到母亲。
据说,十年没有见面的母子二人抱头痛哭,但由于郑贵妃派人在旁边监视,母子俩默默相对痛哭,却不敢说话。由此可见,朱常洛和母亲二人的生活处境是何等的屈辱。九月十三日,王恭妃去世,终年46岁。
王恭妃生前遭受不公平对待,死后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依万历皇帝的意思,王氏的葬礼就按照嘉靖皇帝的皇贵妃沈氏的规格简单办理。但是,大臣们对此提出了异议,多次上书反对,认为嘉靖皇帝的皇贵妃沈氏没有生下皇子,而王氏的儿子是太子,虽然都是皇贵妃,但太子的母亲应该厚葬。
大臣们的意见,万历并不想采纳,所以王恭妃的葬礼一拖再拖,其棺椁一直停放了十个月都没有安葬,最后在大臣们的一再要求下,万历才命人在天寿山陵区,东井左侧的平岗地为王恭妃选择了墓地,修建了陵园,将其以简单规格进行了安葬,其陪葬品也非常简单,万历皇帝给其谥“温肃端靖纯懿皇贵妃”。
等到后来王贵妃的儿子朱常洛继位后,就准备追封其母亲的皇后身份,但是这个朱常洛也是个悲催皇帝,他只当了一个月的皇帝就死了,其母亲的追封仪式都还没有来得及举行。直到王恭妃的孙子明熹宗朱由校继位后,才按照其父亲朱常洛的意思,追封祖母王氏为“孝靖皇太后”。
定陵成为第一座被公开发掘的皇帝陵定陵于万历十二年(1584年)动工修建,历时6年修建完成,当时,万历皇帝只有28岁,据不完全统计定陵的修建宫共耗用白银八百万两,按照万历皇帝最初的设想,定陵的地宫中间是他自己的位置;左殿是为他的原配王皇后准备的,虽然万历不喜欢她,但是毕竟她是正牌皇后;而右殿则是万历为他的宠妃郑贵妃准备的。
按照万历的意思,定陵是没有孝靖皇后王氏的位置的,所以,在万历三十九年(1611)王氏去世的时候,明神宗将她另辟在东井薄葬。 万历四十八年(1620)四月,万历皇帝的孝端王皇后去世,三个月后的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万历皇帝朱翊钧去世,而此时的郑贵妃还活得好好的,这也是郑贵妃后来没有葬入定陵的原因。
万历在死前还一直打算改立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为太子,但在群臣的反对下,改立太子之事没有如愿。就在王皇后去世到万历自己去世这短短的三个月里,他还想册立郑贵妃为皇后,此事也遭到大臣们的反对,直到万历皇帝临终前,他还是决定册立郑贵妃为皇后,看来万历对郑贵妃还真是真爱啊!但是还没有举行皇后册封仪式,万历皇帝就去世了。
皇帝死了,还怎么册封皇后呢?这时候王恭妃的儿子朱常洛也正式登基,这个朱常洛还真准备按他老爹的意思册立郑贵妃为皇后,但是,由于郑贵妃平时依仗明神宗的宠爱,做事较为嚣张,所以许多大臣都对她不满,认为她是个祸国殃民的祸害,大臣们一致反对继续为她举行立后仪式,这样一来,她的皇后位置也就不了了之了。但是这个郑贵妃也不是一般人,她始终不死心,还是希望能将朱常洛从皇位上拉下来,将自己的儿子朱常洵扶上去。
在明光宗朱常洛继位不久,就因为沉于酒色,纵欲淫乐而病倒,他在服用了鸿胪寺丞李可灼进献的药丸后,竟然一命呜呼了,他在位时间仅仅只有一个月,还真是悲催。明朝的两大谜案“梃击案”、“红丸案”都与这个朱常洛有关,这两起谜案的幕后指使者,许多人认为就是郑贵妃,她的目的就是害死朱常洛,好让自己的儿子朱常洵继位。
即便朱常洛被毒死了,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也没有能够成功继位,而是由朱常洛的儿子朱由校继位,也就是明熹宗。泰昌元年(1620年)十月初三,明熹宗朱由校将明神宗、孝端皇后安葬于定陵,同时,明熹宗也将自己的祖母孝靖皇后的棺椁从东井迁到万历皇帝的定陵,安放于明神宗原本为郑皇贵妃准备的右殿。
而郑皇贵妃于崇祯三年(1630年)去世,被单独葬进了银泉山下的陵墓。不过,到了明朝灭亡后,在崇祯十七年(1644年),郑皇贵妃的孙子朱由菘在南京登基称帝,就是南明弘光帝,他追尊祖母郑贵妃为孝宁温穆庄惠慈懿宪天裕圣太皇太后,也算园了其祖母的皇后梦。
万历皇帝的定陵在明朝灭亡的时候,李自成大军曾对定陵的地上建筑进行了焚毁,在满清入关后,定陵再次遭到破坏,到了乾隆时期,清政府对定陵进行了修葺,有些建筑进行了重建。但是到了民国时期,定陵再次遭到破坏。1956年5月,考古人员决定对定陵进行发掘,在经过两个月的挖掘后,考古人员才找到地宫的入口。
在考古人员进入地宫后,发现定陵并没有被盗过的痕迹,在打开万历皇帝的棺椁时,发现万历皇帝的遗体已经全部腐烂了。当时,考古人员从定陵地宫出土了3000多件珍贵文物,有瓷器、玉器和一些金器。发掘工作到1957年结束,工作人员又对定陵的地上建筑进行了修葺,1959年,在原址建设了定陵博物馆。定陵也成为被公开发掘的第一座帝王陵墓,这次发掘虽然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但也对许多文物造成了一定的毁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