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歌案件来龙去脉,你对友情有什么新的看法?
刘鑫事件对社会影响是十分恶劣的。
首先江歌并不是刘鑫杀的但却因刘鑫而死,如刘鑫不投靠江歌,江歌不收留刘鑫则不令造成江歌的死亡,但刘鑫最终却因想脱罪,把江歌的死由替朋友挡刀变为仇视情杀,利己主义让人厌恶。但网友翻看江歌微博证明歌性取向正常
再看江母一直怀疑刘鑫锁门,刘鑫一直说没锁,结果警察录音打脸,针对录音还狡辩。
对一个刚失独的母亲,还是因为她而死的人的母亲表现出严重的不尊重,首先是危协不作证,二买水军攻击,三发信息直接开骂,四谎称与其女儿为不清白关系刺激其母。网上现也有言论防火、防盗、防闺密,刘鑫恶劣榜样影响深远。
网曝江母粉围堵刘鑫爷爷奶奶家?
祸不及家人,刘鑫自己犯下的错,不能让他的家人来负责,尤其还是老人的她的爷爷奶奶。
不管我们对刘鑫有多么大的怨恨,也应该理智的看待问题,刘鑫的无责任无担当以及造成的后果应该由她一个人来承担,法律也好道德也罢,相信最终刘鑫都会受到她应该得到的惩罚。
但围堵刘鑫爷爷奶奶挂牌驱赶就是过激行为了,甚至触动法律了,我相信这不是死去的江歌以及江歌母亲想看到的。
喜欢就点个赞加个关注谢谢!
你支持刘鑫起诉江歌妈妈江秋莲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吗?
不支持!
江歌的妈妈江秋莲根本就构不成侵犯刘鑫个人信息罪。
江歌为了救好友刘鑫,而被刘鑫的朋友陈世峰杀死,江歌的母亲为了查清真相,追究凶手陈世峰的刑事责任和追究刘鑫的民事赔偿责任。她完全可以合法的获取刘鑫的个人信息。
根据刑法的规定: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以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有关单位存有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且情节严重的行为。
而江歌的母亲不需要用非法的手段就可以查询到刘鑫的个人信息。并且她并没有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而是自己使用。所以她构不成本罪的规定要件。
江歌的母亲的情况就够惨了,失去了女儿,失去了唯一的生活依靠,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可谓生无可恋。
刘鑫如果在这个时候再起诉江歌的母亲侵犯其个人信息罪,天哪!那还叫江歌的母亲活不活啊?
江歌的母亲又该怎么办呢?
陈世峰称刘鑫把江歌推出去?
作为一个心理学人对于这个案件也是比较关注的,刚开始的时候大家群情激愤千夫所指,纷纷表示对于手段残忍连砍10刀杀害江歌的真正犯罪嫌疑人陈世峰判处死刑,随着案件细节的逐步披露,声讨刘鑫的冷漠与不道义之声又起,于是一窝蜂的骂刘鑫。整个案件一直被情绪左右,情绪会时刻纠缠交织于事于爱于感受上,这种情绪的干扰使原本简单的事物变得复杂起来扑朔迷离起来,逐渐模糊了事件的本来面目。
对于这个案件的解读我们慢慢将主观情绪从事件中剥离出来,从心理角度为三个当事人做个心理侧写:刘鑫的心理侧写整个事件中刘鑫的逻辑异于常人,江歌被害时,“虽然你挨刀因我而起,但是我不给你开门”;江歌母亲要求对话,“虽然江歌的死与我有关,但我不要见你”;江歌母亲公布了刘鑫身份证号,“虽然我一再伤害了你,但是你要遵纪守法”……所有异于常人的逻辑背后,是一个处于自恋世界的人,要求整个世界为自己服务。一个情感淡漠的自恋者,她割破手指将是世界头号大事,而他人生命的逝去无足轻重,出于这样的人格,所以说如果他递了一把刀给江歌借刀杀人,也不是说没有可能。
事件之后刘鑫说之所以不回复江母是因为自己抑郁了,但是,抑郁状态中,人的攻击性是指向自己的,自责、负疚,刘鑫威胁不出庭做证人,攻击性指向他人,说明她并非处于抑郁到难以支持社会功能的地步。
刘鑫原生家庭分析从小在父母的百般呵护中长大,使刘鑫看起来就很柔弱,也很乖,内心也极度喜欢依赖,在家依赖父母,并听父母的话,在学校依赖同学和听同学话,和男朋友相处依赖男朋友并听男朋友的话。这样刘鑫就有普通人所说的弱者心态,我弱我合理,我依赖我合理,而且这种依赖她会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如果容易依赖别人,就很容易被别人控制,在家被父母控制,在学校被同学控制,和男朋友在一起,听男朋友话和被男朋友控制。在陈了凡老师的《了凡心疗愈》里提到,当沉溺在男女关系里,而那并不是爱。而由此所做的决定,会让我们更深入我们的头脑幻想的世界,久而久之就会加重我们的小我意识,那么带来的痛苦感就会更加强烈,在两性关系中我们表现出来的依赖感就会更加强烈!对于彼此带来的伤害也就更大!
