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火线火神加特林,玩CF扣E键是什么意思?
作为一个资深游戏迷,CF这款游戏也是侵淫多年。扣E键是一个流行于CF界的梗,起源于生化模式,此模式下玩家生存到最后阶段,可以变身幽灵猎手,幽灵猎手手持双刀猎杀幽灵十分强大拥有比人类多100倍的血量。在16人的一场游戏里,总有一些大神手持英雄级武器玩弄生化幽灵于股掌之中。各种身法,极限操作,花里胡哨,十分吸引眼球而且操作难度让人窒息,并且在即将变身成为幽灵猎手的时候扣掉E键,不使用变身技能,继续用自己高超娴熟的身法,走位,以及强大的武器优势猎杀幽灵。此梗一出便引起轰动,无数玩家纷纷效仿,更有大神拍成地址发帖网络,至此广为流传!以上便是个人见解,如有不详,请大佬留言补充。
军舰近防武器备弹量感觉很少?
众所周知,目前世界各国为军舰上装备了越来越多的先进武器装备,比如近防炮等。而大家对于近防炮的认知也一般来自于影视剧当中,这种射速非常快的近防武器,一秒钟就可以发射几百发炮弹,被称为这是军舰的最后一道防线。据悉,这种自动化武器受雷达控制,同时配有雷达、光学、红外线追踪系统,在软件的控制下,可以自动向来袭目标射击。不过,近防炮储备弹药的数量也非常少,那么在实战当中,近防武器可能几秒钟之内就已经将炮弹全部射出,这样在进行防卫任务的过程中,真的能够起到效果吗?
比如我们国产的1130型近防炮,它的出现填补了我国海军舰艇在近防火力方面的不足。据悉,该炮有11根炮管,每根炮管口径30毫米,其目的就是为了应对带给水面作战舰艇巨大威胁的超声速反舰导弹。在射速方面,该炮最高的射速档位是每分钟11000发,如果换算成秒数的话,一秒钟就可以发射出166发炮弹,而弹仓内的储备才仅仅1200发,这种攻击速度与储备量的不对等,也导致近防武器在8秒钟之内就会将所有炮弹全部发射干净。
就算不使用最高档位的话,每分钟4000发的射速,一秒钟也可以发射67发炮弹,打18秒也会耗尽,这也让很多网友对于近防武器的印象一直保持为“近防武器只有一次开火的机会,失去了就再也没有价值了”的看法。如果从这个层面来看的话,其实军舰的近防武器的核心价值,不是有效的防御,而是永远都不要发挥作用。这句话看上去是无稽之谈,但确实存在一定的道理。
反观美制MK-15型密集阵舰载近程防御系统,采用了6管20mm加特林式M61A1型火神速射炮,这种以弹链式作为主要供弹手段,备弹量仅有980发,射速分为三个档位:“3000发/分钟、4000发/分钟、4500发/分钟”最大拦截距离为1500米,最小的拦截距离为450米。这种近防武器虽然看上去非常强大,但遗憾的是,美军战舰防空能力过于强大,这种近防武器几乎没有表现的机会,这也让它在军舰的地位比较尴尬。
MK-15型密集阵舰载近程防御系统虽然最大拦截距离为1500米,但它在调节至最高射速档位之后,拦截的命中率为90%,在面对多目标的时候,防卫武器就要连续开火两次,才能确保命中率在100%,如果每次拦截的耗弹量约为200发左右,这也说明美军战舰上的近防武器只有4次开火机会。90%的命中率,也导致了4次开火可能只有两次可以有效拦截,所以980发炮弹,有一半是无效的。
从这一点来看的话,就可以知道这种近防武器只能作用于辅助功能,需要与防空武器进行配合,才可能尽可能的全部拦截来袭的目标,如果将全部的胜算压在近防武器上的话,那么军舰的安全根本无法保障。就算近防武器装备了10000发炮弹,在拦截方面依然需要配合防空武器进行有效打击,所以装备基础弹量其实就已经够用了。
对于目前的军舰武器来看,防空系统的能力是非常强大的,通过强大的计算机处理系统进行有效分析与识别,这种武器的性能要远远超过近防武器,而且以美军目前的防空系统“宙斯盾”而言,就算遇到了导弹袭击,在同时使用近防武器与防空系统之后,防空系统在拦截对方之后,近防武器可能都来不及开炮就已经结束战斗了。
其实近防武器也不是一无是处,它的关键作用,其实就是为了解决漏网之鱼,在防空系统在拦截之后出现的其余导弹进行打击,这样的攻击,就不需要更多的耗弹量也可以轻松搞定。如果说在实战中出现必须拦截的情况,那么防空武器也将第一时间进行打击,近防武器作为军舰的最后一道防线,有些时候可能都没有用武之地,这也是为何说近防武器的核心是不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
为什么美国阿利伯克级驱逐舰近防系统要取消密集阵?
