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御夫,慈禧是美人吗?
慈禧是大家很熟悉的一位清末时期的人物了。在中国古代史中能够比慈禧更厉害的女人也是屈指可数的。不过一个女人那么厉害,肯定少不了她丈夫的支持,就像是武则天一样,武则天在一开始的时候也是有唐高宗李治支持的,只是在唐高宗逝后,武则天才彻底的掌权的。
那么慈禧是如何一步步上位的?我们都知道武则天是一位美人,慈禧也是一位美人吗?慈禧用自己的美貌征服了自己的丈夫?
慈禧的丈夫是爱新觉罗·奕詝,也就是咸丰皇帝。他是清朝最后一位有实权的皇帝,之后的不过是慈禧的傀儡罢了。慈禧1852年入宫,赐号兰贵人(清史稿记载懿贵人),次年晋封懿嫔。也就是说慈禧一开始并不是皇后,只是一个贵人,后来才封的妃子。
只是后来慈禧比较争气,在入宫的第四年也就是1856年生下了一位皇子,也是皇长子,这个皇子长大后就是后来的同治皇帝。不幸的是五年之后的1861年咸丰皇帝去世,当时的同治才5岁,但是他作为皇长子肯定是要继位的。
只是同治皇帝年幼,根本不能处理国家大事。而且当时的清朝可谓是多事之秋,内忧外患之境。咸丰皇帝在去世的时候为了防止后宫干政,还特意任命了顾命八大臣。过了没多久,慈禧和当时的皇后(咸丰皇帝的皇后)联合自己的婆婆慈安太后以及恭亲王奕訢发动政变,诛杀了顾命八大臣,将权力揽到了后宫之中,史称辛酉政变。
只不过这后宫之中,咸丰的皇后不关心政治,当初政变也是听信了慈禧的蛊惑,太后年迈,不问政事。虽说是“两宫垂帘”,其实是慈禧掌权。1873年,慈禧卷帘归政给同治皇帝,但是同治皇帝在2年后不幸逝世,而且没能留下一个孩子,不得已慈禧又再度垂帘听政。
之后的事情大家就都知道了,笔者也不再进行过多的叙述。笔者接下来像带大家一起回顾一下咸丰皇帝还活着的时候,慈禧是如何获得咸丰皇帝的“芳心”的。
慈禧姓叶赫那拉,称叶赫纳拉氏。叶赫那拉是清朝满清贵族里最显赫的四大姓氏之一,有清一代出了很多皇后和妃子,当然还有很多著名的大臣,比如纳兰明珠。现在叶赫那拉的后人中也有很多著名的人物,比如:那英,吴京。对,你没看错,吴京是叶赫纳拉氏的后人。
慈禧被选入宫中成为一个贵人,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因为她长得有多好看,或者与咸丰皇帝发生了李治与武则天一般的爱情故事,主要还是传统:皇室与叶赫纳拉氏保持联姻关系。也就是说慈禧的入宫是因为政治和家族的需要。而且慈禧一开始只是一个贵人,是后宫之中比较不起眼的人了。那么慈禧是凭借着什么,一步步的从贵人,上升到和皇后平起平坐的后宫之主的呢?
“少数几个见过这位太后的人将她叙述为一位身板挺直、面目秀丽的高个子女性。她长着一双鹰眼,有着明显的鞑靼人特征。她态度高贵而傲慢,嗓音中带有不可动摇的权威和绝对的威严。”外国人伊莱扎·鲁哈马·西德摩在《中国,长寿帝国》一书中是这样描述慈禧的。圈重点:身板挺直、面目秀丽、鹰眼、明显的鞑靼人特征。
这是笔者找到的黄种鞑靼人(蒙古分支)的图片。从图片上看,鞑靼人鼻梁高挺,眼睛细长,面部轮廓硬朗,带着一股英气。用现在的审美看的话,是那种偏向中性一点的风格,和江南小家碧玉式的不一样。
笔者挺喜欢这种长相的女生的,你们呢?喜欢的回复1,不喜欢回复2。可见慈禧的长相和传统意义上的江南女子是不一样的,不是很圆润的那种。而且所谓鹰眼就是指眼睛细长。再加上上文中对她的描述,笔者认为慈禧在长相上应该似冷美人一般。
慈禧年轻的时候并没有留下照片,因为那个时候照相术刚发明不久,皇族认为那是不吉祥的东西。不过笔者找到了两张画,据说是慈禧年轻时候的画像。不过画师肯定是美化过的,可信度也不是很高。但是至少我们从画中再次确认了慈禧冷美人的基本面目。
由于没有确切的照片,有的只是年老时候的照片。笔者也不敢很确定的说慈禧就是一个美人,笔者根据自己的判断,认为慈禧应该是一个美人。
原因如下:1.咸丰皇帝的宠幸。皇帝后宫那么多美女,宠幸慈禧至少说明了慈禧比一般后宫女子漂亮一些。2.气质高贵。大家小姐出身,而且年轻的时候没有不良嗜好,所以气质肯定非常好。有时候气质是很重要的一个东西,长相一般的人有气质的话也会异常的迷人,何况长相比一般人要好不少的慈禧呢?
