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理财产品排行,有哪些比较安全的p2p理财APP?
1、陆金所理财APP(平均收益:7%左右)
陆金所是平安集团旗下成员,是中国最大的网络投融资平台之一,2011年9月在上海注册成立,注册资本金8.37亿元,总部设在国际金融中心上海陆家嘴。陆金所旗下网络投融资平台2012年3月正式上线运营,作为行业老大,其注册量早已破千万。
另外,陆金所是上海唯一一家通过国务院交易场所清理整顿的金融资产交易信息服务平台。
陆金所APP无论在安全性、用户体验、风控、产品类型等方面都非常值得推荐。陆金所排行老大当仁不让。
2、宜人贷理财APP(平均收益:10%左右)
宜人贷是宜信公司2012年推出的个人对个人网络借贷服务平台,为有资金需求的借款人和有理财需求的出借人搭建了一个轻松、便捷、安全、透明的网络互动平台。宜人贷是民营系平台的老大,是互金行业海外上市第一股。
3、点融网理财APP(平均收益:8%左右)
点融网是中国领先的互联网金融公司,总部位于上海,中国互金协会理事单位。平台上线时间为2013年3月,目前点融网在全国有28个网点,2600多名员工。曾获得了渣打银行,北极光创投20700.00万元融资。
4、人人贷理财APP(平均收益:10%左右)
人人贷是人人友信集团旗下公司及独立品牌。自2010年5月成立至今,人人贷的服务已覆盖了全国30余个省的2000多个地区,服务了几十万名客户,成功帮助他们通过信用申请获得融资借款,或通过自主出借获得稳定收益。人人贷以其诚信、透明、公平、高效、创新的特征赢得了良好的用户口碑。现在,人人贷已成为行业内最具影响力的品牌之一。
5、拍拍贷理财APP(平均收益:16%左右)
拍拍贷成立于2007年6月,公司全称为“上海拍拍贷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总部位于国际金融中心的上海, 是中国第一家网络信用借贷平台。拍拍贷是国内第一家由工商部门特批,获批“金融信息服务”的经营范围,得到政府认可的互联网金融平台。
6、微贷网理财APP(平均收益:7%左右)
微贷网于2011年8月8日正式上线运营,开创了浙江省P2P网贷平台先河,专注于“互联网+金融+汽车”领域。截止2016年11月,微贷网已在北京、上海、广州、四川、浙江等全国27个省市开设超360家营业部,累计交易金额突破600亿元。
7、开鑫贷理财APP(平均收益:6%左右)
开鑫贷公司由国家开发银行全资子公司——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国开金融”)和江苏省内国有大型企业共同投资设立。开鑫贷是投之家AAA合作平台,加入中国互金协会成理事单位,开鑫贷目前评级排名行业前十。
8、信融财富理财APP(平均收益:12%左右)
信融财富于2012年12月正式上线,运营时间已有4年多了,总部位于深圳,是广东地区知名的P2P网贷平台,拥有完整的产品、研发、风控、财务以及客服等职能体系,是一家具备优秀的自主研发能力的金融创新型企业,也是国内最早引入VeriSign 256位SSL加密数据传输技术认证的融资理财服务平台。作为P2P行业的”元老级”人物,信融财富坚持以创造投资人价值为核心,以信致远,赢得了良好的用户口碑。
部分银行出现新发贷款与理财收益倒挂或接近倒挂的罕见现象?
首页
新闻
无障碍
获取全网一手热点打开
为什么会出现新发贷款与理财收益倒挂的罕见现象,有何影响?
