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世界的劫难隐藏英雄,庚子之乱中义和团的首领究竟是谁?
义和团属于一个鱼龙混杂、群龙无首的组织,它并没有像明末农民起义一样形成高迎祥这样的天下“共主”,且在“扶清灭洋”的道路上没有形成联系与合作,不存在共同的首领。而在各个地方团体组织中,比较大的团体首领有如阎书勤、赵三多、朱红灯、林黑儿、王立言、倪赞清、曹福田、张德成、刘呈祥、景廷宾、李长冰、于水清、周老昆、心诚和尚等。所谓的庚子之乱就是清廷利用义和团对抗洋人,玩过了头,从而一发不可收拾,导致八国联军一路杀向京师,慈禧太后带着光绪帝西狩,所以这里说的义和团领袖,应当从义和团的发展历程来研究,而非单纯的庚子年大乱。
义和团的形成与组织架构“上自王公卿相,下至娼优隶卒,几乎无人不团。”——《庚子记事》确切的说,义和团是晚清一种民间习武组织或社团发展而来的结果,并以习武之人自强的秉性,结合外国侵略者造成的民族矛盾激化,进而吸收了社会各阶层人士入伙,形成一个目标相同,而组织松散的团体。故而学界对于义和团的起源产生诸多争论,有起源于白莲教、大刀会、斧头帮等说法。就成员来看,上至王公贵族、清廷官军,下至贫苦农民、手工业者、城市贫民、小商小贩都有参与,甚至还形成了寡妇组织“红灯照”、“蓝灯照”,以及红楼女子组成的“花灯照”。
义和团在初期面临着洋人与清政府两大敌人,与洋人主要是民族矛盾和切身利益,这在各地爆发的教案中表现尤为明显。洋人在各地建设教堂以便传教,这就侵占了农民的土地,并挑战了国人的文化信仰,各地人民在烧砸教堂时又被洋人杀害。清政府为了缓和外交压力,又帮助洋人镇压涉事群众,贫苦大众还要承担烧砸教堂之后的赔款。这就促成义和团初期的口号“抗清灭洋”。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山东冠县村民与教堂因历史上的土地纠纷引起冲突,威县梅花拳师赵三多应村民阎书勤等的邀请,前往援助,在此之后赵三多将梅花拳改名为义和拳。
随着各地义和拳的组织名声大起,山东、直隶各地方组织纷纷效仿,这就引起清廷的极大重视。光绪二十四年,山东巡抚张汝梅提出义和拳属于民间团体,且各地不同性质民间组织效仿设坛,所以将这些组织统称“义和团”。清廷对于义和团的态度为剿抚并用,将义和团分为官团、私团、假团三类。官团为接受清廷招抚的团体组织,清廷派官员管理,由清廷发放粮饷,听从清政府调派;私团为民间未接受清廷招抚的坛口,同时他们不与清廷作对,只将矛头对准洋人;假团是明确不服从清廷招抚的,并对清廷构成威胁的坛口,或者假冒团民进行扰乱社会治安活动的,据载“奉教者皆扮成假义和拳会,各处寻仇杀人者”就被定义为假团。
