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qq群,为什么经常会被拉入一些天天推荐股票炒股的群呢?
当我几年前搬到现在的小区居住时,认识了一户邻居,男的上班经常出差,女的在家接送两个孩子上学。后来熟了得知女邻居在家炒股,还加了几个炒股的扣扣群,时不时跟我讲一番老师多么多么厉害。
几年过去了,女邻居透支信用卡,负债累累,四处借钱,几乎借遍了小区所有认识以及哪怕只见过一面的人。
是的,她太相信所谓的炒股高手了,不但跟着炒股,还跟着炒期货,一步步背负上了巨债,开始每个月都要靠借钱度日。
这就是炒股群的作用了,虽然不能帮助人脱贫,但是可以帮助人破财。拉入炒股推荐股票的群,无非有如下原因:
1、推荐股票,为机构或者私募当接盘侠,方便机构平安脱身;
2、推销炒股软件;
3、收取服务费;
4、诱导投资各种平台,轻松收割财富;
5、骗取银行存款,通过钓鱼链接或者木马窃取帐号密码;
总而言之,这种的群基本没有好东西,每个都可以拉出去枪毙五分钟。
不仅仅扣扣群泛滥,如今微信群更加普遍,新闻中还报道了一个案例,50个人的群,里面只有一位受害者,剩下的居然都是骗子。骗子们有剧本,分工明确,表演走心,简直个个都是影帝。
假如这些人真的擅长炒股的话,投入100万元,只要抓住十个涨停板,就能轻松变成270万元。如果一年能有20次10%以上收益,100万元就能变成730万元。
如果这些人真有这种能耐,还有必要辛辛苦苦去建群吗?自己卖房炒股岂不更靠谱!
天上不会掉馅饼,但是会经常掉陷阱,不要轻信各种股神或者大师,那往往是破财的开始。
走进科学节目有多雷人?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走进科学》最初真的是科普节目,开办于1998年,每期都找一群学者严肃讨论科学问题。
可惜他们太专业了,讨论的问题不要说观众,就连摄制组都听不懂。
光是专业词语就是一堆堆的,听得人脑子疼。
况且专家们还自认为说话通俗,结果搞成了催眠节目。
据说有失眠问题的人本来一夜睡不着,只要看了当时的《走进科学》最多半小时就睡着了,因为太枯燥乏味了。
在之前,《走进科学》这么搞倒也没什么,关键2003年央视搞了末尾淘汰制。
碰巧《走进科学》那段时间收视率极低,据说几乎接近于0了,百分之百要被淘汰。
当时给出最后通牒,如果2004年《走进科学》还是这种收视率,直接节目被砍掉。
逼到这步了,《走进科学》只能改变模式,而新的模式一言概之,逗你玩。
大家应该都看过一些虎头蛇尾的小说、网文甚至电影电视剧。
也就是故事一开始,用各种特别有吸引力的情节打动你,让你对这个故事极其好奇,忍不住的也要看下去。有时候这种吸引力一直维持到故事快要结束。但这还不够,中间一段一定要用名侦探柯南的模式,一个谜题接着一个谜题去探讨。
不过,人家柯南会有一个合理的结论,《走进科学》则没办法有。最后因为实在编不下去了,就用一个让人极端无语的结果结束这个故事。
而《走进科学》相比这些网文,还有个最大的缺点,它可是官媒的科普节目。
也就是说,无论开头和中间怎么编,最终都必须给一个科学的解释作为结束。
关键有些事情,压根就没有科学解释,因为谁也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
最终,就出现了接近于大忽悠的《走进科学》,或者说逗你玩,把你当作傻子来逗。
萨沙举几个例子:
第一,自己长毛的鼓。
一开始渲染的极其神秘,一面使用了多年的牛皮鼓,突然长出了牛毛。
当地老百姓又惊又怕,猜测是不是牛皮的牛成精了,或者干脆是鼓成精了。
节目组开始采访各票人,从民间搞到大学,从大学搞到中央,找了很多牛逼的专家、学者甚至权威。
