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区块猫,如何领养360区块猫?
近期,各大互联网平台纷纷上线区块链宠物。360也不甘示弱,本来计划4月份上线。
现在3月份就已经可以领取了,当然其他功能还没有开放,大家对于区块链也是很火热,有的说是机遇,有的说是泡沫,但是不管如此,各大公司还是去做了,用户领养也是相当的火爆,我们一起来看看360区块猫是如何领养的。
首先下载360手机助手,点击活动页面的立即预约按钮,填写用户信息,提交区块猫预约领养登记,便可领养1代区块猫1只。每位用户(同一微信号、手机号、设备、IP地址视为同一用户),可通过预约方式,领养最多1只1代区块猫。每位用户,只能预约1次,重复预约无效。这些都是区块猫的详细规则,希望大家熟知。
既然分为第一代,那就会有第二代,第三代等等,通过繁殖得到,现在百度莱茨狗即将推出繁殖功能,小米的加密兔尚且还处萌芽当中,没有繁殖兔的消息,相信不久后小米应该会做相关的繁殖功能。
论颜值,感觉小米的加密兔长相略丑,360的区块猫做的也差不多,百度的莱茨狗算是长得精致的了,还是希望各大互联网公司开发更可爱的区块链宠物,真正像养一只宠物那样赋予感情,会更增强用户的粘性,现在出来一只新的区块链宠物,更多的是注册领取,后续就没有什么操作了,随着360区块猫的不断完善,其他平台也相互学习竞争,相信区块链宠物是新的风口而不是泡沫。
一些小区和单位禁止特斯拉入内?
特斯拉,大家都知道,这是一款十分火新能源电动汽车,这几年在中国市场销量不错,据报道,2020年特斯拉在中国电动车市场上占比就达21%,真可谓做的是风生水起。
可是,最近特斯拉频繁出事,今年4月份以来,特斯拉车“刹车失灵”就开始在国内发生多起,且至今也没有给大家一个结论。
特斯拉官方的冷漠激起了民愤,可以说危机已经开始。
堕着人们对过特斯事件的关注,不仅是刹车问题,有关车辆数据的隐私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人们认为,个人车辆数据的隐私和汽车质量一样重要,有时数据造成的后果可能会更大。
那么特斯拉的数据收集功能真的很强大吗?
特斯拉车上有不少摄像头,这些摄像头可以把车内驾驶员和乘客尽收系统,车外的摄像头可以360度,无死角对车周围的景物拍摄。这就是说特斯拉成为一辆各种数据,影象收集车,只要车动起来,那就是开一路,拍摄一路,收集一路。
有人好奇,这些收集的数据都去哪里啦?这么告诉你,所有收集的数都自动传到美国的数据分析中心了。你说可怕不可怕,不知不觉中,特斯拉车成了“间谍车”了,它日夜在中国大地上一刻不停地自动收集记录着所到各地的地形地貌特征、路段、单位、工厂、小区、设施、行人的视频信息,以及车内外人员的谈话内容。这些数据中会有涉及国家秘密和机密的内容。
明白了吧,特斯拉车载的信息系统是和在美国的服务器联在一起的,所以,可以通过远程遥控,来控制车上的所有摄像头,对所经过的它认为是感兴趣的单位,部门,设施进行拍摄,而且据说特斯拉还和美国军方有合作项目。这样一来,特斯拉车就成美国军方在我国的军事间谍了。
有消息说,截止目前,特斯拉已在我国收集了大约200亿公里的车载数据,这么大的数据量,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
因此,由于特斯拉电动汽车具有数据收集这种特殊功能,为了我国信息的安全,国内许多部门和单位是禁止特斯拉汽车入内,甚至有不少小区也是不允许特斯拉车进入的。
图片来自网络
什么是区块链技术?