“英吉利、美利坚,代代洋人犯海边。自从义和铺团后,洋鬼子见着心胆寒。大法国心胆寒,俄罗斯也悄然。法国快撤山东地,小日本就得离台湾”——《义和团揭贴》上述坛口就是义和团的基层单位,这种组织架构正如金庸先生《鹿鼎记》中的天地会,下设堂口,堂主归舵主掌管。义和团基层单位是各地的分坛,分坛由“大师兄”掌管;分坛在天津共奉总坛,总坛没有实质性的领导人,只是一个象征性的“驻津办事处”;义和团先后在全国形成八个区域性组织团体,以八卦方位取名为八门,如“乾字门”、“巽字门”等。门的组织结构与总坛类似,象征意义大于现实意义,唯一不同的是各门虽无统一领导,但团民皆有统一标识,如“乾字门”团民头上包着黄布,“坎字门”团民头上包着红布,此两门势力最大,方圆百里如果需要联合战斗的则通过标识判断谁是自己人。所以说义和团是非常松散的民间团体之总称,并不是一个具有核心领导人的组织,他们即使需聚会议事,也是通过“揭贴”传约,实际上每个坛口的大师兄就是领袖。(天津总坛旧址)
有学者统计,义和团鼎盛时期,光天津一地就有坛口220个,其中属乾字门72个、坎字门39个、震字门4个、离字门2个、坤字门1个、不明卦别的102个。人怕出名猪怕壮,各坛口虽各自活动,但规模大小不一,如天津乾字门里的曹福田就是大坛首,自家坛口做大后,还受各坛口邀请训练武艺,其中就包括“红灯照”。山东的张德成发展壮大后,入津设立“天下第一坛”,首坛5000余众,继而再设立数坛10余处,麾下2万余团民,成为坎字门一哥。而要论义和团最早的活动领袖,当属赵三多,他在邢台设立梅花拳武馆,招收徒弟2000余人,后在教案问题上受阎书勤邀请,带领弟子攻打梨园屯教堂,是为义和团武装斗争的标志。随着影响力的扩大,迎合了各地群众抗击洋人的现实需求,进而形成3000余人的团体,更名义和拳,树立“助清灭洋”的大旗。
主要坛口领袖的结局义和团的发展经历了清廷的镇压、招抚、再镇压,所以每个坛口领袖的结局都是不同的,前文所述的知名领袖中,有些人是没有经历庚子之变的:
朱红灯朱红灯也是从教地冲突中挺身而出的领袖,他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逃荒至山东长清县大李庄,随着赵三多等人的壮举传来,他便拜师学拳,加入当地拳馆,出师后在五里庄开设拳场,广收徒众,势力迅速发展。随即便展开行动攻打教堂,提出了“先学义和拳,后学红灯照,杀了洋鬼子,灭了天主教”的口号,一呼百应,势力进一步壮大,后随势更名义和团。此后朱红灯率领部下一直进行着反洋教活动,至光绪二十五年底,与心诚和尚等坛口领袖决定分兵四出,于茌平反教灭洋。随后朱红灯南下长清,心诚和尚前往博平一带。清军得知消息后很快前往抓捕,不到一个礼拜的时间,朱红灯与心诚和尚皆被清军游击马金叙捕获,解送往济南府,山东巡抚毓贤受命回京处理洋人事务,于12月24日离任前一天,下令将朱红灯、心诚和尚、于清水等领袖处决。
朱红灯有位部下名叫王立言,朱红灯等人被捕处决后,王立言坐上该势力的头把交椅,并继续带领部下进行反洋教斗争。与此同时还吸引接纳了茌平一带坛口领袖徐大香、董燕榜,将组织规模进一步扩大。光绪二十五年(1899)十一月底,率团两次攻打禹城韩庄教堂不克,回高唐涸河安营扎寨,受清军围剿溃败,王立言也被俘虏,同样押往济南处决。
