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古老修仙功法口诀,健身气功十八法口令?
前十八 后十八
1 颈项争力 1 马步推掌
2 左右开弓 2 歇步推掌
3 双手伸展 3 上下疏通
4 开阔胸怀 4 转体回头
5 展翅飞翔 5 左右蹬腿
6 铁臂单提 6 四面踢毽
7 双手托天 7 四面推掌
8 转腰推掌 8 拉弓射箭
9 叉腰旋转 9 伸臂转腕
10 展臂弯腰 10 前后展臂
11 弓步插掌 11 马步冲拳
12 双手攀足 12 松臂转腰
13 左右转膝 13 摩面揉骨
14 卜步转体 14 按摩胸腹
15 俯蹲伸腿 15 梳头转腰
16 扶膝托掌 16 托掌提膝
17 胸前抱膝 17 转腰俯仰
18 雄关漫步 18 展臂舒胸
练太极拳没有气感怎么办?
回答你这个问题前,先告诉你,空架子不是指的你有没有气的问题!如果现在谁在你初学太极拳阶段给你讲气,纯粹是在忽悠你!且绝不是一个好老师!
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中有这样一句歌诀:“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
在80年代气功盛行的时候,很多人把太极拳当做气功拳去练习,在那个时候很多大师写了不少太极拳用气炼气的图书作品,现在大家可以有时间查查去!
那么到底练太极拳讲不讲气呢?答案是肯定的,不过那怎么练呢?如果我在这里解释说明多了,其实就是忽悠您!如果真的想听,你可以听国家的气功专业机构专家给你讲吧!在这里不给你讲什么大小周天,那些,都是神仙的事情了!
给你举例说就明白了。平时我们工作生活会呼吸,我们要喘气,看中医时我们常说气色,气血。但是我们如果不得病,我们几乎是忽略掉它的!自然而然,我们的注意力不会在这上面的!当然,丹道和气功、及我们内功所讲的气是和这个有区别的,但是太极拳的气、运行和你个人感受是一个道理!
你不能刻意去练气或去感受气,否则你是一个不正常不自然的一个状态,无论是你的呼吸之气还是你的精气之气它都是自然而存在的!所以,你平时走路,你绝对不会说自己是在用呼吸走路!走路就走路吧,别摔到,保持衡才是最重要的!
太极拳是动静结合的一种运动方式,气是在你有意无意中通过拳架及身体内在的变化表现出来的,就象内劲的变一样“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
练习太极拳虽然讲养气,但是又不能执着于气,于是就提出了“在意不在气,在气则滞”。所谓“在气则滞”是说太极拳讲究顺随、自然,如果过于强调运气,就会瘀滞、僵硬,这对身体是没有好处的!
斗破苍穹萧炎太一魂诀怎么来的?
在萧炎获得丹会冠军的奖励
太一魂决是萧炎赢得丹会冠军的奖励,相比于无名口诀,太一魂决要完整的多。在修炼太一魂决时,眉心会形成气旋吸收灵力,按照太一魂决修炼,可以快速巩固萧炎才进入灵境不久的灵魂,并且减少进入天境灵魂的时间。这样一来萧炎就可以早日帮助师傅药尘炼制躯体,让老师药尘脱离灵魂状态早日复活
八段锦能练出气吗?
谢邀。八段锦能练出气吗?
八段锦可以练出气。有大神说八段锦不能练气,他是即不懂气功原理,又不明白八锻锦的锻练方法,哗众取宠的文章,那是误导广大热爱用八段锦锻练身体的善良网民。八段锦是中华传武,养生文化的精典精华。八段锦可以用文修武练的二种方法来锻练。八段锦如果是用导引练气的方法来锻练身体,可以收到立杆见影的強身健体的保键效果。这就是中华养生文化的传奇。
八段锦是中华养生文化中的一种精典保健养生的功法。通过千年的演变,让它的锻练方法从单一变成了文修武练。二种大的修练方法,又不断的被改良成众多的传武,佛道教,中医…,众多各宗众派的八段锦的锻练方法。八段锦能练出气,它就是一种传统精典练法的改良。传武,道教的八段锦的练法
是导引呼吸练法。它也是用八段锦可以练出气的传奇,它将八段锦的锻练方法用导引呼吸,配合形体动作,将导引练气发挥到极致,传统武术,道教对八段锦的锻练是以意领气,以气练形,形体与呼吸,导引与动作的配合,让八段锦的锻练即练形又
练气,呼吸与动作的配合下的锻练,让呼吸与形体动作融合为一体,充分发挥八段锦的健身功能来达
到健身效果,让练者正气充盈,全身充滿精气神的
正能量。以意练气,以气练形是传武,道家练习八段锦的武练的内功心法(气沉丹田)。所以说传武,道教釆用的武练八段锦是可以练出气来的(气沉丹田)。而且练出的气是超強的气场能量的转换,它就是通过八段锦练气获得。
八段锦的锻练方法不论用文修还是用武练的方法来锻练,都必须遵循它的对四肢百骸的锻练原理
来进行锻练。八段锦的锻练要想练出气(气沉丹田),必须遵循它的锻练关建节点,每式动作的向上向内,必须釆取吸气的方法,每式动作向外向下的动作必须用呼气来完成。而且每个动作的完成式,呼吸必须吸尽呼足,中间不许换气。这样才能练出八段锦的精气神,达到气沉丹田的目的,取得保健养生的效果和传武需要的能量转换丹田之气,这就是小天使FB对八段锦可以练出气吗的回答。欢迎点评。
少林卧虎功的练法?