自从2008年中本聪的比特币白皮书发表,至今区块链已经发展了近十年的时间。但在最近的加密数字货币大热潮中,许多人只知比特币、以太坊,却不了解区块链。
本文由齿轮易创原创,未经许可禁止一切形式的修改、转载。转载或寻求区块链技术开发支持,请私信联系齿轮易创。区块链定义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账本技术,是一种互联网数据库技术,其特点是去中心化、公开透明,让每个人均可参与数据库记录。说简单点,区块链就是一套“加密的分布式记账技术”。 “加密”是数学概念,“分布式”是网络概念、“记账技术”是金融概念。你不用背住这个所谓的“定义”。如果你理解了“中心式记账”,自然而然就会理解“分布式记账”了。
什么是去中心化“去中心化”与“中心化”是相对的。
中心化可以用一个例子解释,比如你在XX银行有5000块钱,这中行为在银行其实表现为一条数据,银行是用一个中心数据库来存储这个数据的,为了防止意外和灾害,它还建有备份的数据库来存放这个数据的副本,这种记账方式就是中心式记账,这就是中心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对这笔资金的所有操作,都需要通过XX银行做身份认证和修改授权,才能完成。如果中心(比如银行)出现问题 ,例如黑客攻击或者系统错误,导致记账数据被篡改或损坏,就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的危机甚至崩溃。 虽然这种可能性很小,但并不是完全不可能。
这种运作模式因为账本的唯一性,依赖的是中心的信用 。即银行的信用,如果这个“中心”的信用出现问题,比如银行擅自篡改数据,那么客户的权益也会受到侵害(例如已经发生了很多起的银行职员利用职权盗用储户资金的事件)。现在的办法是依靠严格的监管 。但所有的监管都不完美,都会存在漏洞,导致人为事故。监控和风险管控也带来了极高的维护成本。这些缺陷都推动了“去中心化”的出现以及应用。
去中心化是一种现象或结构,必须在拥有众多节点的系统中或在拥有众多个体的群中才能出现或存在。节点与节点之间的影响,会通过网络而形成非线性因果关系。这种开放式、扁平化、平等性的系统现象或结构,我们称之为去中心化。
在区块链中,去中心化得到了实现,而区块链试图解决的问题,就是在取消中介的前提下,交易双方或者多方还能相互信任的问题。
根据麦肯锡发布的区块链效用路线图,2017-2020年将会是区块链技术基础设施的成型阶段。当前世界各大投行、科技公司纷纷加快其在区块链的布局。
区块链三大特征区块链的核心思想是去中心化
在区块链系统中,任意节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均等的,所有的节点都有能力去用计算能力投票,从而保证了得到承认的结果是过半数节点公认的结果。即使遭受严重的黑客攻击,只要黑客控制的节点数不超过全球节点总数的一半,系统就依然能正常运行,数据也不会被篡改。
区块链最大的颠覆性在于信用的建立
理论上说,区块链技术可以让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不再有存在价值。《经济学人》对区块链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简单地说,它是“一台创造信任的机器”。区块链让人们在互不信任并没有中立中央机构的情况下,能够做到互相协作。打击假币和金融诈骗未来都不需要了。
区块链的集体维护可以降低成本
在中心化网络体系下,系统的维护和经营依赖于数据中心等平台的运维和经营,成本不可省略。区块链的节点是任何人都可以参与的,每一个节点在参与记录的同时也来验证其他节点记录结果的正确性,维护效率提高,成本降低。
本文由齿轮易创原创,未经许可禁止一切形式的修改、转载。转载或寻求区块链技术开发支持,请私信联系齿轮易创。区块链核心技术拜占庭协定
拜占庭高墙耸立,固若金汤,没有一个单独的邻邦能够成功入侵。任何单个邻邦入侵的都会失败,同时也有可能自身被其他9个邻邦入侵。拜占庭帝国防御能力如此之强,至少要有十个邻邦中的一半以上同时进攻,才有可能攻破。