3.身材好。不要误会,笔者这个身材好说的不是三围。笔者说的是慈禧身板挺直,不肥不瘦。看起来给人一种很健康很有活力的感觉。在死气沉沉,阴气偏重的后宫之中,活力是非常引人注目的。
4.聪明,不呆不笨。笔者倒不是说慈禧有多高的智慧,只是相比较而言慈禧是很聪明的。一个聪明明事理的女人又可以为自己多加几分。
综合上述,笔者认为慈禧应该是一个美人。
隋文帝杨坚为何会冷落三千后宫粉黛?
隋文帝一生有很多头衔,但有一个名头在中国历史上的皇帝行列中独一无二:
史上耳朵最耙皇帝
后宫三千,只要性取向正常,是男人都喜欢,但对大隋开国皇帝杨坚来说,身边有只母老虎,身边再多美女,于他也只是过客。
没办法,他的皇后独孤伽罗,家世太过于显赫,性格太过于霸道,关键是杨坚还爱这头河东狮,公元558年,17岁的杨坚娶了14岁的独孤伽罗,被爱情冲昏了头脑的杨坚对老婆发了一个毒誓:
这辈子我只爱你一个,此生绝无异生之子。
意思就是我这辈子只和你一个人生孩子。
于是独孤伽罗记做了杨坚这句誓言,无论是他当皇帝前,还是当皇帝后。
杨坚作为开国皇帝,保持了开国皇帝队伍行列强大的生育能力基因,他一生儿女也不少,五男五女。
但这五男五女,都只是和皇后独孤伽罗所生,不管是被迫还是自愿,他履行了一个皇帝几乎是不可能履行的诺言。
后宫三千怎么办?
干眼看!
天天如花似玉的在身边转摇却碰都碰不得,杨坚再是圣男也有忍不住的时候,一次他偷偷临幸了宇文泰外甥尉迟迥的孙女尉迟氏。
杨坚心里头有自己的小算盘,一来事情做得机密河东狮子未必晓得,二来就算是老婆知道了自己理也不亏啊,当初立下的誓言是绝不和其他女人生孩子,没说绝不和其他女人啪啪啪啊,从这点来说大隋开国皇帝没犯规。
可惜,规矩的解释权不在杨坚这里,独孤伽罗知道这件事之后,趁杨坚上朝,率人到后宫,乱棍把尉迟氏打死
――敢碰我独孤伽罗的男人,找死!
杨坚知道自己的小甜甜被活活打死后,也龙颜大怒,干了一件中国历史上皇帝从来没干过的事:
离家出走!
这皇帝我不干了还不行,就是当叫化子也比当你独孤伽罗的男人要强。
大隋皇帝对老婆发了火,大姑娘上桥头一回,独孤伽罗也自知理亏,忙叫杨素等大臣去追。好说歹说把杨坚劝回了宫,回宫后,独孤又骄滴滴的向老公认了错,还掉了几滴鳄鱼的眼泪。
杨坚自打和独孤伽罗结婚以来从来没享受过这待遇,心里这滋味,别提有多美,当天就摆起酒宴庆贺,祝贺自己终于做了一次有尊严的男人。
当皇帝贱成这样,杨坚是独一人。
别以为这是个笑话,因为杨坚的家事,后来北宋司马光对杨坚的评价就特别低。你管不好一个女人,你还怎么管天下?
确实,当独孤伽罗的控制欲当从老公的身上转移到儿子身上时,大隋帝国的命运,也就发生了呼叫转移。
答疑人:今日头条历史自媒《夜狼文史工作室》主编夜狼啸西风
对皇上使用最多并且最厉害的招数是什么?
嗐!甄嬛初遇皇上之时,不用使任何招,皇上就缴械投降了!
