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三国,谁有没有跟三国演义类似的电视剧推荐一下?
隋唐被拍的挺多的,我比较喜欢的是两部《隋唐演义》和以前的《隋唐英雄传》隋唐英雄传被改动比较大,女主剧情太乱,隋唐演义虽然也是有缺点,比如某些镜头切换生硬,不过算是拍的比较还原的一部的,而且这部里还有不少演员演的很出彩。比如富大龙的隋炀帝,陈昊的宇文成都,张翰的罗成,白冰的萧美娘都是绝对演出了超出演绎本身的风采的,除此之外,这部剧里的演员基本上演的也都挺好的。也是我个人认为,张翰唯一的演的真的出彩的角色。三国演义齐名的水浒传就不提了,你应该也看过的。《大秦帝国》这个可以看看,还有《东周列国》听说也是不错的 还有《楚汉传奇》《大明王朝1566》都是值得一看的,因为比较喜欢《说唐》 所以隋唐多废话了点,其他的剧就不用我废话了,去看就行了
为什么有的人不太喜欢水浒传反而更喜欢三国演义?
《水浒传》、《三国演义》是我国文学史上两篇巨著,其历史意义和价值早有定论。至于邀邀说为什么大多数人喜欢读三国,而不是水浒的问题。下面,我个人给出些观点,仅供参考:
一是受读者群体的影响。也就是俗话说的客源,跟做生意一样,没有好客源就没有好卖相,读书也一样,《三国演义》这本书的受众群体可是中老年及上层社会,且具有发言评论权重,而《水浒传》的受众群体却是青少年,江湖侠义之士,正在开创事业,暂处社会底层,权重比自然降低。要不有句话叫什么来着,瞧瞧这评论“少不读水浒,老不看三国”多现实,反观之就知其瑞倪啦。据调查90%的人是比较喜欢三国的。少年、青年、中年、老人,男生、女士,上层、中层、底层,……这些人群受众分类里,请把两部巨著放进去,静心回想一下,看有多少选项,就知道啦,当然,个例及特殊爱好除外。
二是受著作本身宣扬的价值取向影响。抛开两部巨著的纪实性、真实性、导向性不说,但看其价值取向就一目了然。《水浒传》所宣扬的都是些兄弟意气,打打杀杀,最后还是宋江最不讲意气,把跟着大哥谋生的小弟一个个地送去死,还美其名曰找个新天地,谋个好出路。殊不知老大连基本的政治形势都没分清,一将无能万古枯,英雄黄沙埋成输。但也有的说《三国演义》充斥着阴谋空气,不过开头那句诗很对,是非成败转头空,想那诸葛亮多智似妖,最后还是出身未捷身先死,虽三分天下,却棋差一招,失了荆州,死了关羽,更使得刘备一气之下,尽起二十年蓄积的军队伐吴,结果陆逊火烧连营,刘备奋斗一生,诸葛谋划半生的一切就被一把火烧掉了。诸葛亮为什么始终出祁山伐魏,为什么始终就把持着军队,不放军权,还不是实现最终的政治抱负么。说白了,起着主导作用的关键人物的价值取向就有很大的差别,对历史贡献的意义也不相同,结果导致大家对两部巨著的喜爱程度也不相同。篇幅所限,此处不尽之处也请见谅。
三是受其中各个人物形象的影响。《三国演义》里的英雄是帝王将相出身,他们具有一种儒家入世的特点,大都怀有宏大的政治理想,注重在仕途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如刘备从“桃园结义”起,就抱着“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理想。他手下的大臣也都有救国救民之心,如赵云就明确表示过:“方今天下滔滔,民有倒悬之危。云愿从仁义之主,以安天下。”而《水浒传》里的英雄则多是下层人物,宋江,晁盖也只是小吏,只算得上农民式英雄。而且《水浒传》里的英雄有一种狭隘的个人英雄观念,只是寻求一种生存下去的方式而没有宏图大志,是江湖英雄,草莽英雄,相对而言更加平民化。如李逵就属于粗鲁型的,“花和尚”鲁智深则属于鲁莽型的英雄。《水浒传》里的英雄是走投无路,被逼成“英雄”,因此是被动式英雄。作为小说中的第一主角,宋江就是典型例子。贪官污吏对他的残酷迫害,逼着他向梁山一步一步靠近。其次还有林冲,武松等,都是被逼走上梁山的。《三国演义》里的英雄有勇有谋,是一种智慧英雄。如诸葛亮他是毛宗岗提出的三绝人物之“智绝”,“古往今来贤相中第一奇人”。他的智慧表现在:有神奇的智谋,他据蜀联吴抗魏,用八阵图,木牛流马成功击溃敌人。他还有超人的应变能力,如他舌战群儒,草船借箭,智算华容,空城计,减兵添灶。关羽则勇武绝伦。他斩华雄,颜良,文丑,他刮骨疗伤,他单刀赴会,都体现出他神勇的一面。他们的勇谋结合的很好,而且他们是从政治的角度出发。