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说说我最近瞎捣鼓的一个玩意儿——一个“先知”塑像。也不是啥正经创作,就是手痒痒,想捏点东西。
琢磨和准备
一开始就是瞎看,看到些古希腊、希伯来什么的先知雕像,觉得挺有那味儿的。有的说是神的代表,有的说是为尊敬先知本人,强调教导什么的。感觉这些塑像背后都挺有说道的。
我就想,我也弄一个试试。没想那么多深刻意义,就是想捏个有“思考”或者“展望”感觉的人像。找块陶泥,还有家里翻出来的几把能用上的小工具,没啥专业的玩意儿。
还特地去翻点米开朗基罗的资料,不是说要学他,主要是看个感觉。他那个人物姿态抓得是真绝,感觉一下子就能抓住那个人物的精神气。比如那个摩西,头上还弄俩角,据说是象征“力量”,挺特别的。不过我没打算搞那么夸张,就想弄个普通点的造型。
动手开捏
东西备齐,就开始动手。先是大概把人形捏出来,站着还是坐着,胳膊往哪儿放,脑袋朝向哪边,心里得先有个谱。我选个站姿,微微抬头,像是在看远方或者思考啥难题。
- 定大形:先把身体、四肢的比例和基本动态搞出来。这步挺关键,架子歪后面就不好弄。
- 塑五官:脸是重点,也是难点。特别是眼睛,想弄出点“深邃”或者“智慧”的感觉,反复调整好几次。鼻子、嘴巴也得跟着表情走。
- 加细节:然后是衣服褶子,这个也挺费劲。得考虑布料的垂坠感,还有身体结构对衣服的影响。不能弄得太死板,也不能太随意,就得跟着形体走。还给他捏个简单的胡子,增加点沧桑感。
捏的过程里,感觉自己就像在跟这块泥巴较劲。有时候觉得这儿不对,抠掉一小块,有时候觉得那儿缺点又补上一小块。完全是跟着感觉走,没啥既定的条条框框,就是想把脑子里那个模糊的形象给弄出来。
修修补补到完工
大形出来后,就是不断的修饰。用小工具把表面刮得平滑一点,把棱角弄得柔和一些,或者强调某些肌肉线条。特别是手部,手指的姿态也挺能表达情绪的,稍微调整一下,让它看起来更自然。
整个过程断断续续搞好几天,有时候捏顺手就多弄会儿,没感觉就放一边。看着差不多,整体效果自己还算满意,虽然跟那些大师的作品没法比,但好歹是我自己一点点捏出来的。
看着这个最终完成的小泥人,谈不上什么伟大意义,也就是记录我这段时间的瞎折腾。感觉捏塑像这事儿,挺磨性子的,但也挺有成就感。从一坨没型的泥巴,变成一个有点“先知”味道的人像,这个过程本身就挺有意思的。也算是我对那些古老故事和信仰的一种笨拙的理解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