杏花微雨时节,甄嬛微闭双目坐在御花园的秋千架上,陶醉在自己“杏花疏影”的笛声中,皇帝就站在不远处,静静地聆听,静静地凝望,少女甄嬛美极了!接着皇上冒充果郡王与甄嬛品笛论箫,马上就成了″曲有误,周郎顾”的知音,并相约下次带曲谱来,为了不失约,皇上冒着大雨来到御花园,不见伊人却淋了一场病。
皇上病好之后再次来御花园,却遇到挑衅滋事的余莺儿正与甄嬛逞口舌之快!皇上直接晋甄嬛为莞贵人。既然身份暴露,皇上就不再藏着掖着,皇上拉着甄嬛的手说:这样凉,你出来久了,朕陪你回去,朕抱着你,免得你劳累。甄嬛说:臣妾怕别人议论皇上。皇上说:朕喜欢自己心爱的女子,不怕人议论!
皇上一路把甄嬛抱回碎玉轩说,朕的手都酸了,是怕抱紧了弄疼了你,抱松了摔着你。这份宠溺是后宫中独一份,连华妃也不会有!
热恋的皇帝第二天就又赶去碎玉轩,见到门口跪迎的甄嬛赶紧拉起来说:外头风大快随朕进去!又上下打量甄嬛赞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朕的莞贵人果然与众不同。
进去后甄嬛亲手捧上自己烹制的茶,皇上说:你亲手烹制的,这份心意最难得。及至尝了茶后更高兴了:好香的茶,清洌,沁人。甄嬛说是岁寒三友,有梅花,竹叶,松针,用去年从荷花上采集的露珠烹制而成。皇上对有品味,有讲究的甄嬛更爱了。
皇帝问:碎玉轩住着还惯吗?朕瞧着偏远了些!
甄嬛:多谢皇上关心,臣妾觉得还好,清静得很!
皇帝:碎玉轩是清静,就是离朕的养心殿远了些,不过联有心来不怕远!
甄嬛回答的多好啊:心近就好!
皇帝心痒难搔,拉着甄嬛坐下:对,咱们心近,朕瞧着你的气色好了不少,应该快大好了!
甄嬛:原也不是什么大病,是臣妾的身子虚罢了,如今有皇上的福泽庇佑,自然是好的更快些!
皇帝情不自禁,用手撩开甄嬛鬓边短发,甄嬛害羞,微微闪避,皇帝说:你害羞起来真是叫朕爱不释手!
此时的皇帝对甄嬛爱的无以言表,没几天就带她去汤泉宫沐浴,给了甄嬛一个不寻常的新婚之夜,又是后宫独一份!华妃嫉妒地说:逾制封为贵人,隔天又去看她,赐浴汤泉宫,就只带她一个人去,这是要当杨贵妃宠着吗?皇帝对嫔妃的宠爱永远都是前朝后宫纠缠在一起,初恋的热情与激情过后,甄嬛很快就卷入了后宫争斗,如何长久地留住皇上,在后宫中生存,那就要看甄嬛的好手段了,篇幅有限,下次接着说!
谁知道女主是皇帝还有她的皇后是截瘫的小说gl?
《拯救邻家哥哥》 作者:红芹酥酒
简介
元舒薇莫名其妙突然回到十多年前,还遇到了曾经的邻家哥哥,邻家哥哥帅气英俊,聪明又温柔,可惜后来遭遇不是很好,跟人合伙开公司遭受背叛背负巨债,又被女朋友抛弃,后来好不容易东山再起却又得了重病不治而亡。
元舒薇原本只是想提醒他的,结果却……
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广为流传?