阎书勤阎书勤出道的时候与高元祥等十八人共称“十八魁”,以十八人为骨干,组织民众形成“护汉庙反洋教”的武装团体。但由于实力不济,受到清政府的镇压,最终请来赵三多拜师学艺,练习梅花拳,吸引拳民三千多人,改拳为团。后与王玉振等首领攻打梨园屯教堂,声名鹊起。东昌府知府洪用舟亲率马步府勇,冠县知县程方德率勇队,副将方致祥带领前营队,千总闵文章带领先锋中路马队镇压阎书勤部。光绪二十六年(1900)七月,阎书勤部被围,又因叛徒出卖,阎书勤被清军活捉,押往临清后处决。
赵三多赵三多是阎书勤起家的后盾,也随着阎书勤参与了护庙行动,在阎书勤兵败被俘后,他率余众突围至临清,隐姓埋名潜逃回老家。当山东大部分义和团向直隶发展时,赵三多选择留在山东继续起义。至光绪二十六年十月,赵三多被袁世凯围困于威县,经历第二次发展的赵三多本已聚众万余,在这次清军围剿中再次所剩无几,他率领残余突围后才决定进入直隶。他在广宗县参加了景廷宾起义,于1902年起义失败后被捕,关押在南宫县监狱,绝食而亡。
说到景廷宾,他是梅花拳宗师级别人物,并且是武举出身,因反对教案赔款和庚子摊派,组织群众武装起义。他介于义和团与农民起义之间,但成就要比义和团大,最鼎盛时期拥有十六万起义军,势力范围横跨直隶、山东、河南三省二十四县。赵三多加入之后,景廷宾将“官逼民反”的口号改为“扫清灭洋”。袁世凯主剿期间,段祺瑞、冯国璋等北洋将领都曾亲自参与,最终将景廷宾抓获,并凌迟处死。景廷宾起义是在庚子事变以后,所以他也未参与到庚子大乱中。
毓贤调离山东以后,袁世凯总理山东事务,他对义和团的态度就是全面镇压,也由此将义和团“赶”到直隶地区。清廷在镇压过程中,练军分统杨福同被团民打死,涿州城也被义和团占领,义和团势力发展之快,清廷防不胜防。随之而来的便是各列强介入,先是使馆卫队400人进京,后又有统帅西摩尔的2000士兵进京,清政府由此感受到洋人对主权的威胁。随着董福祥的甘军杀死日本书记官杉山杉、神机营章京恩海射杀德国公使克林德,清政府与洋人的矛盾激化,促成清廷对八国宣战,掀起庚子事变。清政府与义和团在民族立场上站在一起,形成抵抗外辱的“统一战线”,诸多义和团领袖也在庚子事变中载入史册。
红灯照领袖林黑儿“正当义和团抵挡不住的时候,增援了一支两千余人穿红衣女子,用手中的冷兵器对联军进行攻击。”——《撕裂北京那一年》林黑儿算是受张德成影响,天津总坛设立后,她便在天津候家后南运河船上设坛,她的坛口只接纳青年妇女,取名“红灯照”,自称“黄莲圣母大师姐”,喊起了“红斗篷、红灯照,先拿洋鬼子,后拿天主教”的口号。在八国联军攻打天津时,林黑儿带领部下配合张德成部与洋人作战。后来清政府倒打一耙,与洋人一起夹击义和团,林黑儿躲在一艘小船上被发现,随即被洋人抓住关进总督衙门。《庚子纪事》中说林黑儿在天津沦陷后就被处决,但也有传言说她被洋人关进铁笼里供人赏玩,后被带回西方制作成了人体标本。