火星宏观
2023年4月29日07:00湖南财经领域创作者
关注
内容提要:
1、银行业出现新发贷款与理财收益倒挂的罕见现象;
2、债务率高企,完全市场化的民营企业和居民个人都在自发去杠杆,对贷款的需求大幅度减少;
3、资金供应增长太快,信贷资金严重供过于求;
4、走低的贷款利率与走高的理财收益率,倒逼国有银行改革经营方式。
一、银行业出现新发贷款与理财收益倒挂的罕见现象
在金融行业,贷款利率要高于理财收益率,这是基本常识,也是基本的市场表现。因为只要贷款利率低于理财收益率,就会形成套利空间,对银行业的经营秩序和资金安全会带来冲击。但今年以来,这一常识被彻底颠覆了。
据财联社报道,在信贷市场需求持续低迷的情况下,部分银行出现了最优惠利率的贷款与同期理财收益率倒挂或接近倒挂的罕见现象。比如,中部一家大型城商行的个贷最低已经做到年化3.65%左右了,兴业、广发等多家银行当前抵押贷款的最优惠利率区间为3%-3.85%之间。
央行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银行体系新发企业贷加权平均利率降低到3.96%,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0个BP。在部分资金充裕的一线城市利率水平下沉更快,比如去年12月份,北京地区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仅为3.09%。
至关重要的是,与一季度情况相比,实际发放的贷款利率水平仍在进一步下滑,并有持续下滑的趋势。即便如此,银行发放贷款也并不容易。5年前、10年前,都是客户上门求银行放贷,现在是银行扫街上门求客户贷款。贷款产品已经和商品房一样,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了。
在商业银行实际发放的贷款利率持续下行期间,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虽然也在下行,但下行的幅度没有贷款利率那么大,造成了贷款利率接近甚至低于理财收益的罕见现象。
根据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 4月17日-4月23日这一周市场共新发了661款理财产品。其中86款为开放式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3.46%,环比下跌0.07个百分点;575款为封闭式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3.66%,环比下跌0.02个百分点。这与兴业、广发等多家银行当前抵押贷款的最优惠利率区间为3%-3.85%相比,已经超过贷款利率了。截至2023年1季度末,理财公司存续理财产品14892款,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为4.00%。在去年3月份,理财产品的1个月年化收益率的平均率只有2.5%
在中国,金融市场并未放开,资金配置权依然被牢牢掌握在国有银行手中,信贷资金的买方市场基础条件似乎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为什么贷款市场突然变为买方市场?贷款利率低于理财收益这种不可能或者说不应该的事情居然发生了?这主要还是因为供求规律仍然是金融市场运转的基础性规律,即使国有银行和高度管控的金融市场,依然无法抵制供求这样最底层的市场规律的调节作用。
二、债务率高企,完全市场化的民营企业和居民个人都在自发去杠杆,对贷款的需求大幅度减少
截止2023年3月底,中国非金融企业债务存量为209万亿元,企业杠杆率高达173%;按照2022年的平均贷款成本5.4%计算,企业每年的利息负担为11.29,占到2022年GDP的9.3%。同期美国的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只有78.5%,比我们低接近100个百分点。
同期居民债务存量为78万亿元(不含私人借款),居民杠杆率为64.5%,居民的收入债务率高达150%。居民每年的利息负担为4.21万亿,占到2022年可支配收入的8.1%。同期美国的居民债务收入比只有119%,居民的利息占居民收入不到4%。
将企业和居民每年向银行支付的利息相加,每个居民每年要向银行支付2983元利息(接近3000元)。居民与企业利息支出占GDP的12.8%
一般而言,当利息负担超过收入增长幅度时,就意味着你的债务处于高风险区域。上半年企业的收入增长幅度不超过6%,不到12.8%的利息负担的一半,个人收入增长幅度只有5.1%,比利息负担低三分之一。
所以从企业贷款看,因为有国企看大头无法计算私企贷款数据,但主要来源为贷款的一季度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超过10%,私企才增长0.6%。
从居民贷款看,3月份居民新增贷款4110亿元,同比下降45.5%。
三、资金供应增长太快,信贷资金严重供过于求
资金的供求关系,一头是需求,一头是供给。从需求看,私企和居民自动修复资产负债表,对贷款需求稳中有降低。从资金供给看,央行一直实施降准降息的货币宽松政策,资金需求已经是大水漫灌,无奈私企和居民都给水缸盖上了盖子,水灌不进去。
一季度,银行新增人民币存款15.39万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居民存款新增9.9万亿,同比新增26.6%。一季度人民币存款余额为273.91万亿元,同比增长12.7%,其中居民存款余额130.23万亿,同比增长18.1%。
从流通中的货币量来看,2023年3月底M2达到281.46万亿,同比增长12.9%。同期美国M2则从21.74万亿美元减少到了20.8万亿美元,减少了4.3%。
但2023年一季度,我们的GDP现价增长率只有5%,固定资产投资仅增长5.1%,居民消费支出仅增长5.4%。
由此我们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一方面应该与经济发展需求基本适应的货币供应量M2,增长速度居然是GDP增速的2.58倍;另一方面,应该匹配信贷需求的信贷资金供给,新增存款增速也是远超民营、居民的资金需求增速。
供过于求,价格下降。基本的市场规律,不管放在哪,都会起作用。
四、走低的贷款利率与走高的理财收益率,倒逼国有银行改革经营方式
在西方现代银行业,多元化的盈利结构和资产证券化减轻了风险冲击。在美国银行业利润来源里,利息收入、中间业务收入、投资收益大致三分天下,尤其是大型银行,非利差收入占比呈快速上升趋势。如美国银行业非利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从1980年的22%上升到2003年的36%、2021年的59%。
在中国,僵化的国有银行业,仍然主要依靠存贷利差为其利润的主要来源,2021年上市银行年报显示,存贷差收益占到银行利润的三分之二以上。
在前30年中国市场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居民和企业的杠杆率从很低的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的时期,银行业依靠快速增长的贷款需求和较高的存贷利差,挣得盆满钵满。但居民和企业的债务率已经到顶,并处于高风险区域,市场主体的信贷需求,无疑难以继续像之前那样快速扩张。随着存款增长快于贷款增长,银行依靠存贷利差挣钱过日子是越来越难。这就倒逼我们的国有银行,需要向现代银行业接轨,从放贷挣利差的单一盈利模式,向为客户提供资金服务,提供理财服务,提供金融咨询服务,依靠服务挣钱。
作为金融主管部门的央行也应高度关注贷款利率与理财收益率倒挂这一罕见到耀眼的信号,收益率倒挂本质上反映实体经济需求不足,资金可能在金融市场空转的信号。央行要因此意识到,目前的经济困难,主要是因为长期的信贷宽松、债务推动、超强投资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严重压低了劳动力价格,挤压了居民需求所带来的副作用的长期积累所致。我们应该不断研究新的形势,制定新的货币政策,不要一个政策模式管了前30年,还想在后30年起作用。
适合我们起点低积累少的普通大众参与呢?