狸猫换太子这个故事,一直广为大众所熟知。这个故事,在历史上确实也是真实发生过的,只不过故事和历史之间,有点不太一样。
我们所熟知的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是这样的:
北宋时期,宋真宗皇后去世后,在宫中有两个妃嫔十分受宠,一个是刘氏,一个是李氏。这两个妃嫔当时都怀了孕,古代讲究母凭子贵,只要是谁先生下皇子,这位皇子接下来就有可能成为太子。母亲的地位也会水涨船高,到时候说不定就能直接当上皇后了。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刘氏就把李氏当成了敌人。她很担心李氏生了儿子以后,断了自己成为皇后的路。
因此,刘氏决定先下手为强。刘氏先是联合宫中总管郭槐,然后买通了接生婆尤氏。等到李氏生产的时候,趁着李氏在分娩不省人事之时,将狸猫剥去皮毛,换走了刚刚出世的皇子。
成功换走了这位小皇子之后,刘氏将他交给身边的宫女寇珠,命令寇珠杀死皇子。寇珠眼看着怀中的皇子那么小,就要遭受这样的命运,最终还是没有忍心对皇子下手。寇珠非但没有杀死这个小皇子,还暗中将他交给了宋真宗身边的贴身宦官陈琳。
陈琳是个正义之人,在听到事情缘由后,吃惊之余也十分同情皇子的遭遇。于是两人将皇子放到盒子中,带出宫去。因为当时临近八贤王的寿辰,所以陈琳用盒子之中所盛八贤王的果品为由,骗过了郭槐和刘皇后,顺利地带皇子出宫。
陈琳出宫之后,就去了八贤王那边,将皇子交给了八贤王抚养。而李氏那边,由于皇子被换成了狸猫,宋真宗看到以后,认为李氏生了个怪物,觉得李氏是个不祥之人,于是就把李氏贬到了冷宫之中。
不久之后,刘氏也产下了皇子。宋真宗随即将刘氏所生的皇子,立为了太子,母凭子贵的刘氏也被封为了皇后。或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数,刘氏所生的皇子,在六岁的时候就因病夭折了。这个孩子去世以后,宋真宗就再也没有别的子嗣了,一时间面临着绝后的窘境。
为了不至于绝后,宋真宗就打算从自己自己的兄弟那边,过继一个儿子。巧合的是,宋真宗恰好选中了八贤王的儿子,也就是那位之前被换出去的皇子。而且后来,这个孩子还被宋真宗立为了太子。
既然被立为了太子,自然就要去宫里认认门。在宋真宗的指示下,他的贴身宦官陈琳,开始带着这位太子殿下在宫里熟悉环境。两人先是去了刘皇后那边,刘皇后见了这位小皇子之后,发现太子和宋真宗真的是长得很像,于是就起了疑心。不过在没有真凭实据的情况下,刘皇后也不好多说什么。
拜过了刘皇后以后,小太子继续在宫里转悠,很快就转到了冷宫那边。到了冷宫那边之后,陈琳给小太子讲起了当年李娘娘生下妖物的故事。小太子对此倒是十分好奇,于是便坚持进入冷宫,去见一见这位李娘娘。
照理来说,冷宫是不可能允许外人进入的,更别说是太子了。不过好在,陈琳路子比较野,和看守冷宫的太监比较铁,所以就成功带着小太子进入了冷宫。进了冷宫之后,母子二人相见。虽然彼此都不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但母子天性使然,小太子还是不自觉地流下了眼泪。
离开冷宫之后,小太子也就转遍了整个皇宫,照理说该去和皇后刘氏辞行了。不过,刘皇后见到太子后,一下子就发现太子的脸上有泪痕。短暂的询问过以后,刘皇后就将小太子的冷宫之行,全都知道得一清二楚了。
再联系到小太子确实和宋真宗很像,刘皇后就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或许当年那个孩子并没有死,而这个小太子,正是那个孩子。
既然已经起了疑心,刘皇后自然要好好盘查这件事。于是刘皇后就命人将寇珠带来,严加审问。然而无论刘皇后怎么严加审问,寇珠都咬定自己已经杀了那个孩子。再后来,寇珠为了保守秘密,加上也不愿再承受折磨,于是便直接自尽了。
刘皇后见寇珠这条线断了,便决定从冷宫中的李娘娘下手。刘皇后觉得,李娘娘的存在,始终是个炸药包,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炸了,于是便请求宋真宗将李娘娘赐死。宋真宗也是糊涂,在听信刘皇后的一面之词后,竟然真的下令,要赐死李娘娘。
不过最终,李娘娘并没有因此而死,而是逃过了一劫。因为当赐死的消息传到冷宫后,李娘娘身边的小太监余忠替李娘娘殉难。他让李娘娘换上自己的衣服,李娘娘这才得以保住了性命,并且顺利地逃出宫中。
离开皇宫后,李娘娘一路辗转来到了陈州。因为没有生活来源,她只能住在破窑里面以乞讨为生。幸运的是,当时包拯正在陈州放粮,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遇到了李娘娘。李娘娘在与包拯交谈的时候,也提到了自己的事情。包拯听到之后,十分同情她的遭遇,并且还要帮助她伸冤。包拯与李娘娘商议,与李娘娘假意认作母子,然后将她带回了开封。
