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福字图片,主险年交8200元保额20万?
在判断要不要退保之前,先讨论一下平安福保了什么。
保额的20万,应该是指重疾(身故)的保额。平安福的重疾险的保险责任内容很丰富,而且每年都会通知客户产品升级了,添加了多少种疾病或者增加了赔偿次数等等(保费也是水涨船高)。以最新的2021版来说,重疾险条款里的保险金包含了四项:身故保险金,轻度疾病保险金,中症疾病保险金,重大疾病保险金。每种赔偿的次数和额度是不一样的:
这样看是不是觉得保费花的特别值?能赔好多钱呢,纯理论上算,如果能按照我们的意愿去得6次不重复的轻度疾病,再得重大疾病,这样可以最高可以拿到60.4万!是不是觉得特别合适?
但实际上能否实现呢?这个人得"确诊原位癌,之后又得了较轻急性心肌梗死,然后单目失明,肝叶切除 后 又轻度面部烧伤,还得了轻度阿尔茨海默症,最后确诊肺癌"。这是怎样的悲惨人生。
还有,得病的先后顺序至关重要。因为合同里有一条:给付重大疾病保险金后,本主险合同保险责任均终止。 什么意思?就是说这个人如果先确诊了肺癌,就只能拿到20万,之后不小心造成了轻度面部烧伤,请自费。
这种险种就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演示的天花乱坠,其实99%的概率你只能得到20万的赔偿,但是你的保费可是按照最高能赔到60万去交的。
所以买重大疾病保险的时候,
首先,把首次确诊重大疾病的保额做足。保额不能低于年薪的三倍,最好是年薪五倍以上。为什么?为了万一得了癌症,可以拿着赔偿金3~5年不上班但是又不影响家里生活水平,安心地度过5年的恢复期。保费太高怎么办?宁可买一部分消费型的重大疾病险,也要坚守保额, 这是底线!
其次,如果觉得轻度疾病的的发病率也挺高的,也想买,那就一定要把轻度疾病作为单独附加险,不受主险重大疾病理赔的影响,确保持续有效。赔偿次数不用求多,2-3次的就可以了。
第三,不要被"保的病种多,所以保费贵"这种说法蒙蔽。发病率高的重大疾病就那么二三十种, 其余都是超小概率事件,80种和120种没多大差别。
有的人还会说,直接买个"百万医疗"不就行了,比重疾险便宜多了,保额还高。
这两个险种不冲突,但是不能互相替代。百万医疗是报销型的,保额三百万/五百万,不是的病就直接给你这些钱,是一年之内你能报销的上限,你得先垫付,拿着发票去报销。重大疾病险是直付型的,保额就是确诊之后一次性你能拿到手的钱,也许只有三五十万的保额,但是垫付医药费的钱是不是就有了。懂了么?重大疾病险+百万医疗+社保,钱才能循环起来,才能打持久战。
综合以上说的,建议你先看看自己的保险合同,都包含了哪些内容,确实不是你想要的可以考虑退掉,但是主险尽量留下。即使这6年之间身体健康状态没有变化,随着年龄增长费率还是涨了的。
请教一下内行的人或者卖过保险的人?
如果你是一位卖保险的人,我的回答会让你很鬼火!如果你是准备买保险的人,那对你肯定有实际意义的帮助,具体情况有以下几点,第一,你有必要调查一下那些买过人寿商业保险的人们,为什么会说中国的保险公司都是骗子(因为你说你不是很宽裕),第二,你不要光听给你推保险的人讲,然后交钱签字,这样你悔之晚矣!你先叫他把保险合同拿给你仔细的看看,一定要看清楚条款是咋个说的,保险合同条款一般第一句话说:得了什么什么病赔几十万,下面的小字就咬文段字的把上面的什么什么病,给你切成一片一片的若干个小片,然后说保险公司承保的是这种病的其中一小片(这就是以往买了保险的人们,最后真出问题了,又没拿到钱,所以人们就说保险公司是合法骗子的原因),看完这些,你再决定要不要买这份保险。第三,给你推保险的人,比如你交出去的100块钱,他就拿走55块左右,高的能拿到65块,他的推荐人还要从剩下的45块里面提走25%,最后到保险公司帐上的也没剩几个钱了,换句话说也就没几个钱保你将来的问题了。第四,国家保险法说保险公司定性为福利型企业,不是赢利型企业,纵观我国保险公司,哪家不是赚得盆满钵满啊!第五,如果中国的人寿商业保险真有保险代理讲的那么好,还轮得到他一天跟你死缠烂打的跟你磨吗?民间早就应该会传开来了,哪里还用得着保险代理人来苦口婆心的劝你买保险啊!人们起码早就排队抢着买去了!这就说明中国人寿商业保险公司眼下的这些现象很反常啊!如果钱多买个开心没问题,如果手头不是很宽裕,还是别去买了吧!就眼下的状况,买不到有价值的保障!