然而,如果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邻邦本身答应好一起进攻,但实际过程出现背叛,那么入侵者可能都会被歼灭。于是每一方都小心行事,不敢轻易相信邻国。这就是拜占庭将军问题。在一个分布式的系统中,尽管有坏人,坏人可以做任意事情(不受protocol限制),比如不响应、发送错误信息、对不同节点发送不同决定、不同错误节点联合起来干坏事等等。但是,只要大多数人是好人,就完全有可能去中心化地实现共识。
非对称加密技术
就像10个将军中的几个同时发起消息,势必会造成系统的混乱,造成各说各的攻击时间方案,行动难以一致。一段时间内只允许有一个节点可以传播信息,当某个节点发出统一进攻的消息后,各个节点收到发起者的消息必须签名盖章,确认各自的身份,这样就避免了混乱的产生。
非对称加密算法的加密和解密使用不同的两个密钥.这两个密钥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公钥”和”私钥”。公钥和私钥一般成对出现, 如果消息使用公钥加密,那么需要该公钥对应的私钥才能解密; 同样,如果消息使用私钥加密,那么需要该私钥对应的公钥才能解密。
容错机制
假设在此网络中,消息可能会丢失、损坏、延迟、重复发送,并且接受的顺序与发送的顺序不一致。此外,节点的行为可以是任意的:可以随时加入、退出网络,可以丢弃消息、伪造消息、停止工作等,还可能发生各种人为或非人为的故障。
算法对由共识节点组成的共识系统,提供的容错能力,这种容错能力同时包含安全性和可用性,并适用于任何网络环境。
Paxos 算法(一致性算法)
Paxos算法解决的问题是一个分布式系统如何就某个值(决议)达成一致。一个典型的场景是,在一个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如果各节点的初始状态一致,每个节点都执行相同的操作序列,那么他们最后能得到一个一致的状态。为保证每个节点执行相同的命令序列,需要在每一条指令上执行一个“一致性算法”以保证每个节点看到的指令一致。
一个通用的一致性算法可以应用在许多场景中,是分布式计算中的重要问题。节点通信存在两种模型:共享内存和消息传递。Paxos算法就是一种基于消息传递模型的一致性算法。
共识机制
共识机制是区块链技术的核心,要搞清楚”共识机制“,就不得不再提及著名的“拜占庭将军问题”,拜占庭将军问题是点对点通信中的基本问题,即共识问题。
在一个有n个节点的系统中,每一个节点都有一个输入的值,其中一些节点具有故障,甚至是恶意的,那么接受了错误信息的系统就可能混乱。所以拜占庭将军问题被认为是容错性问题中最难解决的问题类型之一。
分布式存储
分布式存储是一种数据存储技术,通过网络使用每台机器上的磁盘空间,并将这些分散的存储资源构成一个虚拟的存储设备,数据分散的存储在网络中的各个角落。所以,分布式存储技术并不是每台电脑都存放完整的数据,而是把数据切割后存放在不同的电脑里。
区块链劣势效率低
数据写入区块链,最少要等待十分钟,所有节点都同步数据,则需要更多的时间。拿比特币举例,当前产生的交易有效性受网络传输影响,比特币交易每次的确实时间大约10分钟,6次确认的话需要一个小时。因此区块链的交易数据是有延迟性的。
央行周小川行长在2016年初接受专访时说,目前为止,区块链占用资源还是太多,不管是计算资源还是存储资源,应对不了现在的交易规模。
能耗问题
区块的生成需要矿工进行无数无意义的计算,这是非常耗费能源的。英国一家电力信息网POWER-COMPARE提供的预测数据显示,按照目前比特币挖矿、交易耗电量的增长速度,至2020年比特币耗电量将会与目前全球用电量持平。
隐私保护
在区块链公有链中,每一个参与者都能够获得完整的数据备份,所有交易数据都是公开和透明的。如果想知道一些商业机构的帐户和交易信息,就能知道他的所有财富还有重要资产和商业机密等,隐私保障难。
博弈问题
区块链的去中心、自治化的特点淡化了国家监管的概念。在监管无法触达的情况下一些,市场的逐利等特性会导致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非法领域,为黑色产业提供了庇护所。
区块链应用发展途径可编程货币:区块链1.0应用
可编程货币,即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但它并不是任何国家和地区的法定货币,也没有政府当局为它提供担保。