张德成“村人愤甚,乃共谋刺之,共捕德成,余匪尽逃。德成叩头乞饶,众曰:试其能避刀剑否。共斫之,成血糜焉。”——《拳变馀闻》作为天津总坛的创始人,张德成的影响力还是比较大的,巅峰时期发展团众2万余人,他也是庚子年接受清廷指挥的官团之一。在天津保卫战中,他领着团民牵着牛,帮助清军排雷,并以牛做先锋向联军阵地冲锋。八国联军攻占天津后,张德成一路退至王家口镇,并决定筹集钱粮后动身转移。据义和团成员回忆录记载,张德成在张家口筹集钱粮数目惊人,并在启程转移时威风凛凛,坐着轿子招摇过市。王家口当地的粮商贩子刘义鹤见了眼红,于是纠集了工枪会成员埋伏抢劫,张德成离开走水路离开王家口,至湍急处,刘义鹤等人突然从芦苇荡中跳上船,一枪命中张德成,随后乱刀砍杀,把张德成扔进河中。而另一种记载见于《拳变馀闻》,张德成在王家口镇作威作福,因不满此地村民的接待,故而惹了众怒,趁机抓了张德成,张德成扣头乞命未成,被村民砍死。
倪赞清倪赞清与土生土长的义和团领袖不同,他是彻彻底底的大清光绪十一年(1885)武举人,次年中了武进士,选充蓝翎侍卫。他又是地主家庭出身,因为变卖家产支持义和团而有了团民基础,加上清廷对于官团的现实需求,他就成为东安县、武清县“坤字门”团总。在庚子事变中,他发布“揭贴”给京津铁路沿线团民,组织破坏铁路设施,并带领两县团民于落垡镇火车站阻击联军,联军被迫退入杨村镇后,他再与清军联合突击,将联军赶至天津西站。这一过程中,杀死联军62名,至伤332名,即著名的廊坊大捷。而后来八国联军入京,义和团运动失败,倪赞清被抓捕,于1901年初斩于北京菜市口。
曹福田曹福田属于直隶土著义和团领袖,所以也是天津总坛创始人之一,天津保卫战时,他率部在老龙头火车站与八国联军展开拉锯战。他先是配合清军打死打伤俄军五百余,又辗转至廊坊一带截击败阵的西摩尔一部。进入天津后与别部义和团联合发出文告,约攻租界,又与马玉昆的武卫左军联合攻进车站。7月13日,张德成将帮办北洋军务大臣宋庆代迎入天津,替下了马玉昆,而这个宋庆代认为义和团是乌合之众,于是开始围杀义和团,林黑儿就是遭此劫难。天津失陷后,曹福田被打散撤离天津,由于他有吸食鸦片的爱好,次年前往天津鸦片馆时身份暴露,引起官府追捕,5月在静海被捕后处斩。
总体上讲,义和团运动并没有太大现实意义,它固然是民族意识的觉醒,但以宗教迷信,刀枪不入的神功欺骗无知群众入伙,沦为列强枪炮之下的冤魂。它在抵抗侵略上,并没有真正杀伤侵略者,八国联军战死者几乎皆为清廷正规军所为,义和团在保家卫国方面充当了苦力与炮灰的角色。而他们打砸教堂,杀害教众多为华人教徒、清廷买办官员。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也是以剿为主,至于庚子年的合作,无非是利益需求,在《辛丑条约》结束庚子事变以后,义和团残余领袖几乎都沦为满清的替罪羊,如周老昆、郭逢春之类继续抵抗洋人的领袖皆被满清朝廷诱捕杀害。
参考资料:《庚子纪事》、《拳变馀闻》
西方世界的劫难4无cd密码多少?
666.660.661. 616.610.611. 606.600.601. 166.160.161. 116.110.111. 106.100.101. 066.060.061. 016.010.011. 006.000.001. 所有组合里面的其中一个,貌似每次不一样 另外选白云山的话可以直接破解密码
印第安人的祖先是哪里来的?