你无法爱一个你在任何方面依赖他的人,你将会恨他,因为他是你依赖的泉源,没有他,你就不能够快乐,他握有钥匙,而那个握有你快乐钥匙的人是你的狱吏,所以爱人会吵架,因为他们认为对方握有钥匙,而能够使他们快乐或不快乐。所以这样的人很容易被男生俘获芳心进而依赖,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样的人由于比较依赖,极由被别人控制,同时,极容易形成斯德哥摩尔综合症。
所以跟陈世峰相处不能算正常的恋情,是一种不正当畸形的相互依赖的关系,特别是在异国他乡,这种关系会被加倍放大,相信大家看过电影《苔藓》,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下,人的自然的情感会被现实的依赖感替代,但是内心深处又会抗拒,这也是陈世峰跟刘鑫为什么产生矛盾的原因,刘鑫既想摆脱陈世峰又依赖他,如果没有江歌参与,他们最后还会在一起,除非周边环境改变,否则就会一直维持这样的状态!
陈世峰的心理侧写陈世峰情绪管控有障碍,他就读过的华侨大学在声明中指出,陈世峰在校期间曾殴打同学(据网友指出,是殴打女朋友),后被要求当面道歉。打女朋友是情绪管理能力低下的表现。也就是低情商的表现。往往这种人很偏激极端控制欲极强。
事件要从刘鑫与陈世峰交往开始:因为经常在一起,陈世峰与刘鑫开始恋爱,并在东京都板桥区的一个公寓里同居。但是同居没几个月,两个人出现矛盾,并不断激化。今年8月,刘鑫搬离了同居的公寓楼,与陈世峰分手,刘鑫和陈世峰分手后,陈世峰显然是不甘罢休,采取了恐吓、胁迫和跟踪的手段,不断地骚扰刘鑫。
陈世峰原生家庭分析网络上关于陈世峰的信息很少,也很有限,关于陈世峰家庭的信息也几乎没有什么披露。陈世峰父亲也只是在庭审开庭后向法庭提交了一份陈情书,而且也没有引起舆论的关注。无论最终庭审所揭示的案件真相到底如何,嫌疑人陈世峰都将受到法律的相应制裁,这点应该没有疑问。但陈世峰到底有多坏,以及为什么坏,起码没有办法从业已披露的他的人格、家庭背景中找到足够的线索来做判断。
有人把陈世峰比作是马加爵,虽然两者都是激情杀人,但是两者有本质的不同,陈世峰是具有反社会人格特质,反社会人格的典型表现是“毫不关心别人,难以控制自己的冲动,情绪化,对挫折缺乏承受力,漠视基本社会道德规范和价值观”。这些在陈世峰身上都一一印证,但在有的时候,表现出来八面玲珑很擅长处理人际关系,给人一种高情商的错觉,对于陈世峰殴打前女友一事,是女孩骂陈世峰“屌丝”,刺激了他,所以他骨子里是极度自卑的。
在本人常年诊疗中发现出现这种情况的小孩一般家庭父母一方都是很强势的,要强的反面是很自卑。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认为:在任何一种凌驾于他人之上的举止背后,都有一种亟需隐藏的自卑感存在。潜意识的负向情绪的积压,这种小孩在孩童时期一般都比较乖巧,很听话,在成长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叛逆期,也就是说不会挑战父母的权威,但是潜意识的对抗一直都在,等到长大成人有了自主能力,就会出现反社会人格特征!在试图出人头地的同时枉顾一切社会价值观,一旦有人挑战他那深入骨髓的自卑感,他就恶魔附身!
