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刚,溪头流水泛胡麻全诗译文?
杨维桢 《草书“溪头流水泛胡麻”七绝诗轴》 纸本草书 107.7×34.9cm 至正二十三年(1363)上海博物馆藏
释文:溪头流水泛胡麻,曾折璚(琼)林第一花。欲识道人藏密处,一壶天地小于瓜。老铁。
此件为杨维桢草书张雨《小游仙诗》之一(应为余善《追和张外史游仙诗之一》)。所书清刚劲迈、纵横不羁,个性鲜明,为其代表之作。自署"老铁",钤有"杨廉夫"白文、"铁笛道人"朱文两印记。书于至正二十三年(1363)正月,作者时年六十七岁。
你如何评价赵贺新的硬笔书法?
说实在的,这之前对于赵贺新的书法并不太了解,以前对庞中华、司马彦和二田关注比较多。今天看了看朋友们的介绍才觉得自己有些孤陋寡闻了。赵贺新老师年轻有为,才刚40岁,而且是学医出身,能把书法写到如此精致。几乎无可挑剔,实在难能可贵!
赵贺新老师,自己很坦然地告诉大家,他学过田英章的字,并受其影响很深,但他们都是共同的练欧出身。他和田英章老师一样,都开创了一代硬笔楷书的先河。他曾谦虚地告诫追随者:“要有自己的风格,不要让学习自己成为终极目标,要想有所建树,还要学习古贴″,这让我想起了他和田英章老师一样的忠告。他们都是有责任的好老师。
有年轻人可能认为他们这是谦虚的说法,其实不然,我相信这是他们说的真心话。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欧体以刚正险绝而流芳千古,笔者练欧多年仍不得皮毛,难点就在“既知险绝,复归平正”上。险绝和平正本来就是一对矛盾体。如何处理好这对矛盾是极其棘手的问题,他不是单个字的问题而是章法的问题,欧阳询能把这种写法处理的那么得体,确实让后人只能望其项背。
书法讲究对立统一,既创造矛盾,又解决矛盾,平正中见险绝,险绝中又见平正。这也是欧体的精髓所在!
我想两位大师,可能也感受到了这种棘手的矛盾问题。纵观二位大师的书法作品。虽然有清秀俊丽,古风雅韵,但细品却没有震撼心灵的惊涛骇浪般的感受。有人评价田英章老师的字。是把复杂的欧楷简单化了。我想这说法有一定的道理,田老师自己也承认。细品赵老师的硬笔书法虽然和田老师的略有区别。但区别不大。仍然还未走出这个怪圈。二位老师是中国目前顶级的硬笔书法家了,他们的最大贡献是引领众多的书法爱好者走进书法的殿堂,在普及硬笔书法方面贡献巨大!他们书法的实用性远远超出了书法本身的艺术性。但这本身并没有错!
有时候自己也不断地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后人达不到欧楷的高度?为什么往往一写就会把欧楷这一个“满身充满神秘和内涵的古代美女写成都市流俗的现代女子?"我想这是一个极大书法的难题!他同样也困扰着书法前沿的大师们吧!
最后,我想说一句:“艺术的生命在于变化。”这也是艺术家们孜孜不倦追求的终极目标。
大家看一下欧楷的神奇变化吧!
同一个“泉"字相差多大
大家再看同一个“宫"字笔画不同的占位
cf清刚怎么得到?
cf清刚为CF六周年庆典而专门出的一把近战黄金小刀,在8月9日CF六周年之际及可100%获得一把绝版近身武器。CF清刚是一把绝版近身武器,可永久使用。
CF清刚获得方法:
8月9日14:30-17:00登陆过,第二天可以直接抽取永久绝版道具 - 永久黄金近战武器其中一把。在清刚和龙鳞中二选一。由于CF清刚是绝版武器,所以只有此次能够获得。
关于刚气的诗句?
1、自言刚气贮心腹,何尔柔软为脂膏。
出自宋代欧阳修《绿竹堂独饮》
2、此中自有清刚气,散作虚堂六月寒。
出自清代曹家达《今岁大暑许生盥孚属写梅为制四绝句 其一》
3、清风信可御,刚气在岩麓。
出自宋代苏轼《次韵刘景文登介亭》
4、刚气纵横合,无人到所思。
出自宋代宋太宗《逍遥咏》
沈周清江幽居图赏析?
图绘一曲清江之上有高士隐居于高松板桥之间。根据沈周自题诗文,知是其为松涧老友所作,皴法用笔清刚,苔点洒落,是其”粗沈“之佳作。