印第安人在来源地问题上分歧很大。大致有几种不同的观点:
一、大洋洲起源说南太平洋中有连绵不断的岛屿,有些人据此认为印第安人的家乡在大洋洲,说南美印第安人中有的来自美拉尼西亚,有的来自波利尼西亚,有的来自马来西亚。但是也有人唱反调,说大洋洲的马来人是古代秘鲁移民的后裔。令人感到兴奋的是,大洋洲起源说在南美确实找到了许多语言学和民俗学的证据,但是,这些证据只能说明两者之间在比较晚近的时候有过交往,不能说明印第安人的起源问题。
二、陷落大陆起源说此说认为与直布罗陀海峡平行的大西洋水面上,曾有一块名叫“大西洲”的大陆,那里曾是世界上文明程度最高的地方;后来,这块大陆突然沉没了,幸存者逃到了美洲,并认为加勒比印第安人就是他们的后裔。
三、西北欧起源说该说认为美洲印第安人的祖先是从欧洲大陆向北经过冰岛和格陵兰岛进入美洲的。至于是哪一支人进入了美洲,有的说是爱尔兰人,有的说是日耳曼人,有的说是苏格兰北部和西部的盖尔人,有的说是丹麦的弗里松人,还有的说是克尔特人。
四、 亚洲起源说美洲印第安人的祖先是亚洲人,蒙古人型的亚洲人在4万年和1万8千年以前通过白令海峡的“陆桥”从阿拉斯加进入了美洲大陆。据地质学家测定,在冰川时期(公元前7—1.2万年),亚洲东北部与美洲西北部有陆桥相连。于是,人们作了如下的假想和猜测:远古时期,亚洲东北部的原始狩猎民族在追逐野兽或迁徙过程中,不知不觉间就往来于白令海峡两岸,后来又从北美向南迁移,逐渐遍布美洲大陆。
五、华北人起源说该说认为,古代印第安人来源于中国华北,中国文化对印第安人的文化有很深的影响。主张“华北人起源说”的学者们发现了一些非常有力的证据。首先,古代中国人与印第安人在文化上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例如:在墨西哥古代奥尔梅克人文化中间,学者们发现他们的甬道图案与殷人的极为相似;—些印第安陶器上的饕餮纹和云香纹,与商周时代中国钟鼎上的图纹相似;在墨西哥瓦哈卡地区的印第安人中间,人称代词“我”、“你”、“他”的发音,与古代中国人称代词的发音相似;玛雅语称“人”为“镇”或“银”,与汉语发音接近;墨西哥一些印第安人称“花”也是“发”,发音与汉语完全相同。
西方世界的劫难6隐藏英雄怎么选?
西方世界的劫难6隐藏英雄的选择可以是战地医生、民间志愿者、护士、救援人员、一线医生或消防员等在灾难中奋斗的英雄来支持和鼓舞他们。
魔兽RPG地图西方世界的劫难系列?
说实话,现在还能关注魔兽争霸各种RPG地图的网友已经是越来越少了,但如果喜欢玩RPG的网友大部分应该都玩过“西方世界的劫难”这个系列地图,在我十多年(本人24岁)的RPG经验中,这个作品绝对能够排在前三,直到如今依旧能够让我有通宵通关的冲动。
接触西方世界的劫难应该是从第二部“人族的荣耀”开始,当时在上学,好像是初中还是高中,有点忘记了,接触了一次之后我基本就爱上了,各种剧情装备以及英雄都让我深深的沉醉在其中,庞大的世界观也让我对西方的神话历史产生了一部分兴趣。
然后不知道什么时候接触的西三,这个就更让我沉迷了,相对于西二,西三的世界观更加庞大,剧情上也更加饱满,英雄剧情其实跟西二差不太多,但是比西二更加完善,可以说西三是我对这张地图沉迷最重要的原因。
而到了西方世界的劫难第四部,讲道理我是真的等了很久,不过还好漆黑之牙(本图作者)并没有让广大守候的玩家失望,西四保持了前三部一贯的高水准制作,地图更加庞大(不知道西5会不会让魔兽承载不了),剧情也是非常有趣。
有人说过要是早期有官方平台这样的地方让玩家氪金,黑牙估计早就赚翻了,这点我是真的认同,目前西三西四在官方平台都有氪金英雄,跟非氪金的确实差距有点大,但是这丝毫不影响游戏的可玩性。
然后总结一下西方世界的劫难这个系列为什么好玩的原因,“史诗般的背景设定、平衡的人物和难度、丰富的装备与副本、有趣或特色的玩法。不论是细节还是其他方面,都能看出作者是在用心做这张地图。”
总体来说西方世界的劫难已经非常像一款独立的单机游戏,它的世界观、剧情、装备系统以及各种隐藏的细节任务都是非常好的单机游戏元素,可能它缺少的只是战斗场面吧,毕竟还是受限于魔兽争霸这个平台。
而如果制作成像“古剑”“只狼”这样的单机大作,我个人感觉是完全不输它们的,那么会不会风靡全球,这个谁也不敢说能,毕竟文化都不一样,但这张地图绝对值得去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