卧虎功引是少林72绝技之一,用于抗打的功法。这种训练法的好处在于:不但增加肌肉抗击打的能力,对内脏抗击打也有好处。对于穿透力很强的攻击,光有肌肉又不够的,它可能震到你的内脏,不少搏击运动员和传统功夫的武师交手都会觉得并不是很痛,但身体一震,内脏里很难受,有呕吐的感觉。
卧虎功为硬功外壮,属阳刚之劲,又名睡功,复名猫功,为练习手指及足趾二部之力者。练时先将身伏卧于地,然后两手掌按于齐肩之地上,两足伸直,两足尖直支拄地,用身向前探,乘势上升,至离地约一尺时,臀部向后挫,全身随之后退,至离地三寸时,再行先探,循环行之,力尽而止。自始至终,全身除手掌与足趾之外,其余各部,完全凌空,不宜贴地。初时行二三度之后,即觉力疲气涌,与今日所习之体操中伏地挺身略同。习之既久,次数可以逐渐增加,一年之后,则完全不觉其苦,则易掌为拳,拄地而行之;越若干时更进一步,易拳以三指代之,中、食二指居前,拇指居后,略成鼠爪形,再如法练之; 更越若干时,则单用一足之趾拄地,其另一足,则迭于其上,两足交换行之;然后在背上缚以巨石,如法练之,石增至百斤时,则大功告成,而指趾之力,已不下千斤,若着人身,如被兵刃之击刺,无有能当之者矣。
俯卧撑的姿势趴好,然后双臂弯曲,大小臂夹角120度,两手掌虎口相对,相隔一手掌宽距离,双腿略弯,膝盖不能碰到地面,腰挺直。 坚持1分钟,让同伴轻捶你的胸肋,可以发觉应有疼痛感会减少很多。
坚持2分钟,让同伴在你练卧虎功的时候攻你胸肋,可以发现同伴很难伤到你。
坚持5分钟,在受到攻击的时候鼻孔喷气(丹田收紧,胸肋扩展),就可以基本上实现抗击打的目的。
坚持到了20分钟,差不多就金钟罩铁布衫了。
注意全身肌肉尽量放松,把这个姿势保持下去,不要变形,这就是卧虎功。
不要小看这个简单的姿势,实践证明,它有多方面的效用。
首先,它能使你内脏坚实,强化你的骨骼结构(正因为如此,它在强身健体、 防病治病方面也有莫大益处),承受外力击打。你如果能连续支撑 2 分钟左右,可让别人在你练功时击打你的胸肋部,你会发现一般人的拳脚休想伤害你。你能连续支撑 5 分钟时,就具备了基本的抗击能力,在搏斗中,别人拳脚攻到时,只需用鼻孔猛烈喷气或大喝一声(嘿、哈均可),挨上三拳两脚也没事。当你终于能连续支撑 20 分钟左右时,你的潜能就开发出来了,你的身体已经能够对外力攻击产生本能抗击了。也就是说,不需马步站桩运气蓄势,在步法散乱,身形变换的实战格斗中,你也能抗打。
其次,卧虎功能有效地增强练功者的臂力。由于练功时双手间距一横掌,双肘弯曲120“角,能使 大、小臂几乎均匀受力,因而使大、小臂都能得到锻炼,而不象普通的俯卧撑那样双手间距过大,致使大臂受到的锻炼远远大于小臂。另外,卧虎功要求练功时全身尽量放松(特别是上肢肌肉),这样练出的力按传统说法是生自骨髓之力。
练卧虎功的手形可视习者的习惯而定,用拳面支撑可练成铁拳功,用手指支撑可练成虎爪功、鹰爪功。
为尽快增强臂力,可经常投卧虎功的姿势要领做俯卧撑,速度要缓慢均匀,下俯时呼气,撑起时吸气。
在练功时,还可以尽力向前后左右上下扭颈转头瞪视,这叫“虎视”,据称可“去五脏之邪”,并防治颈部疾患。
卧虎功不讲究意念、呼吸,也没有时间、地点的限制,耗时短而收益大,是适合现代生活节奏的功法,盼望练习者,特别是限于条件只能自学武术的爱好者学有所成。”
最后也要指出,任何一种抗打功夫,在实战中头部与裆部都是不能抗打的,卧虎功也不例外。
卧虎功歌诀
卧虎神功少人知,拳掌支撑莫变形,筋肉骨骼俱坚实,磨盘压身千斤重,苦中加苦等闲视(注:旧时练卧虎功,达到一定程度后,有在背上加重物以增练功难度之法,现代人已用不着了)。既练拳力又练心,成就金刚不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