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薪酬改革:员工工资这块大蛋糕,谁吃得饱?
各位看官老爷好,我是你们的小编小胖,最近看到一篇讨论央企薪酬改革的文章,立马来了兴趣,咱今儿就来好好唠唠这个话题。
啥叫央企薪酬改革?
简单来说,就是国家出手了,要给央企员工的工资发放方式开开小灶。以前央企发工资,基本都是死工资,不管你干得多卖力,工资就那么点。这次改革呢,就是要让工资和员工的贡献挂钩,多劳多得,听起来就很带劲儿啊!
改革前,员工收入咋算的?
以前央企员工的工资,主要看四样东西:
职务:级别越高,工资越高,这倒也说得过去。
学历:大学本科比大专多拿钱,硕士比本科又多拿,这也能理解。
职称:工程师比技术员工资高,高级工程师比工程师工资又高,这个也合理。
工龄:干得时间越长,工资也越多,这是对老员工的尊重。
这四大件一看,好像挺公平的。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不少员工表示,收入跟自己的贡献不挂钩,企业分配跟经济效益也不挂钩,干多干少一个样,那谁还愿意卖命啊?
改革后,工资怎么算?
这次改革最大的变化就是,工资和员工的贡献挂钩了。具体怎么挂钩,各个央企的规定可能不一样,但基本思路都是:
绩效工资:根据员工的绩效表现,发放绩效工资。干得多、干得好,绩效工资就高;干得少、干得差,绩效工资就少。
浮动工资:根据企业的经济效益,发放浮动工资。企业效益好,浮动工资就多;企业效益差,浮动工资就少。
这样一来,员工的工资就和自己的贡献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挂钩了,多劳多得,能者多得,更有动力去干活儿了。
改革后的工资结构
央企薪酬改革后,工资结构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工资类型 | 构成 |
---|---|
基本工资 | 按照职务、职称、工龄等因素确定 |
绩效工资 | 根据绩效表现发放 |
浮动工资 | 根据企业的经济效益发放 |
其他福利 | 比如津贴、补贴、保险等 |
举例说明
假设某央企实行绩效工资和浮动工资制。小明作为一名工程师,基本工资为5000元。
绩效工资:小明今年绩效考核为优秀,绩效工资系数为1.2,则其绩效工资为5000 1.2 = 6000元。
浮动工资:假设该央企今年经济效益较好,浮动工资系数为1.1,则小明的浮动工资为5000 1.1 = 5500元。
这样算下来,小明的总工资为:5000(基本工资)+ 6000(绩效工资)+ 5500(浮动工资)= 16500元。
改革后工资有多少变化?
央企薪酬改革后,员工的工资变化情况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工资涨幅较大,有些人可能涨幅较小,甚至还有人可能会降薪。
据一些央企员工反映,改革后,绩效工资和浮动工资的比例有所提高,工资结构更加合理,也更有激励性。不过,也有部分员工表示,自己的工资并没有明显变化,甚至还有所下降。
各位看官老爷,你们对央企薪酬改革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们的观点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