折腾来折腾去,实在找不出原因,又不能归为灵异,直接得出脑残答案:赃人家做鼓的人不专业,毛没有刮干净,当初牛毛没刮干净。
第二,峨眉山古寺的落叶
大体是说在峨眉山上有个古寺,明明就在森林中,却自从建成以后屋顶就从没有一片落叶。
当然推测为什么神奇的力量,将无数落叶移开。
结果用网上段子描述就是:这么个事儿,经过漫长,深沉,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采访了寺中实习的和尚,游客,保安,居士,文物管理局局长,以及他的姑妈的二姐的堂妹的邻居家的一条狗,最后得出结论——是风吹走的。
第三,鬼魂控制的电灯
有一对老夫妻家里,电灯经常莫名其妙的亮,然后再关掉。开始还是偶尔亮,后来就经常亮,而且毫无规律,根本不受任何人控制。
老人想起来,这块宅基地是从大伯那边强行搞来的,大伯因此气病了,后来一命呜呼。
老人认为是大伯的鬼魂控制电灯,估计来折腾他们。
由于受惊吓过度,老人即便拉掉电闸过起了点蜡烛的原始生活,最终还是被吓病了,卧床不起。
结果也是找了牛逼的大学,搞不定。找什么神婆,说屋子下面是坟地,跳了大神也无用。
也是折腾了无数花样,结果大家猜猜怎么回事:检修电路发现,是老人家电灯开馆的螺丝松掉了,导致接触不良,随便紧紧螺丝就一切搞定。
萨沙要说的是两个字:看图!
第四,文盲突然写出文章。
一个文盲哥们,本来大字不识几个,看了什么电视节目以后突然写下了数百字的文章,写的还非常出色。
周围人都惊呆了,认为这兄弟是被什么文曲星附体了之类。
或者是前世是什么秀才,突然觉醒了前世的记忆。
然后,经过漫长,深沉,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得出结论:这哥们不是文盲,他每天晚上都有记日记的习惯。
第五,白萝卜种子长出了红萝卜。
某个农民大哥春天播种了很多白萝卜种子,没想到秋天收获时候全部变成了红萝卜。
人家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事真是千古奇遇,顿时震惊当地。
于是经过无数官方、民间、野路子专家的分析,调查了水文、土壤、地质、空气、气候甚至种植技术,终于得出了结论:这哥们当时种错种子了,用的就是红萝卜的种子。
萨沙一口鲜血喷到显示器上。
第六,天降神冰
说的是河北某农村突然出现怪事,天上掉下来两块直径半米的冰。
当时晴空万里,艳阳高照,肯定不是冰雹。
老农们都害怕了,说是天降神冰,可能最近村里要出事,吓得日夜颤抖。
村里高中生有文化,认为可能是天外的陨石。
但陨石怎么会是这样子?
大家请来了当地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长者仔细看过之后,带着思索的表情表示:“这是无根水,要是每天吃一口,可以治疗百病。”
于是胆子大的村民,就舔了一口,说是味道还不错,有咸味。
村里将两个冰球当作宝贝,恨不得当作人参果,人人都吃一口长命百岁。
于是有经过一大群专家,包括北京天文馆反复研究,做出了结论:这是飞机上乘客的排泄物,经过处理会成为冰块,并呈现蓝色。
我草,希望大家不是在吃饭时候看这节目。
第七,变异的熊猫
这集也很牛逼。
大体说有人发现了一种动物,外表很像熊猫,但不是熊猫。
专家怀疑是熊猫生长期间出现了突变,这是一种奇妙的生物,可能是超级熊猫。或者是某种熊猫同什么古怪生物交配后,产下的后代。
气氛烘托的相当厉害,勾着你向后看。
经过漫长,深沉,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得出结论:这是一个小子无聊,将自家的松狮犬染成黑白色!