可编程金融:区块链2.0应用区块链
2.0应用加入了"智能合约"(利用程序算法替代人执行合同)的概念。这使得区块链从最初的货币体系,可以拓展到股权、债权和产权的登记、转让,证券和金融合约的交易、执行,甚至博彩和防伪等金融领域。
可编程社会:区块链3.0应用区块链
是价值互联网的内核,能够对于每一个互联网中代表价值的信息和字节进行产权确认、计量和存储。它不仅仅能够记录金融业的交易,而是几乎可以记录任何有价值的能以代码形式进行表达的事物。其应用能够扩展到任何有需求的领域,进而到整个社会。
未来3-5年,区块链或许会超越金融领域,进入社会公证、智能化领域(区块链3.0),包括了身份认证、公证、仲裁、审计、域名、物流、医疗、邮件、签证、投票等领域,应用范围扩大到了整个社会,区块链技术有可能成为"万物互联"的一种最底层的协议。
应用解决方案个人医疗健康解决方案
提供个人授权的情况下读取用户医疗相关的数据服务,采用区块链存储和非对称加密技术,用户一次授权即可享有全网共享、健康数据监控等特色功能,为各大医院、保险等机构提供优质的基础数据服务。
社交解决方案
区块链技术用到社交网络上,就是可信任的点对点的对等社交平台,可以完全匿名,保护陌生人社交。
Steemit十分成功,吸引了大量的新用户。不久,其加密货币 steem 的市值就仅次于 比特币和以太币了。
另一个社交网络 Yours 是一个分布式媒体平台。Yours 是建立在比特币 区块链上的,其创始人认为只有比特币才能撑起一个分布式社交网络,因为比特币有着成熟的架构和专业的社区。其运营主管史蒂文•麦凯(Steven McKie)说,投资者对 Yours 十 分感兴趣。Yours 将按原计划在今年年底发布。
本文由齿轮易创原创,未经许可禁止一切形式的修改、转载。转载请私信联系齿轮易创。共享经济解决方案
没有区块链,共享经济还共享得不够彻底。基于区块链的二手车交易,把汽车 VIN 码作为汽车的唯一标识,区块链记录汽车从出厂到被第二次交易过程中的所有状态信息:如维修,保养等信息,让二手车信息更加透明化。人们选择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货币进行租房交易,减少由于中心化平台导致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交易过程不透明的问题。
本文由齿轮易创原创,如需寻求区块链技术开发服务及产品解决方案支持,请私信联系齿轮易创。如何评价高校927事件?
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都不知道什么“高校927”,本着不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还是先从网络上搜索了一下“高校927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
首先因为事件发生在9月27号,并且此事件涉及到的就是各大高校,就连清华北大等名校也没有幸免,所以命名为“高校927事件”。事件核心就是一款起源于一个名为“送给最好的TA”的一个apk软件,这款仅有724.32KB大小的一个小软件,其传播的途径主要在我们平时的主流聊天软件,只要我们点一下这个apk,由于内存较小可以瞬间的打开,然后马上运行,最后发出那种不可描述的声音,就算你手机关了静音也无济于事。
为啥很多人中招,因为他就是熟悉的人发的,很多人对于熟悉的人,对于同学之间没有啥戒心,再就是这款聊天软件,被包装的很好。以各种面目出现。
如果有亲密的好友给你发了这样的软件,大家肯定会毫不犹豫的去点开。可是点开之后,就会发出女性“娇喘的”呻吟,直接控在你的手机音量,会被设置成最大音量,就是带着耳机也在所难逃。
很多人在不同的地方点开软件,比如课堂,比如会场,比如图书馆等等场所。很多人因为此整蛊软件遭到了处分。还有的为了很快的制止住手机里发出来的令自己尴尬的声音,就有把手机从楼上扔出去的,还有直接把手机摔断的。
就是这款软件疯狂的病毒式传播,让许多的高校纷纷沦陷,南大、浙大西交、中财、川大等高校,就算是清华北大也无一幸免。