江歌心理侧写跟原生家庭分析侠肝义胆为朋友两肋插刀女汉子,这可能是大家对于江歌的印象,对这母女俩做了侧写:母亲江秋莲存在心理创伤,一种可能是成长中的创伤,要么她的原生家庭母弱父强,让她从小誓言一定要自强,远超男人,其实我们在身边也经常见到这样的女汉子,导致这样原因要么是从小被关爱不够,要么是受过欺侮,要么是人生有重大挫折导致性格剧变,如变得非常强势;一种可能是婚姻中的创伤,婚姻中的创伤也有几种可能性,一是家暴,二是过份自强,不会柔软,导致夫妻感情破裂,所以她下意识告诫自己男人不可靠,这样的限制性信念是会通过潜意识传递给下一代的。
江母带着自己的创伤结痂前后,暗暗用尽全力抚养女儿江歌,这么多年并未再婚,那么,几乎就是把全部精力用女儿用在身上,同时,教育方法估计都是告诉江歌要自强,要靠自己,要有同情心,从而让江歌从小个性就会比较要强。客观来说,江母是一个道德感很强的人,也就是有着善良的本质,我相信,这也是江歌从她妈妈身上获得的宝贵品质,善良是优良品质,但过度有时会适得其反。太过用力,有时未必是好事。江母由于现实的存在,在对孩子的教育里缺乏亲密关系的言传身教,导致江歌性本能应该是一直被压抑的,且性罪恶感的强度非常高,对男女关系认知度不够,甚至有点在亲密关系方面表现得有些幼稚,对男性有偏见和仇视,如果极端点表现出来的就是偏执型人格障碍。
当然我这里说的不是单单指对陈世峰的偏见和仇视,陈世峰的偏执行为当然可以让江歌愤怒,但江歌在潜意识里应该有两种观念在冲突,一个是性本能,一个是对男性的偏见和仇视,这个很有可能扭曲和变异,甚至加上江歌母亲的经历以及有问题的亲密关系的言传身教,就会开始在处理男女问题上变得同样有些偏执。
大错已经铸成,如果能够像是电影《蝴蝶效应》那样时光倒流,江歌手里没有刀呢?也许不会造成这样的惨案,这其实就跟火药的配比一样,硝石硫磺木炭的成分恰如其分,在正常的状态下,只不过是一堆黑色的粉末,但是一点火星就爆发了,根本没有办法阻止!让我们为逝者默哀!
如何评价江秋莲?
2016年11月3日凌晨,中国女留学生江歌在其租住的公寓中遇害,案发于日本东京中野区。
据日本警方公布,江歌头部遭利刃砍伤,伤口长达10厘米,案发15分钟前,江歌还曾报警称公寓外有可疑人物。但当警方赶到公寓时,看到的却是倒在血泊中的江歌,江歌被送往医院不久后伤重不治而亡。
江秋莲,正是死者江歌的母亲。一个女儿客死异乡,之后走上为女儿讨要公道之路的母亲,一个既要面对丧女之痛,还要面对一些恶意辱骂、诽谤、侮辱言论的母亲。
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死者江歌被害之时年仅24岁,而在案发现场,除了行凶者陈世峰,还有一个人,陈世峰的前女友刘鑫。江歌生前和刘鑫相识,并且成为朋友,之后因为刘鑫和陈世峰感情出现问题,二人分手,刘鑫搬到江歌处。
2016年11月3日凌晨,陈世峰来到江歌住处找刘鑫,随后和江歌发生争执。之后陈世峰用到将江歌砍伤,在江歌受伤之后,她曾想要回到房间,但是房门被关,无法进入。
由于没有得到及时救治,江歌随后死亡。
2017年12月20日下午3点,江歌被杀一案,在日本东京地方裁判所当庭宣判,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和恐吓罪判处被告人陈世峰有期徒刑20年。
2017年12月22日,陈世峰提交控诉状, 29日陈世峰撤诉,上诉期限是1月4日,东京地方法院1月5号正式公布陈世峰撤诉消息。此案就此结束,陈世峰被执行20年刑期。
因为案发地在日本,按照有关规定,应当按照日本当地的法律进行审判,对于审判结果,江秋莲虽心有不甘(曾诉求判处陈世峰死刑),也表示尊重法院的判决。
按道理说,逝者已去,犯罪分子也得到了法律的制裁,这事应该告一段落才对。但是由江歌案延伸出来的其他事情,却远远没有结束。
江秋莲和刘鑫之间的“对骂”刘鑫作为江歌案的亲历者,也是事件的“导火索”。据查,陈世峰当天本来是找刘鑫想要复合的,但是被刘鑫拒绝,并且得到“好友”江歌的支持。
在冲突爆发后,刘鑫看到陈世峰的行凶行为,十分害怕,就躲到了房间内不敢出来,甚至在江歌受伤严重敲门想要返回房间之时,她也没有开门。
抛开前因后果,单独设定这个场景的话,刘鑫的行为本也无可厚非,虽然事情因自己而起,但是面对穷凶极恶的陈世峰,躲起来也是人之常情。你很难用法律层面的东西去指责刘鑫,最多曾道德层面上对其谴责。
至于有消息说陈世峰杀害江歌的凶器是刘鑫递给他的,门是刘鑫故意锁上的,这些都无法考证,也没有确切的证据可以证明。
