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最新消息数据最新消息,青岛疫情来源是哪里?
对于这个问题,作为一位青岛人,再结合媒体的报道,回答应该是非常贴切的。
最近青岛共发现6例确诊病例,6例无症状感染者,也打破了国内连续超过56天没有新增本土确诊病例的纪录。
那么这个源头到底来自哪里呢?根据青岛市卫健委的通知显示,此次病例与青岛市胸科医院高度关联,原因是胸科医院是青岛定点收治的医院。按央视新闻1+1的节目中白岩松连线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控制中心教授吴安华的话说,这是个不好的消息,但又是个好消息,为什么?因为聚焦了来源,我们会到这方面去找原因。其实我们可能更担心的就是我们找不到病例关联的地方,我们就可能更麻烦了。
目前青岛采取的措施10月12日开始,青岛全部市民开始全员进行核酸检测,本次核酸检测是以街道、小区为单位,由政府同意组织,居民带上身份证就可以就近排队检测。
对居民的生活影响此次疫情并没有对大部分居民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除了一个社区被列为中风险区域之外,其他都没有任何问题,而且学生正常上学,学校统一组织学生做核酸检测;居民出行采取的方式是需要带口罩,并在进入公共场合和乘车时出示二维码就可以。
相信随着全员核酸检测的实施,摸清各方面的数据之后,这场疫情将会被及时的遏制。
2020年10月14日补充内容截至10月14日9时30分,青岛已采样超过750万份,406万余份已出结果,除已公布的12例确诊病例外,未发现新增阳性感染者。
关于大家质疑的检测速度为什么这么快的原因,目前青岛市卫健委给出了操作时的方法。
本次基本都是采集的咽拭子,采集完成之后被集中;检测的时候是以10人为一个单元检测小组,一起混合检测,假若这十个人检测的结果成阳性,需将这十人在单独进行采样和分别检测。
为什么要分组检测分组检测的优势是能大大提高检测的效率,也能降低检测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十个人共同一个检测试剂盒,这样也能节省成本的开销。
从这一点上来看,政府和专家组的决策做的是非常聪明、睿智的,值得大家为他们点赞。
你感觉现在的感染率有多少?
谢谢邀请!!!
实事求是,从身边讲起!!!
坐标苏州,身边的同学,同事,朋友基本上80%中招,症状偏严重,至少60%以上出现头痛、嗓子巨疼,发烧是普遍的!
网上的砖家纯属信口开河,从此不再迷信他们的话,关键还是靠自己!!!
所有药房退烧的、感冒类的是很难买到的!去医院可以,但那里是最危险的地方,一个朋友去医院给小朋友拿药,回来就是小羊人!
不说了,保重自己的身体才最重要!
真羊了,安心调养,多喝水多通风!
还没羊,处处防护,少出门不聚集!
新冠的考验才刚刚开始,马上春节,城市与乡村的交叉感染才是大问题!
病毒一直在变异,对我们的药物、疫苗、医疗才是最大的考验!
2023,祝福祖国国泰民安,祝福同胞健康幸福!
中国这次的疫情什么时候能结束?
谢谢邀请。樱桃番茄对于这个问题没有办法专业回答,因为自己不是属于这个领域的。这边在网上找了一些资料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最近这段时间以来,国内的疫情形势正在一步一步的好转起来,看到这样的趋势,无疑让人感到很是开心,觉得距离疫情结束应该不远了。在疫情期间,大家都知道口罩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每次出门的时候都要戴着口罩,如果疫情能够早日结束的话,说不定就能早日摘下口罩了。那么看着疫情形势越来越好,疫情什么时候才能全面结束,放心的摘下口罩呢?看完以后心里就有底了。
其实对于大家都关心的问题,钟南山院士在早前就已经给出了相关的回应,对于疫情的结束时间,他表示疫情将会在4月底的时候基本控制。通过钟南山院士的这句话,我们也可以大概推测出,如果疫情形势继续好转下去的话,那么根据钟南山院士的判断来说,4月底左右就能够迎来更好的消息了。
而且根据最近几天的疫情形势来看,每天的数据都在逐渐好转,有多个地区已经连续几天都没有新增确诊了,这样一个趋势对大家来说也是好消息。其中包括湖北地区的新增确诊,到3月7日的数据来看,已经跌至2位数了,这个趋势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消息,证明疫情的形势进一步明朗起来,让人充满了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到目前为止,疫情毕竟还没有完全结束,所以大家也不要提前放松警惕,依旧要戴好口罩,现在把口罩戴好,保护好自己,也是为了之后能够早一天将口罩摘下来。只要再耐心的等一等,相信疫情结束的那天离我们也不远了,到那一天的时候,定是春暖花开,欢声笑语,恢复往日的繁荣与美好。
你的关注和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疫情防护用品主要有哪些?
疫情防护用品,针对不同的身体部位和使用场景有不同的产品
如口罩,又分为一次性民用口罩和医用口罩,KN95口罩、N90口罩、带阀口罩不带阀口罩,医用口罩等很多种。
有各类防护服
各类防护手套,护目镜、头罩、鞋套等。防护用品批发尽在万商汇网。
坐火车回家安全吗?