开始时一小部分学生被软件整蛊。后来软件被整蛊的同学向外传播,以网络强大的关系网,席卷了整个高校。传播者就是高校的在校生们,他们开始被整蛊了,没有去举报这款非法的软件,而是出于看热闹,看玩笑的心理,推波助澜,把这款携带病毒的软件,以一天的时间传遍各大高校。
这些高校的学子们,没有一点防范意识,在明知道是网络病毒的情况下,不去抵制,而是加快了病毒软件的传播。可见这些大学生对于网络安全意识不够。
并且大学生们心理很是不健康,自己不小心下载了这款病毒被整蛊了,自己不但不对好朋友们提出警示,却要充当帮凶,也要整蛊别人,并且是从自己的好朋友入手。因为是好友,互相信任,毫不犹豫的就会点开软件,结果却令自己想找个地缝钻进去来逃避尴尬。那时你再去给人家解释,解释都显得苍白无力吧。因此令好友受到处分,难道这就是想要的结果吗?这到底是闺蜜、好哥们。还是冤家对头呀。自此后你们的关系恐怕再也无法复原了吧。一个整蛊软件,已经测出你们的友谊深厚程度了。
这款软件,其实在一年多以前,由北邮的一个学生设计出来的。
这款软件起初并非病毒,而是一款整蛊新生的软件。开发这款软件的也是一位名校的大学生,他开发的时候认为现在大学生上课玩手机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于是就想给他们长点教训。然而未曾想到的是这款软件以极快的速度传播开来,并且还被修改了代码,成为了一款能采集个人隐私的病毒。因此,对于现在看到这款病毒的大学生而言,最好不要再进行传播。
这款软件,你只要不去点开,就没有关系。可是好奇害死猫,很多人都中标了。
由此事件大家可从中得到很多的教训,比如很多大学生在课堂不是认真听课,而是看手机,大学课堂也像高中课堂一样,加一条不让学生带手机进课堂的制度。
再就是开玩笑、整蛊要有个限度。大家要文明上网。多学习点网络安全知识,对于不良的软件,要勇于制止,而不是去传播,做了推波助澜的人。
大家认为怎么看带着这个问题,请分享下,你对于高校927事件的看法吧。
如何看待区块链?
谢邀。关于是什么是区块链,目前学术上没有权威定义。我们也没必要关心学术定义,通俗的理解其大概含义就可以了,区块链是怎么来的?它有什么用途?我将区块链理解为社群实现自治的一种技术手段(协议),相对于传统互联网,有人将区块链理解成价值互联网。可以看出,信息和价值是区块链的一个核心概念。
为了更深刻地理解区块链地意义,我们先熟悉一下“信息”,信息的制造、传播、交换、效应体系与人类社会地发展密切相关,古代依靠文字记载、口口相传,近代印刷术、无线电技术的出现,人类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完成信息传播体系,它的特征是单向、被动、中心化、人信分离,互联网出现后,信息体系变成了多向、主动、多中心化,但仅仅只能完成信息本身地传播,信息价值被中心化机构把持,广大参与用户虽然贡献了信息,但并未分享信息价值,技术上也无法实现人与信息的身份确认,降低了用户激励。
区块链有望解决这个问题,相对于传统互联网,它不仅传播信息,还传播价值。即在网络协议上自动完成价值传播和确认,而不需要额外第三方介入。举个例子,比如你在淘宝上的所有私人数据,这份数字资产属于你,如果你想出售可以在区块链上实现并自动获得相应的报酬。以此类推,你在互联网上地每一份数据都可以变成你的数字资产,在区块链上确认、传播,从上网记录、微信、微博社交……到事业产业链生态圈,每个参与者都能分享生态价值,而不是现在地组织形式——公司牢牢地垄断整个生态利益,打开脑洞,理论上一切社会组织形式都可以用区块链重构其生态、利益分配、激励机制、参与度,尤其是中介性质的机构,如银行等金融机构、房产中介、会计事务所、企业……可以想象区块链的价值将会有多大。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以上是理论上区块链的应用价值,但现实中需要克服很多难点。首先是技术问题,比如三角问题,目前还没有理想的解决方案,未来需要技术创新和突破;其次是应用上面临负责的现实问题,冲击现有既得利益躯体,肯定会遇到极大的阻力。目前比较成功的应用是比特币,即区块链在加密货币领域的应用,市场比较认可。
尽管如此,区块链作为一种新兴且既有极大潜力的网络技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