不过作为死者江歌的母亲江秋莲,她认为自己的女儿是替刘鑫挡下了无妄之灾,要不是江歌在的话,可能死的人就是刘鑫。在她的思想中,她认为江歌之死,刘鑫也有责任:事情因她而起,以及可能存在的“递凶器,锁门不让江歌进屋”等等。
江秋莲有这样的想法很正常,而此后刘鑫的做法就让人震惊不已了。她开始和江秋莲在网上隔空对骂,甚至用了不少揭人伤疤的词汇。
因为江秋莲去日本打官司的钱大部分来自于网络众筹以及社会捐款,这让刘鑫给江秋莲冠上了“吃血混沌”的称号,意思就是江秋莲借着女儿之死在网上大肆敛财,诸如此类。
而刘鑫也借了“东风”,在微博认证“前留日学生刑案当事人”,并借此收获三十多万粉丝,甚至还收获了不少打赏。这让江秋莲非常愤怒,在她看来,自己女儿因刘鑫而死,甚至在女儿死后刘鑫还要借女儿之名来博眼球,于是她选择了法律武器。
之后,顺理成章的,刘鑫的微博被封了。
她们之间的矛盾和碰撞也愈发激烈。
另外一个入狱的键盘侠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另外一个人谭斌。
2018年9月24日至10月30日以及2019年3月12日至3月15日,谭斌通过微博账号“Posh-Bin”,先后发布17篇微博短文(浏览数为43700余次),连续辱骂江秋莲,称江秋莲为社会毒瘤、人渣等。
上海普陀法院对谭斌以侮辱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以诽谤罪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
我实际上没搞明白,这个谭斌发那些带有明显主观情绪的东西究竟是为了什么?因为他跟江秋莲也好,跟刘鑫或者江歌也好,都不认识,难道他也想借此出名?
他的攻击对象就是江秋莲,实际上内容也差不多,用漫画和文字的方式,屡次说江秋莲借女儿之死刻意募捐,达到个人不可告人的目的。所有的内容都极尽讽刺挖苦,肆意挥洒着一个键盘侠的“快感”。
评论他人可以,但是很明显的脱离了客观情绪,把自己的主观色彩全部宣泄其中,这显然不合适,感觉他就是为了喷而喷。
随后江秋莲将谭斌告上法庭,而谭斌也因为自己的言论走进监狱。
江秋莲的确在网上发起了捐款,也公布了自己一些私人账号供人捐款,可这些行为并不违法,也的确收到了不少捐款。可这些捐款者都是出于自愿,本也无可厚非。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任何言论都不能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江秋莲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母亲如果不是因为江歌案,没有几个人会知道江秋莲,她也一定不会想以这样的方式“出名”。
她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母亲,跟天下无数个伟大的母亲一样:女本柔弱,为母则刚。如果江歌没有出事,她就会像普天下大多数母亲一样,看着自己的女儿学业有成,之后找个好工作,嫁个好人家。
突如其来的噩耗,让这些原本美好的愿望彻底破灭,为了给女儿讨公道,她忍受住丧女之痛,远赴日本,希望女儿沉冤昭雪。
还有一些网友质疑她利用大众“绑架”司法公正,因为她曾经发起请愿,让路人签名支持她的主张:判处陈世峰死刑。我认为这样的请愿没有什么好指责的,杀人偿命是天经地义之事,自己女儿冤死,想要杀人者偿命的想法,太正常不过了。
至于说她后来在网上和一些人对骂,甚至也骂的很难听,那是因为她被逼急了。
不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我们没有经历的事情,是无法体验当事人的心情的。我依然坚信江秋莲作为一个母亲,不会也不想借女儿之死“出名”、“敛财”。
当女儿已经去世,给她留下一世伤痛的时候,她更不愿别人来诋毁侮辱她(有人说她克死了自己女儿江歌、还有人说让她下去陪江歌),特别是有些人诋毁江歌(曾有人说江歌是同性恋、还有人说江歌插足刘鑫和陈世峰),这些言论不是伤口撒盐,是揭开伤疤之后再撒盐,能让江秋莲不愤怒吗?
江秋莲只是一个母亲,原本不是这样的,而是有些人把她逼成这样,让她变成刺猬一样,稍微遇到一点“危险”,就把自己的刺竖起来,保护自己。
只愿你我都不是制造“危险”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