由此《走近科学》一炮而红,一度收视率成为央视同类节目的领头羊。
看看这一段:作家郑军曾描述《走近科学》的火爆程度,北方浴池的习俗,是在里面喝茶、打牌、吆五喝六,有次我走进一家浴室,里面却出奇地安静,仔细一瞧,原来大家正目不转睛 地看《走近科学》。主持人张腾岳表示“以前我家邻居都不知道我是央视的主持人,现在外面买个菜,卖菜大爷都找我要签名。”
其实大家如果把《走近科学》当作娱乐片来看,感觉就会完全不同了。
期货外汇赚钱可以多快?
期货市场厮杀多年,谈谈自身的经历。
从收益率来讲,最快的是三天一倍。资金来讲是一个开盘跳开盈利60万2017年的时候。然而,想要在市场获得利润并不是这样计算的,这两次快速盈利的资金,后来都全部还给了市场。
再说两个我遇见的有趣的例子。当年在深圳工作期间,在一个QQ期货交流群里,夜盘也是有品种高开,群内一老兄盈利近40万,当时群内发了个8800元均摊100个红包。赚钱嘛,都开心,特别是这种暴富。
还有一次就是回上海以后,听身边一朋友讲的他的朋友,肯定是个真实的故事。6万到40万一个半月时间,盈利加仓恰逢波段行情。两个品种完美契合,接近完美的节奏,在市场多年终于翻身了。去年19年有联系,30万翻倍。生活稳定了,在期货行业赚的不算快,但是,绝对属于个人意志坚定所促成的稳定。
在这个行业不在乎会你知道多少,只在乎你能否把自己知道的部分运用到极致。
感谢阅读、感谢关注。
炒外汇的平台是骗人的吗?
这些平台属于大部分是骗人的,很多涉及对赌交易,在国内目前最安全的外汇交易还是通过银行,不过没有杠杆,手续费也相对比较贵。
炒外汇并不是一个新鲜的交易模式,最早在1992~1993年,国内刚刚开始开放股票和期货联系的时候,有些香港外汇经销商就开始在国内开展业务,因为很多人对外汇不了解,加上国家没有相关的监管,导致很多人血本无归,此后监管部门取消了外汇保证金交易。到现在也没有确定开放,前几年打击过一波,之前杠杆有500倍的,还有1000倍的,有些平台杠杆还可以自己设置,后面打击过一次,杠杆降到100倍以内。
主要有以下几个风险:
第一,很多平台涉及对赌交易,外汇交易都需要通过银行跨过结算,而这个成本实际是不低,因为国内没有监管,很多平台根本就没有把订单跟银行结算,只是一个平台的订单,平台可以通过很多手段让订单亏损。2017年号称全球最大的外汇交易平台-福汇,就因为对赌交易被永久逐出美国市场,而福汇最大的业务是在中国,没有监管,很多平台乱来,血本无归不少。
第二,有些平台说拿到英国监管(FCA),澳洲监管(ASIC),日本监管(FSA)美国监管(CFTC)等等,其实很多是在当地租个办公室,办个交易席位,但是保证金却没有进入监管账户,我们的资金实际就不受任何监管。
第三,有很多平台借着招交易员的名字行骗,要做交易员,必须得先证明自己,就得先出点一部分资金,公司再配资大部分进行交易,这种前几年太多了,这也是他们的常用推广方式之一。
第四,还有用传销模式发展的,层层代理,层层分佣,会说身材有投资的朋友可以让他们做外汇,他交易你就有佣金,他还可以发展下线,下线联系他也有佣金拿,这就是一个生意了,这样的也不少,这种危害更大。
现在国内还没有开放外汇保证金交易,大多数平台是不受监管的,如果想做外汇交易,最好在银行直接开通就行,只是没有杠杆,手续费贵点。做任何投资,安全第一。
方守汇官网?
方守汇是一位计算机科学家和人工智能专家,目前任职于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系。他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领域有着非常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目前,他没有个人官网,但我们可以通过香港科技大学的官方网站,查询他的相关信息和研究成果。以下是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系的官方网站:
https://abccse.ust.hk/
在该网站上可以找到方守汇的个人资料、研究方向和成就,同时还可以查询其他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