你的支付宝缺什么福?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问题,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新年的脚步声越来越近,相信很多小伙伴的家里已经开始备足年货了,当然也少不了除夕夜前大家围在桌旁开五福分红包的场景,自支付宝五福活动于2.6号开始后,集五福的浪潮已经遍入了整个大街小巷。
支付宝五福分为富强福、爱国福、友善福、和谐福和敬业福,要说支付宝缺什么福字,和往年一样肯定是敬业福很难得,想必很多的小伙伴和我一样一边吐槽着,一边都在默默的等待着敬业福的到来吧,就好像每年马云都在嘲笑我们不敬业似的(玩笑话)
如何能更好的得到自己所缺的福字,尤其是敬业福,那么可有以下几点(重点)
1.AR扫马云手势,具说爆出开的敬业福几率高奥,小伙伴们不妨去试一试
2.蚂蚁庄园集金蛋,一个金蛋一个福字,说不巧你下一个得到的就是敬业福
3.终极杀手锏,找你身边钻石的朋友,想要什么福卡就要什么福卡,简单吧
虽然现在已经有5千W人集齐,不过对于没有集齐的小伙们们也不要着急,支付宝活动才刚刚开始,相信在将近春晚的那几天会不断量的放出敬业福或者万能福,拼手气分5亿下一个就是你。
不由得想起来了马云说的名言: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父亲为我买了平安福17保险?
谢邀!保险是一份保障,是风险转移的有效手段。买保险没有值不值,你认为他值,它就值。认为他不值,它什么都不是。保险当你亏的时候已经赚回来了,赚了什么,赚了健康的身体。当你赚的时候已经亏大了,亏了什么,亏了健康的身体。
首先,要问自己的需求是什么?保险是不是能解决我们的需求?这款产品纯属于保障型产品。那么,你是不是打算购买保障型的产品,还是理财型产品呢?犹豫期可以全额退保,过了犹豫期,只能退保单的现金价值,也就一点点,损失很大。
买保险就是买份安心,买份保障,如果想去赚钱,建议不要购买保险!
买平安福的都是哪些人?
感谢官方邀请。
本不想回答这种具有争议性的问题,但来都来了,就简单说两句吧。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具有争议性的问题?你提问:某某产品怎么样?我如果是这家公司的业务员,我会耐心回答。
如果你问:买了某某产品的,都是哪些人?作为该公司的业务员,就会很疑惑:这是什么狗屁问题啊。买这个产品不是很正常的事吗?问得跟人家做了错事似的。你TM到底想问什么?
所以据我观察,这就是一个引战贴,不是为了寻求答案,而是为了寻找刺激。这问题本身就会让人心里不舒服,回复的观点难免就会充斥着不耐烦的情绪和各种对弈。也许这就是提问者想要的?
在讨论这种行为之前,先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的答案:
买了平安福的都是哪些人?
1、希望家人平安的人,对品牌意识非常看重的人我一直认为太平洋的广告最接近保险本质:闲时注入一滴水,难时拥有太平洋。但平安的广告文案也不差的:买保险就是买平安。
在我没入司保险行业之前,我只听说过平安。如果那个时候你让我买一份保险,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平安。光这名字就充满了喜庆。
而且平安的实力也在那放着,说它是中国保险界的老大,应该没人有实力站出来反对。网点布局、保费规模、从业人员数量、知名度... ...莫愁前路无客户,天下谁人不识君。
所以,知道平安的实力,对平安大名如雷贯耳的客户不在少数。也许他们不懂特别多的保险知识,不懂得科学投保的顺序,但是他们买保险的目的,就是买平安,就是想买他们心中‘大公司’的产品,图个安心。
2、有点儿懒,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性价比的人这个世界就是为了懒人服务的。人性当中有那么一条就叫惰性,能简便一点的,干嘛非要费那个劲?
无论是平安福还是大小福星,都讲究个拼装,就像搭积木那样。这样设计的好处就是可以为客户提供一揽子的解决方案,你看,买一份保险,带这么多的责任,几乎全面了。
如果你跳出来说这样不够性价比,如果单买某款产品能省不少钱。我劝你先停停,你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你是懂保险的从业者,你买东西追求性价比,但不要把自己的思维套在别人身上,然后指责别人不对。
就好比我在饭店吃了一盘菜,100块钱。有人跳出来说,你傻啊,把这菜退了,自己买土豆、蘑菇、青菜、酱油、盐、醋、油,自己炒出来的成本才30。既然我点了这盘菜,就说明我消费得起,我之所以在外面点餐,就是因为不想自己做饭?懂了吗?