如果你是极度厌恶风险同时又嫌余额宝利息低的人,建议你按照我下边的操作理财,能保证收益同时风险极低。
1.打开蚂蚁财富软件,点击理财。
2.点击更多。
3.点击银行类。
4.点击1-6个月。
5.打开第一个产品,年化收益率4.35%,每180天派息。
6.观看产品详情。
7.根据自己需要购买相关产品。这种产品优点就是,保本保息,利息还比余额宝高。缺点是提前支取按活期利率计算。
如果有30万的现金?
不管是存在银行,还是投资理财,我们在做出选择之前,都要从收益、风险、流动性等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收益:理财高于银行存款银行存款:30万元已经可以购买银行的大额存单,我们按照目前市面上较高的大额存单利率进行计算,目前一年期最高利率为2.28%。计算下来,一年期收益为6840元。
理财投资:按照收益最稳定的货币基金平均收益4%计算,即使不计算每日的复利,30万元的一年收益为12000元,收益接近翻倍。
风险:理财高于银行存款银行存款:无论是普通存单还是大额存单,他们都属于银行的存款范畴之内,我国规定了银行存款的投资范围,不会投资于风险领域,而是会通过银行贷款、中间业务等赚取收益,所以银行储蓄的风险极低,我国还设立了存款保险制度,也就是说,即使银行因经营不善而倒闭,也会由保险公司负责赔付储户存款,最高限额50万元。
投资理财:不同的理财产品有不同的风险等级,比如货币基金、债券等属于较低风险的理财产品,而基金、股票等就属于较高风险的理财产品,一般收益越高的产品风险越高,投资者需要自负盈亏。
流动性:视产品不同而不同银行存款:定期利率高于活期,且存款期限越长利息越高。所以银行存款如果想要选择高利息,只能牺牲流动性。
投资理财:理财产品有高流动性与低流动性之分,如货币基金、基金、股票的流动性比较高,而固定收益类产品要视产品期限区分。
30万元现金,建议进行组合资产配置也就是说视自己的实际情况,可以分别配置银行存款与投资理财产品。原因很简单,如果单单存在银行中,因为通货膨胀的关系,资产在日益缩水。而如果只买高收益理财产品,风险又过高,所以建议将高风险与低风险资产进行配置。
了解自己的风险偏好,选择配置方法无论是银行、券商、还是第三方投资网站,都会要求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之前,做一份风险等级测评,测试会将投资者依据风险承受能力由低到高分为五个等级,比如平衡型的投资者可以将高风险与低风险投资以1:1配置,而稳健型可能就要加大低风险投资的配置比例。
以目前的通货膨胀率,只把钱存进银行的确不明智,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理财产品,做好资产配置才能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赚取更高的收益。
40岁必看十本书?
1、《悟空传》五百年沧海桑田,五百年时空交错,五百年爱与情仇,五百年悲喜交加,在这里彰显出无助与无奈。
2、《文化苦旅》在微信售卖新版《文化苦旅》签名本,4000册仅上线三天即售罄,足以可见先生的文字的魅力。
3、《刘心武揭秘红楼梦》曾获得茅盾文学奖,并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进行系列讲座,《刘心武揭密红楼梦》的出版让读者近距离走进红楼梦的世界。
4、《人生若只如初见》作者安意如曾获2012第七届中国作家富豪榜·最佳诗词赏析奖,《人生若只如初见》是安意如代表作品。
5、《告别薇安》2000年开始安妮宝贝出版小说集,所有作品均持续登上书店系统销售排行榜,并进入全国文艺类书籍畅销排行榜前十名。《告别薇安》是她最为知名的作品之一。
6、《皮囊》2015感动百万读者的国民读本,韩寒监制,刘德华、李敬泽作序。白岩松、刘同、蒋方舟、阿来、阎连科、张晓龙倾情推荐。
7、《三重门》第一版于2000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刚发行即销售一空。曾在日本、台湾、香港、法国等地出版,销量过200万,可谓是80后作家的典范。
8、《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民国女神林徽因,用灵魂书写爱与希望,见证最绚丽的生命传奇。六十多年来,最畅销的文学经典。
9、《南渡北归》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领衔推荐,首部全景再现20世纪中国最后一批大师命运变迁的史诗巨著。茅于轼、张鸣、余世存等数十位知名学者联袂推荐。
10、《偷影子的人》马克.李维第十一部小说《偷影子的人》累计销量超过26000000册,连续12年蝉联“法国最畅销作家”,你绝对不能错过的经典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