此时宋真宗已经去世,李娘娘所生的儿子,已经成为了当今皇帝,也就是宋仁宗。之后包拯趁着进宫向仁宗皇后贺寿的机会,将李娘娘带到了宫中。李娘娘也因此与儿子宋仁宗见面,并且将真相说了出来。包拯后来又巧用计谋,让郭槐说出了实情,这才真相大白。
而此时已经成为太后的刘氏,在得知自己的阴谋败露之后,没等皇帝处理,她就先自尽了。在真相大白后,宋仁宗将母亲李氏接回宫中,尊为了太后。包拯因为在此件事情中有功,被宋仁宗封为了宰相。
以上便是民间版的狸猫换太子。在这个故事当中,好人得到了好报,坏人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然而在真正的历史上,这段历史其实要比故事里所说的复杂得多。
历史上真实的狸猫换太子,没有狸猫,没有那么离奇,但涉及到的人和事,乃至对宋朝历史造成的影响,都极为深远。
真实的狸猫换太子,是这样的:
宋真宗在位期间,十分宠爱妃子刘娥。刘娥早在宋仁宗还是皇子的时候,就跟了宋真宗,而且素有贤名,德才兼备。唯一可惜的是,刘娥肚子不太争气,跟了宋真宗十几年,也没能给宋真宗生下过子嗣。
后来,宋真宗的皇后去世了。宋真宗有心封刘娥为皇后,但是大臣们又坚决反对。理由是刘娥出身一般,而且没有子嗣。所以刘娥和宋真宗商量了一下之后,就导演了一出借腹生子的好戏。
首先,找来一个姓李的宫女,让李宫女替刘娥受孕。然后,将李宫女对外彻底隔离,谎称刘娥自己怀孕。
等到十个月之后,李宫女生下了一个儿子,就是后来的宋仁宗。李宫女生下儿子后,刘娥将孩子抱走,说是自己生了儿子。
照理来说,如果刘娥想要彻底掩盖住这个真相,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将这个李宫女给除掉,让李宫女彻底消失。不过,刘娥还是比较善良的,非但没有除掉李宫女,反倒请求宋真宗将李宫女收为妃子。
当然,荣华富贵可以给你,认儿子你就别想了。后来的十几年里,李宫女变成了李妃子,在宫内也经常可以看到儿子,但就是不能相认。
十三年之后,宋真宗病逝,小太子即位,史称宋仁宗。宋仁宗因为即位时年纪太小,所以只能由太后刘娥辅政。在小皇帝长大之前,刘娥俨然就是宋朝的一代女帝。而且,刘娥在历史上风评极好,被誉为是‘有吕武之才,却无吕武之恶’。
刘娥本来是有机会重演当年武则天的旧事,成为历史上第二位女皇帝。但是后来,刘娥最后还是放弃了这个选择。虽然曾以女子之身,穿上皇袍,去祭祀宋朝的历代帝王,却没有真的篡位。
当然,这是后话了。
借腹生子这件事,本质上其实是宋真宗在和士大夫集团争权。宋真宗之所以要强立刘娥为皇后,主要也是因为,当时士大夫集团太过强势,已经严重制约了皇权。为了争权,宋真宗才不得不想出了这样的办法。
而在宋真宗死后,刘娥开始辅政,另外一个问题,也就随之而来。
宋仁宗赵祯,不是她亲生的。一旦赵祯知道了这件事,刘娥辅政的合法性,就会成为一个大问题。所以,在刘娥活着的时候,对宋仁宗进行的全方面的围堵。再加上刘娥当时确实掌握了最高权力,所以也就没人告诉宋仁宗实情。
另一方面,刘娥对宋仁宗和那个李妃子极好。不但真正做到了对赵祯视若己出,而且在李妃子死的时候,刘娥是以皇后之礼,将其下葬的。
直到刘娥去世以后,赵家一位已经称病十几年不上朝的老王爷赵元俨(也就是八贤王的原型),才终于告诉赵祯他的身世。而且还有人告诉赵祯,说李妃子其实并不是自然死亡,而是刘娥毒死的。
至此,宋仁宗得知了身世真相,也由此对刘娥心怀怨恨。宋仁宗当即下令,将刘家所有亲眷都暂时软禁了起来。然后派人查明真相,将那位已经死掉的李妃子开棺验尸。结果开馆之后,发现李妃子并没有任何中毒的迹象,完全是自然死亡。
在得知了这个真相之后,宋仁宗才终于放下了对刘娥的怨恨。不管怎么说,刘娥虽然不是他的生母,却是对他有养育之恩,更有辅政之恩。不是生母,胜似生母。最终,刘娥被宋仁宗葬入永定陵,与宋真宗合葬。而那位李妃子,也被宋仁宗追封为章懿皇后。
在这个事情的整个过程中,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这个事情其实是发生在宋仁宗亲政之前,而在宋仁宗亲政之前,包拯还只是一个普通的百姓。即便是后来包拯考中进士做官,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在地方上任职,所以也就不存在包拯为李娘娘伸冤的事情了。
历史上真实的狸猫换太子,和民间故事的差别还是挺大的。而且,刘娥其实也不是什么坏人,更不是什么奸恶之徒,反倒是一个极为能干的女强人。刘娥垂帘听政期间,利用自身的才干,为之后的仁宗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