3、被百万平安业务员服务着的客户群体以目前的形式来看,客户是否作出购买决定,直接取决于周围有没有人给自己宣传保险。如果没有保险从业者的话,很多人是不会主动开启风险意识甚至买保险的。这一切都是业务员持续追踪的结果。
平安业务员的基数最大,是所有保险公司里从业人数最多的。平安福和大小福星售出这么多份,自然有它的道理。
这些买了平安福的人,都是平安从业人员维护和经营的结果。这太正常不过了。你追踪和服务客户半年,客户在你手里签单了,你会吃惊吗?肯定不会对吧,这简直就是必然。
所以,买了平安福的都是正常人,没有什么与其他人不同,都是希望家人平安,都是希望有份对抗风险的保障而己。
最后,我想讨论一下这种有恶意针对《平安福》或其他产品的行为。近年来平安产品的名声是众所周知的,活生生被同行给抹臭了。注意是同行,而不是客户啊。
每天,对,我没用错词,是每天。每天都有保险自媒体在抨击平安,在骂平安的产品是垃圾,然后一群同业在下面附和。真是看得人胆战心惊。
其中不乏有这样的观点:平安福性价比不高,买了平安福的人是傻*,是脑子进水了。这种观点让我哭笑不得,想到了一个笑话,把笑话发给大家开心一下。
两口子非常节俭,晚上躺在床上聊天。媳妇刷着手机问老公:老公,你说那些买名牌包包的人是不是脑子有病?一个包几万块钱?敢情这包是金子做的?真是有钱花不完烧的。老公回答他:那算什么,你看这个败家的富二代,几千万买个跑车,没开几天就撞烂了。我要是那个富二代,买10个昌河车,染上不同的颜色,想开哪个开哪个,多便宜,多实惠。这个笑话好笑的点在哪?用自己的思维去衡量别人,认为别人和自己不一样就是错的。也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平安福这款产品一直以来都是树大招风的产品,自上市以来就倍受争议。现在大小福星上市了,也被同业贬的一文不值。这不是平安的悲哀,这是保险行业的悲哀。
行业为了促进发展,增强创新,有竞争是常态,竞争的结果,是消费者受益。但是为了竞争,贬低同行、谩骂同业、甚至把别家产品喷的一文不值,就不是健康的竞争。
从业5年,做保险自媒体也有4年了,从来没有见过别的行业的自媒体骂其他公司的产品的,还骂的这么理直气壮,甚至有不同的声音出现,都会被认为是五毛党或脑残。
长此以往,即使没有了平安福、大小福星,还会有其他产品被挂上行业领袖内定的‘耻辱柱’,差评纷纷往上面招呼,反正觉得哪个产品垃圾,它就应该被骂,它就该死。
这种风向一旦形成,是对销售环境的一种破坏。试想一下,你家的产品被同行列为最差,动不动就被骂垃圾,他们甚至也这么告诉客户,这是一款垃圾产品。你对同行的印象能好吗?你对他们的产品评价能好吗?有了达成共识的立场,对立就产生了,就难免出现大小程度的冲突。
平安福垃不垃圾,只是个人的观点而己,或者连自己的观点都不是,从哪篇文章看到在攻击这个产品了,然后跟风一起攻击。甚至讲不出个优缺点来的,也在跟着攻击。
每次看到这样的事儿,我都觉得特别心痛。这到底是怎么了?保险从业者看似销售保险,其实是在做市场教育,帮助开启国民的风险意识,让他们拥有保障。发展了几十年,发展成了这副吃相难看的D样?
保险自媒体,应该以科普保险知识、宣传保险理念、树立保险行业正面形象为己任,既然是行业的发声领袖,应该带着大家传播正能量、有价值的内容,而不是带头去诋毁和谩骂不是吗?
《平安福》怎么了?《大小福星》怎么了?是平安的产品没备案,还是出现了事故不理赔?损人也要损到点上吧。就怕损完这些产品,再带出一句促成话术:来,看看我们公司的产品多好,交多少钱保多少,快点在我手里办理一份吧。
也许,保险业现在最缺少的,不是骂《平安福》的人,而是有宽容心的人。缺少的不是会来事的人,而是会做人的人。
最后声明:非平安保险公司员工、没收平安公司的钱,只是对现存的现状有些看不惯而己。
我是保险狼,致力于让保险更简单、更实用、更有趣。欢迎大家在文章底部发表不同的观点。也许你的说法我不赞同,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