就目前的局势来看,是不安全的,假如一定要坐火车,务必要做好防护。
还有一个多月就要过年了,往年的这个时候,我们都在担心能不能买到回家的车票,不过今年,在疫情局势依旧严峻的情况下,我们最为担心的是,回家的途中安不安全。
火车和高铁显著的特点是运量大、流动性强、安全性高。我们都知道,新冠病毒是一种呼吸道疾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人群普遍易感,所以“运量大,流动性强”已经成了威胁大家安全的最大隐患。
因为新冠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两种,1、飞沫传播:人与人之间呼吸道飞沫传播,病原体由病毒携带者通过咳嗽、喷嚏、甚至是说话时飞沫进入易感人群的黏膜表面,使其感染该病毒。
2、接触传播:健康人群通过接触有感染者分泌物的物体,再触摸口鼻和眼睛,就会引起病毒的感染。
要想火车上安全,必须得保证,车上没有病毒的存在,也就是说,没有确诊患者、疑似患者、无症状感染者,甚至是这类人没有坐过这趟车、没有出现在车站过,车上的其他乘客,也没有接触过这类人。
显然这是无法保证的,所以,我个人认为,今年回家,坐火车并不安全。之所以会有此判断,也是基于如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1、国内疫情局势不容乐观,千万不能掉以轻心。目前海外的疫情状况,可以说是用水深火热来形容,截止1月4日,海外累计确诊8600多万例,累计死亡180多万人,而且每日的确诊数都在10万+的增长,这些数据,着实庞大、恐怖,触目惊心。
相比海外,国内好了很多,但是基于病毒高传染性的特点,所以形势依旧不乐观,要知道,星星之火,足以燎原。
截至1月4日,全国高风险地区1个,为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增村镇小果庄村。(仅仅是从1月2日至4日,河北本土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40例,河北全省已进入战时状态,多地已进行了封村、封镇的隔离方式。)
全国中风险地区48个,涉及辽宁省沈阳市(16个)、辽宁省大连市(16个)、黑龙江省黑河市(6个)、北京市朝阳区(1个)、北京市顺义区(6个)、河北省石家庄市(1个)、河北省邢台市(2个)。
这些风险区的病例,都是毫无预兆的突发,也就是说,就连我们身边都有可能存在着潜在的病原体,更何况人来人往的车站和火车呢。
2、火车运量大、流动性强,潜在风险高(特别是无症状感染者)。2021年铁路春运自1月28日开始,3月8日结束,共40天。全国铁路局预计发送旅客4.07亿人次,日均发送旅客1018万人次,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做好了春运开启的准备,要求做好防疫的措施。
火车上必定会做好消杀工作,但是乘客却是最不确定的因素,因为在这一组庞大的数据里面,即使周全的安检和核查,也难免有“漏网之鱼”。
可以肯定的是,确诊患者和疑似患者是不会出现在火车上的,最让人担心的,就是火车上出现无症状感染者,他们表面上和普通人无异,很难区分和发现。
无症状感染者因为自身免疫力强,没有任何临床症状表现出来,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就是病毒携带者,只能通过胸部X线、CT、磁共振、核酸等方式检测出来。
如果正常人和无症状感染者接触,也有很大的可能被传染。
假如别无选择,一定要坐火车,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着想,务必要做好以下防护措施:01、出行前,确保自身无发热、咳嗽、咽痛、肌肉酸痛、胸闷等可疑症状。如有相关症状,建议居家休息甚至及时就医,等症状消失后再启程。
02、合理安排出行时间,快进、快走、快离开。进入车站后,扎堆的地方不要去(除非迫不得已),避免逗留,同时积极配合工作人员做好相关检查,到达目的地后,尽快离开。到家后,立马换洗衣服、洗澡,消毒。
03、戴好口罩,全程不要摘掉,甚至是手套。未戴手套时,尽量不要去触碰扶手等公共物品。勤洗手,有条件的情况下,用流动水洗手并使用洗手液或者消毒剂。不确定手是否清洁的情况下,不要触碰口、鼻、眼等部位。
04、做好健康监测,如有身体不适,要及时测量体温,并佩戴好口罩,尽量避免接触其他人,并视病情,及时就医,就医时主动告诉医生病症和旅行居住史,以及发病后接触过什么人,积极配合医生处理。发现身边出现可疑症状人员,也要及时上报。
05、打喷嚏或者咳嗽时,应用纸巾遮住口鼻,层层包裹后,妥善丢弃。
总结:其实,只要是出行,不管距离长短,都会有一定的风险,都会有感染病毒的可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真的寸步难行,在知晓地区安全和做好防护的情况下,还是可以选择出行。
抗战疫情,我们可以说是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病毒一日未被消灭,我们就不能有丝毫的放松,严防死守,做好自己最基础的防疫卫生,是我们的担当和责任。
但愿疫情早日过去,大家都能过一个安稳年!
以上仅是个人观点,如有不对,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