《水浒传》里的英雄是草莽英雄,有勇无谋,或者是勇大于谋。带有民间狭义精神,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一声吼,是一种朴素的个人英雄主义。如鲁达拳打郑关西,大闹五台山,大闹桃花村,大闹野猪林,火烧瓦罐寺,倒拔垂杨柳,他的豪爽勇猛更多的显示的是一种江湖义气,他的游侠身份,是一种个人行为。出手不考虑后果,显示勇武的同时,也显露出施展个人武艺的快感刺激,和政治无关。《三国演义》里的英雄身边有美女相伴,并且女性参与政治。如大乔之孙策,小乔之周瑜,还有刘备的孙夫人孙尚香都是有名的美女,她们不再是被政治拒之门外,而是适时的帮丈夫出谋划策,甚至充当军师。大乔受孙策的临终之托辅佐孙权接掌大权,除奸讨逆,使得孙权能很快的团结江东各股势力,重新建立威望;而小乔则随周瑜东征西战,并参加过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孙尚香乃孙策孙权之妹,才捷刚猛有诸兄之风,后更助刘备返蜀,于路上怒斥追袭的吴将。在这里女人不再是男人的附属品,而具有自己独立的个性。《水浒传》里的英雄大多不近女色,排斥女性,鄙视女性,因此身边没有美女相伴。《水浒》最好看的是人物。但水浒众男,统统不爱女人。没有一个冲冠一怒为红颜;没有一个英雄美人可歌可泣地死死缠绵;没有一个为护花而豁命的……不明白何以天下的祸水、贱人、淫妇、贼婆、谗妻,全部列队出场,一个好的也没有。得有归宿的孙二娘,是个卖人肉包子的母夜叉;登样的一丈青扈三娘,偏生被配给她手下败将矮脚虎—王英,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不让潘金莲专美。李逵急躁火爆,滥杀无辜(杀人时火遮眼。先干了再说,老百姓不能幸免)。稚子不放过,连在谈情说爱的青年男女亦以板斧砍死,难怪书中亦称他“黑禽兽”。信手拈来,还有好些。杨志便是沉迷仕途,恋栈功利,美其名为“报国”。鲁智深当然灌酒吃狗腿打抱不平,女人不在眼内。晁盖、吴用、刘唐……等,聚成一伙智取生辰纲,后来放火烧庄,一走了之。杨雄和石秀,对付潘巧云是剥光衣服头面,绑在树上,先斩迎儿示威,然后挖她舌头,再以刀从心窝直割到小肚子下,取出五脏,挂在松树,又将她七件分开,然后把钗钏首饰拴在包裹拎走。这一对比,也就是原因啦,当然偏颇之处,也只是妄言,不足为证,读读作罢,实待深考证之说。
正所谓,看三国。更多的看到的是足智多谋,运筹帷幄,尔虞我诈,有兄弟之义却无江湖之气,更多的是忠肝义胆!而观水浒,众位好汉因这样那样的原因落草为寇,却没有仗势横行乡里,鱼肉百姓!更重的是江湖儿女的英豪之气与"义"字!两部历史宏篇巨著,后尘妄畏难议难评,实属受邀残对,学识浅短,还望各位大家、老师、友友海涵谅解,在此一并谢过。
岳飞是在水浒传里面的吗?
岳飞不是《水浒传》里面的人物。
《岳飞传》和《水浒传》是不相关的两部小说,讲述的背景、故事和人物也都是不一样的。
《岳飞传》主要讲述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率领岳家军北上抵御金国侵略故事的。
《水浒传》描写的是宋朝徽宗时期皇帝昏庸、奸臣当道、官府腐败、贪官污吏陷害忠良,弄得民不聊生,许多正直善良的人被官府逼得无路可走,被迫奋起反抗,最终108条好汉聚义梁山泊,但随后宋江对朝廷投降,使得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最后走向失败的故事。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哪个易懂?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前者易懂,后者难懂。因为,明代文学家罗贯中是用文言文写的三国演义,很多字笔画多难认难读,阅读过程中还要揣摩句子意思。
而水浒传是用当时市井俚语写的,即用当时市场贸易用语写成,类似白话文,或当时的白话文,与现代用语差不多。
水浒传和三国演义哪部更好看?
三国历史感更强,重大局轻个人,战争场面太烂。水浒武打更精彩,更注重市井小民,忽略国家。总之,两个都烂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