为什么美国阿利伯克级驱逐舰近防系统要取消密集阵,改用海麻雀?
题主这个问题问的有意思,其它大部分的答案都以为是题主错把海拉姆说成了海麻雀,实际上他们不知道伯克IIA型驱逐舰确实有一段时间是没有装备密集阵近防系统的,近程防御基本上都是依靠兼容在MK-41垂发中的改进型海麻雀防空导弹(ESSM)来负责。
(伯克IIA型驱逐舰有一段时期并未安装密集阵近防系统,图中的DDG-85就是个例子。)
至于伯克级驱逐舰为什么要取消密集阵近防系统,最大的原因还是在于改进型海麻雀的优异性能以及密集阵近防系统本身不太给力这两个主要的因素了。
首先来讲,改进型海麻雀的前身正是负责舰队近程防空的RIM-7海麻雀舰空导弹,相比其前身,改进型海麻雀可谓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除了射程、射界、对高机动目标的拦截能力都有了显著提升以外,最重要的是还能以1坑4弹的模式兼容到MK-41的垂发之中,极大的提升了其对空防御的火力密度与持续性,是一款性能极为优秀的中近程舰空防御系统。
(对于伯克级来讲,兼容在MK-41垂发中的改进型海麻雀是一款十分可靠的防空系统。)
而密集阵系统作为一款极为经典的近防系统,虽然其设计对各国海军的近防系统都有着很大的影响,然而其在美国海军内部风评并不算好,除了它使用的20mm弹杀伤力与射程均不太足以外,最致命的是其在多次的实战中都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换句话说就是:当我们需要密集阵的时候,它总不在,由此可见美国海军对其的态度。
(密集阵系统虽然经典,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其在美国海军内部的风评却不高。)
以上两个原因直接导致了伯克IIA型驱逐舰在一段时间内都未安装密集阵,而使其近防炮系统暂时处于“裸奔”的状态。不过之后美国海军又开始寻味起来,密集阵系统虽然不太靠谱,但是相比ESSM这种舰空导弹,好歹在抗干扰能力上还是有优势的,而且当下其面对的非传统性威胁越来越大,所需要执行的反海盗与反小型水面快艇的任务也成了重点,在这种情况下,在伯克级上除了加装了新的MK-38型大毒蛇遥控武器站外,密集阵系统也在之后得以恢复使用。
(之前由于种种原因取消,之后又因为种种原因得以重装密集阵近防系统的DDG-85。)
不过近年来,在某些热点海域美国与传统军事强国潜在冲突的可能性也有所加剧,加之拉姆近防导弹模式的成熟。因此在某些前言热点地区部署的伯克级驱逐舰也开始在密集阵近防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其成果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海拉姆”近防导弹系统。
(密集阵改装海拉姆后进行试射的伯克级驱逐舰。)
这个系统最大的特定就是在保留了原先密集阵系统的搜索、跟踪雷达与光电跟踪仪的基础上,取消了其标志性的6管20mm近防炮,在原炮位改装了一部11联装的拉姆导弹发射装置,简单的来讲就是密集阵火控+拉姆导弹的结合,使其近防系统的最大拦截距离从密集阵的2.5KM提升到了海拉姆的17KM以上,这个措施无疑大大强化了伯克级的近程防御能力,为将来的密集阵系统的升级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照。
(密集阵与海拉姆系统的对比,继承了密集阵火控系统的拉姆就是今天的海拉姆。)
除了海拉姆以外,得益于激光技术的进步和实用化,美国海军也曾经规划过未来在密集阵近防系统的基础上兼容大功率激光反导系统用于执行末端防空反导任务。
加特林机关枪有多重?
115.7kg(基本重量)
138.3kg(带M2A1进弹机和M12传动装置)
137.4kg(带M3A1进弹机和M7传动装置)
137.9kg(带MA3A1进弹机和M12传动装置)
一般来讲这是要看看什么型号的。标准型是。枪身+子弹+弹盒+驱动一共80kg。但子弹消耗太快。必须配备弹药箱。
美国M61型 20-mm"火神"机关炮6000发/分。其他型号最高可到10000发/分。
有轻型的XM214 Microgun 5.56-mm机枪,携带1000发实弹时全重 38.5kg。
如果要给CSGO恢复盾牌系统?
火箭筒,巴雷特穿甲狙击枪,加特林火神机关枪,粘性遥控炸弹,火焰喷射器,AA-12自动散弹枪,反装甲榴弹枪,精准打击对地炮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